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電「一網整合」:深度整合下不少謎題待解

2021-01-19 DVBCN

2020年的結束也意味著「十三五」已成為過去時,對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而言,這一肩負「黨政專網」使命的特殊行業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若依照2016年中宣、財政、廣電三部門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至「十三五」末期是要基本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工作的。

這一年,可認為是實現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關鍵一年,相比較廣電5G工作,整合方面的成績更為顯著,標誌性的事件便是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建工作目標階段性得以實現。

當然,全面整合的完成尚未完成,接下來各層面的工作更為複雜、艱巨,一年的時限內加速推動的整合進展大體上走過了怎樣的歷程?對下一步計劃有怎樣的啟迪?此篇為DVBCN筆者復盤的有線電視網絡在這一整合關鍵年中的重點歷程。

一、行業危機、局面複雜,何以漫長的整合之路

1、數十年無法成型的「一張網」

我國有線電視網絡行業的生成與發展直接受到「四級辦」及「臺網分離」的驅動。自1983年的中央37號文件(中共中央《關於批轉廣播電視部黨組〈關於廣播電視工作的匯報提綱〉的通知》)發布,確立了「四級辦廣播、四級辦電視、四級混合覆蓋」的廣電「四級」基本體系。

而後在1999年,國務院進一步發《關於加強廣播電視有線電視網絡建設管理的意見》,決定成立企業化的廣播電視傳輸公司,依然是在「四級辦」的基礎上進行的。隨後在2000年,各地廣電系統正式著手,有線電視臺的「臺網分離」工作啟動,事業編制的電視臺與企業編制的網絡公司大體定型。

歷經發展後的有線電視網絡在多種因素的促就下,地域分割性使得其技術、網絡、設備、管理等方面已然生成了「各自為政」的分散經營體系,在有線電視IP化、IT化、數位化等新升級趨勢中已經無法應對新的需要。

自2009年廣電總局已發布了《關於加快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發展的若干意見》,欲圖推動省一級區域性有線電視網絡的整合工作,即使約定有「2010年年底基本完成」這樣的期限內容,但實際上已經難以實現了。至2020年,其實整體上仍有較多的一級行政區域未能實現只保留一家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主體、無法徹底完成有線電視網絡的實際性整合工作。

多年來,各地因組建及發展所需,系統性的存在著極為複雜的產權歸屬狀況,「四級辦」機制下層層間有包括廣電(文廣)、財政、文資委、文資辦、電視臺、傳輸中心、廣電集團、傳媒集團、其他企業等股權參股,這也註定了終極整合工作是漫長而艱巨的。

2、運維愈加困難的傳統有線電視業務

但時不待我矣!據廣電總局公示的《2019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2019年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數為2.07億戶,同比下降5.05%。其中,全國有線數位電視實際用戶數為1.94億戶,佔有線電視實際用戶數比例為93.72%。

另據格蘭研究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線電視行業季度發展報告》數據,該年一季度全國有線電視用戶總量環比減少144.2萬戶,降至2.22億戶,有線電視在中國家庭電視市場的份額降至49.66%。其中,有線數字用戶淨減202萬戶,總數為1.90億戶,有線數位電視繳費用戶為1.42億戶,淨減196.2萬戶。(由於廣電總局正著手推動官方性的行業報告機制,因此2020年其他季度及全年的有線電視統計情況尚待相關部門予以公示。)

與有線電視行業形成鮮明比較,作為大屏端同類別競品方,由廣電新媒體及三家運營商企業合作推廣的IPTV卻處於穩定增長期。根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公示的數據,截至到2020年11月底,三家企業經營的IPTV總用戶數達3.14億戶,同比增長6.6%,比上年末淨增1976萬戶。即使IPTV已經走過了野蠻增長期,其用戶增長情況還是可觀的,特別是2020年IPTV用戶規模正式破3億,給有線電視維持用戶粘性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在業務經營收入方面,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收入為753.35億元,同比下降3.35%。其中:收視維護費、付費數位電視、落地費等傳統有線電視網絡業務收入為637.23億元,同比下降4.62%。而IPTV平臺分成收入已達121.23億元,同比增長20.69%;網際網路電視集成服務業務收入為62.53億元,同比增長33.16%。

以上數據已經很直觀地反映了電視三大屏間的大體差異,在實際運維中,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其實仍以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增值收視費等為大頭,其他方面大體上有線寬帶為第二營收來源。

