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理的工作依據
監理在地下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依據是工點設計圖,質量驗收依據是設計圖紙和《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施工過程中的工藝的依據是設計圖紙和《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施工技術指南》。在執行上述文件時應遵循"先設計圖紙、後通用文件"的原則。
二、監理工作分工
除監理分站有特別規定外,監理工作分工一般按如下要求辦理:
1、站測量監理工程師:
負責地下工程工程(包括施工豎井、斜井)的測量、變形監控量測的《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規定的比率的工序質量的檢查、驗收和籤認工作;
2、站試驗監理工程師:
負責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的所有原材料質量、混凝土拌合站產品質量的全部試驗監理工作;
負責各單位工程施工工地《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規定的比率的原材料、工序質量的檢查、驗收和籤認工作;
3、專業監理工程師:
負責除上述兩條規定的內容外,餘者原材料、工序質量的檢查、驗收和籤認工作均由專業監理工程師負責。
三、地下工程監理工作重點與對策
㈠ 施工作業指導書的提報
1)在本分項/分部工程實施前7天,施工單位必須向監理分站提報本分部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施工作業指導書》在得到監理分站批准後方可實施施工;
2)施工作業指導書內容要求:
① 適用工點(或範圍)、時間;
② 執行施工作業指導書的相關人員姓名、職責、權限。這些人應包括:技術負責人、質量、安全、試驗、物資設備管理人員;
③ 工序、施工方法、工藝,所採用的原材料名稱、規格、質量標準,使用的機械、檢測儀器的種類、型號、技術性能和數量;
④ 質量控制結點位置,即需監理檢查籤認的質量控制節點;
⑤ 工序質量驗收標準;
⑥ 質量驗收表格種類、表格樣式,及其相關的支持文件名稱。
在施工中施工單位必須"說到做到",認真落實《施工作業指導書》中的各項承諾,確保每一工序質量符合設計圖紙和《客運專線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要求。
㈡ 工序質量及監理工作內容
1 施工豎井/深基坑
1) 圍護樁/地下連續牆圍護工程
⑴ 圍護樁/地下連續牆
① 監理工作項目:
1)鑽孔樁/地下連續牆:
樁/連續牆中心放樣測量,測量驗收;
護筒埋設/導向牆施工質量驗收,鑽機就位,泥漿製備,鑽機位置對中檢查驗收;
造孔,清空,成孔/成槽驗收;
樁/牆身鋼筋籠製作、鋼筋籠質量驗收,鋼筋籠(包括聲測管)安裝(監理旁站);
水下混凝土灌注設備安裝,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施工前的檢查;
水下混凝土灌注、混凝土試件製作(監理旁站),樁身/板牆混凝土驗收;
樁基/連續牆完整性、均質性質量檢測(監理見證);
樁身混凝土試件檢測(監理見證),混凝土最終質量(第二次)驗收。
② 質量標準:
1)鋼筋籠質量編標準:
鋼筋主力筋的品種、規格、尺寸、數量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鋼筋籠加強鋼箍、箍筋品種、規格、尺寸、布置間距符合設計要求;
鋼筋籠的混凝土保護層保證措施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鋼筋籠骨架尺寸允許偏差:
鋼筋籠長度≤100mm;
鋼筋籠骨架直徑≤20mm;
主力鋼筋布置間距≤0.5d;加強筋布置間距≤20mm;
箍筋布置間距≤20mm;
鋼筋籠骨架垂直度≤1﹪。
2)實體質量:
a) 鑽孔樁:
樁中心軸線位置偏差不大於50mm;
樁中心軸線垂直度偏差不大於0.3﹪;
樁頂、樁底標高與設計偏差不大於100mm;樁底沉渣厚度符合設計;
樁任意截面的混凝土有效直徑不需要設計值;
樁身鋼筋種類、規格、直徑、製作尺寸、數量、和安裝位置符合設計圖;
混凝土原材料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要求;
樁身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圖。
b)地下連續牆:
混凝土原材料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要求;
地下連續牆的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地下牆表面平整度:<15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
