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改性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和熱點研發應用領域

2020-11-23 慧聰網

  長玻纖增強 PA 和 PP

  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 LFRT )是新型輕質高強度工程結構材料,因其重量輕、價廉、易於回收重複利用,在汽車上的應用發展很快。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主要應用在汽車製件,尤其是車體下的擋風罩、汽車內飾件和一些結構件:保險槓、行李倉底板、蓄電池槽、車門、車身、座椅靠背、備胎架、發動機底座、儀錶盤等。)、機械、電子電工、通訊、軍工、體育器材、醫療器械等領域。

  長玻纖增強 PP 樹脂。玻纖含量有 50 %和 65 %,玻纖長度有 12mm 和 25mm ,品種有自然色、黑色和其它染色。

  目前採取的技術路線:

  ① 熔體浸漬——粘度大

  ② 靜電吸附 + 熔體浸漬——情況改善

  ③ 予聚體浸漬——較理想的方法

  ④ 玻纖和聚丙烯同時拉絲、複合

  存在問題:

  ① 工藝複雜

  ② 設備簡單粗糙

  ③ 價格昂貴

  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將基體樹脂浸透每一個纖維。

  應用趨勢:

  1 、代替金屬零部件以節省成本、降低重量、減少能耗;

  2 、代替高價格的特種工程塑料;

  3 、取代熱固性玻璃鋼如氨基、不飽和聚酯、酚醛等,提高成型效率降低成本,符合環保要求。

  國內外生產廠家:

  近年來, LFRT 在國外得到了快速而廣泛的應用。主要生產廠商有美國的 RTP 公司、 LNP 公司和德國 Ticona 公司等。

  在國內,由於工程塑料起步較晚,長纖增強技術方面大大落後於國外。主要生產廠家有:傑事傑、東華大學、廣東金髮和泰安玻纖廠,填補了國內長纖材料的空白。

  由於長 GF 增強 PP 的剛性、強度和耐熱性均優於短 GF 增強,因此長 GF 增強 PP 將是增強型 PP 的發展趨勢。

 

  玉米粉製備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

  「環保」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注的主題,性能優異的環保材料的問世總讓人感到無比欣喜。近年來,隨著玉米塑料的出現,這個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對環境友好、對人體無害的環保材料頓時得到人們的青睞。

  發展生物降解塑料的良好時機

  2008 北京奧運會

  北京將藉此機會重塑形象

  三大主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

  2010 上海世博會

  已經開始長期規劃

  政府支持

  政府對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再生資源顯示出強烈的興趣和意願,但仍未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案

  十五攻關: L- 乳酸和聚乳酸(特別是 「 一步法 」 聚乳酸)

  「 863」 計劃:農膜等的開發;

  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 :初步確定在聚乳酸 / 生物降解塑料 / 生物質能領域投資 11 億美元;

  國家發改委:支持改性澱粉塑料企業,如天津丹海等。

  政府能以各種方式支持和推進生物降解塑料:減免稅收、無息貸款等

  近期石油和塑料價格高漲

  必須尋求替代品

  聚乳酸的生產流程:

  玉米塑料是用玉米、秸稈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得到乳酸,將乳酸再經過聚合反應,則得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聚乳酸。

  聚乳酸的優勢:

  1、完全生物降解,環保,健康

  2、以澱粉為原料可持續供應

  可持續供應性:減少化石燃料使用;使用天然安全的原料;採用綠色製造工藝;與現有固廢管理系統相適應;可焚燒—清潔燃燒;可填埋—無滲濾液或有毒物質;可堆肥;可回收加工成單體或其它產品;為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生活質量。

  3、符合循環經濟原則

  4、不受油價影響:石油遲早用完;油價必定上漲;澱粉價格穩定。

  聚乳酸存在的缺點是:

  ( 1 )聚乳酸中有大量的酯鍵,親水性差,降低了它與其它物質的生物相容性;

  ( 2 )聚合所得產物的相對分子量分布過寬,聚乳酸本身為線型聚合物,這都使聚乳酸材料的強度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脆性高,熱變形溫度低,抗衝擊性差;

  ( 3 )降解周期難以控制;

  ( 4 )價格太貴,乳酸價格以及聚合工藝決定了 PLA 的成本較高。這都促使人們對聚乳酸的改性展開深入的研究。

  聚乳酸的改性:

  由於聚乳酸的上述缺點,使得目前通過對聚乳酸進行增塑、共聚、共混和複合等改性方法來改進聚乳酸的力學性能,改善其親水性,並使其降解性能不受影響,從而能更好地滿足生物醫用以及環保的應用。

  1 、共聚改性

  共聚改性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用來提高聚乳酸柔性和彈性的方法,其主旨是在聚乳酸的主鏈中引入另一種分子鏈,使得 PLLA 大分子鏈的規整度和結晶度降低。目前聚乳酸的共聚改性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己內酯( PCL ) / 聚氧化乙烯( PEO ) / 聚乳酸( PLA )三元共聚物

  聚乙二醇( PEG ) / 己內酯( PCL ) / 酸酯共聚物

  2 、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另一類可以改善材料的機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並且降低 PLA 成本的有效途徑。最具代表性的共混改性的方法有:無機填料共混、纖維增強等。

  3 、增塑改性

  目前,廣泛研究用生物相容性增塑劑例如檸檬酸酯醚、葡萄糖單醚、部分脂肪酸醚、低聚物聚乙二醇( PEG )、低聚物聚乳酸( OLA )、丙三醇來提高聚乳酸的柔韌性和抗衝擊性能。對增塑後的聚乳酸進行熱分析和機械性能表徵研究其玻璃化轉變溫度( Tg )、彈性模量、斷裂伸長率等的變化,從而來確定增塑劑的效能。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其中較有效的增塑劑是 OLA 和低分子量的 PEG ( PEG400 ),加入 20% ( wt )的 PEG400 和 OLA 可使得聚乳酸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由原來的 58 ℃分別降低至 12 ℃和 18 ℃。

  4 、複合改性

  將聚乳酸與其它材料複合旨在解決聚乳酸的脆性問題,達到增強的目的,使其能滿足於作為骨折內固定材料的用途。

  5 、擴鏈改性

  用 1.4- 丁二醇;己二醇;丁二酸酐;己二酸;對苯二甲酸等對其進行擴鏈改性。

  國內外生產企業:

  一、國外生產企業:

  1 、 NatureWorks 140,000 噸 / 年生產裝置

  2 、 Inventa Fisher 擬在中國建立的裝置有 6 個

  3 、其他 豐田, Hycail

  二、國內已建或擬建的聚乳酸項目: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 5000 噸 / 年

  浙江海正集團即如產業化中試階段 兩年內 1 萬噸 / 年

  成都迪康中科生物醫學材料公司 2003 年 500 公斤中試

  江蘇九鼎集團 1000 噸 / 年

  吉林經濟開發總公司 5000 噸 / 年

  河南飄安集團與東華大學合作 1 萬噸 / 年

  哈爾濱威力達藥業公司 1 萬噸 / 年

  吉林糧食集團 5 萬噸 / 年

  秦皇島麗華澱粉公司 2 萬噸 / 年

  其他:濟南新合纖、華源集團等。

  阻礙聚乳酸發展的因素:

  沒有市場容量來驅動成本降低;沒有低成本聚乳酸來啟動市場,來推動立法

  聚乳酸成本:用聚乳酸作原料等於和人類及動物搶資源

  最終聚乳酸產品一般比 PE/PP 產品高 50-100%

  被限制於高端、低容量的市場

  聚乳酸的性能限制:聚乳酸的性能還沒有達到理想標準

  沒有合適的等級用來製造低價薄膜、袋子、長保質期飲料 ……

  沒有足夠的改性複合配方

  性能問題轉化為成本問題(如厚度較大的膜)

  缺乏立法 / 強制措施來限制非生物降解產品的使用

  較高成本、較低性能,需要立法保護

  無商品化的聚乳酸 / 降解塑料來支撐立法

  聚乳酸材料有著勿庸置疑的優點,如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在當今社會必然有著廣闊的研究和應用前景。但它的缺點大大地阻礙了它的實際應用。針對聚乳酸材料的這些缺陷,今後的研究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簡化和縮短工藝流程,降低聚乳酸材料的成本;開闊思路,嘗試用新材料對聚乳酸進行改性;提高聚合物的強度及解決植入後期反應和併發症等方面的問題;在藥物控釋上用於其他多肽、蛋白、疫苗及基因藥物等有著良好的前景。

  聚乳酸的應用及市場

  一次性包裝:約 150 萬噸 / 年

  包裝塑料: 300-500 萬噸 / 年

  2003 年塑料用量: 1500 萬噸 / 年, 22% 用於包裝

  城市垃圾 40-60% 是塑料:包括薄膜、餐具、容器等

  2004 年 500 萬噸塑料用於包裝,其中 1/3 是一次性的(來源:海正)

  2005 年估計包裝塑料用量為 550 萬噸,塑料使用總量為 2500-3000 萬噸,到 2010 年達到 8000 萬噸(來源:中國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非塑料包裝材料的例子:

  利樂紙盒: 120 億盒 / 年, 0.38-0.28 元 / 盒 (來源:中國包裝協會)

  聚乳酸能佔塑料包裝市場的多少份額?

