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電商時代的營銷大轉折

2020-12-06 經理人網

隨著電子商務全新結構的出現,營銷環境處於從產品動銷轉向用戶增長的大轉折時期。這其中孕育著諸多市場機會,營銷人員可以分別從聚合經營、品類經營、碎片化經營三個階段入手。

■ 文 / 王小毅 *

不僅僅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實都在推動電子商務從傳統電商狀態進階到一個後電商時代。當電子商務的業態改變了,出現全新的結構化調整,後面推動它發展的營銷管理也在發生很大改變。這,即為「後電商時代的營銷大轉折」。

當前營銷大轉折:從產品動銷轉向用戶增長

這是我們自己開發的一個工具(見圖1)。當梳理一家企業營銷工作時,我們要重視它六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實際上都出現了轉折。今天,營銷理論發生的最大改變是從銷售交易轉到用戶增長,這是一個很大的邏輯改變。如果你負責營銷,每天關心的不是如何賣東西,而是客戶從哪裡來,如何讓客戶從已有階段躍升到更高階段,那麼,銷售、賺錢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如果按照這個方向去重新思考,各位的營銷工作可能是翻天覆地的。

沿著這個邏輯,我個人認為有三方面已經出現了大轉折:第一,從一元市場延伸成多元市場。今天,電子商務有不同平臺,同一平臺下,也有不同類型的市場可供選擇。電子商務早已不是大家眼前看到的某幾個大平臺,而是立體架構。關鍵是不同市場的邏輯並不一樣,在一家成功在另一家往往失敗;

第二,渠道多元化。當今市場不斷細分,每一個渠道只能覆蓋一個細分市場,有沒有最簡單的辦法來建立一個渠道管理的模式,可以同時覆蓋所有細分市場?這就是一種營銷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從一元渠道轉到多元渠道。現在的營銷總監要掌握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來實現多元渠道的管理;

第三,產品多元化。今天還有很多企業的產品邏輯是基於季度為單位,甚至以半年為周期,但電子商務中每款產品生命周期都很短,可能只有一個月時間。過去的產品邏輯是無法做出網紅產品的。在製造初期,就介入了設計、渠道、資本等多方主體,投放前通過輔助的第三方大數據工具進行精密的市場分析,就可以精準研判產品到底能不能取得理想的市場效果,甚至是如何設置調整窗口,最大程度減少失敗風險,乃至萬無一失。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商務所在的網際網路市場已經不同於過去的傳統市場。一般而言,市場有兩種邏輯:一種基於正態分布,一種基於冪律(即二八定律)分布(見圖2)。比如「地攤經濟」就是一種典型的正態分布市場。每一個擺地攤的人能獲得的流量有限,即便是銷售能力最弱的人也能平均分得這條街的流量。但很遺憾,今天很多網際網路市場呈現冪律分布,只有最具聰明才智的人有信心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80%的流量。

一個市場往往始於冪律分布,而終結於正態分布。如果一個平臺過度競爭,很難通過一些創新來獲得更多流量時,這個市場已經接近於正態分布。一個有眼光的平臺一定會啟動新的增長曲線,採用新的冪律分布方法,冪律分布法的常見邏輯就是頭部品牌和頭部賣家的產生。只有這樣後續才有跟隨曲線出現,等到新的正態曲線形成,再進入新循環。營銷人員可以據此選擇合作的平臺和進入時機。

紡錘形產業鏈與結構化轉型猜想

中國的產業鏈是典型的紡錘形結構,兩頭小、中間大,也就是說中間商賺取了大家的利潤。電子商務當然革了很多中間商的命,但產業鏈不會因為沒有中間商,而取消中間商環節,新的中間商會崛起。沿著紡錘形產業鏈邏輯看哪些中間商會崛起,可能預示著新的結構化轉型。

