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整合營銷」已逝,「鏈路時代」來臨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鏈路」這個詞為什麼能頂替「整合」,成為中國媒體巨頭們的新寵?鏈路和整合之間,區別到底在哪裡?

大約在前年,我去參加BAT某家的年底招商會,臺上的一位營銷負責人分享了某個S級綜藝的整合營銷案例。

他說,明年平臺的營銷資源會越發生態化,廣告主可以不止於視頻營銷,可以圍繞IP,把預算輻射到社交、電商、直播、資訊等各個平臺埠,做全面的整合營銷。

當時我在臺下算了一筆帳,那檔綜藝的冠名費大約是1億,如果再整合這位負責人提到的生態營銷資源,可能要再花費5000萬預算。但是,中國有幾個廣告主,能在某個綜藝上的投入就花掉1.5億呢?

這就是「整合營銷」在近幾年來面臨的尷尬處境:世界的媒介格局越來越碎片化,我們都知道要把媒介整合在一起,才能覆蓋更多的消費者。但是面對滿屏的APP,面對滿眼的綜藝大劇,沒有哪家土豪企業能把所有的媒介一次性整合掉。

很顯然,整合營銷在當下這個傳播環境下,必須要迭代和進化,就是我們要從「整合」過渡到「有機整合」。

這兩年,「整合」這兩個字在中國被提及的越來越少,而另一個詞被討論的越來愈多,那個詞叫「鏈路」

最早,阿里的「全域營銷」的理論框架提出了「AIPL」營銷模型;後來,騰訊明確提出了「全鏈路營銷」;今年,字節跳動也提出了一個叫「5A」的鏈路模型;年底,愛奇藝也講了自己的鏈路模型「AACAR」。

那麼,「鏈路」這個詞為什麼能頂替「整合」,成為中國媒體巨頭們的新寵?鏈路和整合之間,區別到底在哪裡?

我認為「整合」和「鏈路」最大的區別在於——整合是為了佔據消費者心智,而鏈路是為了驅動消費者行為。

一、整合VS鏈路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看一下整合營銷的概念,以及它誕生的背景。

「整合營銷」(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是1991年唐·舒爾茨提出的,它主要指:我們要把企業所有的營銷活動(例如戶外廣告、公共關係、SEM、內容營銷、終端促銷等)看成一個整體,讓不同的傳播活動共同創造統一的品牌形象。

簡單來說,整合營銷就是:在不同的地方,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不難看出,「整合營銷」這個概念是信息爆炸時代的產物。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企業如果想向消費者傳遞100%信息,最終能留在消費者記憶裡的只有1%。

在一個超量信息環境中,消費者對企業的印象是片面而模糊的。所以,唐·舒爾茨提出了整合營銷的概念,企業可以把所有傳播手段整合起來,「力出一孔」才能「利出一孔」。

這麼看起來,「整合營銷」似乎十分匹配當下的傳播環境,為什麼它的風頭會被「鏈路營銷」所取代?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信息碎片化的程度已經遠超過我們的預想。

即便是整合營銷之父的唐·舒爾茨恐怕也預料不到,引爆信息的不是炸彈,而是原子彈。

營銷人已經無法有效整合所有的媒介,我們不僅需要整合營銷,還需要更為高效的整合營銷。

二是,數字營銷在不斷進步,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周期縮短了。

以往的廣告邏輯是什麼?因為廣告和賣場是分離的,所以企業要把廣告信息精簡成一張海報、一段15秒的TVC廣告片,便於讓消費者記憶。從而消費者到線下商超購物時,能回憶起品牌。

而現在的數字營銷,廣告和賣場是一體的,廣告可以所見即所購。例如:你看李佳琦淘寶直播口紅,馬上就可以點擊加購;你在快手裡刷到山西果農採摘自家果園的脆蘋果,可以點擊連結一鍵購。

所以,廣告不再是一種心智佔領,也可以是一種行為誘導。

三是,在2019年,營銷的潛臺詞是效果而不是品牌。

很多企業雖然嘴上說不能放棄品牌廣告,但身體卻格外誠實,背後計算著每一筆廣告的ROI(投入產出比)。

騰訊這樣的大媒體更是乾脆合併了品牌和效果兩個商務團隊,整合集團內的品效資源,無差別地服務廣告主。而效果廣告對於品牌廣告而言,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效果廣告注重的是消費者從看到廣告到購買商品的整個行為鏈條。

在這三個背景的加持下,「鏈路營銷」成了一種新的風向。

那什麼是「鏈路」呢?