  取決於價格和性能

  塑膠袋用聚乳酸尚無合適的等級。強度和彈性是主要問題;厚度影響產品成本。

  PP 無紡布:約 30-60 萬噸 / 年

  PE 地膜:約 100 萬噸 / 年(農膜: 200 萬噸 / 年)

  中國農業:

  耕地: 13 億英畝;農業人口: 64%

  糧食產量 4.85 億噸 / 年:麥子 0.86 億噸 / 年,稻米 1.74 億噸 / 年,玉米 1.16 億噸 / 年(相當於美國的 1/2 )

  農膜: 2003 年用量 200 萬噸( 1999 年為 110 萬噸)

  約 2/3 用於溫室大棚,長期多次使用

  約 1/3 用於一次性 PE 地膜。(國家統計局: 110 萬噸 / 年)

  價格:約 2000 美元 / 噸, 0.04-0.008mm 厚( 10 千克 / 英畝,以 0.04mmPE 計)(來源:天津大學)

  半降解薄膜(澱粉 /PE ,光催化降解 PE/PP ):廢棄的 PE 地膜混合到土壤中或就地焚燒,使用若干年後導致嚴重問題。

  迫切需要生物降解薄膜 !! 低成本是必要條件 !

  PLA 強度問題轉化為成本問題。必須共混改性。

  短保質期 PET 瓶子 :約 1 萬噸 / 年(所有 PET 瓶子:約 100 萬噸 / 年)

  PET 瓶子市場規模:約 10 億美元 / 年

  每年 100 萬噸 PET 瓶子。巨大的市場,但是 ……

  冷藏橙汁或鮮牛奶等短保質期產品只佔約 1% 市場, 1 萬噸 / 年

  中國的特殊情形

  PET 瓶子回收率達 90% (遠高於全球平均)

  廣闊的地域需要長保質期產品:礦泉水保質期須在 1 年以上

  多數運輸單位和商店沒有冰箱

  90% 在小商店銷售, <10% 在超市出售

  大多數牛奶殺菌後在室溫下長期保存

  極度考慮成本;新鮮、冷藏產品的容量很小

  聚乳酸瓶:短保質期、無碳酸產品

  鮮牛奶、鮮橙汁、礦泉水

  氣體透過性強,不能用於碳酸飲料(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其它領域:

  一次性醫用材料(輸液管、藥物緩釋材料等) … 30 萬噸 / 年

  人造骨釘、骨板

  玩具、文具、家電(手機、筆記本電腦等)

  衛生用品

  人造植被等。

  目前玉米塑料在許多領域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少大公司都看好這種新的環保材料。如可口可樂公司在鹽湖城冬奧會上所使用的 50 萬隻一次性杯子,全部是用玉米塑料製成,這種杯子只需 40 天就在露天環境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又如麥當勞用 NatureWorksde 生產的玉米塑料製成的玉米杯子盛放蘇打水;再如,許多美國家庭正在食用 Del Monte 公司用玉米塑料罐裝的水果和蔬菜,收聽索尼公司用玉米塑料製成的隨身聽,飲用裝在玉米塑料瓶中的 Biota 公司的礦泉水等。在我國,隨著玉米塑料替代傳統塑料製成農用地膜、馬夾袋、飯盒、一次性餐具等,也向徹底告別百年不能降解、危害環境的 「 白色汙染 」 跨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的研究和開發

  發展狀況

  聚丙烯( PP )是應用廣泛的通用熱塑性塑料,具有密度小、無味無臭、耐腐蝕性強、電性能和力學性能好、產量大、價格低等特點。但它也存在加工過程中熔體強度低的缺點,導致擠出發泡時泡孔塌陷和熱成型時容器壁厚不均勻等問題。解決這些弊端的辦法之一是通過 PP 改性,開發出低成本、加工性能優異的高熔體強度( Ms ) PP 一直是聚丙烯新產品開發中的重要課題。

  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的研究雖然起自 20 世紀 80 年代末,但它的各種優異性能、合理的價格優勢以及廣泛的應用範圍已經獲得世界範圍的認同,並有逐步取代傳統的 PS 、 ABS ,向工程塑料發展的趨勢,其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聚丙烯在生產數量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在性能上不斷出新,使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變化,近年來或者通過在聚合反應時加以改進,或者在聚合後造粒時採取措施,有一些更具獨特性能的聚丙烯新的品種問世,如透明聚丙烯、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等。

  提高聚丙烯熔體強度一般可以採用提高聚丙烯分子量及其分布和引入支鏈結構的辦法,也可以採取在加工時與其他非晶或低結晶樹脂、彈性體等共混。高熔體強度聚丙烯( HMSPP )就是指熔體強度對溫度和熔體流動速率不太敏感的聚丙烯。

  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發展狀況

  Montell 公司在 HMSPP 的研究開發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20 世紀 80 年代末, Himont ( Montell 公司的前身)就採用新的聚合工藝生產出了具有高熔體強度的新型樹脂。這類高熔體強度易於熱成型的新樹脂包括兩種牌號,即均聚型的 ProfaxPF-613 和共聚型的 Profax SD-613 ,其熔體流動速率( MFR )均為 0.3g /10min 。研究表明,這些高分子量聚丙烯在熱成型溫度下,下垂時間要比普通聚丙烯長 20~30s ;其熔體強度分別比具有相同 MFR 的均聚聚丙烯的熔體強度大 102%-95% ;其抗熔垂的能力幾乎是通用聚丙烯的 2 倍。它們可以在更寬的溫度範圍內成型。新產品具有較大的平均厚度及均勻的壁厚。 Montell 公司最新生產的 ProfaxPF-814 是一種含有長支鏈的聚丙烯,長支鏈是在後聚合過程中引發接枝的,這種均聚物的熔體強度是具有相似流動特性傳統均聚物的 9 倍。根據實際用途不同, ProfaxPF-814 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熔體強度較低的聚丙烯混合使用。據報導, BASF 和 Hoechst 公司的合資企業、德國的 Targor 公司和比利時的 Fina 化學公司也在開發這種規格的樹脂。

  美國 Exxon 公司推出的新型聚丙烯是 MFR 為 0.25g/l0min 的均聚樹脂,通過採用新的催化劑及反應器技術,使其分子質量分布加寬,從而使新型樹脂的擠出性能類似 MFR 為 1-3 g/10min 的普通樹脂,而且耐熔垂性能很好,適於真空成型加工。

  Chisso America 公司推出的具有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產品,牌號為 Expan PP 。同傳統聚丙烯相比,在同一 MFR 下,其熔體張力高出 2-10 倍,且其熔體強度對溫度及熔體流動速率不太敏感,當熔體溫度從 191 ℃ 上升到 249 ℃ 時,熔體張力僅有微微下降,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奧地利 PCD 聚合物公司開發的無規 PP 共聚物 B6033 ,可以用為聚丙烯設計的萬能螺杆標準吹塑線加工,該樹脂具有高的熔體強度,在拉伸方面既不發脆,也不斷裂,具有高的耐溫性、高水汽阻隔性及平衡的機械性能。英國 Zote 公司推出了一種微交聯的熱成型聚丙烯泡沫塑料,商品名稱為 Propazote ,採用過氧化物或輻照交聯;另外,瑞士 Alveo 公司近年來一直生產輻照交聯 PP/PE 泡沫,主要用於汽車工業。

