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暨紡織服裝生態圈首屆(2020)年會在上海綠瘦酒店隆重舉行並圓滿收官。論壇旨在為行業發展集思廣益、出謀劃策、同舟共濟、渡劫重生、煥發行業新貌。
本次論壇由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紡織服裝生態圈主辦,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承辦,上海商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興市歐品服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溫州宏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來圖雲攝影聯合協辦,LINKINGplus中國服裝產業鏈對接平臺、可持續時尚中國聯盟共同支持,智利格雷曼酒莊、汾酒集團珍藏老酒銷售有限公司、廣州市傑標紡織品有限公司傾情贊助。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服裝設計師》雜誌社常務副社長謝方明、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孫金海、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華澤以及多位行業大咖、知名品牌近200家企業參加本次論壇。
論壇由紡織服裝生態圈創始群主、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主持。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服裝設計師》雜誌社常務副社長謝方明在致辭中提到,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零售業面臨嚴重考驗,加速了「新零售」的落地與下沉,推動了供應鏈的進一步集成與現代化,重新定義「人、貨、場」。他強調企業要苦練內功,做好產品開發、拓寬市場、快速反應、化危為機,共創紡織新天地。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讓行業和企業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新狀況,這令很多人措手不及,順利渡過危機和積極適應環境變化成為企業的必修課。
在主講環節,可持續時尚中國創始人,優意國際CEO楊大筠圍繞「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機遇」展開發言。從內外雙循環、科技化、可持續化時尚等三個方面,談到了優秀企業滿足需求,傑出企業創造市場,在後疫情時代不確定性成為常態,本土企業需要在數位化、自動化、區塊鏈、商業模式進化等與時俱進,僅僅賣貨的概念只會陷入無休止的同質化競爭,紅海的價格博弈是沒有未來的。
中國紡織服裝電商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東華大學教授湯兵勇做了「紡織服裝產業電商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發言,他表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電商發展走向智能化與國際化,催生了電商發展的新模式:開放、合作、創新、共享。
上海烏丫實業有限公司CEO周龍就「後疫情時代烏丫如何創作品牌」進行了介紹。他表示,2014年4月,UOOYAA正式成立。真實、有趣、愛自由、富有冒險精神是UOOYAA的品牌態度。「這個世界從來不缺衣服,缺的是一件好衣服!」自品牌創立以來,推出了一系列和年輕消費者能產生共鳴的設計,比如2017年春夏文化宮系列、2019年春夏唐人街系列、跨界奧特曼系列、城市獵人系列,在競爭對手林立的市場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錢帆為大家分享了「後疫情時代紅蜻蜓品牌數智化轉型策略」。他表示,數智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在前瞻的戰略規劃下,實現企業的數智化進化,而數據中臺作為核心驅動基礎,有序、高效、安全地開展平臺建設尤為重要。數據中心的基礎是「數據」,數據的提升和豐富來自數據中心和與業務的持續融合與深化應用。錢總更簡單直接的介紹了直播爆款策略,趨勢款+暱稱+故事+明星代言+網紅種草+直播帶貨。
寧波太平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歐利民介紹了「後疫情時代太平鳥品牌增長策略」。太平鳥在線上積極推進小程序、網紅直播等新渠道,與薇婭、李佳琦等開展直播帶貨。他還提到,品牌之外,產品是核心。產品平行線開發是太平鳥疫情後實行的,把串聯改成並聯,打破內部組織壁壘,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危機下,還需放下恐懼冷靜布局。
上海商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曉分享了「後疫情時代從阿里AIPL和FAST看品牌營銷全面升級」。她表示,做好對用戶的精準定位,才能規劃對不同階段消費者的運營,使得對每個消費者「量身定做」,大大提升品牌觸達效率。阿里的FAST體系將消費人群進行了劃分,FAST體系在數量維度層面,提供全網消費人群總量(Fertility)和高互動的超級用戶數(Superiority);在質量維度層面,提供了加深率(Advancing)和超級用戶活躍度(Thriving)。