最為「致命」的是,有線電視網絡公司較難以改變自身架構,業務整體構成無法靠單個區域性企業去推動整體的重構,廣電有線諸多技術標準難以升級為下一代體系。此外,創新運營管理、創新技術人才等也是廣電網絡整體仍在繼續推動解決的重點工作。

二、行政高效推動,整合備好良好勢頭

歷經數十載,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一省一網」的格局其實仍未徹底形成,在模擬轉數位化、標清轉高畫質化等工作部署需求下,有線電視網絡需要統一領導的主體以實現全面、綜合的運營。

1、未能取得整合進展的中國廣電

籌備良久,2014年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終於成立,長期被號稱以「中國廣電」「廣電國網」,官方定性中,其是作為廣電網絡參與三網融合的市場主體,是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主體,是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互通平臺建設運營的主體,是廣電移動網的建設運營主體。

作為中央文化企業,需注意它是由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的,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財務關係在財政部單列。監管層面,由廣電總局和工信部按照職責對中國廣電相關業務實行行業監管。

但可惜的是,中國廣電成立來到2019年多年間並未能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先前陸續與河北、青海、寧夏、內蒙古、黑龍江、重慶、新疆、廣東、山東、河南等部分省網籤了相關意向協議等,另外也入股了少數幾家網絡公司。至2020年前,實際上中國廣電僅通過控股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取得了海南有線電視的運營資源。

此外,中國廣電多年間通過合資、收購等方式取得了11家企業的控股權,這些企業業務中其實已涵蓋了廣電幹線、內容、終端、投資、技術、平臺等諸多的方向,可視為是中國廣電多年來為整合化運營做的一些布局。

2、高效整合的直接推動力量

在2016年三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中,進一步明確了全國範圍整合的更多重點安排。如提出了四大基本原則:「把握導向,雙效統一;市場運作,行政推動;分類推進,加快實施;改革創新,融合發展。」

明確了條時間線,到「十三五」末期(DVBCN註:即2020年末),基本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整合目標或稱之為標誌性條件便是,成立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控股主導、各省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共同參股、按母子公司制管理的全國性股份公司。

2020年前,中國廣電雖未取得實際整合進展,但仍在與各地省網進行協商,達成了更多的意向。而在2019~2020年間,全國範圍內的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工作明顯加速啟動,推動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一體化已然成為了一場浩蕩的行業自救動員工作。

「行政推動」成為了加快整合步伐的一道利器:

1)中央部門直接推動

2019年10月18日,廣電總局召開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工作專題會議;

2019年2月,由中宣部牽頭成立的網絡整合發展領導小組,聯合多部門制定了《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實施方案》;

2020年2月13日,9個部委聯合正式印發《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

2020年3月2日,總局召開「貫徹落實《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電視電話會議」。

補充一點,中央一級的整合小組是於2018年8月24日成立的,後於同年9月27日,中宣部同意成立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領導小組成員中,涉及到的部門包括中宣部、廣電總局、工信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證監會等,還包括中國廣電相關的人員在內。

按照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領導小組的部署,始終強調要加快實現全國「一張網」,與廣電5G網絡建設一體化推進。在中央以及領導小組下,各省(區、市)的領導小組肯定要參照其組建方式以建立構成,主要進行協同推動完成全國及省(區、市)內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 指導解決好「一省一網」整合發展中的遺留問題。

2)地方省委專題工作

在中央一級整合領導小組成立後,各地方也陸續成立了有線電視網絡整合領導小組,基本組成結構也是與中央領導小組對標。至2020年4月時,廣電總局宣布全國28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成立了整合領導小組並設立辦公室。

這一年中還有個新氣象,包括如江西省、福建省、甘肅省等在內的省委書記親自在升級會議中對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進行了部署。將整合工作作為「一把手」建設工程對待,足以看到地方上在整合之年意識到了任務之重、意義之大。

實際上在2017年就已實施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明確了同一行政區域只能設立一個區域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在「一網整合」的關鍵期就需要更為強勢併合理的方式推行。如同前文所提,亦是考量到了局面的長期複雜性,當時暫未也無法以強制方式實現,但2020年新形勢的到來,需要恰當考慮相應行政推動力以促進整合實施。