「鏈路」脫胎於整合,或者可以說它是整合的puls版。它把以往機械的整合,變成有機整合。「整合」關注的是:各類營銷資源,是否保持統一的聲音和形象。「鏈路」關注的是:消費者從第一個廣告觸點開始,到他最終形成購買轉化的全部行為鏈條。

企業要在消費者的關鍵行為決策點上布局,從而讓各類資源協調作戰,彼此各司其職地引導消費者的購物決策。例如:同樣是做頭部綜藝營銷,十幾年前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生》,和現在的蒙牛純甄《創造營》有什麼區別?前者是在做整合,後者是已經開始做鏈路。

蒙牛酸酸乳《超級女生》

蒙牛在「超女」相關的推廣上,除冠名本身的1400萬(公開數據)外,還花了大幾千萬,圍繞超女做了全方面的營銷整合,包括產品包裝、賣場活動、路演、戶外廣告、新聞稿件、電視廣告、選手代言等。可以說,超女的火爆,軍功章上也有冠名商蒙牛的一半功勞。

蒙牛純甄《創造營2019》

蒙牛純甄投放《創造營》時,當年做過的東西一樣都沒少,但是已經有意識搭建觀眾從看到廣告到形成購買的關鍵鏈路。

純甄小蠻腰開啟了「撐腰活動」,引導粉絲購買純甄小蠻腰為學員投票,一瓶純甄小蠻腰可以投4票,一箱是40票。

首先是,節目內會有口播和畫面,講解撐腰活動;而後粉絲可以拿起手機打開微信小程序完成投票;如果缺票,可以直接跳轉小程序商城完成電商購買;用戶拿到購買產品後,在產品端掃碼,也可再次進入小程序投票頁面。

以上步驟只是一個小型的營銷鏈條,整合了《創造營》的廣告資源,並將各類資源形成了一個行為鏈條,逐步引導消費者的購物決策。

我們可以再用另一張圖,去看一下「整合」和「鏈路」的區別:

大家可以看出前後兩張圖的區別嗎?

「整合」是所有地方都發出同一個聲音,所以音量最大、更適合搶佔消費者的記憶;「鏈路」在整合之餘,更關注不同步驟的廣告活動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它在空間維度外,加入了時間維度,它更在於驅動消費者的行為決策。

所以,我們才說:整合是為了佔據消費者心智,鏈路是為了驅動消費者行為。

細心的營銷老炮可能會發現:所謂的「鏈路」,不就是當年很多人在PPT上貼的AIDMA法則嗎?這難道不是翻炒老梗,硬造概念嗎?

二、鏈路:持續進化,而今豹變

「AIDMA」是1898年,美國廣告學家劉易斯提出的營銷模型,這可能是最早的鏈路營銷吧。

AIDMA模型對商業最大的貢獻就是:它描述了消費者從看到廣告,到達成購買之間的消費心理過程。

首先,消費者注意到(attention)該廣告其次,感到趣味(interest)而看下去再者,喚醒消費者試一試的欲望(desire)然後,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記憶(memory)最後,產生購買行為(action)

但1898年的傳播環境和現在相差太大了,隨著網際網路逐步滲透消費生活,AIDMA模型已經無法精確地解釋消費者的行為路徑。

於是,在2005年,電通公司完善了這個模型,提出了一個適合網際網路傳播環境的廣告模型——AISAS理論。

AISAS理論的前兩個階段和AIDMA法則相同,但迭代了後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為S,Search,主動搜索品牌信息;第四個階段為A,Action,即達成購買交易;最後一個階段S,Share,即分享,分享你的購買感受。

