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做一份刺身這麼講究,不是所有的生魚片都能叫做刺身的

2020-11-30 聯美愛海鮮

刺身,是日本料理體系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有人會認為吃幾片生魚就是「和食大餐」了。這麼說雖顯誇張,但不可否認刺身的重要地位。那麼,之所以叫生魚片,就是因為魚是「生」的嗎?這種看似簡單的料理還有什麼秘密呢?

《廚與藝》的作者小山裕久這樣說:即使是將魚切成小片,因切片的人和使用的刀有所不同,就會變成不同的「料理」。

「刀工」即是烹飪

刀工,是世界任何料理、烹飪的基礎,簡單說,就是將大塊食物變成小塊,方便食用。但在日本料理中,刀工可不止是分割食物。

之於生魚片來說,刀工是透過料理人的技術,讓食材更美味的呈現。因此,刀工本身就是烹飪的方法。

我們偶爾會遇到「氧化發黑」的金槍魚赤身,這是不合格的。合格的刺身,每一片魚肉的切口都晶瑩剔透,上桌一段時間後仍然保持著彈性。而不達標的生魚片,往往會從切口處流失水分,讓魚肉失去原本的鮮味。聯美海產是專業的金槍魚供應商,每周把從太平洋把金槍魚運送回國,品質很有保障。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湊熱鬧。當一盤刺身擺上桌,未動口之前,從擺盤、魚生的顏色、紋理、切法,行家一看便知好不好。這如何做到?

魚生擺盤的講究

生魚片的藝術不僅在於新鮮食材賦予味蕾的美妙口感,更是一門美學。即使你不習慣刺身的味道,也無法否認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烹製它只需要用刀切。

除了食材本身,刺身的厚薄程度也是影響它好吃與否的關鍵因素。在日料中,刺身分為厚造、薄造、角造。你吃的生魚片是否有時厚薄不一,有時又呈現方正模樣。這是根據食材的不同,廚師採用不同的切割技巧,來賦予刺身最合適的口感。

裝生魚片的器皿一般採用瓷質、陶質或者其他材質,在形狀上多選用船型、扇形等精美的造型。刺身一般以三、五、七奇數擺列,而且日本料理講究「真、行、堆、疊」。

一份刺身,點睛之處在於配飾料的點綴。以紫蘇葉、海草、細蘿蔔絲等作為刺身配料,不僅給人新鮮和清新的感覺,又可以去腥、豐富口感。

魚生刀法的講究

割烹,是高級料理店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廚師在吧檯內烹飪各種美味,食客坐在吧檯邊吃邊欣賞師傅們的技法。以下幾種切生魚片的刀法了解一下,就不會只看熱鬧了。