這一年中,基本上各區域也分時序的召開了多輪的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各項會議,主要還是涉及到了如省委領導的整合小組會議等。各區域的行政、組織部等領導對網絡公司考察時,均談到了對接全國「一網整合」工作,進一步為區域參與對接全國性整合打好行政思想基礎。

三、「踩點」衝出整合關鍵年,「一張網」初見成果

必要的行政力量確實為全面整合工作打下了極佳的基礎,與之同步的「市場運作」手段也需加快進行。DVBCN筆者暫且將這一層面的主體立為是中國廣電與各省網公司(含直轄市等),與「行政推動」層面的中央與地方行政部門形成區別。

1、中國廣電掌握更多整合優勢

2016年的整合意見已經確定了要組建「全國性有線電視網絡股份公司」,提出了「兩步走」的方式:

「第一步,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入股省級非上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協同推進網絡整合、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和全國性業務開展。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適時以持有的省級網絡公司股權、國家廣播電視光纜幹線網絡資產、現金等出資,省級非上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股東以合計不低於51%的股權出資,共同發起組建全國性有線電視網絡股份公司。第二步,推動全國性有線電視網絡股份公司上市,並通過股權置換、吸收合併等方式,與已上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整合。」

而在2020年2月正式發出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中,實際上對「基本原則」「工作目標」等做了更多的完善和部分改動。「基本原則」更為「行政推動,市場運作;統一部署,分類進行;統籌兼顧,積極實施。」

成立「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的目標並未改變,最大的變化是對發起人做了改動為:中國廣電(主導)+省網公司+戰略投資者。

這個全國性股份公司也給出了名稱: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實現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的統一運營管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總的工作目標定為:「建設具有廣電特色的5G網絡並賦能有線電視網絡,完成以全國互聯互通平臺為基礎的有線電視網絡IP化、智能化改造,促進有線電視網絡轉型升級,實現全國一網與5G的融合發展,建成統一運營的管理體系,在提升規模效益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強有線電視網絡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有線電視網絡的競爭力。」

鑑於5G無線通信技術的時代來臨,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於2019年成功獲得5G商用牌照,因此在正式整合方案中作為主力的中國廣電「殺手鐧」也變為了「攜5G牌照等資質、頻率等資源進入股份公司,以相關股權、現金等資產出資」,這裡其實已說明了中國廣電出資的5百多億是包含貨幣及股權兩部分的。

其他方的出資形式在方案中給出的是「各省網公司原則上釆用認繳方式攜網入股,戰略投資者採用現金出資」。隨後在2020年9月確定的發起人協議中,實際上做了更多的完善。(注意:9月前原有47位發起人,中信國安因故退出出資,因此變為了46方,中國廣電繼承了中信國安的出資及持股,中國廣電持有中國廣電股份公司的股權變為了51.53%;但12月底最終確定省網評估資產後,省網股權出資均有增加,而中國廣電的持股再變為了51%)

2、發起人緊密對接,阿里巴巴與國家電網入局

2020年3月3日,中國廣電通過WeLink數位化辦公協作平臺與各省網公司召開了貫徹落實《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電視電話會議,接下來的動作明顯進入了加快推進階段。隨之在3月27日,中國廣電召開「確定參與『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發起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主要召集了全國各地網絡公司參與,先期討論各方發起人主體。

該年上半年,中國廣電委託相關方開始對23家非上市的網絡公司進行法律盡職調查,著手於評估資產工作。自4月23日,中國廣電又聯合省網公司召開了網絡整合審計評估工作布置會,本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審計評估工作正式啟動。通過與各省網公司共同進行網絡整合審計評估招標工作,確定了中標機構,並與整體協調機構聯合制定了審計評估工作方案。

不久後在5月27日~28日,11家廣電上市企業紛紛發布公告,確定參與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事宜,還公示了暫定的出資方案。包括華數傳媒、東方明珠、湖北廣電、天威視訊、廣西廣電、吉視傳媒、江蘇有線、陝西廣電網絡、貴廣網絡9家企業均宣布已貨幣出資方式;湖南電廣傳媒則以股權及貨幣兩種方式,其股權在後協商後中確定為湖南有線、天津有線、廣州珠江數碼的直接及間接持有的股權;而歌華有線則以股權轉讓的形式參與組建,此後歌華有線直接過戶成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根據「出資人協議」的部分公示內容,神秘的戰略投資人也終於亮出身份,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國家電網旗下的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均以出資100億元貨幣形式參與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3、整合階段性成果:中國廣電股份正式成立

