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華裔女生,意外發現細菌吃掉塑料,價值5000萬元

2020-10-18 火星科普

塑料是人工合成出來的一種高分子材料,它們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塑膠袋、塑料桶以及各種塑料製品。塑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白色汙染」。大部分廢棄塑料都無法快速降解掉,它們會長期殘留在大自然中,持續時間可達幾百上千年。

據估計,全世界目前每年製造出的塑料多達3億噸。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塑料已經累計生產了90億噸。然而,只有一半不到的塑料被得到妥善處理——回收或者焚燒,而超過一半的塑料被廢棄掉。90%的廢棄塑料散播在陸地上,另外10%進入海洋中。

此前,科學家已經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發現了塑料,並且還在深海動物的體內發現了微塑料。另外,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參與者食用由塑料包裝的食物和水。一周後,科學家在受試者的排洩物中檢測出了塑料微粒,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

由此可見,廢棄的塑料不但會危害到生態系統,而且最終還會危害到人類自身。對此,科學家正在研究解決方法。一種方法是開發出可降解的塑料,當它們被廢棄到自然界中時,很快可以自發地被太陽光、微生物以及昆蟲降解掉,對環境無害。

但可降解塑料的成本比較高,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推廣應用。此外,還有些塑料要求耐用,不能被設計成可降解。當它們被廢棄之後,長期無法降解,將會汙染生態系統。

還有一種處理塑料的高效方法未來或能得到推廣,它由時年19歲的華裔女高中生姚佳韻(Jeany Yao)和她的同學意外發現。她當時在參觀一個垃圾處理站時,被眼前堆積如山的塑料垃圾深深震撼到。這麼多塑料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被掩埋掉,自然界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才能將其分解掉。

於是,姚佳韻的腦海裡產生了一個念想,她想要找到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處理塑料垃圾。為此,她查閱了大量的科研論文,從中尋找突破口。經過反覆論證,她把目光投向了細菌。

姚佳韻在一處受到塑料垃圾汙染的土壤中採集細菌,她想要看看這些地方的細菌是否有特別之處。在一次實驗時,她不小心打破了瓶子,把正在培養的細菌灑到旁邊的塑料上。結果,姚佳韻意外發現,塑料竟被細菌吃掉了。