電通的這個理論模型直到今天還是適用的。只不過AISAS理論也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它更適合一些「高決策力」的產品,也就是汽車、手機、房產這些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價格很高,消費者往往需要深思熟慮,多方打聽才能下定決心購買。

但如果是一罐可口可樂,AISAS理論中的interest和Search則沒有太大必要,從attention到action就是一瞬間的事。

而且,當網際網路從PC時代進擊到移動時代之後,大量網際網路企業誕生,他們的營銷目標和傳統的實體企業有很大差異,消費者的行為路徑再次發生了變化。

一般而言,實體企業的營銷目標是「賣貨」,而網際網路企業的營銷目標是「獲取用戶」。例如,農夫山泉的營銷目標是賣出更多的礦泉水;而MOMO的營銷目標是讓更多的用戶下載APP。

「拉新」頂替了「品牌知名度」,「留存」代替了「復購」,一些新的營銷概念誕生了,傳統的品牌理論遭遇了新經濟體的肢解。

而「鏈路營銷」也出現了新的營銷模型,最典型的是大名鼎鼎的「增長黑客」理論裡,提出的「AARRR」模型。

這種理論模型追求用技術手段影響用戶的行為鏈路,用更極客化的方法,幫助Facebook、Twitter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獲得了爆炸式的市場增長。而滴滴打車、餓了嗎、拼多多,這類企業的崛起,核心更依賴增長理論,而不是品牌理論。

「增長黑客」理論提倡「去廣告化」、「老用戶帶新用戶」,把投放廣告的錢用於用戶補貼和技術搭建,在全球經濟下行之餘,更是受到甲方的追捧。

而在2019年,營銷上追求全鏈路這事,更是迎來了一個爆發年,阿里、騰訊、愛奇藝、字節跳動等中國的頭部媒體集體為「鏈路」喊話。

三、大媒體發布會上,那些真真假假的「鏈路」

以上是各大媒體的全鏈路營銷模型。但是這些個看似高大上的鏈路營銷模型,到底是偽概念,還是真鏈路?我們來談一下鏈路營銷可以成立幾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鏈路不能斷裂

所謂鏈路,從概念上來說就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如果我們拿著一個五個環的鐵鏈子,其中有兩個環沒有扣在一起,那麼這就是一個殘次品。

比如,我們用當年的AISAS理論去做汽車客戶的營銷,就是一條割裂的鏈路。

A,消費者先在優酷上經常看到寶馬的廣告;I,有購車需求時,消費者在汽車論壇上瀏覽這款車的相關參數,得到了一次試駕機會;S,後來,消費者百度上搜索奔馳、寶馬、奧迪等相關品牌信息,對比幾款同類型車型的優劣,發現寶馬最近有優惠;A,上次試駕留下電話後,4S店的導購員近期常向他推銷,最終他決定購買一輛寶馬7系;S,駕駛了一段時間後,在寶馬論壇的車友圈裡,品牌有償邀請客戶分享駕駛故事。

這條鏈路看似每一步都緊扣消費者的決策流程,但是每一步也隨時有可能斷裂,鏈路的斷裂就意味著用戶的流失。

比如:消費者可能近期對寶馬廣告沒印象,只記住了奔馳,於是直接去論壇搜奔馳的信息;再比如:這位消費者可能在百度搜索相關信息時,奧迪的競價排名更高,反而最終買了一輛奧迪。

以往的鏈路,大多是一種理論鏈路,從廣告到購買決策的鏈條步驟太多,耗時太長,品牌主沒法步步都抓牢消費者的行為軌跡。但現在,隨著營銷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有方法讓鏈路更高效,方式之一就是:縮短營銷鏈路。

第二個原則,更短的鏈路=更高效的轉化

俗語講「夜長夢多」,廣告營銷也是如此。牢牢抓住消費者的每一步心理活動是一種辦法,不讓消費者思考,直接讓他行動起來是另一種辦法。

我們如何能省去中間的步驟,加速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這才是更高效的鏈路,即:看到廣告——直接行動。

如果想達成這樣的效果,那麼看到廣告的同時,就必須同時引起消費者興趣,降低他的心理防線,最好又在購物的同時完成分享裂變。

有這樣的鏈路營銷嗎?有啊,那些發你拼多多連結的,被網友戲稱「已經向生活妥協的人們」不就正在幹這事嗎?