進入2020年逐漸開啟極為密集的工作準備後,終於在9月24日時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成功舉行,當時主要審議通過了《發起人關於股份公司籌辦情況的報告》《關於股份公司設立費用的報告》《公司章程》等文件,並選舉產生第一屆董事會及第一屆監事會。後一日,工商信息也隨之註冊完成。

到了10月12日,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這一日也註定將記錄到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歷史史冊中,現場包括中宣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電局主要負責人,以及中國廣電重要合作夥伴負責人等各路人馬均有參會。

全國性股份公司設立後,還需要在緊張的時間內推動多項事宜,如與省網公司的進一步商討,與各出資方的對接工作等。

至12月初時,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已分批實現與33家省級廣電網絡公司召開座談會,基本上各家省網都談了各自的發展狀況。中國廣電也對未來股份公司企業管理、市場經營發展戰略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也整體介紹了中國廣電股份公司的工作重點和進展。

同期的緊張幾個月時間內,中國廣電、中國廣電股份公司與各出資人逐步進行出資實繳對接。應該至12月底時,參與發起的戰略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229億現金出資實繳已經到位。

另外,12月的緊張時刻中也終於完成了對全部23家非上市省網公司的審計評估主體工作,因此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由10,120,107.20萬元增加至13,438,610.1969萬元。目前已知的信息中,前五大股東持股信息均發生了變化:

四、千億市值巨企起航,將掌舵駛向何方?

前所未有的廣電&通信巨企終於在整合關鍵年加速設立,未來該如何引領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行業走向發展上升機遇期,是廣電網絡人以及其他業界特別關心的話題。

「整合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實現新的定位!」身兼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雙重董事長身份的宋起柱如此表示。儘管進入廣電系統不到一年,具備在豐富的通信領域運營經驗的宋起柱該如何做好掌舵人,也是各方極為好奇的動向。

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中,宋起柱終於放出了未來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的重大戰略走向:

1)客戶服務中心的「圓心戰略」

「圓心戰略」就是堅持以用戶體驗和行業發展為圓心,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強化平臺化思維,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用戶為中心,市場為導向,以快速響應服務、精準配置資源為目標,建設極簡網絡,搭建扁平化的極簡組織架構。堅持統分結合、管服一體,最終實現公司扁平管理服務高效和客戶服務的最短距離。

2)「359」發展總體思想

359總體戰略構想,主要是踐行現代傳播體系,鞏固和擴大宣傳文化主陣地,滿足人民新需求的使命擔當,成為創新驅動、有市場活力的國家級新型基礎設施提供商、領先的數字生活服務商和智慧廣電網絡的運營商。

「3」主要是指秉承創新的三大發展理念,聚焦5G有線電視、媒體內容及創新業務三大板塊,實現「三步走」戰略。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媒體信息和科技融合的平臺型企業;

「5」是要提升5個能力,即提升創新驅動能力、業務發展牽引能力、資源配置主導能力、資源投資回報能力以及組織管理的系統能力;

「9」大工程主要包括5G的共建共享工程、有線網絡升級改造工程、內容創新工程、差異化市場戰略、全新運營體系架構以及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等建設。

五、深度整合階段啟動,「鏡花水月」不可取

走過數十年了,有線電視全國「一張網」暫且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推進深度整合階段隱藏了許多謎題。

1)避免形式上的整合

必須要明確的是,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僅是有線電視網絡整合階段性的重大進展,離常講的「全程全網」、「互聯互通」、「統一品牌」、「統一運營」等還差距甚大。

此外,上述參與整合的僅為代表一級區域的主體,而地方區域內的整合大計仍未能完全實現。部分區域的發起人主體實際上對區域內的整合推動較為有限,此外,還有許多張「小網」,如電網、礦場、港區、油田等設立的有線電視網存在。

並且,若按照一省保留一家主體公司的政策及方案要求,實際上很多參與的發起人中,一級行政區域內的發起人就有多家。如,廣東省內有廣東廣電網絡控股集團、廣州珠江數碼、深圳天威視訊;華豐達同時代表了廣州、天津、湖南多地發起人出資部分主體權益;等等。

