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總結的四個成功定律

2020-12-05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人神共奮來源|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成功的背後是科學

1/4

為什麼劉慈欣沒有唐家三少收入高?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劉慈欣和唐家三少分別是作家富豪榜和網絡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但兩人的收入差距卻十分之大,劉慈欣2019年的版稅收入為1800萬,而唐家三少則為1.2億。同為第一名,為什麼兩人的收入差距這麼大?

高分答案是兩字「勤奮」。

理由是,劉慈欣最後一本書《三體3》寫於十年前,而唐家三少從2004年開始,每年幾百萬字,到今天也沒有斷更過。

聽上去挺有道理的,也有下面近三年的兩人百度搜索指數驗證,唐家三少的搜索量遠高於劉慈欣。

不管是對比作家的收入還是知名度,唐家三少可能都要高於劉慈欣,按照世俗的算法,唐家三少比劉慈欣更像一個成功的作家。

這個結果,估計讓很多人不服氣,怎麼能用人氣來判斷作家的成功與否呢?

這就涉及成功的標準問題。

最近我看的《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一書,書名雖惡俗,但作者艾伯特• 巴拉巴西可不是成功學大師,他是美國東北大學複雜網絡研究(CCNR)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中歐大學網絡科學客座教授,他只是想用一些指標去總結成功者的幾條規律,並不是教你怎麼成功。

書中的第一條成功規律可以告訴你,劉慈欣和唐家三少到底誰更成功。同時,這本書裡的其他一些觀點,也總結了幾個職場上「更成功者」的規律。

2/4

巴拉巴西第一條成功規律

如果用傳統的標準來看,劉慈欣顯然比唐家三少更像是一名成功的作家,他是首個拿到科幻雨果獎的亞洲作家,收穫了歐巴馬、扎克伯格等一眾大V粉絲。從銷量上說,《三體》是海外銷量最高的當代文學作品,可以說劉慈欣是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的水平和知名度提高到了全球水平。

而前面的百度指數上的差別,也不難解釋,唐家三少的作品眾多,都在網上,且很多是盜版或免費閱讀,讀者也習慣通過搜索來找資源。

所以下面的資訊關注量(即含關鍵詞的內容量)更能說明兩人的目前影響力基本相同。

再回頭看前面的搜索量比較,反而有一個反常的現象:既然劉慈欣近十年沒有任何作品,唐家三少筆耕不輟,年年幾百萬字,但為什麼兩人近三年的搜索差距卻越來越少呢?

百度指數提供的搜索人群屬性說明了一些問題,為了方便比較,我引入另一個更具主流意義的成功作家——莫言。

作為淺顯的口水網文的代表作家,唐家三少的讀者群的低齡化是很好理解的,但都是傳統作者,劉慈欣的讀者明顯比莫言更年輕,甚至在00後讀者中,十年沒有作品的劉慈欣,其影響力已經完全不亞於唐家三少。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以我為例,兩個人的小說我以前也都看過,這十幾年,我不知道向多少人推薦了劉慈欣的小說,包括向我兒子炫耀大劉親筆籤名的三套本,但我不可能向別人推薦三少的小說,除非別人說自己純屬無聊消遣。

唐家三少網文第一的地位,純粹靠得是看他的文章的讀者,而這些讀者並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將其影響力傳播到其他人包括下一代讀者身上。

很多人無法想像,像唐家三少這樣功成名就、年入上億的作家,每天還要日更上千,只有妻子去世的那幾天才停更,到底圖個啥?

對於網文讀者而言,唐家三少只是那些寫網文的作家中,比較小白好讀又從不斷更的一個,如果他斷更,可能後面有一百個類似的作家立刻填補這個空白,導致唐家三少需要不停地寫,才能維持自己的江湖地位。

這種心態其實我也挺熟悉的,從2016年開了這個公眾號之後,我每周雷打不動地發文章,唯一停更的就是我父親去世的那一周。因為我很明白,如果哪一天我不更新公眾號了,大家就會漸漸把我忘了。

相比之下,劉慈欣即使在《三體》之後就算什麼小說都不寫,名氣也只會越來越大。

為什麼呢?成功定律的第一條說:在成績很難測量的領域,成功是由你在網絡關係中的評價與地位決定的。

作者用的是畫家的例子:證明一個畫家成功的唯一標準就是他的畫能拍多少錢,而一個人的畫的拍賣價往往是靠他在「藝術品網絡關係」中一點點積蓄的專業人士的口碑,再通過一次次的拍賣,一個零一個零地加上去的。最終停留的位置,決定了一個畫家的成功程度。

