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汗水灑在脫貧第一線——貴州建設職業技術...

2021-01-09 中國教育在線

  為助推望謨縣脫貧攻堅工作,7月22日,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學院黨委書記魯源安率領建築工程分院20餘名志願教師奔赴望謨幫助當地完成住房保障、教育保障控輟保學工作。

學院黨委書記魯源安

  學院在出發前於精技樓二樓階梯教室召開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主題的動員大會,黨委書記魯源安和20餘名即將奔赴望謨的專業教師出席動員大會,學院副院長王昌輝主持會議,動員會還特別邀請了貴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扶貧辦副主任熊奇輝出席。

  魯書記動員志願教師們要把上次在思南縣積累的寶貴工作經驗在這次活動檢驗,鼓勵大家學以致用。在去年全省教育大會上省委書記孫志剛號召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課題做到車間裡",這次正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教師隊伍開拔前合影

  望謨縣脫貧任務艱巨,為順利完成工作,正式工作開展之前,望謨縣政府領導和縣住建局領導班子成員與學院一行在縣政府二樓小會議室召開脫貧攻堅住房保障安全評測專業實踐活動座談會。副縣長吳舟記主持座談會,對學院教師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並介紹望謨縣情況。

望謨縣副縣長吳舟記

  魯書記在會上對參與一線工作的教師強調三點意見,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助推望謨脫貧攻堅安全住房保障工作全力衝刺;二是要強化責任擔當,提高業務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不辜負時代賦予的重任;三是要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保質保量完成住房安全性評定任務。

魯書記座談會上講話

  在工作座談會上,王昌輝副院長針對望謨縣住房安全評定工作任務量巨大的難題提出線下結合線上雙線推動的解決辦法。他表示學院教師的主要貢獻要放在解決專業技術難題上,並結合之前在思南縣的工作經驗,總結工作方案用以指導具體工作,力圖通過這十天的走訪調研總結歸納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住房安全評級指導方案。

  同時學院教師要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育優勢,以一個輻射一群,培訓當地工作人員相關專業知識,並且在此次實踐活動結束後繼續通過網絡對一線工作提供遠程指導。

王昌輝副院長座談會上講話

  對教育保障工作而言,重點是控輟保學,對義務教育流失學生家庭,應進行勸返工作;對初、高中畢業未接受職業教育的務農務工者,要努力宣傳職業教育招生和資助政策。

  此次望謨活動對教師個人的專業水平提高也有非凡意義,是一次用實踐驗證理論,學以致用的寶貴經歷,學院領導希望青年志願教師能更多積累一線工作經驗,將此次在住房安全評定工作中碰到的案例帶回三尺講臺,傳授學生更多實地工作經驗和實用技術,幫助他們更好習得一技之長,以快速彌補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異。

 

