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營銷4P已經沒用了?

2020-11-30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尋空的營銷啟示錄」(ID:xunkong2005),作者:尋空2009,36氪經授權發布。

在1996年出版的《數位化生存》中,作者尼葛洛龐帝講了這樣一個關於數據的故事:

某天尼葛洛龐帝參觀了一家公司的總部,這家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商之一。

在前臺辦理登記的時候,接待員問他攜帶電腦的機型、序號和價值都是怎樣的,以便登記。

「大約值100 萬到200 萬美元吧!」他說。

接待員表示不可能,他看了尼葛洛龐蒂的筆記本,在登記冊上填寫了一個數字:2000美元。

接待員和尼葛洛龐蒂對於一個筆記本的價值估算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個問題值得思考。接待員的估算2000美元是筆記本的硬體價值,也就是你在市場上買一個筆記本的價值。而尼葛洛龐蒂估算的100-200萬美元是自己筆記本內的資料,信息等對作者來說有價值的內容,與此相比,2000美元的硬體不值一提。

01 尼葛洛龐帝的數位化啟發

在這個故事中,尼葛洛龐帝說的其實是數據的價值,當現實中的商品、渠道、內容等都已經數據化時,那麼這些數據存在的價值不亞於實物。這也是《數位化生存》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即數字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基本交換物。

這個故事對於疫情期間的商業具有不小啟發。

想想看,在疫情期間,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旅遊景點、商場、餐飲、影院等實體行業。如果這些行業都實現了數位化,那麼它們的形態可以是VR雲景點、電商、外賣、視頻平臺,這些商業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有限,它們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商業的正常運行。

有些品牌正是這麼做的,比如生鮮電商、在線教育。以前生鮮、教育都屬於實業,大部分行為都需要在線下完成,疫情來臨之後,這些商業形式無法進行,但完成數位化之後的生鮮電商、在線教育品牌,從商品、渠道到營銷,很大部分都可以在線上完成,因而不僅能維持商業的運轉,還實現了流量和用戶的增長。

在這種黑天鵝事件下,它們的增長可以說是具有相當靈活性和應變力的韌性增長。

當然這些企業並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在此之前已經做足了商業數位化、短鏈閉環的鋪墊和準備,對各類線上工具一直敏感、熟練使用,並且長期積累和運營,這是它們在疫情下獲得韌性增長的基礎,它們的化危為機說明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02 後疫情時代的營銷啟示——營銷全流程的數位化

從營銷角度來講,疫情讓傳統廣告的價值急劇降低,這也讓數位化營銷的作用更為凸顯。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在線上投廣告嗎?我們一直都在做啊。

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完整的數位化營銷指的是營銷全流程的數位化,而非線上投廣告這麼簡單。麥卡錫教授在前網際網路時代提出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是營銷的基本流程,在這個流程基礎上的數位化才可以稱為全流程的數位化營銷,我將其稱為4P的數位化。

產品——數位化生存產品是營銷的最基本要素,沒有產品,其他的都是無稽之談。在疫情期間,實體商業受到很大影響,這時候如果你的產品只能在線下體驗,那麼它的生存空間就極其有限。如果你的產品能變成數據,可以在線上展示、體驗和推廣,那麼至少它是有商業機會的。

比如敦煌博物館就是2月10日開啟了線上「雲遊」敦煌市博物館的項目,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家看博物館。誠然現在它的體驗還沒法與線下相比,未來加上VR 技術的進步,到時體驗可能與去實地不會相差太遠。

比如騰訊開發的「網上售樓處」,通過線上的個性化展廳,小程序以圖片、文字、視頻全面展示戶型、配套等細節,同時通過VR看房、直播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房產的數據化。

書籍的數位化可以說是做的最早的,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你買書必須去書店,看書必須抱著一本實體書。而現在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坐擁一個大的圖書館,微信讀書時時都在將成千上萬本圖書進行數位化。李開復曾聲稱未來電子書將全面取代實體書,這個觀點並不誇張。

在疫情期間,一個人買菜、吃飯等行為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對於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來說,他讀書的行為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電子書這種商品的供應充足且根本無需接觸。微信官方統計,在疫情期間,微信讀書用戶每百人比上個月平均多讀了110本書。

