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蝙蝠、老鼠...歷史上那些傳播疫病的動物

2021-01-15 騰訊網

1347至1351年,鼠疫席捲歐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歷史上,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疾病並不罕見,蝙蝠、老鼠、大猩猩等動物攜帶的病毒在歷史上都曾給人類社會製造過大災難。

大猩猩帶來愛滋病

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起源於非洲中西部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在20世紀初變異傳播給人類。

研究人員發現,猴免疫缺陷病毒起源於生活在喀麥隆的一種黑猩猩。非洲人大量狩獵野生動物,大猩猩的肉不僅可以食用,有的部落還將它們用於宗教活動。於是,大猩猩被廣泛獵殺。在獵殺過程中,大猩猩抓傷獵人,猴免疫缺陷病毒就會進入獵人血液裡。一開始,對於人類來說,猴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種弱病毒,它經常在感染人類幾周內被人類免疫系統抑制。但漸漸地,猴免疫缺陷病毒發生變異,這一過程大概在1900年至1940年間完成。

有一種說法稱,1908年,一名班圖族獵人與攜帶猴免疫缺陷病毒的黑猩猩近身格鬥並發生了血液接觸。狩獵歸來後,他去了人口密集區,通過性接觸傳播病毒。當時,這名獵人所生活的區域正在經歷一場劇變,德國在1884年佔領這片區域,將其命名為德屬喀麥隆。歐洲人對非洲的殖民化促進了愛滋病的傳播。另一種觀點認為,非洲的不安全醫療做法,比如大規模疫苗接種、抗生素和抗瘧疾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注射器未經消毒重複使用,成了愛滋病毒適應人體並傳播的最初途徑。

剛果(金)脫離比利時獨立前夕,時局動蕩,經濟不景氣導致剛果河兩岸出現許多妓院,成為滋養愛滋病毒的溫床。現在已知最早的HIV-1(1型愛滋病毒)樣本來自1959年比屬剛果首府利奧波德維爾(現在的金夏沙)。1960年剛果(金)獨立後,在聯合國幫助下,引進許多海地青年參與建設。幾年後,一些海地青年帶著愛滋病毒回國,接著,海地暴發小規模愛滋病毒流行。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著越戰,戰場上急需血液。在1971年至1972年間,海地血液販子開辦的「血液中心」平均每月向美國輸送6000多升血漿,其中一些血漿中攜帶著愛滋病毒。就這樣,愛滋病毒穿過大洋的阻隔,從剛果河畔來到美國。起初愛滋病發病率低,所以人們並沒有注意到這種傳染病。當首次報告美國大城市發現的愛滋病病例時,一些社區的愛滋病感染率已經超過5%。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洛杉磯5名男同性戀病人的離奇病例報告,這種怪病有了歷史上第一次正式記載。1982年8月,被定名為愛滋病。

「毒王」蝙蝠多次引發疫情

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和非典病毒背後都有蝙蝠的身影。

在非洲一些農村地區,蝙蝠是常見食物,經常被燻烤或做湯吃掉,人們在捕捉和處理蝙蝠的過程中感染伊波拉病毒。薩伊共和國(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揚布庫鎮一所學校校長馬巴洛·洛凱拉是已知的1976年薩伊伊波拉疫情第一例病例。他去世後,其家人和朋友紛紛病倒,疫情蔓延。在各方努力下,疫情在三個月內得到控制。

隨後,同薩伊接壤的蘇丹西赤道省馬裡迪鎮、恩扎拉鎮及周邊地區也出現伊波拉病毒擴散。蘇丹的疫情持續長達5個月。經過數場疫情後,伊波拉病毒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直至1994年在加彭捲土重來。此後,非洲多次暴發伊波拉疫情,造成西非地區數萬人喪生。

2003年中國爆發非典疫情,研究人員證實病毒源自中華菊頭蝠,果子狸只是把病毒直接傳播給人類的「中介」。

2012年沙烏地阿拉伯出現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很快在中東地區擴散。世衛組織稱,蝙蝠可能是這種病毒的最初宿主,駱駝只是把病毒傳給人類的媒介。

蝙蝠除了攜帶這三種病毒外,還是1994年澳大利亞出現的尼帕病毒和1999年4月馬來西亞出現的亨德拉病毒等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它們身上還有很多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的病毒,從這方面來看,蝙蝠可謂名副其實的「毒王」。

曾把歐洲變成「人間地獄」的鼠疫

鼠疫又被稱為「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曾數次大規模暴發。

鼠疫由鼠疫桿菌引發,主要在嚙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鼠疫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或食用被汙染的未煮熟食物傳播。

世界範圍內第一場大規模鼠疫發生在公元541年至542年間,這場鼠疫肆虐東羅馬帝國(又稱拜佔庭帝國)、薩珊帝國以及整個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接著,四處亂竄的老鼠搭上前往地中海對岸的航船,把鼠疫散播到各地。有記載稱,在鼠疫高峰期,君士坦丁堡每天死亡一萬人,整座城市就像是個大墓場。這場鼠疫造成大約2500萬人至5000萬人死亡。