  北歐化工用反應擠出的方法製備了牌號為 Daploy HMS 高熔體強度聚丙烯,該產品具有長鏈支化結構,加工性能好,適用於擠出發泡、熱成型等製品。

  Dow 公司新開發的聚丙烯牌號的熔體強度比傳統的聚丙烯高 20 倍。 Inspire HMS (高熔體強度)樹脂可紡性比傳統的聚丙烯高 3 倍,此外,還具有較好的低溫抗衝擊性能、較高的熱變形溫度和增加的剛性。 Inspire112 是熔體流動速率( MFR )為 0.4g /10min 的吹塑膜 HMS 牌號,用它生產的薄膜的落錘衝擊強度為 150g , 2% 正割模量為 861.2 MPa 。其用於液體直立袋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用於重物袋具有良好的耐穿刺性,熔點在 160 ℃ 以上,用於耐高壓加熱袋具有高耐熱性。 Inspire D114.01 是 MFR 為 0.5g /10min 的用於吹膜和片材擠出的新的 HMS 牌號。與聚乙烯薄膜相比,它具有改進的剛性、耐熱性、機械加工性、抗蠕變性、耐穿刺性和韌性。用其製得的厚度為 2mm 的薄膜的落錘衝擊強度為 120g ,拉伸模量為 1267.8MPa 。 Inspire D113.01 是 MFR 為 0.9 g /10min 的抗衝擊共聚物牌號,具有優異的低溫性能和對於異型壓出(如光纖芯管)寬加工範圍的穩定性,彎曲模量為 1019.7 MPa 。

  韓國三星綜合化學公司於 2002 年開發成功系列 HMSPP 。均聚 HMSPP 牌號有 HMS200F 、 HM200S ,用於擠出發泡、熱成型, HM200F 與 HIPP 相比具有更高的熔體強度和物理性能;嵌段 HMSPP 牌號 BM200 用於吹塑和擠出發泡;無規 HMSPP 牌號 RM200X 。

  除此之外, Rexene 公司、 Quantum Chemical 公司、 ICI 公司、 Huntsman 公司也開發了不同牌號的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產品。

  我國 HMSPP 的研究現仍處於起始階段,製備工藝一般均採用後加工過程中的交聯或部分交聯。如揚子石化公司研究院新近就使用動態硫化技術研製出了熱成型用 HMSPP 。工藝過程採用有機過氧化物交聯劑,與聚丙烯、聚乙烯組合物在混煉擠出過程中進行微交聯,材料可用於熱成型,加工各種製品,用於汽車、家電、家具和建築等行業。

  北京化工研究院 2001 年底首次通過輻照支化方法研製出了支化型 HMSPP ,除了熔體強度提高 50 %以上,其他性能也有所提高。以這種 HMSPP 為原料,通過熱成型的方法可製備具有一定深度的製品,採用擠出和注射方法可製備發泡聚丙烯;另外在國內首次採用輻照交聯的方法,在較低的吸收劑量下,研製出了高發泡率的輻照交聯發泡聚丙烯,其發泡率可以達到 20 倍。 HMSPP 以及輻照交聯發泡聚丙烯的研製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空白。

  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公司與燕山石化公司樹脂應用研究所合作,對 HMSPP 的性能進行了研究測試,並把 HMSPP 用於發泡材料,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不僅完成了低倍率化學片材的小試,製成低發泡片材,還對高發泡和珠粒製品做了初步研製。另外,天津輕工業學院、上海塑料研究所等也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優點及應用:

  高熔體聚丙烯樹脂解決了普通聚丙烯熱成型困難的問題,高熔體聚丙烯具有較高的結晶溫度和較短的結晶時間,加工溫度範圍較寬,工藝容易掌握,從而允許熱成型製件可以在較高溫度下脫模,以縮短成型周期,可在普通熱成型設備上成型較大拉伸比的薄壁容器,容器壁厚均勻。

  高熔體聚丙烯在恆定應變速率下,熔體流動的應力開始呈現逐漸增加,然後成指數級增加,表現出明顯的應變硬化行為。發生應變時,普通聚丙烯的拉伸粘度隨即下降,而高熔體聚丙烯則保持穩定。高熔體聚丙烯的應變硬化能力可以保證其在成型拉伸時,保持均勻變形,而普通 PP 在受到拉伸時總是從結構中最薄弱的或最熱的地方開始變形,導致製品種種缺陷,甚至不能成型。混有高熔體聚丙烯的普通聚丙烯比純普通聚丙烯具有較高的加工溫度和加工速度,製成的薄膜透明性也好於普通聚丙烯。這主要是由於高熔體聚丙烯具有拉伸應變硬化的特點,它的長支鏈具有細化晶核的作用。

  高熔體聚丙烯的應變硬化行為是取得高拉伸比和塗覆速度快的關鍵因素。使用高熔體聚丙烯可獲得較高的塗覆速度和較薄的塗層厚度。

  高熔體聚丙烯具有較高的熔體強度和拉伸粘度,其拉伸粘度隨剪切應力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應變硬化行為促使泡孔穩定增長,抑制了微孔壁的破壞,開闢了聚丙烯擠出發泡的可能性。

  高熔體強度 PP 樹脂與普通 PP 樹脂按不同比例摻混,可以形成不同密度的 PP 發泡材料,成功解決了普通 PP 樹脂發泡成型時易出現塌泡的難題。發泡 PP 材料在汽車工業、食品包裝中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高熔體強度 PP 樹脂用於成型深抽拔熱成型片材以及防止流延膜生產中的縮頸現象也是非常有效的。

  高熔體強度聚丙烯可以製備具有一定深度的各種熱成型製品,這種製品在低溫下也有很高的衝擊強度,可在深冷環境中使用,還具有較舒適的手感和優良的環保價值。其優異的性能/價格比使其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主要用途:

  板材和發泡體——託盤、汽車頂蓬等。

  製備方法:高熔體聚丙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催化聚合、輻射改性、接枝改性。影響高熔體聚丙烯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結構,要增加聚丙烯的熔體強度,必須改變聚丙烯的分子結構。

  催化聚合——催化劑和聚合工藝。

  輻射改性——設備昂貴、汙染防護。

  接枝改性——工藝簡單,產量大。

  關鍵問題:

  在製備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的過程中,面臨著兩大難題:聚丙烯的降解和凝膠問題,同時存在著聚合物接枝與單體均聚的競爭、聚合物主鏈 β 斷鍵和交聯與支化的競爭。影響高聚物熔體強度的主要因素是其分子結構。就聚丙烯而言,相對分子質量及其分布和是否具有支鏈結構決定其熔體強度。一般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相對分子質量分布越寬,其熔體強度越大,長支鏈可明顯提高接枝聚丙烯的熔體強度。

  工業化生產狀況:

  高熔體強度 PP 樹脂是高附加值產品。國外高熔體強度 PP 樹脂的售價是普通樹脂的兩倍;在國內,高熔體強度 PP 的研究現仍處於起始階段,製備工藝一般均採用後加工過程中的交聯或部分交聯。汽車工業、包裝工業對高熔體強度 PP 樹脂及由其所加工出的發泡材料有著廣泛的需求,而目前尚無該工業化產品。

 

  無機 / 有機納米複合材料

  聚合物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運輸、建材和家用電器等領域,它們具有比單個組分更優異的剛性和韌性。納米複合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寸至少有一維少於 102nm 的複合材料,無機填充物以納米尺寸分散在有機聚合物基體中形成的有機 / 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由於納米尺寸效應、大比表面積和強界面結合,納米複合材料具有一般複合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是一種全新的高技術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商業開發和應用前景,因而納米複合材料成為材料科學領域內的一個研究熱點。

  由於層狀無機物如粘土、雲母、 V 2 O 5 、 MoO 3 、層狀金屬鹽等在一定驅動力作用下能碎裂成納米尺寸的結構微區,其片層間距一般為納米級,可容納單體和聚合物分子;它不僅可讓聚合物嵌入夾層,形成「嵌入納米複合材料」,而且可使片層均勻分散於聚合物中形成「層離納米複合材料」。其中粘土易與有機陽離子發生離子交換反應,具有親油性甚至可引入與聚合物發生反應的官能團來提高兩相粘結,因而研究較多,應用也較廣。其製備的技術方式有插層法和剝離法,插層法是預先對粘土片層間進行插層處理後,製成「嵌入納米複合材料」,而剝離法則是採用一些手段對粘土片層直接進行剝離,形成「層離納米複合材料」。

  一、 PA/ 粘土

  尼龍 6 是五大工程塑料中應用最廣的品種,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例如拉伸強度高,耐磨性優異,抗衝擊性能好,耐化學藥品和耐油性突出。但是,普通尼龍 6 的吸水率高,在較強外力和加熱條件下,其剛性和耐熱性不佳,製品的穩定性和電性能較差,在許多領域的應用受到限制。

  由於粘土原料為我國豐產的蒙脫土礦,生產尼龍 6/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又基本不改變現有的聚合工藝,不增加產品成本,但可大幅度提高現有尼龍 6 的綜合性能。

