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的流行病可能起源於蝙蝠。其中一隻蝙蝠與人類有過密切接觸,或者感染了另一種動物,而這種動物又將疾病傳播給人類。但這並不是病原體第一次或最後一次從動物身上蔓延到人類身上。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計,每10種新疾病中有6種源於動物,在美國引起關注的疾病包括冠狀病毒、西尼羅病毒、狂犬病和萊姆病。其他所謂的人畜共患病毒包括MERS、SARS、H1N1和HIV。
由於野生動物貿易和森林砍伐,人類和野生動物日益混雜,這些類型的病毒只會有更多的機會感染智人宿主。普林斯頓大學的傳染病生態學家安德魯·多布森說:「我們知道還有另一種病毒。」「做好準備,在它們越境之前阻止它們,是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多布森和一個包括生物學家、經濟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在內的跨學科團隊最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政策論文,論證了為潛伏在野生動物體內的所有邪惡微生物做好準備的必要性。投資保護野生動物和規範野生動物貿易不僅能阻止病原體的傳播,而且比在流行病襲擊人類後處理它們要划算1000倍。
人獸共患病是人在與野生動物密切接觸時感染的,牲畜有時是中間媒介。森林砍伐增加了這種風險。當我們越來越多地用道路和定居點切割森林時,我們也就減少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使人類和動物之間的接觸增加了。大約一半的人畜共患疾病與森林砍伐有關,伊波拉只是一個例子。
與此同時,從食品到藥品再到外來寵物的野生動物貿易也助長了新疾病的出現。在全球範圍內,無數動物在沒有經過健康檢查的情況下被捕獲和運輸,並被保存在不衛生的條件下,這是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的一部分。雖然一些野生動物的消費是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但多布森說,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對豪華餐飲的渴望有關。不斷擴張的外來寵物產業,美國是其中的一個大玩家,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著COVID-19疫情的肆虐,科學家團隊準備了一份經濟分析報告,以了解從源頭上遏制人畜共患病可能需要多少成本。他們利用專業知識來解決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貿易問題,研究人類對防止大流行病可能付出的代價進行了一項全球估算。為了進行比較,他們以美元計算了當前疫情可能造成的損失。
總的來說,通過戰略保護森林和管制野生動物貿易來預防未來的大流行病每年將花費220億至310億美元。這看起來似乎很多,但與抗擊全球疾病爆發的成本相比,這只是小錢。研究人員報告說,2020年由大流行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至少達到5萬億美元。如果算上死亡人數,預計2019冠狀病毒病的影響將高達8萬億至15萬億美元。因此,科學家所提出的預算相比於這次疫情帶來的損失不值一提。「美元,」Amy Ando說,她是伊利諾斯大學的環境經濟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或許將幫助決策者和立法者有更好的方法來比較盈虧。」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傳染病生態學家Christina Faust補充說,預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需要減少在疫情爆發國開展研究的障礙。她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們需要做得更好,促進受影響國家正在進行的研究,並幫助使開展這項重要的研究更加實惠。」「減少森林砍伐和限制野生動物貿易將大大降低新出現疾病的風險,如果利益相關的一方在整個過程中參與進來,可能會產生超越全球健康的連鎖效益。」
預防工作需要在各級政府中進行。第一步或許是增加對《瀕危動植物種國際公約》(CITES)的資助,該公約旨在規範野生動物貿易。「CITES的資金嚴重不足,」多布森說。「因此,授權CITES或引進額外的專業技術,以監測這些被交易物種的健康和病原體,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途徑。」
多布森還設想為擴大新病毒的「遺傳庫」提供資金。參與監測動物健康的研究人員可以保存致病DNA樣本,這樣我們就有工具在這些細菌感染人類時快速開發測試和疫苗。
為了幫助減少與森林砍伐相關的風險,生態學家可以將高危物種——包括蝙蝠、齧齒動物、靈長類動物和穿山甲——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區域作為目標,決策者也可以將保護目標放在這些區域。有無數的政策選擇,比如直接支付給農民和伐木工以補償失去的收入,以及森林管理和分區以避免幹擾最有可能藏匿潛在有害微生物的地區。
安藤還說,避免砍伐森林有許多附帶好處。當研究人員考慮到不砍伐樹木所帶來的碳封存價值時,預防大流行病的成本每年減少了40億美元。大流行病預防還可以在保護、研究和獸醫領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這個問題和氣候變化沒什麼兩樣。安藤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推遲了這種流行病預防措施的實施,因為「我們傾向於關注眼前的問題」。研究人員希望,展示我們可以避免的巨大成本,或許能說服政策制定者著眼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