地下連續牆的裸露牆面應表面密實、無滲漏。孔洞、露筋、蜂窩累計面積不超過單元槽段裸露面積的5%;
地下連續牆的垂直度:永久結構允許偏差為1/300,臨時結構允許偏差為1/200;局部突出不宜大於100mm,且牆體不得侵入二襯牆內。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在監理工作中,嚴格檢查鑽孔樁/連續牆成孔(槽)的質量,其重點放在樁/牆中心位置、樁/牆中心軸線垂直度偏差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控制樁/牆身鋼筋骨架分段在井口安裝時的主力鋼筋接頭焊接質量(要求監理旁站);
重點控制樁/牆身混凝土連續、快速施工,施工中導管埋深保持在1~5m範圍內,鋼筋籠骨架在施工過程中安裝位置沒有大的變化,確保樁身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樁/牆身混凝土完整均質連續(監理旁站);
控制樁/牆身混凝土試件製作數量。
⑵ 圍護結構防水止水設施
① 監理工作項目:
1)止水旋噴樁:
測量放樣,測量驗收;
旋噴樁鑽孔,成孔驗收;
旋噴樁旋噴施工(監理旁站);
旋噴樁成樁驗收;
旋噴樁質量檢測(監理見證)。
② 質量標準
1)止水旋噴樁:
原材料水泥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要求;
旋噴樁垂直度小於0.3﹪;
旋噴樁長度、有效直徑大於設計值;
樁身完整、連續、樁體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樁身混合體強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旋噴樁止水效果符合設計要求。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止水旋噴樁:
旋噴樁施工前專業監理工程師必須持有監理分站批准的《旋噴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旋噴樁施工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技術性能、施工工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旋噴樁施工施工單位必須填報《D4-15高壓旋噴樁施工記錄》,其表格樣式見附表;
監理人員控制重點:成孔驗收(重點:孔徑、孔深),旋噴樁長度、施工旋噴樁的旋轉速度、提升噴杆速度,水泥漿配合比、每根樁噴漿數量(可換換算成水泥量)等。
⑶ 開挖及支撐結構
① 監理工作項目:
1)土方開挖:
鑽孔樁外露部分清土;
樁間掛網噴混,監理檢查驗收;
滲漏水封堵。
2)鋼筋混凝土支撐結構:
接觸面清鑿;
安裝接駁鋼製件;
支撐梁鋼筋製作、安裝,鋼筋檢查驗收、籤認;
模板安裝,模板檢查驗收,籤認;
支撐混凝土施工,試件製作(監理見證),混凝土檢查驗收、籤認;
混凝土試件強度檢測(監理見證),混凝土驗收最終(第二次)籤認。
3)鋼支撐結構:
鋼支撐構件製作,監理對鋼構件檢查驗收;
鋼支撐墊(背)梁、墊(背)梁安裝,墊(背)梁背後空隙混凝土填塞;
鋼豎向支架安裝,鋼支撐安裝,鋼支撐施加預應力(監理見證),鋼支撐檢查驗收、籤認。
② 質量標準:
1)土方開挖:
臺階、層挖法施工;
基坑在無水乾燥條件下施工;
圍護樁表面附著泥土清除乾淨;
噴混、掛網的原材料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要求;
鋼筋製作、安裝質量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噴射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2)鋼筋混凝土冠梁、腰梁支撐結構:
混凝土原材料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要求;
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梁頂面標高誤差小於10mm;軸線位置偏差小於10mm;垂直度/軸心側彎小於L/1000;表面平整度2m靠尺檢查小於8mm;截面尺寸不得小於設計值。
3)鋼支撐結構:
加工鋼構件的鋼材料品種、規格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鋼構件成品質量符合相關技術標準;
鋼支撐件的橫截面尺寸符合設計,任何連接接頭間隙小於0.5mm,鋼支撐的軸線旁彎矢跨比不大於1/1000;
鋼支撐施加預應力應兩側同步、對稱、分級重複進行,預應力允許偏差為設計值的±50 kN,頂緊後固定牢固;
設有腰(背)梁的綱支撐,其腰(背)梁應連續,其連接牢固且與樁(牆)體之間密貼,不密實處用不低於C30細石混凝土墊實後方可安裝鋼支撐,支撐的拆除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土方開挖:
臺階、層挖法施工;
基坑在無水乾燥條件下施工;
圍護樁/地下連續牆表面附著泥土清除乾淨;
