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科研人員利用金剛石納米顆粒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歐盟科研人員利用金剛石納米顆粒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歐盟使團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0-13 今日/總瀏覽:1/2360
-
AB Sciex:LC-MS/MS分析海洋及淡水中的藻類生物毒素
:海上漂浮的藻類曾經被詩人稱為「自由自在美麗漂蕩的精靈」,但近幾年卻成了可怕的「海怪」;它會因環境的影響而高速繁殖,濃度達到一定值時,水面因之變色,形成赤潮。赤潮所含藻類幾乎都有毒性,這類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有機化合物,人食用了含有貝類毒素的貝類後可能引起中毒死亡。 海藻毒素按作用可分為:麻痺性海藻毒素(PSP)、腹瀉性海藻毒素(DSP)、神經毒性海藻毒素(NSP)、失憶性海藻毒素(ASP)。
-
這種「個人固碳」裝置利用藻類從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
因為藻類比樹木生長得快得多,它也能更快地吸收碳;該公司估計,這種設備可以優化藻類捕捉二氧化碳的能力,每年可以從空氣中吸收約兩噸碳。該公司並不是第一家設想用藻類淨化城市空氣的公司。一幢德國建築已經使用藻類覆蓋的立面為自己供電。
-
Toxins:新方法可檢測尿液中的有害藻類毒素
2020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8年夏季,佛羅裡達州南部的淡水和海水生態系統中都有大量產毒藻類爆發,影響了生活在這些海洋環境中的野生動植物和人類。在有害藻類爆發期間,藍藻將包括微囊藻毒素和結核菌素在內的有毒肽釋放到水源中。
-
黴菌毒素對奶牛的嚴重威脅
飼料中黴菌毒素的存在對於畜牧生產者來說是一個難題,它對畜牧生產甚至是畜產品加工都造成很大的損失。 飼料原料中自然條件下產生的毒素汙染對於奶牛的生產性能和健康一直都是一種威脅。 Ozsoy 等(2005)研究表明飼料中黃麴黴毒素汙染能夠引起奶牛跛足(亞臨床的蹄葉炎),並且降低受胎率(卵巢囊腫)。 對於有著發達的前胃系統的動物,瘤胃液對於赭麴黴毒素A、玉米赤黴烯酮、T-2 毒素、嘔吐毒素等是一種淨化屏障,因為在瘤胃液中原蟲的活性遠遠高於細菌(Westlake,1989)。 因此,通常認為反芻動物可以免受黴菌毒素的不利影響。
-
我國近海藻華災害現狀、演變趨勢與應對策略
尤為嚴峻的是,近年來渤海周邊海域多次記錄到有毒藻類形成的赤潮,養殖貝類染毒情況也非常常見,對海產品消費者健康構成潛在威脅。目前,我國衛星遙感技術已經實現了對綠潮災害的大範圍、同步、快速監測(圖 4)。在黃海滸苔暴發期間,我國風雲MERSI、環境HJ/CCD和北京1號等衛星數據都已應用於綠藻漂移路徑監測。然而,對於綠潮的發生和發展態勢,仍缺少可用於預測的數值模式。在綠潮應對方面,主要依靠被動的人工和機械打撈,儘管打撈的綠藻可用於資源化利用,但只能部分彌補綠潮導致的經濟損失,如何從源頭控制綠潮發生仍然是當務之急。
-
中科院科研人員利用遙感技術為湖泊「把脈問診」
新華社長春11月18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宋開山團隊和合作方利用遙感技術等手段監測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可提前對藍綠藻暴發進行預警,定量估算水體中藻毒素的含量。該成果已在太湖、巢湖等投入使用。水體富營養化,主要體現在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水體導致藻類快速繁殖。
-
歐盟納米技術在汙染土壤和汙水治理中的應用
歐盟納米技術在汙染土壤和汙水治理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儘管工業化為人類生活改善提供了大量的積極正面影響,但也遺留下許多需要治理的汙染場地和汙水,歐盟及其成員國每年花費在治理汙染土壤與汙水的資金投入已超過60億歐元。
-
瑞典Cleanergy公司 利用斯特林發動機技術高效生產清潔能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目前,發展可再生能源要解決的最基本問題是技術和經濟性。基於現有的技術水平,大多數可再生能源產業還處於成長階段,開發利用的成本仍然較高,可再生能源在現有市場條件下還缺乏競爭力,必須依靠政策支持等措施才能進一步發展,才能在技術和經濟性上與常規能源競爭。瑞典是歐盟中可再生能源佔總能源供給比例最高的國家,我們可以通過引進瑞典的先進設備技術和產業化經驗發展可再生能源。本文將專門介紹瑞典Cleanergy公司相關產品及特性。
-
歐盟修改雙殼類軟體動物體內海洋生物毒素認可測試方法
歐盟委員會衛生與消費者總司2010年3月15日發布G/SPS/N/EEC/372號通報:委員會法規草案—修改有關發現活雙殼類軟體動物體內海洋生物毒素認可測試方法的第2074/2005號法規。 通報內容如下:歐盟委員會第(EC) 854/2004號法規制定動物源性產品官方檢驗機構具體規則,第(EC) 853/2004號法規制定動物源性產品衛生規則具體要求;委員會2005年12月5日規定某些產品實施措施的第(EC)2074/2005號法規中規定了這些涉及海洋生物毒素認可測試方法法規的執行措施。根據新的科學證據,有必要修改這些執行措施。
-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應對中國威脅的戰略行動計劃》