造成上述情況的緣由便還是與前文所提的有線電視網絡長期錯綜複雜的股權權益等直接相關,現階段明顯優先是以推動資本層面整合為主,暫會給與發起人相關權益予以保留,但後續的全面接手各省網控股權,並將之變為統一名號後的子公司去運營,仍需長遠的路途去實現。

形式上的整合容易,但真正意義的整合是需要上下協同尚可完成的,在過渡階段,如何推動各自利益的統一,是中國廣電主心骨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整合勢在必行,對廣電人而言已經毫無退路可言了。

2)有線電視業務止損難題

近幾年中,有線電視網用戶流失還在持續,部分區域呈現出持高不下的TV業務用戶流失現象。如前文所言,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業務結構較為僵化,由用戶持續流失也就造就了業務虧損。

整體的有線電視行業,虧損對於許多網絡公司而言以近乎是連續季度期內的常態了,下級行政區域業務狀況更令人擔憂。

在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無法快速進入深度階段,特別是新的業務構造如5G移動通信等被視為「救命稻草」的業務無法鋪展開來的實際狀況中,當下可見的工作期內如何做到實現有線電視業務止損、高效率保用戶?是眾多運營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廣電如何引導,也是值得期待的。

相關焦點

  • 2020年廣電MCN調研報告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疫情期間,電商帶貨加速了網紅經濟變現,隨著直播帶貨不斷升級,再一次催化了廣電布局MCN的熱潮。據《電視指南》雜誌調研統計,截至目前,全國至少有20家廣電機構已向MCN機構轉化。在內容逐漸市場化的大趨勢下,廣電MCN機構還將持續增長,將會有更多的廣電機構進行MCN化改革。
  • 全網整合營銷的效果!
    01   全網營銷是必由之路   要知道,競爭的意識,從古往到今來就一直存在。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營銷勢頭大好,市場競爭如何激烈可想而知。全網營銷、整合營銷、全網整合營銷等字眼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隨著市場認知的不斷加深,全網營銷成為各行各業必爭的營銷方式。
  • 疫情推動5G潛行,湖北「一省一網」與700MHz遷移工作做得咋樣了?
    眾所周知,湖北廣電網絡是湖北省內主要的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主體,其也必將在參與中國廣電引導下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以及廣電5G建設中扮演著主要角色。近期在廣電總局與中國廣電先後主導了幾項重要工作會議後,實際上地方上也不同程度的有了一些響應,湖北廣電方面最近也有一些重要的動作值得參看,本文主要還是會以「一網整合」與廣電5G兩項重點為主。
  • 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四):中央吹響衝鋒號,媒體融合正闖關,廣電如何再出發?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
  • 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通知指出,力爭用1至2年時間,新型傳播平臺和全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主流輿論引導能力、精品內容生產和傳播能力、信息和服務聚合能力、先進技術引領能力、創新創造活力大幅提升。用2至3年時間,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取得實質突破。
  • 眾包天氣預報信息深度整合系統研究
    本文旨在通過機器學習和信息檢索的方法,搜集來自不同氣象臺的天氣信息,然後使用隱馬爾科夫模型、眾包模型、自回歸模型等方法,對不一致的天氣預報進行整合。通過提出統一的MO-HMM模型給出一個更加精確、可信度更高的天氣預報。根據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我們搭建了一個眾包深度整合天氣預報系統,這一系統也提供了通過前三天天氣預測未來更多天天氣預報的方法,而且在本文實現的系統中,也提供了歷史天氣查詢等豐富的功能。
  • 吉利再提深度整合,沃爾沃「獨立度」到底有多重要?
    【導語: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21年新年致辭中表示,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後將重啟與沃爾沃汽車合併重組的討論。因為吉利回歸科創板而暫停的兩大公司整合的談判再度重啟,成為國內的一大看點。首次消息影響,吉利在香港上市公司股票漲幅一度超過6%,相關整合業務構成對其股價的重大的利好。】
  • 2020 CCO | 樊代明院士:腫瘤防治,贏在整合!
    2018年,初露鋒芒,CCO力邀腫瘤專家學者共商抗癌大計,同期舉辦萬人科普大會,如今已經成為數萬人參與的標杆性學術大會。2019 年,以人為本,中國抗癌協會 隊伍以迅猛之勢,匯聚國內抗癌志士,成為中國腫瘤領域人數最多的學術團體,會員人數高達26萬餘人。
  • 這一年,待解的謎題一籮筐
    這一年,待解的謎題一籮筐  雖然科技的突飛猛進大大深化了人類的科學認知,為人們闡明了一個又一個真相,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千世界,依然有太多謎題待解。  2018年,我們探尋了巨石陣和納斯卡線條隱藏的秘密;深挖了尼安德特人滅絕和寧武萬年冰洞形成的種種可能;梳理了蜥腳類恐龍長成「巨無霸」和斑馬「條紋控」背後的因由……這一年,一個又一個謎團雖然未能解開,但我們試圖用科學之光將其照亮。
  • 整合四大應用!手機QQ桌面1.0體驗報告