在土方開挖全過程中圍護結構的變形累計值、結構件應力都在控制值範圍內。
2)鋼筋混凝土支撐結構:
冠、腰梁、支撐梁位置、尺寸、設置標高、鋼筋布置、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圖紙;
腰梁混凝土與圍護結構鑽孔樁/地下連續牆面之間密貼,無軟弱層,且連接牢固,連接方法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支撐梁為壓杆構件,每一鋼筋混凝土支撐的軸線旁彎矢跨比不得大於1/1000。
3)鋼支撐結構:
鋼支撐構件成品進場驗收:控制鋼管管壁厚度、鋼管外徑尺寸、鋼構件軸線與斷面交角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和相關技術標準;
設有腰(背)梁的綱支撐,其腰(背)梁應連續,其連接牢固且與樁(牆)體之間密貼,不密實處用不低於C30細石混凝土墊實,方可安裝鋼支撐,支撐的拆除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
鋼支撐連接:鋼支撐的任何連接接頭間隙小於0.5mm,每一鋼支撐的軸線旁彎矢跨比不大於1/1000;如超限應設置鋼楔形板予以調整;施工單位應填寫D4-13 《鋼支撐安裝工程檢查記錄》(樣式附後);
鋼支撐預應力施工:鋼支撐施加預應力應兩側同步、對稱、分級重複進行,頂緊後固定牢固。預應力施工前必須對預應力千斤頂、壓力表、油壓泵組成的張拉系統進行"張拉力——壓力表"標定校正檢測試驗,監理見證施工單位的張拉系統標定校正檢測試驗和見證施加預應力工序全過程;
施工單位施工時應填寫D4-12《鋼支撐施加預應力記錄表》(樣式附後)。
⑷ 監控量測
① 監理工作項目:
審核批准《地下工程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方案實施過程中專業監理人員見證測點埋設、安裝;
監理分站測量監理工程師/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監控量測點埋設、安裝;
在監控量測期間監理人員超過10﹪的比率抽檢見證施工單位的監控量測工序質量;
逐日籤認施工單位報送的《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日報表》;
每周星期天接受、籤認施工單位報送《地下工程監控量測周報表》;
在編制《監理周/月報表》裡匯報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情況;
有必要時向業主提報《地下工程監控量測監理工作專題報告》。
② 質量標準:
1)豎井、深基坑監控量測:
豎井、深基坑監控量測項目、頻率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一般要要求如下:
2) 監控量測範圍:
監控量測範圍應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如果設計圖紙沒有規定,則豎井監控量測範圍為:圍護結構長度/基坑開挖設計深度(兩者選數據較大者)的1~1.5(粘土、粉砂、細沙、砂土取大值)倍再加5m餘量。
3) 監測警戒值:
設計圖紙提供的監測警戒值如下:
支護結構樁/牆頂水平位移:警戒值取0.8倍設計容許值;基坑水平位移與基坑開挖深度的比值不超過0.25﹪,位移速率限制區10mm/d;
建築物沉降、傾斜警戒值:傾斜容許值i<0.002;
支撐軸力:根據設計計算書確定,警戒值取0.8倍設計容許值;
以上設計容許值由施工單位提交;設計圖紙未明確時施工單位應發函要求設計單位提供。
4)《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日/周報表》要求應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份《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日/周報表》為:
工程概況;
監控量測項目和各項測點平面、立面布置圖;
採用儀器設備及監測方法;
初次讀數值;
首次檢測值;
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和監測結果過程曲線;
監測結果評價。
第二份及以後的《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日/周報表》為:
檢測值;
監測結果過程曲線;
監測結果評價。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工地監理人員應監控施工單位按監理分站批准的《地下工程監控量測實施方案》實施埋設監控量測點,並及時取得第一次讀數;
2)工地監理人員按照不少於10﹪的比例進行見證;
3)監控施工單位及時向監理分站提報《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日/周報表》並及時籤認;
4)採取措施防範監控量測工作流於形式,防止施作人員數字造假,編造虛假信息。