這就要求廣告內容是從消費心理去設計,而不是從產品功能去設計。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舉個例子,腦白金廣告就是典型的後者。

腦白金本身成分是褪黑素,主要是治療睡眠的。正常的廣告應該打「治睡眠,就找腦白金」。但腦白金的最終廣告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而拼多多的「拼團」,抓住了人性的兩個特點:一個是佔便宜,一個是限時。「佔便宜」激發了消費者強烈的購物慾,而「限時」又他們沒時間去猶豫。

所以,想要縮短轉化鏈路,那麼廣告不要去灌輸一個品牌理念,而是要喚醒消費者的購物慾。

但很多高決策產品,例如房產、汽車,畢竟很難讓消費者短時決策,營銷鏈路又如何在漫長的預購周期裡一直抓住消費者,減少流失呢?

這就涉及另一個鏈路成立的關鍵原則:數據和媒介的無障礙流通。

第三個原則,數據要能無礙流通

很多數字營銷活動,之所以丟失了潛在消費者,是因為消費者離開了你投放的媒體,我們自然就失去了追蹤他行為軌跡的能力。比如:一個人在微信上讀到了一篇智能飲水器的種草文章,他並沒有選擇點文章尾的小程序連結下單,而是跑去天貓店購買。企業雖然獲得了一筆訂單,但卻不知道這筆訂單怎麼來的。

但如果一個人在抖音上看到了一個智能電器廣告,他馬上可以點擊購買按鈕,一鍵跳轉淘寶,企業便獲得完整的用戶行為數據。

所以,很多公司在做整合傳播規劃時,企圖用一個營銷鏈路打通全網,這是不現實的。你要做的是在不同的媒體生態裡,使用不同的鏈路模型。

而當媒體們都開始大談鏈路時,你要判斷一下它的數據能力,這到底是一個有用的營銷工具,還是一個跟風的營銷概念。

那麼, 如何判斷媒體的數據能力能否支撐整個鏈路呢?我們核心要看兩點:

1)媒體有沒有「後鏈路」數據。

所謂的「後鏈路」數據,也就是最終的市場端數據,以三隻松鼠而言,就是天貓店鋪的銷量數據;以拼多多而言,就是APP的會員拉新和購物數據;以奔馳而言,就是收集到的銷售線索數據。

為什麼一定要有「後鏈路」數據?我們回到最初的結論:整合是為了佔據消費者心智,鏈路是為了驅動消費者行為。

而驅動消費者什麼行為呢?當然是最終的購買行為、下載行為、留資行為等,而不是廣告的點擊行為,觀看行為,因為一切營銷都要服務於最終的市場結果。

可以說,只有打通後鏈路的數據,才能有效指導廣告如何定向、內容素材如何製作、選擇什麼樣的廣告位置,這些最基本的廣告投放問題。

在零售領域而言,後鏈路數據最完善的體系是阿里,因為可以打通淘系和支付寶的購買系統。

而騰訊體系由於缺乏電商平臺,只有京東和唯品會等第三方平臺接入,數據的流通會相對滯塞一些,但隨著小程序電商的完善,騰訊的零售鏈路生態會進一步加強。

那字節跳動呢?他們自然也缺少後鏈路數據,但是他們前鏈路足夠強。

2)媒體要有足量的前鏈路數據

這幾天看到新聞說,「字節跳動2019年上半年廣告收入500億,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廣告媒體商」,而字節的廣告技術依賴的是「前鏈路」數據。