有人說:我是做零售的,這麼多年一直深耕社區,但網際網路產生以後,沒有人再來買東西,我越來越弱化。我說,你不要著急,任何網際網路的改變最終競爭一定在用戶階段,誰手上有用戶,誰就能產生一切。未來你可以告訴人家:我不是賣某某東西的,而是擁有某某類型用戶的營銷者。未來可以通過用戶類型區分零售商。

所以新冠肺炎疫情產生後,一些深耕社區的零售商馬上轉型為團購,轉型為線上社區服務,甚至轉型為直播KOL。因為有用戶,他們轉型非常順利。凡是離用戶很遠,腦子裡只想著靠砸廣告、靠賣點獲得用戶,在新一波風口之前你反而拿不到應有的紅利。我想沿著這個紡錘形的價值鏈,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未來轉型的新機會點。

銷售戰場變換的中間機會

這是我特別喜歡畫的模型(見圖3),我自己把100多年的整個商業歷史做了歸納,得到一個很有意思結論:如果今天我做銷售、做零售,在哪裡能得到機會?就是戰場轉化階段。

所有零售業務沿著歷史車輪不斷發展,首先從分散的商業街雜貨店開始,雜貨店從分散轉向集中,百貨出現;百貨發展到一定規模,成本越來越高,連鎖加盟店出現,開始分散;分散到一定程度,超市和購物中心出現,又開始集中;超市到一定規模以後,便利店社區店出現,又開始分散。歷史總是沿著分散-集中-分散-集中循環往復的規律不斷往前。

為什麼?因為一個模式成為主流時,租金成本會增加,同行競爭加劇,一定會催化出新的零售經營方式。當你了解一個趨勢,你會發現真正的機會不在於你比別人更早找到轉化機會,而是這轉化之間有沒有過渡階段存在?

以淘寶誕生為例,當時因為非典的影響大量零售商退出市場,大量廠家貨品積壓產能無法釋放,老百姓買不到想要的東西。這時,常規的邏輯一定是從分散的零售轉型為更高階段的加盟連鎖或者百貨業態,但讓龐大的小商品賣家突然轉型為加盟連鎖和百貨公司的條件並不成熟。作為中間過渡階段,淘寶就很好填補了這個空白,大量分散的線下賣家聚集到一個相對比較集中的網際網路平臺,它的信息搜尋、支付是集中的,但是業態和供應鏈結構是分散的;這種中間狀態一直到天貓的出現才真正被打破。

今天流行的直播亦是如此。它填補了線下和線上之間流量競爭的焦灼點。通過大量主播建立從底部、中腰部到頂部的金字塔結構,實質是將過去線下門店的銷售矩陣放到線上。如此線上格局煥然一新,過去線上流量和產品結構是扁平的、降維的,但今天卻是呈立體布局。

我們可以分階段地來設計演變路徑,從而加深對過渡階段中蘊藏機會的理解,並以此來思考未來的營銷工作。

● 第一階段:聚合經營

一開始,大家選擇流量最多的平臺是因為靠自己單槍匹馬很難獲取流量。多則越多,馬太效應出現。當賣家集中後,一定會為流量發生競爭,最後誰能勝出?只有具有創新的頭部賣家。大家千萬不要覺得砸廣告是好的邏輯,這是一個怪圈。但是到一定程度後,你會發現平臺並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因為再怎麼競爭,賣家永遠在用自己的價值交換,無外乎你的流量變成我的,只是20%變成80%而已。

● 第二階段:品類經營

如何讓整個平臺得到進一步發展?你馬上就會從聚合邏輯轉化為品類增長邏輯。比如以阿里的平臺為例,你會發現阿里品類的概念跟國家統計局產品種類對不上,這是基於市場自身發展出來的邏輯,最具有市場辨識力度。一個產品能夠吸引一大批新用戶,這個產品就會發展成為一個品類,進而吸引更大的細分群體;這個群體由於不斷成長,進而帶動平臺其他產品的銷售。這便是通過品類來獲得市場增長機會的邏輯。