  製備方法:

  尼龍 / 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製備的基本方法是先用插層劑對蒙脫土進行處理,改善蒙脫土與尼龍的親和性,然後插入單體進行原位聚合或直接插入聚合物。按複合過程基本上分為原位插層聚合和聚合物插層 2 種方法。

  優點:

  納米尼龍 -6 與普通尼龍 -6 相比具有高強度、高模量、高耐熱性、低吸溼性、尺寸穩定性好、阻隔性能好等特點,性能超過普通尼龍 6 ,並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納米尼龍 6 與普通玻璃纖維增強和礦物增強尼龍 6 相比,比重低、耐磨性好。納米尼龍 6 還可製備玻璃纖維增強和普通礦物增強等改性納米尼龍 6 , 其性能更加優異。用納米尼龍 -6 還可製備高性能的膜用切片,適用於吹塑和擠出製備熱收縮腸衣膜、雙向拉伸膜、單向拉伸膜及複合膜。與普通尼龍 6 薄膜相比,納米尼龍 6 薄膜具有更佳的阻隔性、力學性能和透明性,因而是更好的食品包裝材料納米尼龍 -6 是工程塑料行業的理想材料,該產品的開發為塑料工業注入了全新的概念。

  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領域有汽車製造、電子電器、機械及機械零件、包裝、容器等等,如:汽車引擎內零件,汽、機車燈座(適合電鍍),阻燃性電子零組件,耐熱零組件,連接器,電器接頭,高阻氣性包裝材料、容器,各式轉輪,滑雪器具,嬰兒車,食品包裝等等。

  二、 PET/ 納米粘土複合材料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主要用於纖維、瓶材和薄膜,工程塑料用量只佔其總產量的很小一部分。作為工程塑料, PET 樹脂的性能十分誘人,但其熔體強度差、結晶速度慢、尺寸穩定性差,難以滿足工業上快速成型的需要。世界上各大公司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出了各種快速結晶成核劑,從而提高了 PET 的結晶速率,但由於這些成核劑價格昂貴,制約了 PET 工程塑料的大規模應用。而當無機組分以納米水平分散在 PET 基體中時,可顯著改善 PET 的加工性能及製品性能。而納米複合 PET 樹脂( NPET )由於本身特有的分子結構,其耐熱性將比市售 PET 樹脂有大幅度的提高。開發 NPET 的工程塑料及其生產工藝,不僅可以免去複雜的工藝路線,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使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更充分的保證,其市場前景極為廣泛。

  美國 Eastman Chemical 公司採用納米複合材料阻隔技術,將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應用於 PET 樹脂,使其成為整個高分子的一部分,這些納米粒子能夠阻塞分子間隙,使氣體難以擴散滲透,從而提高了 PET 樹脂瓶的阻隔性。由於加入的納米材料數量非常少,這種材料可以在現有的各種制瓶機上直接應用,不需要更新設備。產品保持 PET 瓶無色透明的外觀。

  我國中科院化學所和物理所另闢蹊徑,進行 PET/ 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及其應用的探索研究,已用之製成半透明的啤酒瓶樣品,阻透性比 PET 瓶高 3~4 倍,耐熱性也有所改善。

  中科院化學所發明的 PET 聚合插層複合技術,將有機蒙脫石與 PET 單體一起加入到聚合釜中,成功地製備了 PET 納米塑料( NPET )。 NPET 的熔體黏度和結晶速度顯著提高,克服了普通 PET 樹脂加工中常見的 「 流淌 」 弊端,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及製品性能。與普通 PET 相比, NPET 的阻燃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具有自熄滅性。結合 NPET 開發出的增強阻燃型 NPET 工程塑料,經權威部門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內外 PET 工程塑料產品,可以製作各種電器部件,代替價格昂貴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樹脂。 NPET 的阻隔性較純 PET 有了很大改善,符合食品包裝要求,可直接用來吹制啤酒、飲料、農藥和化妝品的包裝瓶。

  應用前景:

  ( 1 )工程塑料領域:納米 PET 熱變形溫度為 100-120 ℃,解決了電氣元件受熱翹曲的問題,可用來生產電飯鍋內襯、電熨鬥外殼等。在生產廠家已完成納米 PET 試生產應用,所得製品性能測試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內外 PET 工程塑料指標。

  ( 2 )瓶包裝領域:納米 PET 的氣體阻隔性比普通 PET 提高了 30% ,這種材料的高阻隔性,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玻璃瓶包裝,滿足當前市場對高阻隔瓶的迫切需求。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啤酒生產國,納米 PET 瓶用料的工業化開發具有極為廣泛的市場前景。

  三、 PS/ 納米粘土複合材料

  聚苯乙烯( PS )與粘土複合是一種快速有效製備納米複合材料的途徑 .PS/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強度、韌度等力學性能和熱穩定性,並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和離子電導性。方法有插層聚合、熔融插層法。

  PS 是極性低的聚合物,用插層複合法難以得到層剝離型納米塑料。但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使用新型聚合催化劑擴大粘土層間距離,同時進行聚合和層剝離,成功地得到層剝離型 PS 納米塑料。

  Weimer 等將活性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粘結在層狀矽酸鹽片層間,然後插入苯乙烯單體進行聚合,直接得到分散的 PS/ 矽酸鹽納米塑料。所用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引發劑是含有硝酸基的 4 級銨鹽,用其進行 Na- 雲母和陽離子交換反應,將活性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粘結在雲母層間,再將這種層間化合物分散在苯乙烯單體中,在 125 ℃ 下進行聚合進行 8h ,發生層剝離,得到透明的層剝離型 PS/ 粘土納米塑料

  在對高聚物 / 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高聚物與納米材料的分散缺乏專業設備,用傳統的設備往往使納米粒子得不到良好的分散,同時高聚物表面處理有時還不夠理想。對於此方面的研究,國外已開展了近二十年,並已有了較為成熟的科研技術成果,一些大公司已經對一些較成熟的高聚物 / 納米複合材料逐步商品化。我國納米材料研究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對於有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與國外相比還處於較先進水平。如:漆宗能等對聚合物基粘土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黃銳等利用剛性粒子對聚合物改性的研究都在學術界極有影響;另外,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發明的磨盤法、超聲波法製備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也是一種很有前景的製備手段。儘管如此,在總體水平上我國與先進國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無可否認,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性能,使其在增強聚合物應用中有著廣泛的前景,納米材料的應用對開發研究高性能聚合物複合材料有重大意義。特別是隨著廉價納米材料不斷開發應用,粒子表面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納米材料增強、增韌聚合物機理的研究不斷完善,納米材料改性的聚合物將逐步向工業化方向發展,其應用前景會更加誘人。

  插層法工藝簡單、原料來源豐富、廉價。片層無機物只是一維方向上處於納米級,粒子不易團聚,分散也較容易。作為結構材料,聚合物 /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的物理學性能與常規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相比具有很多優點,得到的複合材料往往具有十分優異的耐熱性及阻隔性。該法的關鍵是對片層插層前的處理,利用插層劑建立粘土與高分子聚合物的連接橋梁。烷基銨鹽是最常用的插層劑,也有用其它有機鹽或中性分子類衍生物改性的。不同的聚合物應選用不同的插層劑,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選用的插層粘土也是有區別的。應值得注意的是製備納米級蒙脫土的膨潤土,應是蒙脫石含量 >95% 。自然界很難找到這樣的原礦,需要提純獲得。以往一些搞聚合物 / 粘土納米材料的研究人員,由於選用的蒙脫石含量僅達 85% - 90% ,其中 10% - 15% 是粒子較粗的雜質,又沒有進行有效的提純處理,最終製作的納米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實際上大打折扣。因此,在研究及生產中對粘土的採選應加以重視。截止到 2003 年,高聚物 /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已經獲得了大批量的生產與應用。我國中科院化學所工程塑料國家實驗室採用天然蒙脫土作為分散相,將矽酸鹽原有結構解離成厚度為 1nm ,長寬約為 100nm 的片層均勻分散在聚合物中,實現了使粘土片層在聚合物中的納米級分散,成功地開發了 PA6/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及 PET/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在汽車、食品、輕工等許多領域獲得了應用。同時, PA6/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在聚醯胺技術開發中心基地--嶽陽石化總廠研究院中試開車成功,產品性能指標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表明我國高聚物 / 粘土納米複合材料在生產和應用上取得了很大進展。

 

