十師一八七團3000萬尾野生白斑狗魚苗俏銷天南海北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nbsp&nbsp&nbsp&nbsp(通訊員李海霆報導)「最近,我們接到訂單特別多,打電話訂購野生白斑狗魚魚苗的養殖戶也不少,有山東、吉林、河南等十多個省,我們正在裝袋的魚苗是發往山東省,」4月23日,一八七團野生白斑狗魚魚苗孵化專業戶吳濤將包裝好的魚苗裝上皮卡車後,邊擦試臉上的汗水,邊接受了筆者採訪。

&nbsp&nbsp&nbsp&nbsp當天,一八七團孵化的500萬尾野生白斑狗魚魚苗,被打包裝車,將空運至山東省,這標誌著該團已成熟掌握野生白斑狗魚魚苗的孵化技術,據統計,今年該團為養殖戶發售魚苗達到3000萬尾,為疆內外水產養殖戶依靠人工養殖白斑狗魚發家致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nbsp&nbsp&nbsp&nbsp筆者在現場看到,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著裝統一的工作人員按照技術要求,小心翼翼地將魚苗打撈出來,然後稱重、灌袋、加氧、裝箱、搬運和裝車,呈現出一派繁忙勞動景象。該團擁有水面3.8萬畝,為了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積極引進新科學,新品種,試養中華絨鰲蟹、白斑狗魚特種魚取得成功。為了突破制約特色水產養殖業發展「瓶頸」,該團水產專家經過連續八年的研究試驗,技術攻關,終於突破了野生白斑狗魚魚苗孵化技術難題,結束了長期以來投放野生白斑狗魚魚苗對外的依賴,在滿足轄區養殖戶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拓寬銷售市場,目前,該團與山東,河南等省區12家特色水產養殖場建立長期合作關係,&nbsp繁育野生白斑狗魚魚苗,讓水產養殖戶得到豐厚回報。今年,該團養殖戶吳濤繁育野生斑狗魚特種魚育苗500萬尾,除去費用,可獲純利20萬元。

&nbsp&nbsp&nbsp&nbsp據悉,&nbsp野生白斑狗魚屬於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稀有魚類,體型扁長,呈網狀淺灰色,脊背豐厚,兩側及腹部布滿白色斑點,面似犬類,因而得名白斑狗魚,&nbsp其味道鮮嫩,香兒不膩,成為走親訪友必備禮品,寬待賓朋和家人聚會必點或必做的佳餚。近年來,由於野生白斑狗魚數量減少,致使市場價格逐年提高,催生了野生白斑狗魚育苗繁育產業,人工養殖白斑狗魚特色養殖業日益蓬勃興起。目前,該團已達到年繁育野生白斑狗魚魚苗3000萬尾的生產能力,成為阿勒泰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力量雄厚的野生白斑狗魚繁育基地。

