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潤土在新型包裝材料方面的應用及最新研究進展

2021-01-14 粉體技術網

全球可降解塑料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降解塑料的應用市場方面,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用於包裝領域。應用膨潤土複合材料可以降低生物降解材料的成本以及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

膨潤土的總負電荷可以通過陽離子交換過程得到補償。採用離子交換法將膨潤土粉與硝酸銀溶液混合,可以製備銀-膨潤土複合材料,且複合材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極高。

Clegg等將銀/鈉膨潤土加入用於包裝的澱粉-塑漿-粘土塗層,製備了澱粉基抗微生物塗料,並將其應用於食品包裝中,並評估了抗菌性能、屏障和分散性能。在塗層中加入0.03wt%的銀/鈉膨潤土,與大腸桿菌初始2.1×105CFU/物相比,可減少4.4log。

聚乙烯醇(PVA)是一種人工半晶態水溶性成膜聚合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PVA的生物降解率低,機械性能和防潮性能差。因此,人們對聚乙烯醇的材料工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提高聚乙烯醇的性能。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層狀矽酸鹽摻入聚合物基體。

Shiji Mathew等以水煮大米澱粉為調合劑,對聚乙烯醇的理化性質進行改性,利用陽光直射在聚合物基質中快速原位生成AgNPs,開發的蒙脫土(MMT)/聚乙烯醇(PVA)/水煮大米澱粉混合材料顯示出對食源性致病菌沙門氏菌、傷寒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表明了材料具有作為食品包裝膜的潛力,以確保食品安全和延長貨架期。

Mojtaba Koosha等探討了殼聚糖/PVA膜含黑胡蘿蔔花青素作為天然pH指示劑和膨潤土作為納米填料在智能包裝中的應用潛力。試驗中將黑胡蘿蔔花青素引入殼聚糖/PVA/膨潤土納米複合材料中製備pH敏感膜。pH值變化後,在含花青素的膜中檢測到可見的顏色變化。由於採用插層方法,在膨潤土的存在下,膜的抗拉強度下降。同時,含花青素薄膜的拉伸強度高於無花青素薄膜。此外,添加膨潤土和花青素可以有效抑制不良細菌的生長。這種薄膜具有應用於智能活性食品包裝的潛力。

膨潤土作為填料在聚合物基質中使用,經過季銨鹽改性的膨潤土不僅可以增強聚合物基質的力學性能,也可以增強其抗菌性能。Gulay Baysal等以蒙脫土(MMT)為原料,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磷(HD)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改性,製備了食品包裝用抗菌納米複合膜並測定複合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活性。經兩種季銨鹽分別改性後的澱粉(CS)/蒙脫土膜的抗菌性能良好,與季銨鹽複合的澱粉薄膜具有作為納米結構材料應用於食品包裝的潛力。

另外,Afsaneh Nouria等採用簡便、環保的方法製備了蒙脫石-銅氧化物(MMT-CuO)納米複合材料,並將其引入殼聚糖(CS)基體中,以提高其光學、機械和抗菌性能。用DRD和SEM等測試對材料進行了表徵。實驗中只有3%的MMT-CuO-nanocomposite的摻入增加了殼聚糖膜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活性,而MMT-CuO納米複合材料的抗菌活性對兩種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致死率超過99%。故殼聚糖-MMT-CuO納米複合膜有望成為一種新型的活性食品包裝材料。

同樣,Bourakadi K E等以殼聚糖/聚乙烯醇(CS/PVA)和改性硫代苯並咪唑-膨潤土(MMT)為基材,採用鑄造法製備了一種新型的生物複合膜。

相比於純膜(CS/PVA)而言,複合膜對試驗所用的所有細菌(銅綠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均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在活性包裝應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潛力。

範方方等以膨潤土為載體,殼聚糖為殺菌劑製備了膨潤土/殼聚糖/PVA保鮮膜。通過對貯藏期間芒果的腐爛指數、呼吸強度等指標的測定,研究了保鮮膜對芒果的保鮮效果,並與市面上的保鮮膜保鮮效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與市售保鮮膜相比,其自製保鮮膜保鮮效果更佳。因此,將殼聚糖加入保鮮膜中,製備出抗菌性較好的薄膜,可以減少芒果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的腐爛率。

