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存在一個極大的怪現象,高考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時代社會對教育的焦慮感反而沒有現如今大部分學生能上大學的時代大。
時代變了,教育變了,學生、家長、教師都變了。
八十年代的時候,能上大學的簡直鳳毛麟角,真正的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但那是社會上好像並不為此感到焦慮,沒有鋪天蓋地的教輔資料,沒有補課,沒有擇校,沒有學區房,沒有家長訛學校,學生跳樓的很少,沒有輔導班培訓班,沒有班級群,沒有家長籤名與輔導作業。沒有上下學接送,沒有幼兒園。沒有ppt,沒有責任狀,沒有給家長的一封信,沒有曬課,沒有監控,沒有各項檢查。老師也沒有現在學歷高,農村老師很多比學生到校晚比學生離校早。
那時的學生能排名能公布成績,能罵能打能開除
能留級。
但後來都變了,慢慢的都變了,從沒有到有,從能到不能。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呢?簡直就是一個大的課題。朋友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