  幾種助劑的研究發展

  PP 成核劑的研究進展

  以成核劑改性聚丙烯為例討論此發展。

  加入成核劑,能夠加快結晶速度,使結晶細化,可以實現聚丙烯的高性能化。具體體現在:成核劑可提高聚丙烯的拉伸性能、抗衝擊強度、產品的透明度、硬度、改善表面光潔度、可縮短注射周期,提高生產郊率、減少注射產品的後收縮和提高產品耐熱性等。為了改善聚丙烯的透明性,在聚丙烯( PP )中添加透明成核劑是對 PP 進行改性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高透明 PP 主要通過在 PP 中添加透明成核劑製得,可在聚合體系外添加,也可以釜內就地成核。

  PP 成核劑的發展狀況:

  國外成核劑開發研究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並在 70 年代末以後工業化。我國成核劑研製開發始於上世紀 90 年代初,隨後即用於聚丙烯加工。成核劑主要分為無機類、有機類兩種。除了無機類、有機類成核劑外,還有稀土成核劑、納米內核 - 成核劑兩種新型成核劑。

  無機類為各種填料,如滑石粉、雲母、碳酸鈣等。   這類以改善 PP 的剛性為主,兼具改進透明性。這類透明成核劑價廉易得,少量使用能提高製品的透明度,但在 PP 中分散困難,並且對光線有屏蔽作用,用量太大會影響製品的透明度,因而限制了其大量應用。

  有機類成核劑顯著提高了製品的透明性和光澤度,同時提高了製品的加工應用性能。其主要類型有山梨醇類、有機磷酯鹽類和芳香族羧酸金屬鹽類成核劑三種,目前認為山梨醇衍生物和有機磷酸酯(鹽)是最有效的成核劑品種,以山梨醇類應用最為廣泛。迄今,有機 PP 成核劑已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透明 PP 成核劑(山梨醇縮二苯甲醛)增透效率不高、加工條件苛刻、結垢嚴重、溫度高時會析出在加工設備表面上,不能適應透明包裝製品的製造要求。第二代透明 PP 成核劑通過加入取代基、引入側鏈雜原子等方法,雖改善了聚丙烯透明性,加工工藝條件適應性也變得更寬,但由於使用過程中存在氣泡較多、氣味較大的問題,在一些塑料製品中受到限制,阻礙了它在實際生產中的大量應用。目前,第三代透明 PP 高效成核劑產品是一類山梨糖醇衍生物類化合劑。在性能、氣味和其它一些功能方面,第三代產品均比第二代產品有較大的突破,上述產品突破了第二代產品在增透性、氣味、加工性能和核化能力等方面的局限,使透明包裝的氣味及氣味遷移性極小,非常適宜於食品包裝和對氣味敏感的包裝,可安全地用於食品包裝。

  人們利用傳統透明助劑及其組合物製備了大量 PP 專用料及製品,如醫用器材、透明、功能包裝物等。但這些助劑及其組合物對提高聚合物的性能有限,應用領域較窄。而常用苄叉山梨醇 DBS 類或無機 NA 類粉狀顆粒又一直存在分散性差、氣味大等嚴重問題。雖然國內對這些助劑進行了研究,但收效不大,仍存在如氣泡、析出物凝膠、質量不穩定等問題。為此,開始研究用新的成核劑。

  以下介紹兩種新型成核劑:一種是「稀土成核劑」;另一種是「納米內核 - 成核劑」。

  納米內核 - 成核劑的介紹:

  用納米顆粒「載負」和與成核劑基團原位接枝反應等方法,使各組分優化組合產生協同效應。利用多尺度納米 SiO 2 載負成核劑及相關助劑製備 PP 複合材料。「核 - 殼」複合顆粒成為無機相被包裹的助劑。這種複合顆粒載負活性物質形成的助劑可顯著提高 PP 的功能性。

  為克服現有助劑(成核劑等)在聚烯烴中產生氣味、氣泡及性能不穩定等複雜問題,用納米 SiO 2 前驅物與其對稱結構的羥基進行接枝反應,發揮非對稱結構效應。以柯揚船為代表的石油大學對此技術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改性成核劑製備的組合助劑與聚丙烯形成的複合材料,熱變形溫度達 142 ℃,熱收縮率小於 1% , 500h 力學性能保持率大於 90% ,納米效應及使用效果十分顯著。

  改性透明 PP 的優點及應用: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透明材料主要是 PET 、 PS 和 PVC 等,由於三者的熱變形溫度處在 70-90 ℃之間,因此明顯地制約了它們的應用。聚丙烯製品具有質優價廉和耐熱溫度高(約 110 ℃)的特點,但除了薄膜、片材等外,難以製成高透明度的製品。原因在於聚丙烯分子的不良的結晶結構,它導致製品的透明性差,外觀缺少美感,制約了 PP 在透明包裝、日用品領域的應用。通過在聚丙烯加工中添加成核劑使透明聚丙烯製品成為可能,這不僅擴展了聚丙烯的應用範圍,而且憑藉其較優的性價比,正逐步取代 PVC 、 PET 、 PEN 、 PC 、有機玻璃等透明包裝材料,市場應用份額迅速增長。透明 PP 與普通 PP 相比,性能更為突出,特別是其優良的透明性和光澤度可與典型的透明材料(如 PET 、 PVC 、 PS 等)相媲美。

  透明聚丙烯樹脂具有優異的價格性能比,市場應用份額迅速增長。透明 PP 與普通 PP 相比,性能更為突出,特別是其優良的透明性和光澤度可與典型的透明材料(如 PET 、 PVC 、 PS 等)相媲美。因而能廣泛應用於對透明性要求高的醫用注射器、食品容器、文具、薄膜、盒、瓶、家用儲藏器、各類包裝等方面。透明 PP 還具有較高的熱變形溫度,一般高於 110 ℃,有的可達 135 ℃以上,而 PET 、 PVC 、 PS 等的熱變形溫度則低於 80 ~ 90 ℃,因此透明 PP 比 PET 、 PVC 、 PS 等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範圍,尤其適用於透明性要求高、須高溫下使用或消毒的器具方面,如透明熱飲杯、微波爐炊具、嬰兒奶瓶、一次性快餐湯碗等。

  國內外成核劑典型生產廠家:

  目前國外主要有美利肯公司、日本 EC 公司和三井東亞化學公司等企業開發和生產山梨醇類成核劑。

  國內主要有湖北華邦化學有限公司、山西省化學研究所、蘭州化工研究院等單位在從事成核劑的開發與生產。以山西省化工研究所為例,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從 DBS 類成核透明劑起步,完成了包括 TM 系列( DBS 類)、 TMA 系列(苯甲酸鹽類)、 TMP 系列(芳基磷酸酯鹽類)和 TMB 系列( β 晶型成核劑)在內的 11 個不同類型成核劑品種(表 2 )開發研究工作,工業化產品正陸續投放市場,尤其是該所完成的 TMB 系列 β 晶型成核劑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該領域的新的突破,並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最近,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發表了脫氫松香酸皂類成核透明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究報告,這一切無疑標誌著中國成核劑品種開發和聚烯烴結晶改性技術研究正在趨向成熟。

  填料表面改性劑

  以碳酸鈣的表面改性為例介紹。

  表面處理的必要性:

  在塑料中通常填充無機粉體,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或者使材料的某些性能得到提高,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是 CaCO 3 和滑石粉。採用無機粉體填充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碳酸鈣是高分子複合材料中廣泛使用的無機填料。在塑料中添加碳酸鈣等無機填料,可提高製品的耐熱性、耐磨性、尺寸穩定性及剛度等,並降低製品成本,但粉體不加處理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去,填料與聚合物之間存在明顯的界面,如同在基體樹脂中存在許多空洞,在外力作用下能承受外力的有效截面積減小,填充材料的力學性能變差。

  另外,通常生產過程中採用的是聚合物粒子,與無機粉料混合後成型,這樣很容易造成物料混合的不均勻,影響製品的性能。因此共混之前首先對無機粉料進行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的作用:

  表面改性是依賴改性劑在粉體表面進行吸附 \ 反應 \ 包覆或成膜來實現的表面改性,它可以降低粉體表面能。因而表面改性起到的第一作用是使粉體在高分子材料中得到迅速、均勻的分散。此時表面改性劑也起到分散劑的作用。

  經過表面改性後的粉體加入到高分子中去會有著良好的結合,首先是粉體被浸潤,液態樹脂對粉體良好的浸潤產生物理吸附。然後是改性劑的化學鍵將有機體和粉體通過改性劑的非極性基團深入到基體內部或形成化學鏈,從而形成界面緩衝層。

