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年代相關的概念都在這裡了

2021-01-20 地質論壇




點擊上面↑ 「地質論壇」 關注本公眾號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1. 相對年代:地質體形成或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2. 地質年代:地質體形成或地質事件發生的年代 

3. 絕對年代:地質體形成或事件發生距今有多少年。

4. 同位素年齡:包含該放射性元素的礦物的形成年齡,稱為礦物的同位素年齡,它相當於包含該礦物並和該礦 物同時形成的巖石的絕對年齡。

5. 地層層序律:原始產出的地層具有下老上新的規律,稱為地層層序律。

6. 生物層序律:生物的演變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的。因此,一般說來,年代越老的地層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簡單、越低級;年代越新的地層中所含生物越進步、越複雜、越高級。另一方面,不同時期的地層中含有不同類型的化石及其組合,而在形同時期且在形同地理環境下所形成的地層,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陸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組合,這就是生物層序律。

7. 切割律:就侵入巖與圍巖的關係說來,總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這就是切割律。

8. 化石:儲藏在巖層中的古代生物遺體或遺蹟稱為化石。

9. 標準化石:具有在地質歷史中演化快、延續時間短、特徵顯著、數量多、分布廣等特點,這種化石稱為標準 化石。

10. 母體同位素:礦物中放射性同位素蛻變後剩下的為母體同位素。

11. 子體同位素:蛻變而成的為子體同位素。

12. 地質年代表:按地質年代先後把地質歷史進行系統性編年,列出「地質年代表」。

13. 宙:最大一級的地質年代單位;代:次一級單位;紀:第三級單位;世:第四紀單位;宇、界、系、統:在 各級地質年代單位內形成的地層。

14. 群:是巖石地層的最大單位。它包括厚度大、成分不盡相同但總體外貌一致的一套巖層。

15. 組:是巖石地層的基本單位。它是一種巖石組成,也可以由兩種或更多種的巖石互層組成。

16. 段:是組內次一級的巖石地層單位。代表組內巖性相當均一的一段地層。


特別提示:十分感謝小編的悉心整理,本號原創作者搜尋活動開啟中,對網絡存在大量未署名文章,追本溯源,希望作者能主動與我們聯繫,讓知識能更好的傳播和被引用,同時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地質論壇公眾號旨在分享和傳播優秀文化思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歡迎廣大朋友投稿。本號所有文章開放轉載,其他公眾號如需轉載,無需單獨申請添加白名單,僅需註明來源即可。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期  待  您  的  關  注