切魚生都是以刀鋒切入,方向是由後向前,一氣呵成。與其說是切,不如說是滑,要用恰到好處的力道,讓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看似簡單,要掌握好其實並非易事。切法有平切、削切、薄切、細切、松皮切等,大家有機會可以嘗試著自己動手切一下。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把生魚片叫做刺身?
    一、刺身名字的由來中國早在周朝就開始吃生魚片了,當時在中國稱為魚膾,最早在中國出現吃魚生的時期,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的出土青銅器。三國時期的陳登,是曹操滅呂布的大功臣,封了伏波將軍,但卻於三十九歲時英年早逝,野史有聞,陳登超級喜歡吃生魚片,但那時的食品保鮮技術很落後,陳登可能是死於腸胃病。
  •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過程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在日本料理之中,最是以各種新鮮的刺身製作居多,日本人喜愛吃生食的習慣向來是由來已久的,因為所處環境的影響,所以日本人幾乎只要是廚師,都會做上那麼一兩道美味的刺身料理。
  • 日料冷知識:金槍魚曾是「豬都不吃」的下等魚,雞睪丸也能做刺身
    如果說在日料界有什麼人人皆知的美食,那金槍魚刺身一定能躋身Top 3之列。這種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的鱸形目鯖科魚類,一向以天價著稱。據《朝日新聞》報導,2020年1月5日,在日本東京都豐州市場舉行的海鮮拍賣會上,一條重275公斤的青森·大間產金槍魚,以1億9320萬日元的價格成交,每公斤約合人民幣4.5萬元,一片金槍魚刺身下肚,幾百塊錢就沒了。這個價格還不是最高的,1999年,一條278公斤的大間產金槍魚,曾以3億3360萬日元的天價成交,相當於人民幣兩千萬元。
  • 日本「刺身」除了魚,竟然還有這些,有一種你絕對想不到
    之前網際網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日本老百姓吃什麼還真不知道。後來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Ren體宴」,咳咳,少兒不宜啊。後來就知道了日本刺身。日本是個四周環海的島國,很多老百姓靠打漁為生,古代也沒那麼多講究,打上魚來在船上就直接吃了,那時候的日本漁民有些還是很野蠻的。後來慢慢就成了一種文化,魚的品種,刀的種類等等都在慢慢演變。
  • 收藏:了解日料雙雄——刺身、壽司,這一篇就夠了!
    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品嘗的料理,它極其講究形與色,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輪美奐,讓人不忍下箸。日本人很追求完美,擺盤自然別致是日本料理引人之處。擺出的菜有主有次有點綴,拼色則紅、黃、綠、白、黑協調,一份拼擺得法的日餐菜點,確如一件插花佳作,令人賞心悅目。
  • 漲知識了,沒想到這才是吃刺身的正確方式,你吃對了嗎?
    很多人都愛吃日本料理,其中當然少不了刺身。刺身也叫做生魚片,就是將新鮮的魚類或者貝類切成薄片,然後沾上調料吃。不過關於生魚片的吃法,多數人都只是模糊的了解,雖然有人嘗過生魚片,但是對於生魚片的正確吃飯卻不一定有了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吃刺身的正確吃法。
  • 日本刺身與中國的淵源探究
    日語漢字將「刺身」寫作「刺身」(さしみ),羅馬音為sashimi。「刺身」一詞是日本室町時代開始產生的。由於切成薄片的魚肉難以知道是什麼魚,廚師為了表明所做的「さしみ」用的是某種魚,就把該魚的鰭插在上面,於是就有了「刺身」的說法,同時,所插的魚鰭除了有表明正身的作用外,也是一種裝飾。
  • 章紅魚~刺身新寵
    品魚的本味,我們講究清蒸,而日本人,乾脆就是生食。生食對魚的品種和新鮮度要求非常高,只有像日本這樣四周環海的狹長島國,才可能形成這樣的傳統,好在現在的養殖、倉儲和運輸的改變,讓我們隨時就可以吃到新鮮的刺身了。
  • 這魚在日本是頂級刺身,在歐洲卻堪比錦鯉,網友:活彩票
    我們也都知道日本的海鮮非常的多,而且日本當地人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那他們的口味也比較奇特,吃海鮮的時候,通常都會吃一些生的食物。比如說像生魚片,生海膽,生魷魚之類的,本人在平時吃得最多的就要數誦一遍了,而且他們還經常把魚做成刺身來吃。因為只有這樣的做法,讓他們覺得這樣才能保持食物最原始的味道,所以,在日本刺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了。
