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最危難的時候,一位巨人的出現,使美國走出了困境

2020-12-04 研史

巨人的心酸

1921年,羅斯福到加拿大去度假,正好趕上了森林大火,他立即參加了撲滅這場森林大火的活動,救火回來後他下水遊泳。由於很疲勞,抵抗力下降很多,回來之後就連續發高燒,患上了脊椎灰質炎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兒麻痺症。這樣,一直治了7年才好,但是他身體好了以後,卻落下殘疾,終生與輪椅為伴。

富蘭克林·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的望族家庭,堂叔是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父親是一名大實業家。資本家出身的羅斯福在1932年當選為美國總統後卻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改革。羅斯福是個傳奇的人物,不僅因為它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最高只能連任兩屆),更因為他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

富林克林 羅斯福

巨人的勵志人生

羅斯福14歲時被送去著名的格羅頓公學,校長皮博迪博士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是個富於傳統自由主義思想的理想主義者,他始終對學生們強調,美國的政治必須清除汙泥穢水,格羅頓的學生要積極投身於政治,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同醜惡妥協。格羅頓學校的宗旨就是培養國家領導人,灌輸強有力的基督教義,提倡斯巴達式的生活。富家子出身的羅斯福過著樸素而律己的生活,接受嚴格的訓練。在格羅頓的這幾年,羅斯福一直遵照皮博迪教導的社會福音教義,積極參加宗教活動和慈善工作。他擅長辯論,是「辯論學會」的成員。他主張給予菲律賓以獨立,主張加強海軍力量。

少年時的羅斯福

16歲那一年,美西戰爭爆發,羅斯福準備和幾個同學一起投筆從戎,參加海軍去打西班牙人。可是,他忽然傳染上猩紅熱,被隔離起來,失去了參戰機會,但是他的堂叔老羅斯福當時在麥金利政府任海軍助理部長,親赴了前線。於是,老羅斯福成了富蘭克林心目中的英雄。雖然如此,他還是反對兼併夏威夷。

少年羅斯福

1900年,羅斯福進入了哈佛大學。這是一座造就上流社會接班人的名牌大學,哈佛的生活很散漫,完全不像格羅頓那樣要求嚴格,甚至可以整個學期吃喝玩樂,到期末時才請私人教師突擊補習一下以應付考試。哈佛大學有300多個富豪子弟,多數醉心于波士頓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羅斯福的興趣卻不在尋歡作樂方面,而集中在政治上,為此目的,羅斯福將歷史和政治作為自己的主修課,而把英語和演講作為副修課。他也學習拉丁文、法文、地質學和經濟學。但羅斯福不是書呆子,他在後來說:「我在大學裡學了4年經濟學,教給我的全部東西都是錯誤的。」

大學時期的羅斯福

羅斯福從哈佛大學以優等生畢業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參加了紐約律師考試合格後即輟學。1910年擔任紐約市參議員,1912年連任。在同年的總統大選中幫助伍德羅·威爾遜擊敗了他的老堂叔西奧 多·羅 斯福。作為回報,威爾遜政府於1913年任命他為助理海軍部長。海軍部只設一名助理部長,31歲的羅斯福坐在16年前他的老堂叔用過的桌子旁,向那些比自己年齡大得多的將軍們發號施令。在任的7年多裡,羅斯福日復一日地處理著那些層出不窮而又棘手的行政事務,積累了豐富的使他日後當總統時也受益匪淺的行政管理經驗。

擔任海軍部長助理時期的羅斯福

巨人的總統之路和改革創新

羅斯福一邊與疾病抗爭,一邊積極地投身於政治,1932年參加了總統大選,他的對手就是當時焦頭爛額的胡佛。羅斯福在全國進行了16次重要長篇演說和67次短篇演說,針對所在地的具體情況把每一篇演說內容限定於一個重要的問題,費盡心力地談到了各種不同主題:關稅政策、農業計劃、公用事業、財政公開、管制證券經營、消除貧困等。羅斯福在很多問題上並不單刀直入地明確表態,而是儘量多留些餘地,以便使自己處於不易受攻擊的穩固位置。但是,所有的演說都貫穿著這樣一根紅線,即通過抨擊胡佛政府來強調改變現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大危機時期領救濟的美國兒童

他對胡佛政府進行了多方面的嚴厲批評:它通過其虛偽的經濟政策鼓勵了投機活動和生產過剩;它極力地低估大蕭條的嚴重性;它錯誤地將經濟崩潰的原因歸罪於其他國家,它拒絕承認和糾正國內的弊端;它遲遲不發放賑濟並且忘記實行改革。

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導師

一個巨大的選擇擺在了美國人面前:是否要背離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而選擇可能導致根本性毀滅的道路?