從廣告角度看,「前鏈路」數據就是廣告行為數據,也就是消費者廣告的瀏覽、點讚、評論、觀看完成率等數據指標。

為什麼說這部分數據要「足量」?因為大數據技術成立的前提就是數據要足夠多,顆粒要足夠細,才能在數據裡看出趨勢和端倪。

同樣是信息流廣告,我們對比朋友圈和頭條,前者一天只能有三條廣告,後者一天有N條廣告。獲取的廣告行為數據越大,廣告能優化的空間就越大,這是字節系天然的優勢,微信自然志不在此。

而長視頻媒體呢?他們的媒體廣告形態核心是貼片而不是信息流,而貼片可不是一種可以充分互動的廣告形態,用戶無法像玩抖音一樣,對貼片廣告產生划過、點讚、評論等行為。所以,貼片廣告更適合品牌夯實用戶心智,而不是驅動用戶行為。

長視頻媒體如果想讓自己的營銷鏈路真有效,就要調整、研發新的廣告形態,產生足量的前鏈路數據才行。

總結一下

我們聊了整合和鏈路到底有什麼不同,追溯了鏈路營銷的歷史,以及講了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鏈路營銷是不是偽概念。

2020年,「鏈路」將成為我們做廣告時,最該被牢記一個概念,重要程度大於「賦能」、大於「增長」、大於「私域」,因為「鏈路」意味著廣告營銷是一個體系,而不是一次全年規劃、一波campaign或一個項目。