  通過表面改性使粉體填料與基體樹脂之間形成的良好界面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複合材料的機械力學性能。

  經表面改性處理後的粉體在有機分散介質中的填充量可以大幅度提高。不同的改性劑對提高幅度的影響有所不同,但均顯著高於未處理的粉體。未加處理輕鈣其添加比例最大隻為 0.4 ,而表面處理後的輕鈣的添加量可達到 0.8 和 1 ,甚至達到 1.2 以上。

  另外對填充體系的改性也可以採用第三組分加入、複合共混等方法,以 CaCO 3 和滑石粉為例, CaCO 3 表面活性較大,經表面改性劑處理後有一定的抗衝擊和補強作用,但是 CaCO 3 粉體呈近球狀,填充後會使材料的拉伸強度大幅下降,同時對材料剛性的貢獻較少;而滑石粉呈片層結構,較大的徑厚比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拉伸強度、剛度、表面硬度以及耐熱性等,但是表面惰性、層片間作用力小,添加後會使材料的韌性大幅降低,因此將二者混合後表面改性劑處理,所得的複合材料的綜合性能較好。

  碳酸鈣的表面處理:

  碳酸鈣的表面改性,主要是依靠改性劑在碳酸鈣表面的吸附、反應、包覆、或成膜來實現的,因此,表面改性劑對於碳酸鈣的表面改性及表面處理具有決定性作用。它在碳酸鈣粒子與材料中的基質及其它組份之間起 「 橋聯 」 作用。

  碳酸鈣的表面處理往往都有其特定的應用背景或應用領域。因此,選用表面改性劑必須考慮處理物料的應用對象。例如,用於高聚物基複合材料、塑料及橡膠等碳酸鈣填料表面改性劑,既要能夠與碳酸鈣表面吸附或反應,覆蓋於粒子的表面,又要與有機高聚物有較強的化學作用。因此,從結構上來說,表面改性劑應是一類具有一個以上能與碳酸鈣表面結合的官能團和一個以上能與有機高聚物結合的官能團的化合物。

  經改性劑處理後碳酸鈣,填充在有機高聚物中,可使高模量碳酸鈣和低模量有機高聚物的界面區間能進行適當的應力轉移,以防止粉末和基材界面剝離及局部應力集中而發生龜裂,又使碳酸鈣填料有機化,即使增大填充量,仍可以較好地均勻分散,從而改善製品的綜合性能,特別是抗張強度、衝擊強度、柔韌性和撓曲程度等。

  表面改性的方法:

  粉體的表面有機改性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改性設備和表面改性劑,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幹法表面改性,該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而溼法的表面改性工藝複雜,成本高,但表面改性的質量要好於幹法。

  粉體表面改性或者表面處理效果的關鍵因素:粉體及表面改性劑的分散性;使粉體與表面改性劑的接觸或作用的機會;改性溫度和停留時間;新型填料表面改性劑。

  南京工業大學 汪忠清 老師研究開發出一種新型填料表面改性劑,此表面改性劑是一種多功能的高分子超分散劑,能有效的降低填料的表面能並且完全包覆,用此表面改性劑改性的填料(碳酸鈣、滑石粉等)用於 PP 、 PE 、 PVC 等填充改性複合材料粘接優良,無界面分離現象,從而形成大量銀紋結果使製品的力學性能得到提高。目前該產品在改性工程塑料及填充母料等對無機填料表面改性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傳統偶聯劑、表面活性劑的換代產品。

  無滷阻燃劑的發展與應用

  以 ABS 為例, ABS 樹脂是丙烯腈( A )、丁二烯( B )、苯乙烯( S )的三元共聚物。它協調了三種組分的優越性能,具有較高的抗衝擊強度、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化學穩定性,易於模塑成型,製品富有光澤,且兼具韌性和柔性。 ABS 樹脂及其合金(如 ABS/PC 等)以其卓越的綜合性能廣泛用於汽車工業、電子電器工業、輕工家電、紡織和建築等行業。近年來,汽車工業、輕工家電行業、電子電器製造業等對 ABS 樹脂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於 ABS 樹脂是易燃材料,且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和黑煙,這不僅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還會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

  根據阻燃劑的類型,阻燃體系有以下幾種:( 1 )含滷阻燃體系;( 2 )有機含磷、氮、矽阻燃體系;( 3 )無機阻燃體系,包括紅磷阻燃和無機氫氧化物等的阻燃。目前使用的含滷阻燃劑,在對高分子材料起阻燃作用的同時,會產生大量有毒煙氣,造成對人的危害與汙染環境,二次汙染已經成為國內外的嚴重社會問題。在三大類阻燃劑中,無機阻燃劑具有無毒、無害、無煙、低腐蝕、且價格低廉、無滷的優點,廣泛應用於各類領域,無滷阻燃已成為世界各國阻燃領域研究的前沿。

  無滷阻燃包括有機阻燃體系和無機阻燃體系

  1 有機阻燃體系

  1.1 有機磷系阻燃劑

  有機磷系阻燃劑是與滷系阻燃劑並重的有機阻燃劑,品種多,用途廣。包括磷酸酯、膦酸酯、亞磷酸酯、有機磷鹽、氧化膦、含磷多元醇及磷、氮化合物等。含磷化合物被用做阻燃劑的歷史久遠,對它的阻燃機理研究得也較早。目前人們一般認為有機磷阻燃劑可同時在凝聚相和氣相起阻燃作用,但以凝聚相阻燃為主。

  凝聚相阻燃機理 : 含磷有機化合物受熱分解生成磷的含氧酸及其某些聚合物,這類酸能催化含羥基化合物吸熱脫水成炭反應,生成水和焦炭,磷大部分殘留於炭層中,這種石墨狀炭層難燃、隔熱、隔氧、使燃燒窒息,同時,焦炭層導熱性能差,使傳遞基材的熱量減少,基材的熱分解減緩。羥基脫水反應既吸收大量的熱,使燃燒物質降溫,又稀釋了空氣中的氧及可燃氣體的濃度,也有助於使燃燒中斷。

  氣相阻燃機理是 : 有機磷系阻燃劑熱解所形成的氣態產物中含有 PO· 游離基,它可以捕獲 H· 游離基及 OH· 游離基,致使火焰中的 H· 及 OH· 濃度大大下降,從而起到抑制燃燒鏈式反應的作用。

  可見,有機磷系阻燃劑對含羥基物質(或含氧物質)的阻燃作用較大。然而,由於 ABS 樹脂中不含羥基,當用含磷阻燃劑處理時,燃燒時幾乎不形成炭化膜,阻燃作用不明顯。在 ABS/PC 合金中,間苯二酚二苯基雙磷酸酯( RDP )、三苯基磷酸酯( TPP )、三甲基苯基磷酸酯( TCP )等都是 ABS/PC 合金行之有效含磷阻燃劑,它們能通過磷酸酯鍵和碳酸酯鍵的酯基交換作用改變熱降解途徑,促進 PC 成炭,在合金表面形成炭層起到阻燃作用,提高了阻燃效率。有研究發現,一種含溴磷的 PB-460 阻燃劑比 TPP 更有效,添加 27.1 份的 PB-460 與添加 34.5 份的 TPP 相比,有更好的彎曲強度,而且 PB-460 在較大配比變化範圍內的合金中均能使用。

  為了提高有機磷阻燃劑對純 ABS 樹脂的阻燃效率,可以選用成炭劑與阻燃劑復配進行阻燃處理,使 ABS 樹脂燃燒時在成炭劑的作用下生成炭層,保護下層基質不繼續燃燒、不產生熔滴、抑制生煙量、減少有毒黑煙的生成。成炭劑的選擇是該課題的難點所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有機磷阻燃劑對純 ABS 樹脂的阻燃作用小還可能是因為其磷含量低,分子量小,在樹脂中的分散性差等原因造成的,鑑於此,日本、歐洲、美國相繼研究合成了一種大分子芳香低聚磷酸酯,此類大分子磷阻燃劑與 ABS 樹脂基材相容性好,與酚醛清漆型酚醛樹脂復配阻燃 ABS 樹脂及其 PC/ABS 合金,獲得了較好的阻燃性能、力學性能、耐熱性能和耐水解性能,其產品能夠滿足 ABS 樹脂在汽車發動機和印表機熱傳感器方面的應用。