通過堅持不懈的嘗試,姚佳韻優化了處理方法,可以讓細菌分解塑料的速率提高數十倍。經過細菌的分解之後,塑料會降解成二氧化碳、酒精和水,這樣塑料得到了無害化的處理。

這項研究成果振奮人心,其價值估計達到5000萬元。如果該研究能夠成功推廣開來,無疑將會造福全人類。

高中畢業之後,姚佳韻進入多倫多大學就讀,她的專業選擇了生物化學和環境科學。她希望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涯,可以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以進一步改進細菌分解塑料的方法。姚佳韻覺得,對於塑料降解的研究是她真正值得追求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關於塑料處理,19歲華裔女生最新研究價值5000萬
    此前,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發現的塑料,在深海動物的體內同樣也發現了其微成分。隨後,科學家讓志願者一周內堅持進食塑料包裝的食物和水,並在他們的排洩物中檢測出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的塑料微粒。年僅19歲的華裔女高中生姚佳韻(Jeany Yao)和她的同學意外發現了一種處理塑料的高效方法,或許能在未來得到推廣。姚佳韻曾參觀一個垃圾處理站,對堆積如山的垃圾深感震撼,於是她默默下定決心要找到一種有效的塑料處理方法。
  • 中國天才意外發現吃掉塑料的細菌,價值5000萬元,最後選擇加拿大
    引言相信大家都知道塑料是我們人工合成的一種材料,雖然用途很高,但是它對環境的危害十分的重大,所以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尋找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而我們國家的天才少女意外發現了可以吃掉塑料的細菌,價值5000萬元,在她高中畢業後就選擇了到加拿大。
  • 19歲女孩姚佳韻,意外發現天然降解塑料的細菌,如今怎樣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對於如何有效解決塑料製品帶來重大突破的居然是一個19歲華裔女生——姚佳韻。然而就在前段時間,一位19歲的華裔女生意外發現天然降解塑料的方法——細菌「吃掉塑料」,這樣不僅可以讓塑料得到有效的分解,而且還不會產生任何的環境汙染。
  • 可以吃塑料的細菌,被華裔女生發現,「白色汙染」有救了?
    塑料所造成的危害不僅是對大自然中的生物,也已經嚴重的危害了人類自身,曾經就在人的身體裡面發現了它的存在如果想要改善這一問題,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研發出可降解的塑料,或者是可以找到更完美的處理方式。塑料之所以備受歡迎,是因為用起來方便且價格便宜,但是如果想要把塑料完全的降解,所耗費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所以降解塑料依舊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然而在前段時間,一位19歲的華裔女高中生就找到了處理垃圾的好方式,可以讓塑料得到有效的分解,並且不會產生任何的環境汙染。
  • 19歲華裔女生,意外發現天然降解塑料法,身價飆升,比爾蓋茨:點讚
    在加拿大,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努力又不失天賦的華裔女孩。在她19歲時,通過日夜的研究突破了世界長期困擾的一大難題--塑料垃圾降解問題。她的研究成果被多方重視,市場估價近5000萬元。女孩的名字叫做姚佳韻。就是在了解到環境保護的各方面知識後,姚佳韻下定決心解決環境問題,以致使最終塑料降解技術的發現。但她真正開始考慮白色汙染問題,要從一次露營活動說起。
  • 一位19歲少女,發現能吃塑料的細菌,人類或不用為白色汙染擔憂!
    僅僅19歲的少女,發現一種能吃塑料的細菌,價值超過千萬!塑膠袋的出現方便人的生活,幾乎無處可見,無論是外賣的包裝還是去超市購物,都會用到塑膠袋,這幾年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威脅到地球的環境,雖然它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給地球上來了很嚴重的傷害。
  • 19歲加拿大華裔女孩身價近5000萬!比爾蓋茨都來聽她演講!大寫的服!
    這個19歲剛上大學華裔女孩被加拿大慈善機構PlanCanada評選為「全國20歲以下的20名頂尖青少年」成堆的塑料垃圾山映入眼帘啊,前的這一切著實嚇了她們一跳。當時她們呆立在垃圾山前,木然跟身邊的工作人員諮詢道:「塑料垃圾如何銷毀呢?」「可能5000年都不會消解。」工作人員嘆息了一聲說到。
  • 18歲的她身價高達近5000萬元,連比爾·蓋茨都來聽她演講,大寫的服!
    而人家在18歲時,卻讓自己成為了一名身價高達近5000萬元的女科學家,連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和Google創始人之一賴利·佩吉都想來聽她和同伴的演講。她是華裔女孩姚佳韻,加拿大慈善機構Plan Canada評選出的「全國20歲以下的20名頂尖青少年」之一。
  • 科學家發現以有毒塑料為食的細菌
    該細菌能夠分解廣泛使用但很少回收的聚氨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有毒塑料為食的細菌。這種細菌不僅會分解塑料,還會把塑料當作食物來提供能量。這種細菌是在一個傾倒塑料的垃圾場發現的,它是已知的第一個攻擊聚氨酯的細菌。
  • 能吃掉塑料的細菌
    儘管我們非常努力,我們用過的塑料中僅有9%被回收利用。更糟糕的是,塑料十分牢固,經久耐用,據研究人員估計,可能需要500到5000年,這些塑料才會分解。它釋放有毒化學成分進入海洋、土壤,進入我們的食物、我們的水源,最終被我們吸收。 So how did we wind up with so much plastic waste?
  • 日本最新研究:細菌竟然可以「吃掉」塑料