浙江嘉興市歐品服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上輝就「後疫情時代品牌與優質工廠的共生關係」做了分享。他從核心單品、核心供應鏈、品牌定位與材質三個方面分析了品牌可持續發展在產品方面的關鍵。紗線等原材料研發能力、款式設計版型設計能力、完善的品控管理與合理人力配置、擁有可控產能與可變產能極限是優質工廠的定義。
浙江溫州宏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偉在「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演變與猜想」中提到,從80年代的商品短缺時代到如今的數據化協同時代,倒逼供應鏈協同。洪總猜想,後疫情時代將有大量新品牌/電商品牌誕生於新渠道之下,快反門檻越來越高,拍腦袋做決策不可行,服裝供應鏈生態圈的有機組成越來越重要。
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晨華圍繞「後疫情時代波司登品牌登峰之路」做了分享。他表示,疫情的原因,中國品牌紛紛走向變革創新之路。波司登面對挑戰,立足羽絨服專家定位,堅持「品牌引領」打法、夯實產品技術與設計、提升渠道零售能力、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與倡導合作共生五大戰略協同並進。
圓桌會議環節由上海聯合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東華大學教授楊濤主持。各位專家圍繞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發展進行深入討論,對大家所關切的話題做進一步解答。
當被問到「疫情帶來的機遇」時,深圳市易菲妮時裝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建烽表示:疫情雖然帶來高庫存,但同時也帶來了高缺貨。公司看準疫情帶來的機會,給顧客做了更精準的畫像,提升供給精準度,將汽車行業組裝思路,運用到服裝行業,實現了快速反應、滿足小單製造需求。
就「如何成為優質供應商」一題,浙江嘉興市歐品服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上輝談到:優質供應商不僅扮演著品牌方品質保障的角色,同時更重要的是和品牌方實現互相信任基礎之上的生產資源、設計資源等資源共享,實現合作互贏。
就「各品牌如何更好地利用網際網路營銷?」問題,上海商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曉女士表示:企業首先要給核心用戶人群精準畫像,融入品牌本身的核心價值,才能充分利用移動電商,社交媒體滿足自身品牌的營銷需求。
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秘曹益堂先生表示:生意的本質是追求投資回報,中小企業需進一步加強內功,才能得到更持續,穩定的訂單,同時降低庫存和應收帳款。目前大企業已具備一定的數位化能力,但傳統中小企業尚有較大提升空間,將數位化運用推廣到中小企業中去,會大大提高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
當被問及「創辦數位化產業園的初衷時」,浙江溫州宏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偉表示:產業地產、產業集聚有助於更好地打通產業鏈、實現產業升級,整合產業服務,讓專業的人專心做專業的事。
山東尚牛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創始人馬學強和大家分享了服裝行業推進智能製造的成功經驗。馬總表示:智能製造是一個大趨勢,一定會到來,可能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問題,但認定的事,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面對質疑的時候軍心不動,智能製造的美好時光必將到來!
楊濤教授對每位嘉賓的發言做了進一步畫龍點睛的總結。深蹲後才能起跳更高,疫情之下,企業不能消極等待,應趁著這個「機會」,苦練內功,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為疫情過後的更好發展積蓄力量。
最後會議主持人程偉雄先生表示通過半天的會議,行業領導鼓勵與期許,有信心把論壇暨年會做成中國本土鞋服行業的「博鰲論壇」,同時對於分享嘉賓從行業高度、商業模式迭代、如何做品牌、品牌增長策略、數位化策略、直播策略、消費者畫像、品牌與優質工廠的共生關係、產業演變與平臺生態化、品牌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等表示認同。未來,已來!
會後來自重慶的李永忠先生、廣州的何紅爐先生、杭州薛獻忠先生、蘇州莊正偉先生、河南喬君潔女士、韓國姜榮鐵先生、臺灣林權德先生等紛紛表示,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暨紡織服裝生態圈首屆(2020)年會開的很及時,分享嘉賓和圓桌嘉賓的精彩乾貨分享讓與會嘉賓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