經濟大危機時期的羅斯福

深受大危機影響的美國民眾面對全社會的恐懼與疑慮,羅斯福總統懷著巨大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對全美國人民說:「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他有決心保護美國的民主政治不被侵犯,新政是為了克服經濟危機,但最終的目的是鞏固資本主義制度。嚴重的社會現實迫使美國必須進行歷史轉變,懷抱各種不同政見的人終於相信了總統的決心,成為他的同盟者。 以工代賑羅斯福總統坐在輪椅上,準備拿資本主義神聖不可侵犯的自由經濟開刀了,他要運用馬克思的辦法,大刀闊斧地對這個龐大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制度進行改革,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政開始了!看來,美國這個偉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也要靠馬克思來拯救了

以工代賑

結語:通過美國這位總統的經歷,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想要管理好一個國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要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要知道人民群眾到底想要什麼?我們應該怎麼為他們服務做好人民的公僕

相關焦點

  • 約翰·納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5月23日,約翰·納什在美國新澤西州遭遇車禍去世,終年86歲,生前被廣泛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此前,納什才剛剛在挪威領受了阿貝爾獎(AbelPrize)。阿貝爾獎也可以稱得上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以86歲高齡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納什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 美國頁巖油產業的困境及前景分析
    本文擬從目前美國頁巖油企業面臨的困境入手,分析其背後的主要因素,並對其前景作出基本判斷。目前美國頁巖油企業面臨的困境美國頁巖油產業自2008年開始起步,在政府扶持、技術提升、資金充足等支持下,2011年步入產業繁榮期。儘管2016年曾受制於油價下跌出現調整,但隨著油價反彈即進入新一輪開發期。
  • 美國對波音900架飛機展開調查
    【編輯/作者 每天十點財經資訊欄目萌萌/書雨】美國波音航空公司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作為美國企業,波音公司一直擁有著全球最先進的波音系列航空飛機,也有著全球最大的知名度和利潤收入。然而這樣的「美景」可能持續不長了。
  • 居住在國外的人,請你不要在危難的時候,得不到救助時才想起祖國
    往往很多時候,只有危難才能見真情,如果不是這場波及幾乎全人類的病毒災難面前,很多人永遠感覺不到能夠生活在中國真是幸運。能夠作為一名中國人更是自豪。圖片源於網絡就在昨天我還在《澎湃新聞》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長期定居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女子,黎某。這名女子在美國被新冠感染,3月1日晚就己出現寒顫發熱。
  • 佩洛西悲痛悼念:劉易斯是巨人,他改變了美國,這是上帝賜福美國
    當地時間周五,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悲痛紀念黑人民權領袖、眾議員約翰·劉易斯的去世,她稱讚劉易斯是一位「巨人」,稱讚他在民權運動中的工作改變了美國,並稱「他是國會的良心。」佩洛西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天,美國哀悼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之一的逝去:國會議員約翰·劉易斯,他是國會的良心。」
  • 城市發展能否走出「電車困境」
    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鄧智團日前,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亞馬遜的第二總部新建計劃引發全球媒體關注:美國紐約長島本已拔得頭籌,誰知因「一群紐約小人物」的反對而被迫放棄。這一「招商引資」的戲劇性反轉,引人深思:一個城市需要什麼樣的發展?
  • 史前巨人是真的嗎,美國發現遠古巨人(曾與恐龍一起生活)
    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地球就存在無數年了,雖然我們在不斷探索,但還是有很多未解之謎,我們知道在遠古的地球又很多大型生物,而恐龍也統治著遠古地球,但美國的考古學家在一個古老的墓穴中竟發現了幾具遠古巨人骨架,他們猜測這些巨人是和恐龍在一個時期存在的,那麼史前巨人是真的嗎?
  • 美國政客是時候反省了(觀象臺)
    後果是,部分美國民眾無視公共衛生專家的建議,至今仍拒絕戴口罩,導致感染人數直線飆升。美國社會也因戴口罩問題而陷入嚴重撕裂。對大多數美國民眾而言,疫情防控大潰敗,不僅讓他們身體健康備受威脅,更讓他們感到痛苦和煎熬。因為他們幾乎看不到當下美國社會從病態中痊癒的希望。哈佛大學傳染病專家哈納吉認為,把美國疫情蔓延之勢比作「野火」都是輕描淡寫。
  • 約翰·納什:均衡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1928年6月13日出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工業城布魯?菲爾德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1950年,約翰·納什獲得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中有一個重要發現,這就是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1994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5年5月24日,約翰·納什夫婦遇車禍,在美國新澤西州逝世,享年86歲。
