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狗魚為輻鰭魚綱狗魚目狗魚科的其中一種。白斑狗魚的體型較大,兇猛貪食,是世界性著名的遊釣魚類,幼魚可作為觀賞魚,這些特性都導致了白斑狗魚的養殖困難,但還真的有人養殖成功了,下面就是一則靠養殖白斑狗魚發家致富的案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臧恆平,臧恆平在以前就從事著養魚事業。在2003年,臧恆平就花了2.6萬元從新疆引進了4000尾野生魚苗。但由於初次養殖技術不成熟,加上氣候、水質等客觀條件還不充分,不到一個月白斑狗魚就出現大量死亡。
臧恆平投入的錢全部打了水漂。在縣漁技部門專業人員的指導下,2005年他又從親戚那裡借到7萬元,再次引進了8000尾白斑狗魚進行試養。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他嚴格按照白斑狗魚的生存習性進行餵養。「對吃活魚長大的魚,在飼料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考慮到白斑狗魚性情不穩定,容易咬鬥。他還到附近的白馬河流域購買活雜魚,保證投餵飼料充足。
幾個月下來,臧恆平終於試養成功300尾仿野生白斑狗魚。試養成功的這次經歷,給了臧恆平極大的信心。考慮到野生白斑狗魚數量減少,外地購買魚苗不僅價格高,而且成活率低,他又潛心鑽研起狗魚的孵化育苗。
每年到了繁殖季節,就把快要產卵的雌魚逮放進孵化池等待排卵,集中催產然後進行人工授精。8——10天後小魚就開始出來遊動了,再過2——3天的「平遊階段」放回大池養殖,20天後小魚就能長到7——10公分。為了能夠及時充足地給魚苗提供活飼料,臧恆平創造性地摸索出了「三統一」的辦法,將活雜魚與狗魚同期養殖,即統一排卵受精、統一放養大池、統一池中混養,利用生物鏈讓白斑狗魚保持生長活性。幾經探索,他成了白斑狗魚孵化、繁育、養殖的行家裡手。
臧恆平還因為養「怪魚」上了中央電視臺,這使他一下子成了當地的「養殖明星」。致富後的藏恆平又帶領村民挖掘起黑斑狗魚的養殖技術。他幾番去東北借鑑養殖經驗,終於在2015年試驗成功,摸索出了集孵化和養殖於一體的黑斑狗魚養殖技術。
去年合作社養殖的4萬尾黑斑狗魚,銷售共計上萬斤,實現了大豐收。2017年的時候,臧恆平共孵化白斑狗魚苗200萬尾、河鱸魚200萬尾、黑斑狗魚200萬尾,孵化率和成活率均在90%以上。藏恆平說:「到今年年底,預計能實現產值2000萬元,直接經濟收入五六百萬元。」
正是臧恆平的細心鑽研,以及對商機的敏銳成就了他,成就了他今天的輝煌成就。相信在未來臧恆平一定會帶領整個村子走向發家致富的道路。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