    塑料是當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經濟和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不過,廢舊塑料的處理卻是令全世界十分頭疼的難題,一旦被丟棄,就會變成大自然中難以被降解的頑固垃圾,威脅著整個地球的環境。最近,日本科學家通過分析發現,一種可以「吃掉」塑料的細菌有望成為塑料垃圾的「終結者」。
  • Science:科學家發現可有效降解塑料的特殊細菌群體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3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很多一次性水瓶中發現了可以
  • 46歲華裔鞋王在美國意外身亡,川普女兒伊萬卡發文哀悼
    46歲華裔鞋王在美國意外身亡根據海外媒體報導,11月27日,美國華裔鞋王謝家華在探訪親友時,遇到火災被嚴重燒傷,被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據悉,謝家華是非常知名的華裔企業家,在美國的商業成就相當高,他20多歲就開始創業,白手起家,創立了全球最大鞋類電商Zappos,Zappos在成立後的的20多年裡一路高歌猛進,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鞋類電商,銷售額一度佔到全美鞋類的四分之一,被稱為「賣鞋的亞馬遜」,謝家華也被稱為「楊致遠第二」。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史丹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吳唯民介紹說,中美聯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僅首次為微生物降解塑料提供了有力的科學證據,也為開發生物降解聚苯乙烯塑料製品的技術提供了全新思路。一個中學女生無意中發現蟲盒泡沫有噬咬痕跡據新華社2003年報導,關於「蟲子吃塑料」,曾被一位西安的中學女生發現。
  • 美國學生發現吃塑料的細菌 或有助緩解全球汙染危機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英媒稱,一位學生也許發現了應對全球最緊迫的環境危機之一的解決辦法——培育可以「吞噬」塑料的細菌並將其分解為無害的副產品。韋格隨後把樣本帶回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學院,開始從約300多種細菌中測試脂肪酶(一種可以消化脂肪的酶),它潛在可以分解塑料,而且令塑料對細菌而言可口。韋格識別出20種可以生成脂肪酶的細菌,其中有三種酶含量相對很高。接下來,她給這三種微生物(其中一種似乎此前未被發現)強制餵食從水瓶切下的PET條狀物。
  • 塑料垃圾越來越多?我們有能「吃」塑料的細菌了!
    這些輕便、結實、造價低廉的東西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卻也製造了幾乎同樣大的麻煩。2010年,光是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產生的塑料垃圾就多達2.75億噸。大量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正在對環境和其他生物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得不到妥善處理的塑料垃圾正在造成日益嚴重的不良後果。
  • Science:科學家找到了能「吃」塑料的細菌!
    最近,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小田耕平(Kohei Oda)課題組發現了一種相當有潛質的微生物。他們的研究論文[1]近日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負責進行生物降解工作的主要群體是微生物,對它們來說,降解的主要目的是「填飽肚子」。
  • 環境||吃塑料的蟲子和吃金屬的細菌
    經實驗發現,100隻黃粉蟲每天可以吃掉34-39毫克的泡沫塑料。在16天的試驗期,蟲子攝入泡沫塑料中47.7%轉化為CO2。而殘留(約49.2%)被轉化為類似兔糞便的生物降解顆粒被排洩出體外。吃金屬的細菌國際科學錳是地球上最豐富的金屬元素之一,科學家一直懷疑其氧化可以為一些微生物生長提供能量,但就是缺乏直接的證據支持。然而,來自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微生物學家在進行不相關的實驗後,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的確可以利用錳氧化獲得能量並將能量用於同化二氧化碳的細菌。
  • 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細菌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以聚氨酯為食的新型細菌,這種塑料很難回收或銷毀。Scientists say the discovery could help reduce a flood of hard-to-recycle plastics that are ending up in the world's landfills and polluting oceans.
  • 細菌能「吃」塑料?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衛士,網友:給日本點讚
    我們最熟悉的塑料垃圾,如一次性餐具、塑料瓶、食品袋、農用塑料薄膜等,這些垃圾很難降解,對環境造成很小巨大的汙染。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全球每年都有數百萬個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塑料瓶最終將被丟棄在大街之上和海裡。目前,日本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種細菌可以「吃塑料」,而在未來,這種細菌有望清理地球之上的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