2 明挖地下/隧道/U型槽工程
⑴ 放樣測量
① 監理工作項目:
結構物中線、軸線位置、各部位尺寸、標高測量放樣測量(監理見證),放樣測量驗收籤認
② 質量標準
結構物中線、軸線平面位置誤差不大於10mm;
結構物基礎頂面標高偏差不大於10mm;
結構物邊牆腳平面位置及高程偏差不大於15mm,且不得侵入建築設計界限;
起拱線高程偏差不大於10mm,且不得有負偏差;
預留孔洞中心位置偏差不大於10mm;尺寸不大於10mm,且不得有負偏差;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測量監理人員按照不少於10﹪的比例進行見證施工單位放樣測量;
監理分站測量監理工程師對地下高程重要的測量工序如結構物中線、軸線位置、結構物邊界線和基礎頂面、結構物邊界線、起拱線標高測量進行旁站或平行測量;
監理分站測量及時籤認施工單位報送的測量放樣文件。
⑵ 基坑/地基檢查:
① 監理工作項目:
基坑放樣測量,放樣測量驗收;
基坑檢查及基底地質確認,基坑驗收籤認(在設計單位進行地質確認後籤認)。
② 質量標準:
基坑地質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地質均勻無軟硬不均地質,地質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
土質地基在基礎澆筑前不得被水浸泡;
基坑基底高程偏差:土質地基不大於50mm;石質地基+50、-200mm;
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工藝設計要求;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監理工程師籤認基坑檢查證和檢驗批驗收記錄時需附:
《基坑測量放樣報驗單》和《地基承載力試驗報告》(石質地基不需要)。
⑶ 防水層:
① 監理工作項目:
防水層基面施工,防水層基面質量檢查、驗收;
防水層施工,防水層質量檢查、驗收。
② 質量標準:
1)施工工藝、施工質量符合《區間隧道結構防水通用圖》(莞惠城際通用施SD-TY-01)的要求;
2)材料為自粘性高聚物改性瀝青(聚酯)防水卷材厚度≥4mm,胎體為聚酯胎;
3)結構物底面、頂面防水層採用正位鋪設法施工。在剛施工完畢的基礎混凝土/水泥砂漿面上黏貼自粘性高聚物改性瀝青(聚酯)防水卷材;
4)結構物側牆採用反位(即預鋪法)鋪設法施工。在混凝土支承面(地下連續牆牆面、鑽孔樁圍護結構外表面)上預先掛設自粘性高聚物改性瀝青(聚酯)防水卷材,使其黏膠面朝向待施工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將黏貼在黏膠層上的隔離紙撕去,混凝土施工後自粘性高聚物改性瀝青(聚酯)防水卷材自然與混凝土反應黏貼緊密;
5)防水層施工工序為:
基面檢查、驗收——卷材檢查——每幅卷材鋪設彈線(頂、牆、底)——底板鋪設卷材——鋪設保護層——側牆鋪設卷材——頂板鋪設卷材——鋪設段卷材鋪設質量檢查——卷材鋪設段驗收;
6)卷材鋪設質量要求。
a) 基面要求:平順、堅固、無尖銳物突出;
b) 鋪設平順、舒展、無褶皺、無隆起;
"反位鋪設法"要求滿粘無空鼓、密貼、黏貼牢固;
c) 材料長邊、短邊搭接寬度大於100mm;搭接縫黏貼牢固,不滲水;再在搭接縫處採用配套的雙面自粘性膠條封縫。自粘性膠條厚度為1.2mm,寬度不小於80mm,要求膠條封縫嚴密、平順、不得隆起。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籤認防水層檢查證、檢驗批驗收記錄時施工單位必須提報《防水層基面驗收記錄》、《防水層防水質量試驗報告單》。
⑷ 模板工程:
① 監理工作項目:
模板質量檢查、模板、支架驗收籤認;
② 質量標準:
1) 模板、支架安裝穩固牢靠,能承受施工所有可能發生的荷載;在荷載作用下支架沉陷滿足要求,支架模板的任何部位、構建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滿足施工技術指南要求;模板接縫嚴密;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塗刷隔離劑;
2) 模板長度、高度、寬度的尺寸偏差≤10mm,頂面高程偏差20mm,模板的兩相鄰板表面高低差≤1mm,模板表面平整度用1米靠尺檢查≤1mm;
3)模板中心軸線與設計的隧道中線偏差不大於10mm;
4)模板表面塗刷隔離劑;
5)設置模板位置變形監控設施、設備。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用鋼尺抽檢模板安裝位置和重要的部位尺寸偏差是否滿足驗收標準要求;抽檢模板的兩相鄰板表面高低差、用1m靠尺檢查模板表面平整度,查看模板表面塗刷的隔離劑;
2)檢查模板位置變形監控設施、設備的安設是否符合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3)籤認模板施工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
⑸ 鋼筋:
① 監理工作項目:
抽檢鋼筋製作質量;
按照設計圖紙檢查鋼筋安裝;