相關焦點

  • 地質年代
    勘探風暴和大家一起圖說——地質年代。今天必須還要從宇宙講起才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見下圖1、地層/地質事件相對年代的確定用於確定相對年代的幾個原理:原始水平原理4、地質年代表• 運用相對年代確定的原理及化石地層對比的方法建立   反映地層新老關係的「連續」剖面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
    其中,「宇、界、系、統」是空間概念,「宙、代、紀、世」是時間概念。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也稱絕對地質年代)。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
    地 質 年 代地質年代(Geological Time)是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巖石和地層,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年齡)和順序。其中,「宇、界、系、統」是空間概念,「宙、代、紀、世」是時間概念。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也稱絕對地質年代)。
  • 地質年代了解一下!
    大氣化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保羅 · 克魯岑於2000年提出「人類世」,並在文章《人類地理學》中闡述了「人類世」的概念:人類活動的影響已經大大超過了自然變化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土地利用、建壩挖河、水資源利用等方面大大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和環境,最為重要的是,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成分,化石燃料巨量燃燒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飆升,改變了氣候變化的方式,從此地球的歷史演變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 地質年代劃分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絕對地質年代)。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地質年代是如何劃分的?
    平時,我們都會用到世紀、年代、年、月、星期、天、小時、秒等單位來表示時間,但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那麼在談論過去的時間時,我們如何表達不同的時間跨度呢?為此,地質學家劃分出宙、代、紀、世等單位以表達地質年代的時間。
  • 【玩轉地理】地質年代名稱的來源與含義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絕對地質年代)。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
    地質學上,為了研究我的地質歷史,從我誕生直到現代劃分了一系列的時間單位,以便於進行對我和生物演化的表述,這就是地質年代。地質年代的名稱地質年代單位從大到小分別是宙(Eon)、代(Era)、紀(Period)、世(Epoch)、期(Age)和亞期(Subage)。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
    地質學上,為了研究我的地質歷史,從我誕生直到現代劃分了一系列的時間單位,以便於進行對我和生物演化的表述,這就是地質年代。例如,大家都知道「侏羅紀」時期恐龍是地球上的主宰;地球上的生命大爆發出現在「寒武紀」;人類生活在「新生代」,而「第四紀」的冰期卻給人類的生存發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但是這些名稱的來源是什麼,你,知道嗎?
  • 月球地質年代知多少?
    每個宙(Eon)之下還進一步細分有代(Era)和紀(Period),而每個分類裡的分界,都標誌著當時最重要的地質或生物事件。地球地質年代表。來源: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那月球、火星之類的其他星球上,又是如何劃分地質年代的呢?今天我們先來講講月球。
  • 英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英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2016-01-12 09:34:36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英國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他們通過搜集「壓倒性的證據」和對地層鑑別等分析,認為人類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已經來臨。而且他們認為,這個地質年代大約是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
  • 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是什麼?
    地質教科書又將翻新?(截屏來源:科技日報)大會上,科學家們經激烈爭論,仍有四名AWG成員反對這一地質時代劃分,他們認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是漸進性的,不應僅根據放射性核素來命名一個新世代。那麼,科學家們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什麼?人類世的確立又將對人類發展有何影響?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地球的奧秘和地質年代
    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巖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被活著的植物消耗。大氣中穩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維持地表氣溫,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地球的內部結構由外向內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地球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地球有一個由內核電流形成的適度的磁場區。
  • 國際地質年代標準新添「中國證據」
    新華社南京9月6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6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一個由中美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通過多學科交叉手段,在我國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地層最新發現了確立三疊紀晚期地質年代標準的關鍵證據。這些證據對整個國際地質年表的完善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地球歷史】地質年代與生物發展對照表,附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蹟
    最值得關注的地理公眾號 地質年代 就是指地球上各種地質事件發生的時代。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
  • 山西地質趣談|后羿射日與地質年代變遷
    山西地質趣談后羿射日與地質年代變遷山西屯留縣西北的三嵕山,傳說是羿彎弓射日之處,當地建有羿祠,後改名為三嵕廟。傳說中,當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天氣太熱、太乾旱,人們無法生存下去,羿舉弓射日,把多餘的九個太陽都射落了,只留下一個太陽在天上。這樣人們才過上風調雨順的好日子。射日之舉,當然是人們的臆想。而射日之因,是天氣太熱,這卻是當時的現實。射日之舉必須有弓,只有人類進化進入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才有弓箭的出現。因此這一故事的出現,當屬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也就是地質上的全新世之初。
  • 在地球上,我們要如何區分地質年代?
    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地質的變化,但是地球如此繁雜的歷史變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研究人員怎麼能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具體來說,我們要如何辨別地球紛亂的地質年代!其實針對地質年代,已經有科學家確定的地質系統是國際地質時間標度,它把地質時間分成五個單位。
  • 全新世:最年輕的地質年代
    人類的文明社會以及當前社會的繁榮、發展、進步都發生在全新世,認識全新世的氣候變化有重要的意義。全新世又稱冰後期,是最年輕的地質年代。在過去,人們根據14C測定,認為全新世開始於1萬多年前(10.5kaBP),但後來發現14C需要進行樹輪校正,才能得到了正確的年代,即日曆年,而校正後的全新世開始的日曆年為11.5kaBP。全新世是由哲爾瓦在1850年提出的,並在1885年的國際地質大會正式通過。全新世的名稱源自希臘語「ὅλος」(holos,完全的)和「καινός」(kainos,新的),意即「完全新近的」。
  • 來看地質年代如何劃分
    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那你知道地質年代是如何劃分的嗎?地質學家劃分出宙、代、紀、世等單位來表達地質年代的時間,一起來看看由它們組成的地質年表吧。地質年表是按照年代先後將地質歷史進行編年的表,包括各個地質年代單位、名稱和同位素年齡值等內容,能直觀反映出地球表層巖石與動植物演化的順序過程。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相關文章指出,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包括,生物棲息地減少;全球氣候變暖;混凝土、塑料等物質出現……這些變化將存留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地球系統。據《自然》雜誌報導,隸屬於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日前投票認定,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