● 第三階段:碎片化經營

當花大錢辦大事的集中化品類經營達到天花板時(有新品但無新類,也就是說無法靠新產品來獲得新的用戶群體),一定要靠新生的細分市場增長來深化經營。碎片化小市場沒有辦法按品類運營,比如專注90後、白領、辣媽,而且還喜歡寵物的人群。碎片化邏輯要考慮的是毛細血管式的渠道,針對不同的社群,以及培育相應的代表性的個體如KOL,可以幫你降低渠道鋪設成本,起到很好的渠道黏性。總而言之,就是採用毛細血管+KOL+諮詢+運營+內容的方式進行經營。

營銷數位化新基建

「營銷數位化新基建」這個概念簡單歸納一下,包含連接、反應、積累、觸發、糾偏五個方面。首先在連接層面,你跟每個用戶產生了連接;在反應層面,你可以在第一時間,甚至以秒計的速度獲得市場反饋;在積累方面,你可以不斷地對用戶進行細分和分層;在觸發層面,你可以隨時激發任何一個細分市場,使得他對你的促銷產生反饋;最後,你可以糾偏,可以產生智能化的管理體系,使得業務可以不斷往上走,而不需要每天夜不能寐地做決策。

但數位化做好,也需要管理的基建支持。今天技術跑在管理前面,但如果沒有管理支撐,很多技術的落地成本會很高。技術為管理服務,管理為業務提供支持。那麼,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管理的基建在哪裡?以零售為例,在供應鏈、商業空間、品牌、全渠道建設,這就是管理的基建。你要圍繞業務內核,做需求、品類、心智佔領和促銷,要達到高頻、高效、高能的結果。

最後,如何善用大好轉折的機遇,屹立商業之巔?個人提出四點建議:

掌握元規則。即不要拘泥於了解某一個平臺的交易規則,而應該了解該項交易規則的背後原因,所以我們要改變,要讓自己做成符合平臺要求的發展方向,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薅平臺的羊毛、鑽制度的空子。

擁抱新業態。既然有大轉折,就有大的機會窗口,我們說百年難遇歷史之大變局,但歷史機會轉瞬即逝,如果不抓住就很可惜,只有以更好的擁抱態度來做。

紮根用戶端。怎麼擁抱?要紮根自己的用戶,只有真正為用戶服務,用戶滿意了,這才是你真正的市場資源,其他所有的東西可能都是虛擬的。

貢獻價值。你的價值到底在哪裡?今天很多人在討論雙循環,質疑內循環是否真正有效。我經常說用電子商務就能很好證明。中國人尤其很多金字塔底部的老百姓,收入並沒有增加,但幸福感絕對增加了。因為電子商務的誕生,讓他們買東西成本更低;因為有了很多社交娛樂,他們每天的精神生活更豐富了。這就是內循環產生的價值,它不是價值轉移,不是把別人的錢放在自己口袋,而是真正創造一種新的價值。