同時,每個市場人都該牢記一點:市面上的任何鏈路模型都不會完全適配於你。

每個企業都要找到自己的鏈路,自成一個生態,而不是成為別人生態裡的一員。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IP戰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百度北京分公司斬獲兩項2019金瑞營銷獎,營銷重構助力品牌增長
    而「KOL+直播」模式對內容的加持,也讓商家真正升級獲客鏈路的同時,尋求到更好的推廣以及獲客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內容營銷效率。在參與「百度雙11嗨購節」狂歡盛宴的眾多品牌中,火星時代教育的表現尤為出眾。
  • 全網整合營銷的效果!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任何物品都與網際網路息息相關。所有能夠接觸到網際網路的人,都有機會看到企業的營銷信息,這是傳統廣告媒體遠遠無法企及的。可見,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營銷正成為營銷的主流方式。
  • 5G時代的品牌營銷轉型:智能化、多元化、一體化
    2G推動簡訊的誕生,品牌營銷進入傳統大眾營銷時代;3G催生了移動網際網路,推動了網際網路營銷興起;4G環境下,移動短視頻興起,營銷也跟隨進入了短視頻營銷時代。並且,在數據與技術的賦能下,品牌將有機會實現從人群畫像、用戶洞察、需求識別,到精準觸達、「千人千面」、轉化承接、數據資產沉澱、價值評估等全鏈路智能化,全面提升營銷效率。
  • 範曉屏:整合營銷傳播是世界的聲音
    您是營銷學研究的專家,而整合營銷傳播是當今營銷界炙手可熱的理論,您能否從專業的角度對它進行通俗的解釋呢?範曉屏:整合營銷傳播從方法論上說,是傳播方法的一種,目的在於傳播資源的有效化,傳播效益的最大化。
  • 2020中國數字營銷地鐵圖和生態圖將於11月28日更新發布
    在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國內廣告主對於數字營銷的投入也出現了變化,在年中對超過20位大廣告主的深訪中,絕大部分廣告主表示營銷預算並沒有削減,因為企業已經認知到加大營銷投入會提升在新常態下的生存能力,但是我們第一次聽到了一個詞——「品效遷移」,在業務壓力下,廣告主開始追求「大流量,短鏈路,近效果」的模式,大量預算向流量單價更貴,但離收入更近的後鏈路傾斜,前後鏈路的預算比率出現了從原來6:4到今天
  • 從營銷方法論到創意乾貨,這堂房產公開課必須知道的知識點!
    曾被認為最難被網際網路攻陷的房地產行業,在2020年也迎來了線上營銷的爆發期時期,線上樓盤展示、直播售樓,雲購房時代正在來臨。 短視頻直播打通閉環鏈路ALAS實操模型撬動房產增長 早在2016年,房產行業就曾試水直播,收效甚微。而在2020年,房產直播如火如荼地開展,明星助陣、驚喜福利、購房優惠券組合拳撬動行業增長。但是,行業陷入認知誤區,認為房產直播帶不來實際效果。"不是為了直播而直播,不是為了賣房而賣房。"
  • 營銷人如何擁抱AI時代?N.E.X.T. 百度全鏈AI營銷指明新路徑
    營銷人如何擁抱AI時代?N.E.X.T. 百度全鏈AI營銷指明新路徑 經濟下行、信息粉塵、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營銷行業多年沉澱的經驗和方法論,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被迅速淘汰。
  • 疫情淬火,傳播再進化——2020中國傳媒趨勢論壇完美收官_發現頻道...
    ,常雲飛表示疫情只是營銷催化劑而非顛覆,當下品牌營銷鏈路已進入4.0時代,有人味兒的社交推薦已經成為更精準、更高效的關鍵驅動力。人格化魅力成為社交推薦的關鍵,用戶對身邊人的推薦更認可、更具好感,個人魅力在真情實感的交流中被放大,同時品牌真實地展現一些小缺陷、意外、不完美,成為營銷加分項。針對鏈路人格化營銷裡「將品牌人格化視為鏈路人格化」和「將傳統代言式營銷視為鏈路人格化營銷」的兩個誤區,常雲飛提出了映盛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洞察用戶心理,打造有效的「鏈路人格化營銷」。
  • 後疫情時代,營銷4P已經沒用了?
    以前生鮮、教育都屬於實業,大部分行為都需要在線下完成,疫情來臨之後,這些商業形式無法進行,但完成數位化之後的生鮮電商、在線教育品牌,從商品、渠道到營銷,很大部分都可以在線上完成,因而不僅能維持商業的運轉,還實現了流量和用戶的增長。在這種黑天鵝事件下,它們的增長可以說是具有相當靈活性和應變力的韌性增長。
  • 「營銷新引擎激發生意新可能」2020營銷峰會福州站圓滿舉行
    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2020年11月27日,由巨量引擎福州直營中心聯合intel共同舉辦的「營銷新引擎激發生意新可能」2020營銷峰會福州站在福州圓滿舉行。、巨量引擎福州直營中心視覺創意總監王永磊、飛博共創CMO張為慶、武夷山大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楊平、各家媒體以及巨量引擎各優質客戶代表近700人出席了本次峰會,通過內外部的不同視角和大家共同探討2020新局勢下線上營銷的挑戰與機遇。