  • 三亞必吃刺身店推薦丨丨海釣達人「東星斑」帶來的深海美味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據記載,公元14世紀時,日本人吃刺身便已經成為時尚。近些年,隨著餐飲業國際間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國好吃的東西都能在國內找到。刺身也是這樣,它已經從日本料理店走進了數量眾多的中高檔中餐館。在高星酒店林立的三亞,不乏有高檔日料刺身的酒店餐廳,但專門只做刺身的卻鮮少有。
  • 一層山小漁翁說:原來能做刺身的「大象鼻子」叫做象拔蚌
    象拔蚌象拔蚌的做法有很多,但總體都是突出象拔本身的清鮮原味,保留象拔堅韌的口感,常見的做法有象拔蚌煲粥、白灼象拔蚌、濃湯象拔、清炒象拔蚌等等。小漁翁來給大家介紹一道家庭版的象拔蚌刺身。象拔蚌刺身材料:象拔蚌、冰塊、芥辣、日式醬料做法:1.將象拔蚌洗淨,用小刀沿著兩邊蚌殼內側切割取出蚌肉。
  • 大家猜一猜 為什麼小編說有些人的刺身都白吃了?
    在日本,擺盤講究華麗的生魚片會被稱為" 造身",對造型的視覺效果沒那麼看重的則叫" 刺身"。隨著食材的豐富,除了最早的生魚片之外,能夠製作刺身的食材也越來越多。蒟蒻、豆腐皮、海帶、蘆筍等也可以稱作刺身,但如馬肉等生肉類切片就只能叫" 馬刺",稱不上" 馬造身"。
  • 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
    導讀: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講起刺身,許多人會想起它是日本的特色美食。你說的對,日本的刺身聞名世界,非常是日本北海道魚場,海鮮種類多種多樣,同樣是日本刺身比較好的原料採購地。那日本頂尖刺身魚排行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塊去認真了解一下吧。
  • 國人日本遊玩,花8000日元吃飛魚刺身,網友:就不怕得病嗎?
    美食的進化也是從火的運用開始的,食物做熟之後的味道要比生食好得多,也因此而演變出了豐富多彩的美食。現代社會,人們的食物都是以熟食為主,尤其是中國,炒是中國菜的一大核心。但是在很多國家,人們依然保留著一些生食的習慣,像國外的牛排,吃的就是不能全熟的牛肉。當然這些生食主要是集中在牛肉和海魚肉,因為這些肉類所含寄生蟲較少,生食不會對人身體造成太大傷害。
  • 日料菜單上的生魚片,名字倒是會念,但不知道這些魚都長什麼樣?
    日本料理被認為是高檔料理之一,在日本料理店,常見的無非是些生魚片。難得吃一次日本料理,卻不知道這菜單上都是些什麼魚。名字倒是會念,但不知道什麼魚長什麼樣。吃日料不知道怎麼點,這些生魚片都是什麼魚?一起來看看吧。
  • 日料菜單上的生魚片都是啥魚?這種「合成」的生魚片,有兩種顏色
    如今走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店。雖然都是日料,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區別。有的日本料理店,就只賣日式便當、日式拉麵。有的日本料理店,則會賣高檔一點的刺身和壽司。刺身是日料中的精華,也是日料中較為昂貴的部分。
  • 日本最有名的刺身料理,用的都是哪些魚,很多人吃過卻不知魚名!
    魚皮可以炸吃,魚頭魚骨頭可以做湯,魚肉可以可以片成生魚片,一魚三吃,可以吃到魚的多種吃法,而且一點也不浪費。用三文魚做出來的魚湯,鮮美可口,喝起來很過癮。而三文魚的魚皮炸出來,香脆美味,蘸上一點辣椒粉,吃起來很爽口。而三文魚的生魚片,蘸上點調味料,再蘸上一點芥末,那口感簡直太美味了。在我國,一般沿海地區都喜歡吃生魚片,對於內地的人來說,吃著就很不習慣。
  • 讓人接受不了的日本美食,牛蛙刺身不算啥,看到它:不敢吃
    日本是個水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他們國家的食物絕大多是都是圍繞著海鮮做出來的,生魚片是他們的最愛,幾乎不管什麼魚類他們都能將其做成生魚片吃下去。雖然這些對於國人來說還算能接受,接下來不能接受的來了,尤其是看到最後一種完全不敢吃呀!
  •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藍鰭金槍魚的產量非常低,不到全球產量的1%,價格非常高;其體型碩大,長度最長可達4.5米,是金槍魚類中最大型的魚種;其肉質結實細嫩,口感爽滑帶脆,又鮮又甜,是做生魚片和壽司的首選食材;藍鰭金槍魚是高級的生魚片原料,價格最高的是帶有脂肪的腹肉(TORO),油脂豐厚、肉質鮮美細膩。
  • 日本料理系列十五:鯛魚昆布刺身,真奇怪!原來還能這樣做
    鯛魚昆布刺身是將昆布的味道稍微轉移到鯛魚的生魚片上,在家也能做出很好的味道!事先用鹽和醋醃製,可以保存三天。不要一直用昆布包著魚肉,不然魚肉上的昆布味會很濃。材料:刺身用的新鮮鯛魚肉(背身)一枚200克左右、鹽適量、醋適量、昆布5x24cm的昆布二枚、燙熟的三葉莖適量、山葵泥適量。用厚厚的餐用紙蘸上醋,輕鬆擰乾,在昆布的表面擦去灰塵,使其和鯛魚肉的溼度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