  有機磷系阻燃劑多為液體,同時兼有增塑和潤滑作用。但其揮發性、發煙量大,水解穩定性和熱穩定較差,而且這種阻燃劑價格昂貴,因此該方法阻燃成本較高。

  1.2 有機含氮阻燃劑

  鑑於環境對阻燃材料的要求日高,以三嗪為母體的含氮阻燃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其產品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脲酸鹽、三聚氰胺焦磷酸鹽都可用於阻燃 ABS 樹脂,三聚氰胺的阻燃機理比較複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它被認為在受熱時發生逐步消除反應,吸收大量的熱並放出氨,從而達到阻燃效果。近年來,以磷、氮為主要組成的膨脹型阻燃劑成為 ABS 樹脂無滷化阻燃研究的新的著眼點。此阻燃劑會在後面具體介紹。

  在探索無滷阻燃 ABS 樹脂的道路上,選用綜合性能優異的膨脹型阻燃劑有廣泛的研究前景,其關鍵在於優化體系的組成,找到與 ABS 樹脂類型相匹配的成炭劑和改性劑,使得 ABS 樹脂在燃燒時膨脹成炭,達到阻燃要求。

  1.3 有機含矽阻燃劑

  在眾多的無滷阻燃元素中,含矽化合物的阻燃性能也倍受關注,美國 GE 公司已研製出含矽阻燃劑 SFR-100 樹脂用於聚烯烴的阻燃大大改善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抑煙性能。將矽油加入 ABS 樹脂中,由於矽油中含有大量難燃的矽元素,而且其中的 Si-O 鍵能要比 C-C 鍵能大得多,因而具有較好的耐燃性,製成的 ABS 矽油共混物可使耐燃性能達到 UL-94V-1 級標準。如果配合一些其它的阻燃劑,可滿足更高的阻燃要求,能代替過去常用的有機滷化物和三氧化二銻的阻燃體系。

  2 無機阻燃體系

  2.1 紅磷阻燃

  紅磷因為只含有阻燃元素磷,所以它的阻燃效率比其它含磷阻燃劑的阻燃效率高。紅磷的阻燃機理與有機磷阻燃劑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人提出,紅磷在凝聚相與高聚物或高聚物碎片作用,通過減少揮發性可燃物質的生成而阻燃。 Hastie 等研究還發現紅磷能降低火焰中氫原子的濃度,從而降低火焰的強度,以致達到阻燃目的。在 ABS 樹脂中,單獨使用紅磷阻燃效果並不明顯,一般添加 5%~10% 的紅磷或其微膠囊,氧指數僅達到 22~23 ,垂直燃燒不能通過,但與其它阻燃劑混合使用可明顯提高阻燃效果,這一方面我們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2.2 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阻燃劑

  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是兩種常見的填料型無機阻燃劑,其特點是無滷、無毒、抑煙、價廉。兩者的阻燃作用機理相似,對 ABS 樹脂的阻燃作用效果相當,在等份量填加時,填加氫氧化鋁的 ABS 樹脂的水平燃燒速度略小,然而氫氧化鎂在燃燒時的抑煙效果比氫氧化鋁顯著。為了達到阻燃要求,兩種阻燃劑的添加量都很大,使得聚合物加工性、成型性、力學性能和電氣性能等顯著降低,故 ABS 樹脂一般不採用這兩種阻燃劑作為阻燃主劑。

  3 其他新型無滷阻燃劑

  3.1 膨脹型阻燃劑

  膨脹型阻燃劑是新發展的一種無滷阻燃體系,近年來國際阻燃領域廣為關注的新型複合阻燃劑。它具備了獨特的阻燃機制和無滷、低煙、低毒的特性,符合了當今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是阻燃劑無滷化的重要途徑。膨脹阻燃聚合物基本克服了傳統阻燃技術中的缺點,有如下優點:高阻燃性、無熔滴行為,對長時間或重複暴露在火焰中有較好的抵抗性;無滷、無氧化銻;低煙、少毒、無腐蝕性氣體產生。膨脹型阻燃劑主要成分:( 1 )酸源,一般指無機酸或能在燃燒加熱時在原位生成酸的鹽類,如磷酸、硫酸、硼酸及磷酸酯等;( 2 )碳源,一般指多碳的多元醇化合物,如季戊四醇、乙二醇及酚醛樹脂等;( 3 )發泡源,含氮的多碳化合物,如尿素、雙氰胺、聚醯胺、脲醛樹脂等。膨脹阻燃系統因其酸源、炭源、氣源 --" 三源 " 的協同作用在燃燒時於材料表面形成緻密的多孔泡沫炭層,既可阻止內層高聚物的進一步降解及可燃物向表面的釋放,又可阻止熱源向高聚物的傳遞以及隔絕氧源,從而阻止火焰的蔓延和傳播。與傳統的滷系阻燃劑相比,這種阻燃系統在燃燒過程中大大減少了有毒及腐蝕性氣體的生成,因而受到阻燃界的一致推崇,是今後阻燃材料發展的主流。膨脹型阻燃劑的研究主要是針對 PP 進行的,已經商品化的膨脹型阻燃劑大部分用於 PP 、聚氨酯中。

  3.2 用於阻燃的納米蒙脫土

  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是當今眾多無機納米粒子改性複合材料中最有潛力的一類納米複合材料。由於蒙脫石具有獨特的層狀一維納米結構特性,形態特性,層間具有可設計的反應性,超大的比表面積( 750m 2 /g )和高達 200 以上的徑 / 厚比。這種納米結構和形態特性不同於其他二維、三維無機納米粒子,從而賦予聚合物 / 蒙脫石複合材料以一些優異的機械性能,熱性能,功能性能和其他的物理性能。已有的實踐結果表明聚合物 / 蒙脫石納米複合材料,機械性能明顯提高,例如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提高 20-50% ,模量提高 1-2 倍;摩擦係數,耐磨性提高 1 倍。熱變形溫度,結晶聚合物(如 PA )提高 80-90 ℃,非結晶聚合物提高 10-30 ℃;熱膨脹係數減少約 40% ,材料的吸溼速度降低 50% ,尺寸穩定性提高 2 ~ 5 倍;水蒸氣、 O 2 、 CO 2 紫外光透過率降低到 1/2 至 1/5 ;熱釋放速度明顯延緩,成碳好,煙霧少,阻燃性顯著提高,熔融流動性增加,成型收縮率降低,加工性能改善;複合材料的比重與單一聚合物相近,比常規無機填料改性的聚合物比重降低 20-30% 。

  3.3 無滷阻燃增效劑

  在實際應用中,單一的阻燃劑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而且使用單一的阻燃劑很難滿足愈來愈高的要求。阻燃劑的阻燃增效就是磷系、氮系和無機阻燃劑之間,或某類內部進行複合化,尋求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阻燃劑復配技術可以綜合兩種或兩種以上阻燃劑的長處,使其性能互補,達到降低阻燃劑用量,提高材料阻燃性能、加工性能及物理機械性能等目的。我們通常在溴系阻燃劑中添加一定的磷,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阻燃效果,還能減少阻燃劑的用量,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總之,進行阻燃劑的復配,就是要充分考慮高聚物的熱力學性能後選擇最適宜的阻燃劑品種,最大限度地發揮阻燃劑的協效性,同時考慮與各種助劑如增塑劑、熱穩定劑、分散劑、偶聯劑、增韌劑之間的相互作用,達到減少用量、提高阻燃效果的目的。

  無機阻燃 ABS 樹脂的發展方向是探索阻燃協效劑和抑煙劑,如 FeOOH 現已作為 ABS 樹脂的抑煙劑廣泛使用,三氧化鉬代替三氧化二銻,材料的氧指數和阻燃級別都有所提高,生煙量也會降低。 Weil 等發現 K 2 CO 3 用於 ABS 樹脂時,可提高 ABS 樹脂的抗熱致老化能力,導致表面鹼式催化氧化和不飽和橡膠的交聯。 CaCO 3 也可作為無機填料加入到 ABS 樹脂中,它本身雖然不參加反應,但被認為可以改變 ABS 熱降解反應動力學,使得樹脂表面形成炭層。