為什麼梵谷是窮死的,而畢卡索名利雙收?別的答案都是扯蛋,唯一的原因是梵谷死得太早了,沒有等到他在「藝術品網絡關係」中上升的那一天,而畢卡索活到了93歲。

劉慈欣的成功,早期確實取決於他的天賦和努力,但在《三體》完成之後,就跟他個人的努力和才華沒什麼關係了,完全取決於我這樣的讀者在維持社交關係時,需要用劉慈欣的小說、賈樟柯的電影、孟京輝的話劇(都是指十年前),來做品味背書和話題創新。

而三體的獲獎和全球熱銷,更將這種網絡評價的傳播效應發揮到「證明中國文化正在輸出軟實力」的高度和大眾傳播領域。

還記得前面搜索量圖中,兩個人各有一個高峰嗎?唐家三少的搜索高峰是他因妻子去世而十四年來首次斷更,而劉慈欣的搜索高峰是《流浪地球》的熱映。一個是因為私人生活而搜索爆增,一個則是因為作品——這才是有名氣的作家和成功的作家的區別。

所以大家要理解,在藝術創作這件事上,勤奮從來不是什麼好形容詞,真正的作家只需要一部小說就能獲得持續一生的成功。

而網文作家與讀者是「工業品與消費者」的關係,這個本質決定了,網文大神們可以收穫金錢、收穫名氣、收穫粉絲,但永遠不會獲得成功,因為他們無法獲得主流讀者在他們的朋友圈中的公開正面評論。

實際上,劉慈欣這十年並沒有停止寫作,只是自己感受不好就沒有完成,這應該是很聰明的舉動,他不需要另一部《三體》了,如果寫,也是純粹喜歡寫作,他完全可以選擇不發表。

活生生的反例是陳凱歌,如果他的導演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停留在《霸王別姬》,他將是比現在更成功的導演,才是真正的「國師」。

這就是巴拉巴西總結的第一條成功規律:成功取決於評價,而非成就本身。

書中總結的其他幾個成功定律也很有啟發性。

3/4

當金子和金子相比

成功定律之二,如果兩個同樣優秀的人,成功比的就是微不足道的細節和純粹個人的特色。

假如公司招了一批新員工,慢慢有兩個最好的員工浮出水面,兩人同樣優秀,怎麼比呢?最後都是在一些小細節上勝出,比如誰加班更晚,誰更有耐心,誰的長相更有親和力,甚至是誰的名字更容易被領導記住。

一旦有了一點微弱的優勢,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資源,做出更多的工作,差距就一點點拉開了。更何況,人在心理上總是傾向於縮小巨大的差距,擴大微小的差距。

就像朗朗,10個人裡有9個人聽不懂他的鋼琴好在哪,但所有人都能通過他彈鋼琴時的神態和肢體語言,強烈地感受到他的情緒。

這就是作者認為的,金子和金子比,辨識度更重要。

成功定律之三:如果有兩個一開始都很優秀的人,能成功到最後的,必然是「適應度」高者。

什麼是適應度呢?這個也可以以劉慈欣為例。前面說了,劉慈欣早期因為科幻的小眾特徵獲得社交推薦,這是它最初流行起來的很重要的原因,但小眾也是流行的障礙,向朋友推薦太過小眾的東西就顯得很裝13,而劉慈欣卻是所有科幻作家中,可讀性最強、最大眾化、最接近主流文學氣質的一個。

適應度就代表大眾的可接受程度,好比有的流行音樂,你在大街上偶爾聽到一遍,就能記得,但有些音樂,要反覆聽才能聽出味道來。而劉慈欣的科幻,屬於沒看過科幻小說的人第一遍就能接受的那種。

既要有價值,也要有適應度,這個成功的規律就是建議你在一個相對小眾的領域內,獲得大眾都能理解、便於傳播的成就。

成功定律之四:你需要加入一個成功合作的團隊,但到了一定時候,你必須讓自己在團隊中脫穎而出,否則,你的功勞將會被那個脫穎而出的同伴所攫取。

這個定律不需要我多舉例子了,它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這不是什麼偶然的現象,而是大多數情況下逃不過的普遍規律。事實上,這也是官場上必須掌握的向上爬的技能——如何在不脫離群眾,不過度表現的範圍內,突出自己的成績。

中國古話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這個定律。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女教授跟別人合作發表論文後,不管是不是第一作者,往往都是別人在學術上加分更多。因為學術界普遍存在的性別歧視,會覺得女性在研究中承擔的是協調溝通的角色。