資料來源:《林濤,王俊,殷學風,等.膨潤土在傳統領域及抗菌材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陝西科技大學學報,2020,38(06):124-132.》,由粉體技術網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8大類環境礦物材料及最新研究進展
    環境礦物材料近十年來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其研究應用範圍越來越大,除了在常見的水、氣、聲、土壤等領域的應用外,在荒漠治理、海上重油處理、核輻射處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還得到了加強。    1、水汙染治理材料  水汙染治理礦物材料是環境礦物材料最主要的部分,也是研究最活躍、成果最集中的部分。
  • 紙基包裝材料的研究進展、應用現狀及展望
    本文從新版「限塑令」下包裝行業和造紙行業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的角度出發,系統性地探討了紙基包裝材料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特別是紙基包裝材料中近年來的研究應用熱點材料——紙基複合包裝材料和紙漿模塑包裝材料,為拓展紙基包裝材料的應用領域和開發功能化紙基包裝材料的創新技術及產業化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路。
  • 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大匯總及最新研究進展
    發達國家新材料產業各具特色,側重領域各不相同: 美國注重科技領域的研發,並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日本既重視對新材料的研發,又不忘改進現有材料的性能,利用有限資源發揮最大作用; 歐盟新材料科技戰略目標是保持在航天材料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本文詳細闡述了國際航天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現狀,重點介紹了國內航天新型材料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航天新型材料未來的發展趨勢。
  • 膨潤土環境礦物材料6大改性方法!
    天然膨潤土,由於其豐富的儲量、低廉的價格、特殊的吸附性能,作為環境礦物材料在環境汙染治理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但受其結構的影響,將天然膨潤土直接應用於環境汙染治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吸附效果差,體系離子強度影響大,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結合力不強,環境中酸鹼度或其它因素的改變會使已經吸附上的重金屬離子重新解吸下來等。因此,需要對膨潤土進行改性。
  • iCAM 2017新材料網絡會議Day2:納米材料最新研究進展與應用
    11月2日,會議的Day2,納米材料研究進展與應用會場如期拉開帷幕,8位納米材料技術研發、應用專家及廠商技術專家分享了納米材料在新技術與應用方面的精彩報告。以下為報告內容簡要及報告專家解答的部分在線網友提問問題,以饗讀者。
  • 基礎研究|我區新型磁相變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Crystal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Yb2In and Eu2-xYbxIn alloys)的最新科研成果,該研究在新型磁相變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熱電池用新型電解質材料研究進展
    而目前的電解質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新型體系的研究,因此,國內外開展了大量的新型電解質體系的研究。本文將主要介紹LiI體系、硝酸鹽體系和Li2CO3體系新型電解質在國內外熱電池中的研究進展,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並展望了新型電解質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
  • 膨潤土在水性塗料中應用實例分析
    慧聰化工網訊:本文以重水為分散相的乳膠漆配方為例,通過不同類型膨潤土、增稠劑的復配,分析其在該配方體系的流變粘度影響規律。     一、概述     膨潤土又稱為蒙脫石、矽酸鎂鋁,是一種片層狀的鋁鎂矽酸鹽粘土材料,也是天然二維納米材料,其單片層厚度僅為0.93~0.96nm。
  • 鋰電池鎳鈷錳三元材料最新研究進展
    鎳鈷錳三元材料是近年來開發的一類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成本適中等重要優點,由於這類材料可以同時有效克服鈷酸鋰材料成本過高、錳酸鋰材料穩定性不高、磷酸鐵鋰容量低等問題,在電池中已實現了成功的應用,並且應用規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 化學所在新型pi-分子材料的設計及應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化學所在新型pi-分子材料的設計及應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12-27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膨潤土5大用途和作用!
    國外已在工農業生產24個領域100多個部門中應用,有300多個產品,因而人們稱之為"萬能土"。膨潤土用途非常廣泛,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膨潤土應用於鑄造主要應用於粘土粘結砂中,因為膨潤土具有粘結力強、可塑性高、脫膜好、透氣性優、高溫溼態條件下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等特點。粘土粘結砂作造型材料生產鑄件,本是歷史悠久的工藝方法,在各種化學粘結砂蓬勃發展的今天,粘土溼型砂仍是最重要的造型材料,其適用範圍之廣,耗用量之大,是任何其他造型材料都不能與之比擬的。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超越上述兩類儲能器件的儲能極限,發展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儲能器件的新型電極材料,是化學儲能領域極具挑戰性的世界性難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近期在高比電容少層介孔碳電極材料的宏量製備方法、極速儲放能的高比容量黑色二氧化鈦電極材料、超高倍率電容式儲能的納孔氧化鈮基單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支撐了融合「電容+電池」儲能優點的高能量和高功率儲能器件性能實現重大突破
  • 合工大在夜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中安在線訊 日前,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合作,在長餘輝發光材料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合肥工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
  • 基於超材料的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天線隱身應用進展
    研究表明,利用超材料的奇異電磁特性,不僅可改善天線和微波器件性能,研製新型設備,還可為新型吸波材料的研製提供新的技術手段。綜述基於超材料的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在天線隱身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對比分析各種吸波材料的特點,展望其在天線隱身領域的應用前景。
  • 分析儀器助力半導體騰飛——「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研究與應用進展...
    2018年6月12日,「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研究與應用進展」主題網絡研討會在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欄目成功舉辦。本次會議旨在為全國在半導體及器件領域或有意在本領域從事研發、教學、生產的科技人員提供一個學術與技術交流的平臺,以促進我國半導體材料及器件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 工學院王前課題組在氮化硼材料的金屬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美國化學學會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以全文形式刊發了北京大學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王前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題為 「Three-dimensional Metallic Boron Nitride」 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他們在三維金屬性氮化硼材料的理論設計與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
  •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2015-03-30 11:02:51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合肥工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5,卷27,頁2195–2202)上發表。
  • 塑料改性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和熱點研發應用領域
    但它的缺點大大地阻礙了它的實際應用。針對聚乳酸材料的這些缺陷,今後的研究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簡化和縮短工藝流程,降低聚乳酸材料的成本;開闊思路,嘗試用新材料對聚乳酸進行改性;提高聚合物的強度及解決植入後期反應和併發症等方面的問題;在藥物控釋上用於其他多肽、蛋白、疫苗及基因藥物等有著良好的前景。
  • 汪衛華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進展
    哈工大報訊(黃永江/文 汝果/圖)12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汪衛華做客科學家講壇,為師生作了題為「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報告。汪衛華院士長期從事新型大塊非晶及其它亞穩材料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研製出多種釐米級大塊非晶合金等亞穩材料,並系統研究了其微結構及物理性能,建立了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製備和研究亞穩材料的方法;近年來致力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及表徵工作。汪衛華院士在報告中詳細闡釋了非晶合金的發展對於材料學科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5-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傳統鐵電材料中鈣鈦礦結構的鋯鈦酸鉛(簡稱PZT)系列是應用面最廣的鐵電材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實現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的理想材料。但是,隨著新技術對高性能鐵電材料需求的增加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探索新型無鉛鐵電材料體系變得越來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