1347年到1351年,一場更大規模的鼠瘟——黑死病席捲歐洲,把歐洲變成「死亡陷阱」。黑死病最初於1338年中亞一個小城中出現,1340年左右向南傳到印度,隨後向西沿古代商道傳到俄羅斯東部。1348年,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法國、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發了黑死病。1352年,黑死病襲擊了莫斯科,連莫斯科大公和東正教的教主都相繼死去。

除了歐洲,鼠疫還通過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過英吉利海峽,蔓延到英國。當時人們對死者屍體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處理屍體的工人們沒有任何防護,這助長了疾病的蔓延。

在這場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嚴重。在佛羅倫斯,80%的人死於黑死病。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代表薄伽丘在《十日談》中寫道,佛羅倫斯一下子變成人間地獄,路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倒地而亡,每隔一小時就有大批屍體被運往城外。黑死病四年內造成歐洲多達1/3的人口死亡,並導致歐洲人對猶太人、乞丐、麻風病人等少數群體廣泛迫害。很多人遷怒於少數群體,指責他們是瘟病傳播者,僅僅在斯特拉斯堡城就有1.6萬名猶太人被殺。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其中2500萬為歐洲人。此後300年間,黑死病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據《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蝙蝠是老鼠變的?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如果不少的科學愛好者非要知道「蝙蝠的起源歷史是什麼?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那我們從一個起源歷史的時間問題上,可能就會打消你們的想法。根據現有的科學數據顯示,老鼠的歷史大約有4700萬年,而根據已知最早的蝙蝠化石結論顯示,是有5000萬年歷史。
  • 蝙蝠是老鼠變的嗎?你所不知道的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老鼠(拉丁學名:Muroidea)屬於哺乳綱、齧齒目、齧齒科;蝙蝠(拉丁學名:Chiroptera)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蝙蝠科,是僅次於嚙齒類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分布於除兩極外的所有陸地部分,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蝙蝠有翅膀能飛翔、吃害蟲、傳播種子和花粉,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蝙蝠能攜帶許多人獸共患病毒, 如狂犬病毒、副流感2型病毒、伊波拉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
  • 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沒有任何關係的, 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可以說它們除了都是哺乳動物之外,其它的地方,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外觀也是不一樣的呀,而且區別是很大的,為什麼會有蝙蝠褪去翅膀就成為老鼠,老鼠長了翅膀就成為蝙蝠這種說法呢。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坊間確實也流傳著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地,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演化史。
  •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全世界上千種蝙蝠中,只有3種蝙蝠以血液為生,其餘大多以昆蟲、水果和花蜜為食。 攝影:JOEL SARTORE,國家地理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現在,恐怕每個人都知道蝙蝠可能是新冠的天然宿主。
  • 有人說蝙蝠就是長了翅膀的老鼠,它們是同一種的動物嗎?
    蝙蝠和老鼠的區別雖然表面是上看,老鼠和蝙蝠確是有幾分相似,但是,它們的區別可大了去了。首先,蝙蝠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而老鼠則屬於哺乳綱齧齒目,它們從目開始就已經分化了,它們的區別就相當於猴子(哺乳綱靈長目)和羚羊(哺乳綱偶蹄目)區別一樣,完全是不挨邊的兩種動物。其次,蝙蝠與老鼠的外觀也有很大的差別。
  • 蝙蝠和老鼠有親緣關係嗎?老鼠吃了鹽會變成蝙蝠的傳說從何而來?
    翼手目的蝙蝠和齧齒目的老鼠蝙蝠和老鼠都是胎盤類哺乳動物,胎盤類哺乳動物包含四大總目,即非洲獸總目、貧齒總目、勞亞獸總目和靈長總目,每個總目下又可以分為幾個目。蝙蝠是哺乳動物-勞亞獸總目-翼手目,老鼠是靈長總目-齧齒動物-齧齒目。
  •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工作人員幫忙驅趕居民家中越冬的蝙蝠(新聞截圖)僅僅是正月初十,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在攝影:JOEL SARTORE,國家地理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離開了蝙蝠的冠狀病毒,在目前未知的動物群體中得到穩定傳播,且發生突變,最終獲得了感染人類的能力。
  • 哦,那些久違的蝙蝠