在今天,全球生產的大多數汽車中都包括了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零部件,這些3D列印的零部件其實本質是數據,你接收了這些數據,然後將它列印出來就變成了產品。未來你買某些實物產品,可能就是買一串數據,接收數據之後列印出來就是你要的產品。這時候交易根本不需要接觸,也不需要物流。3D列印會讓產品數據化的進程加快。

所以營銷流程的第一步是將你的產品變成數字,你的所有商品能不能變成資料庫,是你能否在特殊情況下開展商業活動的前提。

價格——精準化測試產品如何定價是一門科學,傳統時代大部分靠線下調研完成。在今天這一行為完全可以在線上完成,並且這種方式能更精準地預測到消費者的喜好,當然包括定價。

假設一個品牌研發了某種新品,它可以在電商平臺上投放一波廣告,獲得一部分消費者的同時也獲得他們的反饋——產品哪裡好?哪裡不好?增添什麼功能會更好?價格高還是低?品牌可以根據反饋調整產品,在產品獲得比較好的銷量的同時加大廣告投放。

這一過程不光完成了產品正式上市前的調研,還能讓產品和廣告投放的風險都大大降低。

在疫情期間,如果你的產品已經部分批量生產,那麼這種方式完全不耽誤你的調研和獲取定價依據。

渠道——智慧化零售在疫情期間,如果你的渠道只是線下的門店,那恐怕你只能幹著急了。聰明的品牌早已建立了線上的零售渠道,並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他們是怎麼做的?

在線下購物時,品牌很多時候都會推薦會員卡。一些品牌針對微信生態,將公眾號和會員卡綁定,在銷售推薦中,消費者往往成了公眾號+電子會員卡的雙重用戶,這時其每次閱讀、點擊、消費、售後等數據都會被記錄,這就為其以後針對性地做促銷廣告積累了數據基礎。

當帶有優惠券的促銷廣告出現在用戶的朋友圈時,用戶會領取優惠券,其中一條路徑是將其存入卡包,去線下完成購買,另一條路徑是直接被引導到品牌的小程序商城中,在微信生態完成購買。

所以,一些零售品牌藉助微信公眾號+卡包+朋友圈廣告+小程序商城的生態,並且讓三者的活躍度相互促進,構建私域流量池,完成了純線下商業到線上線下融合的轉變。

比如家樂福就比較早地布局了這個生態,如果你關注了家樂福公眾號,就經常被引導綁定會員卡,綁定後會員卡會留在你的卡包裡,再從會員卡直接導流到購物商城的小程序中。三者相互促進和導流,形成穩定的私域流量。

這裡需要說一句,微信生態在今天依然是擁有最大流量的生態,利用好公眾號+小程序+卡券,盤活自己的用戶,是建立私域流量的一個重要基地,它也是線下零售商業的有效補充渠道。

促銷——鏈路化營銷疫情期間,不少人發現對於廣告主來講,效果廣告比品牌廣告更受青睞。正如我在《疫情期間該不該縮減廣告預算?不該!》說的,這個選擇不一定正確,但是可以理解,因為它能夠讓投入迅速轉化。這時候鏈路化營銷的必要性就比較大了。

所謂鏈路化營銷就是看到了,感興趣了,直接完成購買,整個購買過程都在一個鏈路之中,而傳統意義上的營銷是看到,感興趣,多次回憶想起,很久之後再購買,這是大部分傳統廣告的模式。

疫情期間單向街的自救內容就很有代表性。作為一家書店,單向街在疫情期間壓力巨大。它在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求眾籌續命的文章,文章內直接嵌入了小程序購買連結,很多人轉發併購買支持,文章很快過了10w+,而眾籌額也隨之不斷增長。在這個鏈路化營銷裡,單向街沒花一分錢,直接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轉化為實打實的收入。

疫情期間一年一度的MWC大會取消,因此不少手機品牌也取消了新產品的發布和營銷。小米10選擇在這期間按計劃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發布旗艦手機。騰訊在疫情期間推出直播營銷,在騰訊視頻上和看點直播上,用戶可以邊看邊互動,由於看點直播和公眾號打通,用戶可在觀看直播的同時直接完成搶購,實現「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短視頻帶貨這些方式的火爆正體現了鏈路化營銷的特點。

以上是營銷4P的數位化流程,我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除傳統營銷時代的4P外,必須增加用戶要素。用戶是和收入一樣重要的存在。