這裡就藏著一個有點惡毒的「成功小秘密」——找到一位靠譜的女性合作者。

4/4

這才是一個真實的追求成功者

貼吧上的「劉慈欣吧」裡有一個帖子「請問劉慈欣現在是電廠的什麼職務」,有一個發於2006年的回帖說,「一個只能在想入非非的窘境中討生活的人,他不敢牛比,也不會適應生活環境」。

那時的劉慈欣,雖然史無前例地連拿了五年的科幻世界銀河獎,但也只屬於小圈子內很紅,一出圈子就成了路人甲的那種。

九年後的2015年8月27日,就是劉慈欣拿到雨果獎4天後,一個名為shipship的ID把這張帖子給挖了出來,shipship不無諷刺地懟道:

「他現在掙的錢,你連零頭都比不上。」

再過了幾年,劉慈欣已經封神後,有人挖出這個shipship的ID疑似劉慈欣本人的馬甲(註:他本人從未證實或否認)。多年來,他用這個ID在劉慈欣吧裡發的內容還包括:

轉發新華社對劉慈欣獲獎的報導

科普一下雨果獎有多麼牛,是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告訴大家,劉慈欣是李彥宏的中學校友,並吐槽陽泉一中不重視劉慈欣

宣傳劉慈欣很有錢,他寫作絕不是為了錢

批評某些同行的書是垃圾

說「這個人」寫戰爭太真實了

……

老實說,這些「黑點」其實並沒有損害劉慈欣本人的形象,反而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味的「耿直boy」。

一個人成名後,媒體最喜歡創造的形象就是:他天生不愛名利,他熱愛這項事業,所以他成功了——千萬不要相信這種鬼話。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所謂天生的淡泊名利者,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