相關焦點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發布
    作者簡介蔣廷學,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儲層改造研究所所長,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儲層改造機理及新工藝研究與試驗等工作,獨立提出低傷害大型複合壓裂、「縫網」壓裂技術等5項主體壓裂技術。發表國內外論文235篇,獲授權專利75件,出版技術專著4部。
  • 被遺忘的第一代工業人縮影——共和國鋼結構事業奠基人李瑞驊 |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他的傳記,寫得很細很真誠,不虛偽。「他們經歷世事,又不被世事過於刺痛隨後麻痺,他們永遠熱愛生活,愛惜彼此,有智慧、方法和心境面對一切。」他的傳記,是深入歷史細節、啟發人生智慧的好文本。1952年,李瑞驊打聽到只要給周總理寫信,就可以回國,他以最快的速度提筆,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很快得到了新中國政務院回復。幾十年後,回顧當年為什麼毅然歸國,李瑞驊先生說道:「我是事業心很強的人。我的父輩都是從貧困中努力奮鬥、成就事業的。這種精神自小流淌在我的血液裡。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又鼓勵留學生回國參加建設,我相信總有我成就一番事業的機會,我願意將我在國外所學報效祖國。」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在最近的研究中,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基於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在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膜上直接觀察到了自然環境下生成的二維CaCl晶體,其中鈣離子的價態為+1。相關理論和實驗同時表明,這些二維CaCl晶體具有室溫鐵磁性、金屬性、類壓電性,可形成石墨烯–CaCl異質結,且具備顯著的儲氫和釋氫能力。
  • 深入一線 助推發展|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推進會召開
    為奮力衝刺90天,紮實推進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5月8日,貴州科學院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召開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總結全院扶貧工作進展,交流科技扶貧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階段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
  • 激勵農技人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從技術要素視角審視,農業技術推廣主體為小農戶提供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支撐是有機銜接的重要方面。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顯示,上線使用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實時提供服務的專職農技員有38萬名左右,約佔全國農技推廣機構總人數的70%。
  • ...把農學論文寫在大地上丨金海湖新區雙山鎮松樹社區駐村幹部吉興
    我叫吉興,是貴州省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程系的一名教師,同時也是畢節市金海湖新區雙山鎮松樹社區的一名駐村幹部,如今駐村工作已達四年有餘。  2018年,雙山鎮黨委、政府安排萬名農民技能大培訓任務,進一步拓寬貧困戶的就業渠道,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助推脫貧攻堅。
  • 傳奇寫在祖國大地上|重點實驗室巡禮
    他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在實驗室裡練就的一身本事,放到祖國西部的廣闊天地裡去接受錘鍊,去書寫傳奇……傳奇寫在高原多年來,三江源地區鼠兔泛濫成災,政府斥巨資消滅鼠兔。宏觀方法和微觀技術的融合,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一大特色,也是他們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目標。傳奇寫在歷史在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是歷史最悠久的實驗室之一,可以追溯到1962年創建的動物生態學研究室。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主持人: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上海人類學學會學術年會上,天津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鄭連斌榮獲2020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鄭連斌今年72歲,從事體質人類學研究近40年,他的團隊在國內率先完成了漢族、蒙古族等39個族群的體質研究,獲得了超過6萬人的400多萬個有效體質數據,建立了全國最大的民族體質人類學資料庫,他用一個個腳印把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來聽記者趙徵的報導。不同民族的人,人體數據有什麼區別?鄭連斌最清楚。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亮相央視 在平塘引起熱烈反響
    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貴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發布 黃大發、文朝榮等入選
    「貴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發布儀式現場近年來,在全省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一大批理想堅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他們以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擔當,長時間初心不改地堅持幹一件事,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跡,將偉大滲透在身體力行中,滲透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有成,實幹有成。
  • 【中國科學報】傳奇寫在祖國大地上——走進中國科學院動物生態與...
    他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在實驗室裡練就的一身本事,放到祖國西部的廣闊天地裡去接受錘鍊,去書寫傳奇……  傳奇寫在高原  多年來,三江源地區鼠兔泛濫成災,政府斥巨資消滅鼠兔。最初採用的方式是播撒農藥,不僅汙染環境、破壞中下遊水質,也會誤傷狼、狐狸等獵捕鼠兔的食肉動物。後來人們開發出了無二次毒害的生物防鼠藥,但這同樣會造成食物鏈的斷裂。
  • 貴州舉行「十三五」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月5日貴州舉行跨越大發展 譜寫新篇章 —「十三五」貴州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新聞發布會  1月5日,貴州舉行跨越大發展 譜寫新篇章——「十三五」貴州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新聞發布會,請省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廳長邵勳,省交通運輸廳總規劃師董亮,省公路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阮有力,省交通運輸廳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董翔出席發布會
  • 「犛牛專家」巴桑旺堆:把論文寫在高原大地
    科學養殖犛牛、發展壯大高原特色畜牧業,助力農牧民群眾脫貧、增產增收,是時代賦予基礎畜牧業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談起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作為代表之一的「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畜科所所長巴桑旺堆難掩激動。 在高原從事畜牧業科技工作近30年的巴桑旺堆,接受記者採訪時顯得不善言辭,謙虛、樸實是他留給人的最大印象,也是他數十年如一日對待畜牧業科技工作的態度。
  •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陳佳麗)11月11日上午,由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圖書館聯合舉辦的「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圖片展開展儀式在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行。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真正把科研成果寫在大地上|省農科院生物技術(馬鈴薯)研究所...
    作為科特派一員,我長期連續蹲點不同地方,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白天下地幹活,晚上看文獻、寫材料,專業上不懂的地方,多學多問多看多做,自然也就會了。特別是在貴州開發冬閒地,發展冬作早熟馬鈴薯的過程中,我和團隊成員一起,主要針對冬作區早熟馬鈴薯前期冬春乾旱、寡日照、低溫等逆境因素開展研究,通過不同栽培模式、播期調整、營養調控等手段,摸清冬作早熟馬鈴薯在逆境條件下的生理變化與產量的相關性,併集成冬作早熟馬鈴薯輕簡化栽培技術進行示範推廣。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這標誌著該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截至目前,中國今年剩餘52個貧困縣集中的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7省(區)已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在發布會上,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媒體聯絡處處長楊力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貴州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標對表黨中央戰略部署,感恩奮進、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 發揮稅收「能量」 助推脫貧「摘帽」——貴州稅務部門積極決戰脫貧...
    在壓實責任的同時,各級稅務機關首先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上發力,通過開展黨支部聯建、規範政治生活、完善黨員活動陣地、加強黨員培訓等,把幫扶鎮、幫扶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出來,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出來,帶領村民發展致富。習水縣成功脫貧後給貴州省稅務局授旗致謝。
  • 貴州航空職業學校需要多少學費_貴州職業學校
    貴州航空職業學校需要多少學費,貴州職業學校,學校以科學、良好的教學、管理模式教育好、培養好每一位學生,在組織教學、學生管理、校園安全、後勤保障等方面會不斷探索、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貴州重點公辦職業學校需要多少學費, 成考取得學籍後,合格畢業頒發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教大專文憑。
  • 貴州民族大學:深耕民族學多彩沃土
    任潔 何春在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備受青睞。1951年,貴州民族學院籌建,民族學應運而生。貴州省第一批重點學科、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區域一流建設學科……70年砥礪前行,民族學成為貴州民族大學名副其實的「龍頭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