相關焦點

  • 兵團一八七團萬畝沙棗林招蜂惹人風光美
    「我家現有蜜蜂300箱,今年來一八七團採集沙棗蜜,已經是第15個年頭,這裡密粉豐富,待上20多天,收入不錯,明年還來這裡。」6月11日,來自福建省蜂農高亮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師一八七團沙棗林裡取蜜。
  • 兵團一八七團「聯手議價」農業互助組「抱團」奔小康
    以後誰家地裡活忙不過來的時候,也別忘了喊我」6月14日傍晚,當同連職工胡長偉、文亮銀等從一八七團十五連養殖戶徐志軍手中接過當日翻曬苜蓿草掙來的150元勞務費時高興地說。  2015年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七團 「聯手議價」農業互助組如雨後春筍般悄然興起。
  • 白斑狗魚的養殖技術和前景
    白斑狗魚素有「魚中軟黃金」之稱,魚肉鮮美細嫩,刺少,是餐桌上的一道佳餚,但目前白斑狗魚的產量很低,且作為一種肉食性魚類,白斑狗魚也不是很好養殖,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其生活習性和養殖方法後再決定是否養殖,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白斑狗魚的養殖方法以及養殖前景供大家參考。
  • 「大倉東移」助力十二師特產俏銷山東各地
    連日來,一輛輛滿載和田大棗的大型貨車從四十七團駛向山東。2020年,四十七團3.9萬餘畝和田大棗喜獲豐收,總產量約1.7萬噸。受益於山東援疆「大倉東移」項目,四十七團大棗俏銷山東各地市場。在山東援兵團幹部管理組的協調下,十二師頭屯河農場450噸葡萄,依託山東15家新疆特色農副產品旗艦店、120多家加盟店、加盟專櫃以及線上線銷售平臺,解決了該場葡萄銷售難題。據了解,2018年,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啟動「大倉東移」項目,先後在山東濟南、日照、濟寧、泰安、東營5市設立「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大倉」,打造「一個主倉+四個分倉」的倉儲架構,總倉儲面積達到1.1萬平方米,倉儲容量超過4萬立方米。
  • 新疆福海:400萬尾白斑狗魚水花即將「回老家」(圖)
    新疆福海:400萬尾白斑狗魚水花即將「回老家」(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6年04月11日23:50 近年來,新疆福海縣水產管理局從技術、資金、設備及人員等多方面加大對魚苗的人工繁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白斑狗魚、河鱸、梭鱸、東方歐鯿等種類繁育方面經驗已經成熟,魚苗繁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 白斑狗魚養殖技術
    白斑狗魚,隸屬於鮭形目、狗魚亞目、 狗魚科、狗魚屬。分布於亞洲、歐洲和北美,在我國僅產於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流域。  生物學習性:白斑狗魚生活於寒冷地帶 的河川湖泊中,幼魚集群活動,成魚行動迅速敏捷,常出沒於水草叢中,稍有動靜即鑽入草叢中隱蔽。白斑狗魚為冷水性魚類,適溫範圍為0~30℃,生長溫度為16~26℃。
  • 3800萬尾長江蟹幼苗新疆北部「安家」助養殖戶增收
    3800萬尾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蟹苗近日從江蘇來到一八八團「安家」。 譚燕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4日電(譚燕)今年,地處新疆北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水產養殖再添「新丁」,3800萬尾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蟹苗近日經過長途跋涉,從江蘇來到一八八團「安家」。
  • 男子靠養殖白斑狗魚致富,產值2000萬元,收入六百萬元
    白斑狗魚為輻鰭魚綱狗魚目狗魚科的其中一種。白斑狗魚的體型較大,兇猛貪食,是世界性著名的遊釣魚類,幼魚可作為觀賞魚,這些特性都導致了白斑狗魚的養殖困難,但還真的有人養殖成功了,下面就是一則靠養殖白斑狗魚發家致富的案例。
  • 成功解決了水質難題 白斑狗魚魚種成活率提高至九成
    原來,是新疆白斑狗魚。這種魚生長於我國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以野生為主,肉質堅韌少刺、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曾被國內養魚界公認為「離了新疆無法養殖的魚」。山東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北墩村的臧恆平,從2003年開始試養白斑狗魚,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終於「西魚東移」成功,目前每年孵化魚苗80多萬尾,成魚每斤售價達40元,搶佔了全國2/3的白斑狗魚市場份額,使「軟黃金」變成了真金。
  • 蘇州:一條白斑狗魚攪起一池「黃金」
    瀏覽量: 10815 次 我要評論 (駐常熟首席記者 商中堯)在我國僅產於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流域的珍稀野生冷水魚——白斑狗魚,在蘇州沙家浜東湖現代漁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試養成功
  • 白斑狗魚的味道好,其實是養殖有辦法,學會了你也可以
    這個魚的身上全部都是一塊一塊的白點,感覺像得了牛皮癬一樣,媽媽說它的名字叫白斑狗魚。但是媽媽做好清蒸狗魚的時候,我嘗了一口,發現味道特別好,魚肉軟軟的,而且吃起來一點腥味都沒有。小編就去查了一下這種魚,發現這種魚是生長在河水裡面的,並且有很多養殖的朋友都在養殖這種魚,他們說白斑狗魚給他們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大家想知道大面積養殖它們需要一些什麼技巧嗎?
  • 美國白斑狗魚泛濫成災 加州投放6萬升毒藥滅魚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魚類和野生動物署工作人員25日向普盧馬斯縣戴維斯湖投放一種殺魚藥水,以消滅湖中泛濫成災的白斑狗魚。  當天早晨7時剛過,500多名工作人員從湖邊出發,乘25艘船往戴維斯湖及附近河中倒入名為「魚藤酮」的藥水。數小時以後,死魚紛紛浮上水面漂至岸邊。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17:29:33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 馬勇 攝  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被放流的魚苗產自當地救助的一條受傷的野生達氏鰉魚,此前放流25萬尾,今日放流7萬尾,目前這條鰉魚孵化的32萬尾魚苗全部放流完畢。民眾參與現場放流。馬勇 攝達氏鰉是中國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曾與恐龍同期在地球上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作業時誤捕一條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野生雌性達氏鰉魚,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多處有傷。
  • 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試養珍稀冷水魚白斑狗魚成功
    天山網訊(記者王大霖報導)在我國僅產於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流域的珍稀野生冷水魚白斑狗魚,在水產科研部門的悉心馴養下,近日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新疆和田首次試養成功。
  • 1萬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中華鱘放歸長江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2日訊(記者 張海振)4月22日,記者從中國三峽集團官微了解到,今天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華鱘回歸長江懷抱,對自然環境中的中華鱘物種資源再做補充。此事迅速登上熱搜,網友評論:「回家了,保護好他們」。
  • 浙江桐鄉:中山杉、池杉等杉類苗子供不應求 很俏銷
    蔥蔥鬱鬱的杉類樹種中國園林網11月9日消息:11月8日上午,記者電訪了桐鄉市三杉苗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錢榮良先生,了解到當地的杉類苗子在市場上非常俏銷,米徑10公分及以上的中山杉、池杉等目前市場上非常緊缺,以致10公分以下的苗子也開始俏銷起來。
  • 新疆今年人工增殖放流2256萬尾魚苗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今年,全疆各地相繼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84次,共計投放2256萬餘尾魚苗,對改善新疆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根據日前發布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0年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今年在全疆範圍內人工增殖放流魚苗2256.9萬尾,其中,經濟物種2125.5萬尾,瀕危物種131.4萬尾。該項目涉及全疆12個地(州)市及自治區水產發展中心、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單位。
  • 向日葵專家雲集十師會診「列當之殤」
    中新網兵團新聞8月7日電 (蔣新珍 陳貴紅 姜琰)近日,來自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牧科學院、中國農科院、新疆農墾科學院、吉林省白城市農科院的眾多向日  葵專家在十師北屯市科技局的邀請下,雲集新疆北屯市,考察十師向日葵種植業,以冀群策群力,破解「列當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