用戶——常態化運營用戶不是買完即走的水流,而是長期積蓄的流量池。

傳統的線下商業,消費者買完某款商品基本就不再與品牌發生聯繫,基本上是一錘子買賣。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個用戶只要長期使用某款產品,那麼他貢獻的收入一定是長期的且可持續的,這個收入一定大於他的單次消費。

在疫情期間,如果你有長期運營的忠誠用戶,那麼你的商業活動就可以維持。耐克早就為自己的用戶戰略做著準備。

早在2006年,蘋果和耐克就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 Nike + iPod 的運動套件,它可以追蹤用戶的運動日期、時間、距離、熱量消耗值等數據。

如今耐克與Apple Watch合作的 Apple Watch Nike+ 可以指導用戶完成多項動作。在訓練過程中,可以追蹤心率和卡路裡,訓練結束後還能查看統計數據和成績單,它的指導性更像私人教練。為此耐克做了多個相關APP和小程序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和運營用戶的平臺,讓自己和用戶的聯繫不再只是單純的銷售。

疫情期間,耐克在線上發起"把運動帶回家"活動,在騰訊看點上進行健身直播,並召集用戶參與。整個流程從查看圖文,到跳轉健身房小程序,到參與直播健身,全部在微信中完成,直接將公眾號的粉絲轉化為對耐克運動感興趣的用戶。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後續動作是繼續引導消費者進入自己的私域流量,將其轉化成用戶,並長期運營,實現用戶對品牌的終身價值。

03 下一次黑天鵝來臨時,你的數位化是否能經受住「韌性」考驗

疫情是全面檢驗企業產品力,品牌力,營銷力和應變力的一次意外事件,在疫情中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轉危為機的品牌是那些平時就做好了全面數位化準備的品牌。

這次疫情給我們的啟示是企業不要只重視一時的流量,而是要放眼長線,做好全面的數位化準備,數位化不僅是數字營銷更是資產的數位化積累。如果你日常的產品,渠道,營銷,用戶等方面都已經做好了數位化的準備,那麼疫情就不是猝不及防的,你依然可以從容開展商業活動。