  4 阻燃劑的發展現狀

  我國對阻燃劑的研究較晚,發展也比較慢,與國外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生產的無機磷系阻燃劑主要是小分子磷酸酯和滷代磷酸酯,存在揮發性大、抗水性差、阻燃性不足的缺點,對耐熱性高、阻燃性能優異的齊聚物品種生產較少;以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銨、磷酸銨及紅磷等為主無機磷類阻燃劑,它們與阻燃材料之間的相容性較差,易遷移、阻燃材料性能不佳。採用穩定化處理的微膠囊化紅磷產量小,在國內市場中佔有率不高。無機阻燃劑以其無毒無害且價格適中的優點,在阻燃劑領域裡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在國內研究開發的無機阻燃劑中,主要產品是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品種較單一。而且由於缺乏超細化工品種及表面處理技術,導致了產品質量較差,在阻燃劑市場所佔的份額不高。從幾大阻燃劑生產、使用情況看,國內開發研製的阻燃劑存在相當多的問題,而且科技含量較低,僅適應於建築交通等技術性要求不強的領域,在對阻燃劑性能要求較高的電子工業、航空等高科技領域中應用的還很少。因為阻燃劑的發展現狀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阻燃複合材料的發展。

  21 世紀應著力於開發新型低毒低煙、無汙染的阻燃劑。從環保的角度考慮,國外許多國家已經限制了對環境有汙染的阻燃劑的生產和使用。歐洲已經開始限制含滷阻燃劑的銷售,日本禁止使用使電纜燃燒時產生酸性氣體的阻燃劑,美國已制定了採用低滷電纜包覆層的規定。不久的未來,含滷阻燃體系將會被無滷阻燃體系替代。

  世界阻燃劑的發展方向:

  ( 1 )非滷化。主要是以無機阻燃劑代替現在大量使用的有機阻燃劑。

  ( 2 )阻燃劑超細化。阻燃劑顆粒越細,對所添加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影響將越小,甚至可以起到增強的效果。

  ( 3 )阻燃劑表面處理。用表面化學方法處理無機阻燃劑,以增加其與高分子材料的親和力。

  ( 4 )研究阻燃劑體系的協同作用。將不同的阻燃劑進行復配,在增強阻燃效果的同時,減少阻燃劑的用量。

 

  作者介紹:

   歐玉春,男,漢族, 1940 年 2 月 14 日生,福建仙遊人,中共黨員,法 國化學 博士,研究員。 1965 年復旦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專業畢業, 1986 年至 1987 年法國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68 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工程塑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高聚物複合材料表面界面課題組組長,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界面科學與工程委員會委員。 1993 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2 年被評為化學所優秀研究生導師。 1996 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先後被編入《當代世界名人傳》、《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中國科技人才大辭典》、《國際傳記辭典》、《國際知識分子名人錄》、《中國文化英才辭典》、《中國專家人才庫》和《中華魂 - 中國百業領導英才錄》等。

 

相關焦點

  • 紙基包裝材料的研究進展、應用現狀及展望
    包裝材料的應用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初期,是包裝行業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加劇和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低碳、環保、節能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包裝材料的綠色化研發和應用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近年來相關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發展迅速。
  • 聚石化學陳鋼:改性塑料在塑料加工領域所佔比例正逐步擴大
    聚石化學董事長、總經理陳鋼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隨著改性塑料技術、改性設備不斷發展,改性塑料在塑料加工領域所佔的比例正逐步擴大,並已廣泛應用到燈飾、電子電器、汽車、線纜、醫療衛生等領域。 聚石化學主營阻燃劑、改性塑料粒子及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國內改性塑料領域領先企業會通股份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會通股份,公司主要從事改性塑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性能化、功能化的材料整體解決方案,是國內規模最大、客戶覆蓋最廣的改性塑料企業之一。公司擁有聚烯烴類、聚苯乙烯類、工程塑料及其他類多種產品平臺,產品種類豐富,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產品品種 300 多項。
  • 國內改性塑料企業在5G材料布局
    慧聰塑料網訊:改性塑料在5G時代可用於設備的外框、鍵盤、後蓋、中框、支架等部件,具有外殼包覆、裝飾、支撐和連接等作用,如5G基站外殼、濾波器、天線振子、手機後蓋及中框等等,應用廣泛,市場可期。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國內改性塑料企業在5G領域的布局。
  • 木質素改性材料和生物質功能橡膠的研發與應用」項目通過中國化工學會科技成果評價
    10月23日,中國化工學會在北京-青島(視頻)主持召開了青島能源所和青島中科和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木質素改性材料和生物質功能橡膠的研發與應用
  • 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發展研究
    本文系統梳理雷射衝擊強化、雷射淬火、雷射熔覆等典型的雷射表面改性技術國內外發展現狀,結合產業應用需求剖析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總結領域技術重點發展方向並提出後續發展建議,以期為我國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研究提供參考借鑑。
  • 低溫等離子體改性材料應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李家星課題組基於對等離子體改性材料的研究,應用低溫等離子體方法成功設計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鱗片石墨材料
  • 膨潤土在新型包裝材料方面的應用及最新研究進展
    全球可降解塑料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降解塑料的應用市場方面,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用於包裝領域。應用膨潤土複合材料可以降低生物降解材料的成本以及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膨潤土的總負電荷可以通過陽離子交換過程得到補償。
  • Chemosphere綜述:金屬卟啉在環境和能源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日益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土壤和地下水中持久性汙染物的不斷排放,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此外,化石燃料供應的短缺也迫切地需要有效地策略來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而催化技術,在高級氧化和能源轉化過程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其中金屬卟啉以及金屬卟啉衍生物,作為一類新興的均相或非均相催化材料,已經成為了環境和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
  • 中國改性塑料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我國改性塑料行業在專用料、功能母料、納米複合材料、無機粉體材料改性、無滷阻燃、改性用助劑和添加劑、廢舊工程塑料回收利用,以及改性塑料用機械設備等方面的許多技術和產品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技術優勢,享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部分產品和技術遠銷海外。
  • 一文了解中國改性塑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2020年),國內龍頭...
    下遊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改性塑料是高分子改性材料的重要分支,改性塑料目前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通訊、電子電氣、醫療、軌道交通、精密儀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航空、軍工等諸多國家支柱性產業和新興行業,其中家電和汽車是目前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遊應用行業。  此外,改性塑料憑藉其輕量化、耐腐蝕、阻燃性、耐熱性、絕緣等性能,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在社會各個領域。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改性塑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進口...
    」的不斷推進和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改性設備及技術不斷成熟,整個改性塑料工業體系亦不斷完善,有力推動了塑料加工業從以消費品為主到快速進入生產資料領域的重要轉型,大大促進了塑料加工業的升級與發展。  ——下遊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改性塑料是高分子改性材料的重要分支,改性塑料目前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通訊、電子電氣、醫療、軌道交通、精密儀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航空、軍工等諸多國家支柱性產業和新興行業,其中家電和汽車是目前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遊應用行業。
  • 煙氣SCR脫硝催化劑低溫改性研究進展
    以負載型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為主線,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燃煤煙氣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研究進展,較為全面的總結了該系列催化劑的脫硝性能及低溫SCR活性改進途徑,為提升該體系催化劑的低溫SCR活性提供參考,並展望了該領域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行業快訊>【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工業水處理展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前沿熱點丨3D列印技術在多個領域取得進展
    導語3D列印技術是製造業的未來,發展至今列印速度和規模得到了極大提高,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範圍也逐步擴大。近年來,3D列印技術發展如何?在哪些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3D列印技術在多個領域取得進展》一文,在分析3D列印技術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概述了連續液體界面生產技術、高面積快速列印技術等3D列印新技術。文章指出,3D列印技術正不斷擴展應用領域並取得顯著發展,如汽車零部件、體育器材、生物醫學、房屋建造、火箭製造等領域。
  • 芳綸纖維的改性研究進展
    化學改性複雜的製造工藝如時間、溫度等要求,嚴格地限制了該類型處理方式在工業化上的應用。 採用物理技術處理芳綸纖維表面,其產生的能量或壓力等影響大分子鏈上醯胺鍵或苯環,促進自由基反應活性中心形成,引入極性的基團,改變芳綸纖維表面形貌,形成溝槽或後續接枝,增加芳綸纖維表面粗糙度、表面活性、染色及力學性能。
  • 從限塑令到禁塑令,不是針對塑料,是為了加快改性塑料產業的發展
    其實,中國在塑料問題上一直處於被國際社會關注的「風口浪尖」。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塑料生產和使用大國。同時,中國一直以來也是全球廢舊塑料的進口和再加工大國,曾一度佔全球廢塑料進口和再加工總量的一半還多。塑料廢棄物的處理也對環境造成了負荷,人們對解決「垃圾圍城」、「固廢成山」等問題的呼聲越來越高。
  • 淺析塑料改性的目的及意義
    塑料製品雖然具有密度小、耐腐蝕、絕緣性好等優點,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中對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已有的均一聚合物加工的塑料製品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在實踐中人們發現,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改性技術,可由少量的幾種樹脂為起點獲得多種性能優異的改性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