  • 1869年 轟動美國的考古發現 卡迪夫巨人 真相
    19世紀60年代,紐約菸草商喬治·赫爾決定利用美國人喜歡惡作劇大賺一筆。他曾是一名考古學專業的學生,迫切地想發財。
  • 地球上真的出現過巨人嗎?兩千年前,至聖孔子說:「有」!
    ,被少年大衛王飛石擊敗的非力士勇者歌利亞;昆陽城下,驅趕虎豹犀象討伐劉秀的;荷馬《奧德賽》中,被奧德修斯戳瞎眼睛的獨眼巨人;《漢書》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出現在臨洮的十二個巨人。  巨毋霸    博學多聞的孔子,曾提到一位巨人——防風國( 又罔國)國君,被大禹殺害的故事,記載於《史記·孔子世家》之中。
  • 美國巴西印度「重啟」遇兩難困境
    一名醫務人員(右)在印度巴特那為居民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取樣近期,隨著一些國家重啟經濟,以美國為主的多國多地疫情出現反彈,全球確診病例快速增加,美國、巴西和印度三國疫情最為嚴重。要復工,還是要防疫,是這些國家正面臨的兩難困境。美國:「重啟」還是「暫停」?
  • 建設偉大社會,走向福利國家,詹森時期美國社會的發展與困境
    而在美國的歷史上,這種性質表現在社會永遠呈現出一種二律背反的態勢。用更加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美國社會永遠存在著兩個面,光輝璀璨的表象之下永遠存在著黑暗。基於這種社會環境,野心勃勃的詹森提出了不僅要讓美國的經濟繼續發展,同時也要讓表面的陽光照進美國的黑暗面中。詹森宣告要讓美國在走向富強的同時走向偉大,要打造一個全方位的霸權國家。
  • 中日能否走出「囚徒困境」
    由於「雙方合作」的結果優於「雙方背叛」,從邏輯上講在雙方知道對方的策略行為的情況下,雙方是有可能走出「囚徒困境」的。中日本輪改善的外部動力來自川普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強勢和霸道,內生動力來自兩國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如此境界,日本若戴著民族主義的有色眼鏡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開的。
  • 美國怪談中的神秘生物:當危難發生時,才會出現的「天蛾人」
    在美國怪談之中,曾描述了一種神秘生物,他被稱之為「天蛾人」或「飛蛾人」。許多人聲稱親眼看到過他們,並且描述他們長有飛蛾一樣的翅膀,可以瞬間飛到空中,接著消失不見。也可以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猝不及防。
  • 美國最怕打仗時發生什麼?局座:出現這三種情況,美國弊病將暴露
    那麼在擁有了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和一套完善的經濟模式的情況下,美國在發動戰爭之後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麼?其實並不是的,我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局座張召忠提出:美國在戰爭中最怕出現這三種情況。第一點就是後勤問題,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出現過非常多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後勤補給向來都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歷史上因為後勤補給出現問題而戰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 Cos巨人就是耍流氓,帶你看看真正的巨人,進擊的巨人很難還原
    不過,漫展偶爾也有翻車的時候。《進擊的巨人》劇情進入末尾,火熱度不減,更是帶來Cos「巨人」狂潮。漫展出現的兵團也有很多。近期20年末尾福岡的一個小型漫展活動再次迎來了噩耗。【男子Cos巨人真空事件,說直白一點就是「裸奔」當眾耍流氓】老爺們或許會疑惑,就這?還「真空」巨人,一點常識都沒有。觀看過《進擊的巨人》都知道的。
  • 浙大高材生高薪入職美國公司,10年後遇到困境,不願回國選擇跳樓
    自從高考恢復之後,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也讓許多窮人家的孩子有機會走出農村,甚至有機會走出國門,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陳勤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家的小孩,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高考狀元,最後進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以高薪加入了美國的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然而最後卻選擇了跳樓自殺。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 美國名校走出的中國名人
    在美國波士頓,多所高校在一條河流的滋養下,成為世界最負盛名的高校。這條河流有一個富有詩意而響亮的名字——Charlse River(查理士河,簡稱CR),而圍繞在這條河兩岸的便是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16所大學。     這些高校的名字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從這些高校中走出的中國名人太多了。就拿哈佛來說吧。
  • 中國崛起困境:同美國競爭國際安全市場
    為什麼實力地位如此優越的美國反而會對現狀如此不滿,而又為什麼中俄這樣不斷遭到壓制的崛起國反而會甘於現狀?為什麼冷戰後對一家獨大的美國缺乏制衡呢?最主流的解釋認為,單極結構下,美國與一般大國的實力差距非常懸殊,從而形成了很高的制衡「門檻」。但問題是,實力差距懸殊,弱勢一方就會因此而置自己的生存安全於不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