疫情之下,數位化是企業靈活性應對的前提,也是獲得韌性增長的推動力,從營銷全流程來說,你的4P有多數位化,增長就有多韌性。

相信這次疫情是一個讓你下定決心的契機,下一次黑天鵝事件來臨的時候,你應該做好數位化生存的準備。

相關焦點

  • 訊飛發布mCube營銷自動化解決方案,助力後疫情時代品牌增長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消費市場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讓品牌營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助力品牌在後疫情時代實現營銷升級和內驅式增長,訊飛AI營銷雲正式發布一站式營銷自動化服務平臺——mCube營銷自動化解決方案, 應用大數據和AI能力,貫通全渠道用戶數據,沉澱用戶數據資產,進行用戶精細化運營,實現營銷再升級 。
  • 後疫情時代,數字營銷行業投融資究竟有什麼趨勢?
    今年的疫情,打破了整體的經濟節奏,但也加速了線下經濟往線上的轉移,甚至創造了一大批科技龍頭股。具體到數字營銷行業而言,之前很火的Shopify市值已超千億美金,微盟、有贊等工具類公司也備受追捧。而在這當中,數字營銷行業投融資究竟是喜是憂?
  • 後疫情階段,關於品牌營銷的30條指引
    中國經濟將進入後疫情時代。尼採說,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使我強大。那麼已經按下2020年營銷啟動鍵的品牌主們,又將走向何方?通過參考第三方報告,及時趣策略團隊推出的《後疫情營銷趨勢變化與品牌機會分析》,從消費者洞察、媒體市場、營銷趨勢三個維度,總結了後疫情時代,關於制定品牌營銷策略的指引,供您參考。
  • 賈麗軍: 處在變化的時代 品牌營銷從4P到4E轉變
    此時此刻我不是作為ECI獎的主席,而是作為一個專業人員跟大家分享數字時代的智能營銷。我說的「智能營銷」跟現在流行詞「智能營銷」不一樣,不是把智能技術應用到營銷上。這不是我今天講的概念的問題,或者也許有專家講你這個是正確的廢話,我們要說的是在數字時代我們智能營銷真正的工具方法論是什麼。大家知道營銷的經典理論是什麼?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宣傳(Promotion),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我的觀點,是4P到4E,到底是哪4E,為什麼變成4E,我今天正好請了徐教授,他也是我這本書的推薦者。
  • 後電商時代的營銷大轉折
    隨著電子商務全新結構的出現,營銷環境處於從產品動銷轉向用戶增長的大轉折時期。這其中孕育著諸多市場機會,營銷人員可以分別從聚合經營、品類經營、碎片化經營三個階段入手。■ 文 / 王小毅 *不僅僅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實都在推動電子商務從傳統電商狀態進階到一個後電商時代。
  • 與時代同行,網易態度營銷領先迭代
    ,都變化太多了,太快了.站在營銷策略頂端的大師的如此感概,真切的表達出中國營銷人的切身感受,世界的營銷本已經變化太多太快,位於中國市場,更如位於營銷風暴的中心,一旦跟不上營銷迭代的步伐,企業和品牌就很容易成為網友評論的"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近日,一個資深的營銷平臺給出了後浪般激情而新銳的營銷迭代產品——"睿享生活圈".經過實踐,在最新代際的網易態度營銷策略的指導下,以最新迭代的營銷理念和最執著的匠人精神捍衛了這家頂級媒體平臺的營銷實力
  • 營銷4P原理(實戰):如何運用4P原理到品牌營銷活動中
    比如有人說,我們公司的產品比他們好,就是不會搞營銷;他們公司的產品不行,但是營銷搞得好。這句話就矛盾了。因為營銷4P的第一P就是產品,營銷和產品不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營銷本身就包含了產品,所以這些話都是不嚴謹的。包括我們最了不起的企業家馬雲也說,「我對營銷一點概念也沒有」,他怎麼能對營銷一點概念也沒有呢?他就是營銷的大神,你千萬不能把他這些話當真,他就是逗我們玩呢。
  • 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董 銘 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 數位化:後疫情時代機場非航收入提升的關鍵
    數位化的消費者現今,美國零售業20%的銷售額來源於電商,消費者對電商的接受程度穩步增長,疫情期間的增長甚至達到了過去10年的水平。當航空旅行恢復後,這將給傳統旅行零售渠道帶來了極大的挑戰。2.數位化銷售大幅擴大選擇範圍這種新的、生活品味品牌營銷對機場來說,基本沒有接受難度,加之很多機場本身已經擁有很強的品牌力,也將進一步推動數位化營銷。合作催生無限潛能長遠來看,機場與航空公司、零售商/品牌(線下和線上)從競爭關係轉為步調一致的合作夥伴,打開了更大的、共享互利的市場機遇。
  • 海馬李偉勝:「後疫情時代」存大好機會
    2020年,儘管全球汽車行業籠罩於病毒疫情陰影之下,海馬汽車仍有萬臺出口銷量預期。海外市場如今已成為海馬汽車在國內市場之外的重要支柱。在首屆中國汽車「砥礪行者」大會上,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李偉勝的發言雖然不長,但卻道出了海馬汽車當下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認識和應對。面對疫情,車企需要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並承擔相應經營風險。
  • 疫情之下,對社群營銷的再認識