* 本文首發於《經理人》2020年09月刊;作者系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副主任;浙大管院-阿里雲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營銷4P已經沒用了?
    如果這些行業都實現了數位化,那麼它們的形態可以是VR雲景點、電商、外賣、視頻平臺,這些商業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有限,它們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商業的正常運行。有些品牌正是這麼做的,比如生鮮電商、在線教育。
  • 煙臺服裝業邁入「電商時代」
    由傳統銷售到全面營銷,煙臺服裝業已經邁入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電商時代」,在煙臺服裝業的電商發展浪潮中,小王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8天賣出8000多元 民間爆發力不容小覷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電商成為一種不可忽略的商業模式,對服裝行業而言,更是如此。「無論在哪個城市,服裝業的電商數量總是排在前列。」
  • 品牌電商代運營,索象營銷的另一場戰役
    (索象電商團隊618全面備戰,向預定目標衝刺提速)一、索象為何加碼品牌電商代運營業務?中國電商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新零售時代,這是一場以數據為核心的革新。作為中國知名的數位化整合營銷服務提供商,索象一直以來都主張數字商業的競爭實質是「以品牌為中心的數位化整合營銷能力」,「無電商,不整合」,在電商崛起的當下,立足於「電商之都」杭州,索象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電商納入到數位化整合營銷生態鏈條,為索象的品牌營銷服務搭建
  • 農業生態園電商平臺推廣運營怎麼融入網絡營銷概念?
    農業生態園電商平臺推廣運營除了一般的軟文推廣、自媒體平臺推廣和SEO等方式,網絡營銷也是一種推廣運營的方式。那麼,農業生態園電商平臺推廣運營該怎麼融入網絡營銷概念呢?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農業生態園電商平臺推廣運營有許多方式,也有許多網絡營銷的方式。
  • 品牌+營銷開啟黃金珠寶新消費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珠寶行業逐步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菲的成績,如今,面對「90後」甚至「00後」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個性化、時尚化逐漸成為全新的珠寶消費文化,珠寶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勢在必行。面對這一趨勢,珠寶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品牌戰略布局,須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和運作模式;另一方面,以「花樣營銷」贏得年輕消費者的芳心也顯得尤為必要。
  • 後電商時代,滿金店出名了?
    2018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大家已經討論了流量紅利結束很多年後,會突然發現一批新的APP橫空出世,好像一瞬間變得火爆了。這些APP的特點往往是成立時間不長,但是通過渠道下層以及抓住了長尾流量這個巨大的人群,瞬間變成了一款全民應用。
  • 後疫情階段,關於品牌營銷的30條指引
    中國經濟將進入後疫情時代。尼採說,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使我強大。那麼已經按下2020年營銷啟動鍵的品牌主們,又將走向何方?通過參考第三方報告,及時趣策略團隊推出的《後疫情營銷趨勢變化與品牌機會分析》,從消費者洞察、媒體市場、營銷趨勢三個維度,總結了後疫情時代,關於制定品牌營銷策略的指引,供您參考。
  • 泛為科技譚飛:全民短視頻時代,如何提升品牌營銷價值
    8月26-28日,泛為科技COO譚飛出席在烏鎮舉辦的數字營銷行業盛會,並分享了《全民短視頻時代,如何提升品牌營銷價值》,闡述短視頻/直播風靡下品牌營銷的大趨勢和洞察,以及泛為科技為行業營銷效率提升所做的努力。
  • 2020電商在營銷行業的狀態如何?魚爪網為您全面分析
    魚爪網表示目前中國營銷行業現在面臨的狀態是不穩定、不確定、複雜、和模糊。但是在新技術、新媒體、新模式、新消費諸多趨勢下,營銷行業依然到處是機會。那麼,2020年營銷行業的狀態代表了什麼呢?魚爪網就此進行一些解讀。第一,內容帶貨回歸理性。魚爪網分析,現在的內容電商發展是與品牌營銷分離的。