成功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決定你成功的並不是你的才華或努力,而是別人對你的評價,人的社會性往往會驅使自己不斷尋找正面的評價,不管是朋友圈、貼吧,還是獲獎名單、或者新華社的消息,這才是人追求向上的真實動力。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聚集個人成長的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本文來源人神共奮,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獲取海量資料 -今天開始帶來的是萬有引力與航天章節的知識點總結哦~今天先說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6-1 克卜勒定律一、兩種對立學說(了解)克卜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此定律也適用於其他行星或衛星繞某一天體的運動。3.克卜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軌道的半長軸R的三次方與公轉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即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自己沒發現它
    早在公元前1200年,在印度就出現了關於「永動機」的設想,這種想法隨後傳向全世界,此後的時間內,有很多人試圖製造「永動機」但是沒有一個人成功不斷的有人用各種方法嘗試製造出所謂的「永動機」,但是沒有一個人成功,到了十九世紀中期,科學家總結出了「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徹底杜絕了一類永動機誕生的可能性。
  • 【物理】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二、克卜勒定律1.克卜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2.克卜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此定律也適用於其他行星或衛星繞某一天體的運動。3.
  • 三大成功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近年來成功學的書籍,一直都擺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而「成功」也被作為一種基因般寫進了每個人的骨子裡,話說回來,又有誰不想成功呢?成功意味著優渥的生活,高級的社交圈,事業上的平步青雲成為一放大鱷,更甚還能被載入史冊……以下便是奮鬥者必須知道的三大成功定律,且聽子曰一一道來:1、荷花定律荷花定律描繪的首先是這麼一種現象,即:一個池子裡的荷花,它每天開放的速度都會是前一天的兩倍
  •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知識點總結
    右手定則(1)內容:伸開右手,使拇指與其餘四個手指垂直,並且都與手掌在同一個平面內,讓磁感線從掌心進入,並使拇指指嚮導體運動的方向,這時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的方向.(2)適用情況:導體棒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
  • 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學習後你必定成功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成功還是有定律的!成功有三大定律,清楚這三大著名定律,你必定成功!為什麼這麼說呢?每個人都渴想成功!認真學習以下三大定律,你就離成功不遠了!它們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
  • 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關於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這三個定律各有不同,但是卻有共同的意義: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耐住寂寞,忍住煎熬,才能厚積薄發。01荷花定律荷花,第一天開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們會以前一天的兩倍速度開放。到了第30天,就開滿了整個池塘。
  • 高連奎:我總結的「宏觀經濟十大定律」
    定律二:基建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產業增長,房地產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消費增長。 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基建和房地產的發展是可以起到引領作用的。基建和房地產發展的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其他行業的發展。在我的經濟學中有個「產業壓制」理論,就是講的不同產業發展之間的相互壓制關係。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對所有產業的發展構成壓制。
  • 預測科技未來的10大定律及其12個趨勢
    1、摩爾定律  美國人高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即微處理器的速度每18個月翻一翻。這意味著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會變得越來越便宜。作為迄今為止半導體發展史上意義最深遠的摩爾定律,集成電路數十年的發展歷程, 令人信服地證實了它的正確性。
  • 電流強度及歐姆定律總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電流強度及歐姆定律總結下列正確的是( )A、I1=I3 B、I1<I4 C、I2=2I1 D、I2<I3+I4總結:電源能量轉化:非靜電力做功從而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 成功的三大定律:荷花定律、金蟬定律、竹子定律
    關於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三者有著共同的意義:成功,需要厚積薄發,要忍受煎熬,要耐得住寂寞,堅持,堅持,再堅持,直到最後成功的那一刻。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這其中藏著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而透過這個定律去聯想人生,你會發現,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裡的荷花,一開始用力地開,玩命地開。但漸漸的,人們開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
  • 成功的三大定律,你了解多少?
    每個人都曾在心中渴望過成功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也曾聽說過成功的方法和技巧,然後按照這種方式努力認真地行動。關於成功的暗紗,厚積薄發是最平凡而最耀眼的一種神秘。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的三大定律。第一種是荷花定律。
  • 男人想要成功,一定要記住這三個定律
    古往今來,成功是很多人所追求的東西。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男人最應該做的是擔當起整個家族的責任,成家立業。所謂立業,也是事業上的成功,光宗耀祖。在經濟學上,也有個二八法則,指的是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財富和資源只掌握在20%的人身上。可想而知,成功人士就屬於這20%的人群。
  • 科學家造永不沉沒的船?這種金屬永遠浮在水面,打破阿基米德定律
    眾所周知,最早提出浮力的相關概念的人是阿基米德,而他總結出的浮力定律也被稱為阿基米德定律,由於善於觀察和思考,阿基米德的相關理論擁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然而,有一部分科學家卻致力於研究能夠打破阿基米德定律的材料,終於在最近取得成功。
  • 讓人受益無窮的三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科技和文明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也總結了許多新型又適用的數字定律或者法則。比如說,優秀的人,都應該懂得這三個數字定律!這三個數字定律讓人受益無窮,我們越早知道越好!還有一種關於「二八定律」的說法:你如果想要變得優秀,就要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方面,而這20%的方面又能帶動其餘80%的發展。所以說,你把時間花在哪裡,你的成就就在哪裡;那些能夠專心致志幹事情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 知識點總結 | 萬有引力定律章節知識點總結,很詳細!
    丹麥開文學家克卜勒信奉日心說,對天文學家有極大的興趣,並有出眾的數學才華,克卜勒在其導師弟谷連續20年對行星的位置進行觀測所記錄的數據研究的基楚上,通過四年多的刻苦計算,最終發現了三個定律。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運動,太陽則處在這些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第二定律: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的過程中,與太陽的連線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
  • 做好3個人生定律,你就成功了一半
    比爾蓋茨身價1072億美元,馬斯特身價705億美元,馬雲身價388億美元,他們三個人加起來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了,然而洛克菲勒的身價,比他們三個加起來還要多1000億美元。比爾蓋茨說:我心目中只有一個賺錢英雄,那就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在他那個年代就已經掙到了十多億美元,折合今日,這些錢相當於3000多億美元!著實令人震驚,要說歷史上最有錢的人,洛克菲勒當之無愧。
  • 你知道歐姆定律有多少知識點嗎?最牛歐姆定律總結!僅此一家!
    我們都知道只要是電學部分都繞不開歐姆定律,(這裡肯定該有槓精發言了,咱們忽視就行)既然繞不開你就只能從它身上走過去,吃透它,那麼學習後面的知識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反之,電學部分就是難如天書!我們都知道歐姆定律內容很多很多,學生很難對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所以我專門寫一篇有關歐姆定律總結的文章,希望通過本次學習,你對歐姆定律有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一、歐姆定律的探究實驗1、探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關係。
  • 趙樸初:佛教中改變人生命運的13大定律之「因果定律」
    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 知識總結丨高考物理萬有引力定律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物理中有關萬有引力的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對大家學習掌握這部分的知識有所幫助。一.克卜勒行星運動規律:(2)克卜勒第三定律不僅適用於行星,也適用於衛星,只不過此時 a3/T2 =k′,比值k′是由行星的質量所決定的另一常量,與衛星無關.二、萬有引力定律(1)內容: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跟它們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