  • 尋找全鏈路數位化營銷超新星,騰訊廣告舉辦2020騰訊IN創新智慧營銷獎
    2020對於商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疫情成為新常態的當下,用戶的全面數位化不斷加深,線上線下消費的融合也全面提速,全球進入數字經濟新周期。在這些不可逆的趨勢轉變下,全鏈路數位化營銷升級也成為了企業的必選項。
  • 2020智能營銷創新排行榜
    2020智能營銷創新排行榜RK企業備註1珍島集團珍島Marketingforce營銷力賦能智能營銷雲平臺相比營銷理念的變化,技術的升級突破更加直接推動了營銷的發展,不斷為營銷實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而隨著我國的數據量從2014年的909 EB發展到2020年的8060 EB,智能營銷技術正在成為將大數據紅利和潛能賦予營銷者的利器。
  • GMTIC獎項公示與內容回顧 I 全球營銷技術及零售創新峰會
    上海2020年11月25日 /美通社/ -- 第四屆GMTIC全球營銷技術及零售創新峰會於2020年11月19-20日在上海凱賓斯基大酒店圓滿落幕。在KOL,KOC的紅利逐漸衰退的時代,小紅書以內容為核心的生態體系可以兼顧種草、決策、拔草和分享的消費鏈路所有環節,而品牌方更應該去思考如何結合內容、效果廣告和平臺流量去達到更好的效果和轉化。 CFB集團的首席營銷官盧傳熙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化帶來的餐飲數位化變革,全方位拇指化辦公模式提升運營效率和餐飲零售的進化與KOC粉絲營銷體系這三個版塊為我們帶來了他在數位化方面的思考。
  • JINGdigital | 2020中國耐消品營銷數位化白皮書發布
    JINGdigital | 2020中國耐消品營銷數位化白皮書發布 圖:《 2020 中國耐用消費品行業營銷數位化洞察報告》數位化啟蒙時代,正在開啟
  • 與時代同行,網易態度營銷領先迭代
    無論在中國網絡媒體的門戶時代,還是如今的大數據時代,網易平臺的技術基因都讓其能推陳出新,產生出讓用戶沉浸的新產品,完全體現出網易的技術實力和用戶運維能力.迎接全新時代挑戰, 網易"睿享營銷圈"把產品營銷帶入注意力營銷用戶、內容、產品是2020年網易營銷的關鍵詞,為將營銷作用發揮最大化,我們更加關注注意力營銷,產品的功能壁壘被技術發展打破,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隨著注意力的碎片而日益攤薄.中國網民經由近20年的增長,網民數量和網上流量都近乎觸頂,中國網絡經濟的發展已然走在世界前列,前路幾乎無人可以效仿
  • 飛機上想看電影不想看汽車廣告,汽車營銷在交互時代做錯了什麼?
    在汽車營銷交互時代,我們究竟需要怎樣有效交互?在汽車行業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時代,加之疫情黑天鵝突襲,倒逼之下直播的浪潮撲面而來,數位化營銷轉型的加載速度也被迫加快了步伐,這似乎是一個讓大多數汽車行業從業者都有些無所適從的新場景
  • 傳統行業跟不上時代潮流?看百度營銷專家怎麼說!
    網際網路迅速發展,不斷滲入傳統行業(具體特徵表現為:邊緣進入、貼近用戶、平臺思路、喧賓奪主),面對全球「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機械設備行業應如何順應互聯時代,坐好「網際網路+」順風車,借力網絡優勢更廣泛、更有效的宣傳自身企業,打破傳統企業「吃窩邊草」老態,河南作為全國機械行業重點區域之一,更應做全國領頭。
  • 全鏈營銷第一講:95%的營銷者還不知道的-觀星盤隱藏能力大揭秘
    進入後移動時代,網際網路營銷逐漸從「流量為王」的野蠻生長時代,進入了講求「品效合一」的深耕運營時期。這時候,營銷從業者無論從思想上、工具上、行動上都要跟上時代發展,「全鏈營銷」講求把握用戶LTV(全生命周期商業價值)、通過一系列的Martech工具做精細化運作。
  • 快手磁力引擎產品再升級,助力教育營銷投放降本增效
    希望通過產品進化,助力教育廣告主實現整合營銷新增長。產研解鎖三大場景,磁力引擎助力教育營銷提效自快手教育行業商業化以來,磁力引擎通過產品迭代和平臺的不斷進化,2020年整體教育行業合作客戶呈快速上漲態勢,廣告年銷售額較去年也實現了近百倍的提升。這除了得益於快手獨特的商業化基礎,也離不開產品升級摸索出來的「三大教育營銷場景」營銷策略。
  • 營銷破界,誰在無人區探險?
    巨量引擎品牌升級之道:從營銷到生意 媒介環境、營銷環境、技術環境日新月異,這些外在因素一直引導著營銷趨勢的變化。2020年成為營銷變化的一個分水嶺:廣告早已不再指向信息傳播、指向認知轉變,而是更直接地指向生意、指向增長。大家說了多年的品效合一——在2020年更直接變為生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