  • 後疫情時代,數字營銷行業投融資究竟有什麼趨勢?
    具體到數字營銷行業而言,之前很火的Shopify市值已超千億美金,微盟、有贊等工具類公司也備受追捧。而在這當中,數字營銷行業投融資究竟是喜是憂?在以「後風口時代買方新思潮」為主題的第三場營銷資本論壇之上,投中資本管理合伙人及投中信息創始人陳頡先生,分享了他的一些相關看法和洞察。
  • 築夢未來:社交電商與區塊鏈數字營銷發展創新峰會在穗舉行
    築夢未來|社交電商與區塊鏈數字營銷發展創新峰會在穗舉行 優格PAM社交電商平臺正式上線【何媒通訊社】(廣州訊)為更好的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11月8日,廣東省營銷師協會、廣東省金融創新研究會、廣東省企業管理協會聯合《粵商天下》雜誌在廣州香格裡拉酒店舉辦《社交電商與區塊鏈數字營銷發展創新峰會》暨優格PAM社交電商營銷平臺上線啟動儀式
  • 宜家《家居指南》謝幕,數字營銷從2D邁向3D時代
    也就是說,宜家停發《家居指南》的背後,顯然還留了「後手」,即通過線上的內容營銷吸引客戶,並嘗試在線上為用戶提供和線下相同的體驗。02 零售的規律倘若只是從宜家的電商化、從紙媒轉向數字媒體的維度解讀停發《家居指南》的誘因,很可能會「只見樹木」。
  • 數字營銷3.0時代的答案「智能」與「生態」
    營銷領域每天都在不斷地進化和發展,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再到以媒體創新、內容創新、傳播溝通方式創新為主,現如今邁進了建立在工業4.0(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基礎上、以消費者個性化、碎片化需求為中心的智能營銷時代。在這個過程中,數字營銷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而萌芽。
  • 2020,「整合營銷」已逝,「鏈路時代」來臨
    他說,明年平臺的營銷資源會越發生態化,廣告主可以不止於視頻營銷,可以圍繞IP,把預算輻射到社交、電商、直播、資訊等各個平臺埠,做全面的整合營銷。當時我在臺下算了一筆帳,那檔綜藝的冠名費大約是1億,如果再整合這位負責人提到的生態營銷資源,可能要再花費5000萬預算。但是,中國有幾個廣告主,能在某個綜藝上的投入就花掉1.5億呢?
  • 水星家紡電商營銷厚積薄發 精準布局線上渠道新模式
    來源:挖貝網在疫情的催化下,電商平臺正成為大批企業營銷突圍的主陣地,伴隨著電商平臺良好的發展態勢,精準化的電商管理和營銷對企業增長顯得愈發重要。事實上,水星家紡作為定位中高端市場的國內家紡龍頭企業,多年來一直在電商營銷方面開拓創新。
  • 5G時代的品牌營銷轉型:智能化、多元化、一體化
    隨著5G時代的逐漸落地,未來5G在廣告營銷中的影響愈來愈深。那麼,具體而言,5G時代下,品牌如何利用5G進行營銷?下面,我們就從5G給營銷帶來的變革說起,談談品牌如何調整營銷策略,才能更好地制勝5G新營銷?
  • 場景方法論:全渠道時代的電商革命
    大分流  商業呈現場景化社群化  網際網路正在促進更為深遠的轉變,奇點臨近,舊的現實範式被拋棄,我們從此面對新的場景時代。移動互聯時代的個性化在商業上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社群化與場景化特徵。社群激活產品從需要到想要,場景也成就電商重新回到人的中心。
  • 跨境電商的巨頭時代,談談「小紅書」的進化之路
    隨著專業代購的興起,一些專業代購陸續在淘寶上開店,從2007年到2013年,這階段被稱為跨境購物的「海淘」時代。從2014年至今,跨境電商行業進入了「跨境進口」時代,進口跨境電商不斷湧現。在2014年以前,海外購市場還是電商領域待開發的一塊藍海市場,為什麼從2014年開始進口跨境電商行業迎來高速發展呢?
  • 吉宏股份:聚焦精準營銷,跨境電商乘風啟航正當時(華安證券)
    打造一站式廣告營銷生態,實現供需兩端流量聚合不同於一般的第三方廣告營銷公司,公司擁有自主搭建對接上遊廣告需求方的DSP平臺和下遊媒體廣告位的SSP平臺,憑藉技術實力打造了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我們認為,未來廣告主將更加注重投放效率,品效合一將是網際網路廣告未來的發展方向。
  • 前沿新知,你必須了解的5G時代電商創新應用,慧萊應邀考察推薦
    前阿里雲華南大區客戶經理、電商專家海東陪同考察將新技術充分的應用於品牌營銷上,基於新華網溯源中國5G物聯網電商信息服務平臺,圍繞「品質品牌信用、品牌知識營銷和時尚品味體驗」三個維度,基於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無人機、XR(AR/VR/MR)、超高清視頻、H5小程序、網絡直播等技術的集成創新,融合溯源中國區塊鏈可信溯源平臺、新華網移動互聯傳播矩陣、社交消費營銷工具和網絡視頻直播銷售等功能服務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