    騰訊最近推出的手機桌面1.0,似乎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不錯的答案。通過體驗手機桌面的若干細節可以看出,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戰略樸素而實際——通過桌面、瀏覽器等入口,從優勢業務開始逐步整合自有產品,循序漸進地滿足用戶多方位的需求。筆者通過率先體驗近日發布的手機QQ桌面1.0beta1,發現了不少端倪。
  • 異質整合…半導體下一個關鍵
    資訊爆炸的速度非常驚人,2015年Twitter每分鐘有10萬條訊息,到2018年時,已經暴增到50萬條。Youtube上面的每分鐘瀏覽量,2015年為130萬,2018年已來到430萬。
  • 2020,「整合營銷」已逝,「鏈路時代」來臨
    這就是「整合營銷」在近幾年來面臨的尷尬處境:世界的媒介格局越來越碎片化,我們都知道要把媒介整合在一起,才能覆蓋更多的消費者。但是面對滿屏的APP,面對滿眼的綜藝大劇,沒有哪家土豪企業能把所有的媒介一次性整合掉。很顯然,整合營銷在當下這個傳播環境下,必須要迭代和進化,就是我們要從「整合」過渡到「有機整合」。
  • 央企2020年重組整合「三路並進」:裝備製造、化工、海工裝備等專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央企2020年重組整合「三路並進」 裝備製造、化工、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提速,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2020年央企兼併重組路線圖「落定」。《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國資委將細化政策落地,持續推進央企兼併重組步伐,在堅持「市場化」基礎上,2020年央企兼併重組重點將在重複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領域,下一步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將提速,還將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 高能環境:整合子公司
    高能環境:整合子公司 時間:2020年08月31日 17:51:05&nbsp中財網 原標題:高能環境:關於整合子公司的公告證券代碼:603588 證券簡稱:高能環境 公告編號:2020-129 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整合子公司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摘要 2015年是國企大重組、大整合的一年。自南車北車宣布合併以後,更多央企合併傳言四起,包括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南船與北船、中石油與中石化、中國移動與廣電網、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等。
  • 廣電融媒3大深化實踐探討,下一步該怎麼邁?
    廣電系流媒體平臺多點開花;廣電MCN機構數量快速增長;各地廣電+報業整合消息頻出;各級廣電融媒體工作室幾乎成了萬家燈火……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廣電媒體的融媒之路向縱深推進,媒體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傳統廣電的發展也又一次來到了臨界點。
  • 從阿里收購大麥網,看文娛產業的整合相對論
    這一收購毫無疑問要從阿里文娛產業全局來審視。讀娛君認為,其文娛產業整合路徑可用相對論方程E=MC2來比擬:一個物體的質量M在光速下,其能量E將達到無窮大。阿里文娛板塊各產業基本都是收購而來,如何使其獲得最大增速?
  • 2016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832個貧困縣統籌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超...
    2016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832個貧困縣統籌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超1.5萬億元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見習記者 徐貝貝
  • 平煤系深度整合產業鏈 接盤昔日光伏巨頭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昔日光伏巨頭賽維LDK終於迎來「接盤俠」。易成新能7月25日晚間公告,公司連同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將以3億股+5.5億元作價接盤賽維LDK旗下兩家子公司,即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西賽維」)和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新餘)有限公司(下稱「新餘賽維」)。
  • 網約護士該往哪走?線上線下聯動醫療資源整合共享已是大勢所趨
    (新華社發)患者線上下單,護士線下上門服務。隨著「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推進,各類網約護士公眾號、客戶端等第三方線上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專業人士認為,將網約護士與家庭醫生籤約、家庭病床、延續性護理等服務有機結合,是構建區域健康服務生態圈,實現區域醫療資源整合共享的有效手段。但網約護士在前行的路上,也會遇到一些困擾,需要各方全力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