    其實,蝙蝠們精得很,是很難捕捉到的。即便偶爾有一兩隻倒黴的被扑打下來,那種事發生的概率也是很低的。扑打下來的蝙蝠趴在地上,張著口,老鼠一樣的腦袋不住地轉來轉去,嘴巴伸著,不住地嘰嘰嘰叫著。蝙蝠會咬人,需小心謹慎,不能用手直接去拿,須用兩根小木棒夾著看,撥弄著逗著玩。這時候你大可不必怕它飛了,因為它只有靠倒掛在樹枝、巖壁上才能飛起來,趴在地上只能,是無法飛起來的。
  • 農村老人愛說老鼠吃了鹽之後,就變成了蝙蝠,蝙蝠是老鼠變的嗎
    蝙蝠光看頭部,和小老鼠的特徵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尖尖的耳朵,尖尖的嘴,怎麼看也覺得這蝙蝠跟老鼠有著一定的淵源,農村的老人愛說,老鼠是不能吃鹽的,偷吃了鹽之後,這老鼠就會變成蝙蝠去飛了,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
  • 蝙蝠起源歷史是什麼?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
    這一夥原始真獸開枝散葉,就演化成蝙蝠、老鼠以及我們人類等今天種類繁多的有胎盤類。由於沒有發現化石,我們不知道這群真獸的樣子,猜測長相依然類似鼩鼱。陽翼手類就是普通的小型食蟲蝙蝠,以及吸血蝙蝠。最終演化成今天1200多種蝙蝠。02蝙蝠和老鼠是什麼關係?
  • 老鼠和蝙蝠撇清關係,咱倆不是一個祖先,老鼠不背新冠肺炎這黑鍋
    小時候聽老人說老鼠吃了鹽就變成了「鹽巴虎」,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蝙蝠。上學後才知道蝙蝠不是老鼠變得。蝙蝠屬於翼手目哺乳動物,「翼」——翅膀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手和翅膀通過一層隔膜組合在一起的動物。據統計蝙蝠共有19科185屬961種之多,我國有81種。
  • 泰國猩猩自製吊床 盤點那些「逆天」的動物
    &nbsp&nbsp&nbsp&nbsp泰國猩猩自製吊床 盤點那些「逆天」的動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猩猩自製吊床(2 /17張)&nbsp&nbsp&nbsp
  • 研究稱「慢性子」動物更可能是人類傳染病宿主?猩猩、蝙蝠赫然在列
    猩猩、蝙蝠赫然在列  Winnie Lee • 2020-11-10 11:47:06 來源:前瞻網 E765一些物種通過努力繁殖「活得快,死得早」,比如兔子和野兔,而其他「活得慢」的物種為生存保存更多的能量,比如獾、蝙蝠和靈長類動物。生活緩慢的物種也擁有更多樣的寄生蟲和病原體,比如北美部分地區的一些齧齒動物攜帶漢坦病毒。英國研究人員說,動物宿主的生存特徵——無論是節能還是繁殖——可以幫助預測人畜共患疾病的宿主,以及人類在疾病導致的滅絕面前的脆弱性。
  • 蝙蝠是不是老鼠演化而來的?老人們都這麼說,實際上是個誤會
    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夏天的傍晚經常會看到飛來飛去的蝙蝠抓蚊子。老人們就講,這些蝙蝠就是老鼠「長了翅膀」變的。當時還信以為真,但是現在長大了,這種說法自然就站不住腳了。那麼老鼠和蝙蝠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因為蝙蝠如果沒有翅膀的話,真的跟一隻小老鼠差不多。
  • 這次新冠疫情是有人吃蝙蝠之類的野生動物引起的?不然不然
    有外國人說咱們中國有吃蝙蝠的陋習,而且還吃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我看到這一消息後非常氣憤,這分明就是在抹黑咱們!更令人不齒的是,居然有不少國民也信以為真!其實,在咱們中國,多數人是不吃野生動物的。吃野生動物是一種反自然行為,應堅決反對和制止!你要吃肉,有那麼多家養牲畜,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野生動物沒有吃人類一顆糧食,完全靠自食其力生存,只要不威脅我們人類的生存,我們就沒有理由去獵殺它們。說新冠肺炎是吃蝙蝠引起的,跟當年說非典是吃猩猩肉引起的一樣,是一種意識綁架!
  • 人類、牲畜和病毒:盤點那些帶來瘟疫的動物,可不只是蝙蝠而已
    近日,鍾南山院士指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基本上可以確定是來源於蝙蝠,並且通過另一種動物作為中間宿主傳染給人類的。很多網友對於疾病來源於動物都感覺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動物身上的疾病會傷害人類呢?其實,我們身邊的部分常見疾病,都是從動物身上而來的,而且都是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動物。
  • 閒話蝙蝠:古詩詞中的蝙蝠形象
    每次發現麻雀蛋時,那些幹活的瓦匠叔叔們,總是會和藹公平的把它們一個一個分送給我們。 那些帶著均勻斑點的小巧麻雀蛋,曾給我們的童年帶來多少樂趣。 除了麻雀,便是蝙蝠。在土牆的縫隙裡,在最陰暗的角落處,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有時是一隻,有時是兩隻;還有一家三口的。
  • 西方人說蝙蝠是巫婆搭檔,理由:黑又醜 東方人吃蝙蝠又是為啥?
    因為這場疫病的緣故,大家突然對蝙蝠這種很冷門的生物感興趣起來。甚至有人說疫病的源頭,就在蝙蝠那裡。事實上人類,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對於生長在偏僻無人煙處的生物,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若是這種生物與普通的生物長相上還有較大差異,那就更會加強這種恐懼感。
  • 蝙蝠,人類的另一面!
    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的哺乳動物。佔到整個哺乳動物總量的20%左右,他們遍布世界,卻不為人所熟知。 蝙蝠是四類會飛的動物之一,這些動物包括了昆蟲、鳥雉、翼龍和蝙蝠。而蝙蝠,則是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並且他們最初並沒有雙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