報告提出5個全球合作重點領域,包括建立一致的AI監管框架、共享AI技術研發和應用經驗、制定新興技術治理有效政策、增加政府對新興技術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重視醫療及教育等方面的AI技術應用組織等。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應對中國威脅的戰略行動計劃》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官網1月13日消息,DHS發布《應對中國威脅的戰略行動計劃》。文件指出,中國在意識形態、灰色區域、學術交流、關鍵基礎設施、供應鏈和數據採集等方面對美國存在重大威脅。
-
歐盟發布花生中黃麴黴毒素總量最大限量報告
2018年2月8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10.2903 / j.efsa.2018.5175文件,就影響人類公共衛生的角度,就將即食和作為食品成分花生及其製品中黃麴黴毒素總量最大限量由4μg/kg增加到10μg/kg時進行風險評估。
-
地熱發電開啟清潔能源利用新篇章
他認為,在相同的地熱條件下,如果相關產業政策、社會的支持力度跟得上,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站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應該能夠被複製。現在,我國強調發展分布式能源,地熱最適合承擔這個任務。一個社區、一個村莊、一個城鎮都可以用地熱來供電,不用拉很長的高壓線,地熱將是非常有潛力的利用方式。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本次會議旨在為各國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與公民團體建立合作關係,分享應對海洋威脅的知識、技術以及加大資金支持。與會各方圍繞海洋面臨威脅、氣候變化對海洋對海洋的影響、海洋汙染、可持續漁業、糧食安全、藍色經濟、健康海洋等議題展開了交流討論。
-
英國威脅若談不攏將會把放射性核廢料歸還歐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7月19日報導,英國警告歐盟如果退歐談判未能就核管制達成協議,英國可能會將運向英國的放射性廢物返回歐洲大陸。據報導,一份被歐盟方面認為存在隱含威脅文件闡述了英國的談判立場,它強調,如果談判失敗,英國有權利「將放射性廢料……返回其原產國」。
-
歐盟利用微生物菌群降解有毒化學汙染物質
化學汙染物質對人類健康、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造成了的嚴重的威脅及危害。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資助支持的,由德國科研人員領導的歐盟多個成員國科研人員參與的「Ispadehal」研究團隊,研究開發的利用新型微生物修復技術,努力克服滷代化合物的有害影響,其治理滷代化合物汙染場所的研究已取得明顯效果。
-
國標「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測定」已實施
由水生所制訂的國家標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測定」 (GB/T 20466-2006)於2006年8月24日頒布,2007年1月1日實施
-
世界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歐盟加大開發可再生能源氣溫升高造成的極端天氣和水資源緊缺正襲擾歐洲:英國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災;強風暴降臨法國;阿爾卑斯山冰川在過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不得不緊急調派輪船從法國買水供應居民;沙漠化威脅著伊比利亞半島,有報告說,西班牙的氣候已經開始「非洲化」;熱浪和乾旱引發的森林火災頻仍
-
[養殖技術]藻類對淡水漁業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藻類是自然水體中的初級生產者,藻類對漁業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濾食性魚類的餌料來源,也上水體溶氧的主要來源。浮遊植物量的多少是水體生產力的高低的標誌之一。但另一方面,某些藻類也會對漁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在實際生產中往往被人們忽視。
-
錫利用藻類的燃料電池發電
錫利用藻類的燃料電池發電。(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3 分讀土耳其Firat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鍍錫銅可以利用「多陽極沉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從藻類中發電。燃料電池的高功率密度為2,965 mW/m。2 -迄今在SMFC技術研究中所報告的最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通過一對氧化還原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