    疫情期間,群賣貨爆發式增長,我們該如何認識和把握疫情過後的社群營銷?一場突如其來的突發疫情,倒逼眾多線下、線上企業一下子開始高度重視社群營銷的價值與作用。最近一個月,很多零售企業在快速切換用群賣貨方式,以應對疫情帶來的對到店產生的影響。一些品牌商也快速推出了合伙人模式。
  • 飛豬復盤「雙11」 「後疫情時代」掘金提速
    來源:中國經營報飛豬復盤「雙11」 「後疫情時代」掘金提速本報記者/李立/上海報導「最艱難時刻的勝利才是勝利!」1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飛豬旅行總裁莊卓然在2020飛豬商家大會上表示。爆賣背後也體現出後疫情期旅行消費的變化,「消費人群整體更年輕化,90後在國慶期間出遊的人群佔比63%。在他們的拉動下,整體客單價同比提升25%,」莊卓然透露,「三線以下的城市遊客佔比達到了55%。」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我們之所以要來探究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可能的行為趨勢變化,是因為通常行為的變化都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附圖3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七大趨勢1.衛生與安全保障趨勢:個人層面的衛生習慣提升、食品安全關切與社會層面的公共防疫、社區管理等舉措;2.非接觸式協同辦公趨勢:工作、面試、會議等新模式;3.經濟避險趨勢
  • 後疫情時代的思考:語言行業受何影響?
    中國大陸對疫情的響應比其他地區約早5至6周。2月的一份報告顯示,許多語言服務提供商(LSP)仍能遠程繼續大部分的業務。76%的受訪者預計在3月初之前返回辦公室。但在受災嚴重、管控嚴格的地區,人們只能在疫情結束後返崗。與此同時,義大利全國的防疫舉措將持續至3月25日。國際譯聯歐洲分會(IFT Europe)的義大利成員呼籲各界向5000名語言服務從業者提供幫助。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復甦
    百年一遇的疫情,觸發了十年一遇的市場災難和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大停頓。這是一場慘痛的經歷,生命與財產遭遇摧殘,就業與信貸一片凋零。疫情發生後幾個月,便開始討論「後疫情時代」,實是人類的幸運。  必須要說明,其實病毒並未遠離,人類距離「後疫情時代」尚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對病毒的恐慌,慢慢冷靜下來了,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後疫情恐慌時代」。  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染性,在近代史上唯有西班牙病毒可以媲美。
  • 抓重點 補短板 強消費 打好後疫情時代"強心針"
    國際品牌強勢出擊 「狠折扣」回饋消費者  隨著疫情發展趨緩,雖然中興商業的銷售業績已逐漸恢復,但疫情期間抑制的消費需求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疫情前,國內的消費者很大一部分會海外購買國際品牌或依靠代購,疫情發生後,這部分購買力回歸國內商場;同時,春節是大品牌消費的高峰,由於春節期間消費暫停,這部分的購買力積攢到五一之後爆發,中興商業國際品牌瞄準時機,適時推出直播特價秒殺活動,折扣力度空前,吸引消費者購買。中興商業一樓國際名品COACH、MCM、MK及D.C集合店接連推出特價產品,底價比肩免稅店,讓消費者大呼買的過癮。
  • 數位化時代 營銷職能的工作重心在哪裡?
    原標題:Brand Talk丨第八期:數位化時代,營銷職能的工作重心在哪裡?   品牌需要在數位化時代與消費者進行無縫的連結,這對於品牌方與品牌服務提供方都是極大的挑戰。面對當下境況,營銷職能的重心該在哪裡?第八期BrandTalk品牌說邀請了MetaThink根元諮詢品牌策略總監仲軼璐和胖鯨智庫CEO範懌作為特邀嘉賓進行對話交流。
  • 後疫情時代服裝品牌咋布局?烏丫、紅蜻蜓、太平鳥、波司登這麼說
    9月22日下午,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暨紡織服裝生態圈首屆(2020)年會在上海綠瘦酒店隆重舉行並圓滿收官。論壇旨在為行業發展集思廣益、出謀劃策、同舟共濟、渡劫重生、煥發行業新貌。在主講環節,可持續時尚中國創始人,優意國際CEO楊大筠圍繞「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機遇」展開發言。從內外雙循環、科技化、可持續化時尚等三個方面,談到了優秀企業滿足需求,傑出企業創造市場,在後疫情時代不確定性成為常態,本土企業需要在數位化、自動化、區塊鏈、商業模式進化等與時俱進,僅僅賣貨的概念只會陷入無休止的同質化競爭,紅海的價格博弈是沒有未來的。
  • 5G時代,線上營銷才有前途!
    2020年9月3日,「5G時代,與視俱進」2020年短視頻營銷分享會暨瓷海國際有限品牌頒獎典禮在佛山瓷海國際商務中心盛大舉行
  • 後疫情時代POCT的臨床應用!
    25日專題會議主題為:後疫情時代POCT的臨床應用。專題會議邀請到國內知名專家劉勇教授、李一榮教授、張洋教授作線上演講。以下為專題演講回顧。後疫情時代的發熱門診建設立劉勇教授簡介劉勇教授立足現階段國內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的常態化」特點對「後疫情時代」這一概念作出定義,後疫情時代並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復如前的狀況;而是疫情時起時伏 ,隨時都可能小規模爆發,從外國外地回流以及季節性的發作而且遷延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