檢查驗收鋼筋,籤認鋼筋驗收鋼筋檢驗批驗收記錄、鋼筋檢查證。
② 質量標準:
1)製作鋼筋,其鋼筋品種、型號、規格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2)製作鋼筋如有某型號鋼筋有連接接頭,接頭數量在"同一截面"不得超過同型號鋼筋總數的50﹪;接頭位置應設置在直線段上,且距彎曲點的長度大於10d以上;
3)鋼筋製作尺寸、彎制樣式符合設計圖紙;
4)同一排主力鋼筋的間距偏差:不大於10mm;
兩排鋼架的排距間距偏差不大於5mm;
主力鋼筋位置較設計圖紙的偏差不大於10mm。
5)鋼箍的間距偏差:不大於10mm;
6)鋼筋保護層墊塊質量必須符合耐久性混凝土的技術條件,底邊、側面的鋼筋墊塊數量不應少於4個/m2。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檢查、驗收各種型號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是否符合設計圖紙;
2)用鋼尺抽檢各型號鋼筋布置間距;
3)抽檢鋼筋保護層墊塊質量和布置數量。
⑹ 混凝土工程:
① 監理工作項目:
1)審核混凝土用材料的出廠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審核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符合設計圖紙耐久性要求;
2)檢查、驗收混凝土施工結合面處理是否符合《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
3)查證混凝土拌合站隨混凝土罐車發出的《混凝土發料單》,內容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編號、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混凝土設計強度、混凝土數量,混凝土發出時間等;
4)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和易性滿足施工需要,見證施工單位做混凝土坍落度、含氣量、入模溫度檢測;
5)旁站混凝土施工全過程:內容有:混凝土快速連續施工,以滿足上層混凝土任何施工處其底層混凝土不得初凝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方法符合《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6)旁站混凝土試件製作組數;
7)監理工程師第一次籤認《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
8)見證施工單位對承臺混凝土試件強度的自檢試驗;
9) 監理工程師第二次(最終)籤認《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
10)檢查混凝土養護情況,抽檢施工單位的《混凝土養護記錄》。
② 質量標準:
1)混凝土的原材料:
水泥的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1條;
礦物摻和料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2條;
細骨料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2條;
粗骨料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4條;
外加劑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5條;
拌制混凝土用水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6條。
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配置成的混凝土必須滿足設計圖紙要求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指標和施工工藝性能要求;具體內容詳見《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3.1、第6.3.2、6.3.3和6.3.4條的內容。
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原料水泥、礦物摻和料、粗細骨料、外加劑和拌制用水的每盤稱量偏差≤1﹪;
拌制混凝土的實測坍落度與設計值偏差不宜大於20mm;
施工時每50m3或每工作班測試混凝土坍落度、含氣量一次,入模溫度三次;
夏天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高於氣溫且不宜超過30℃;
施工工藝符合得到監理審核批准的《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混凝土採用全斷面分層法連續、快速施工,每層混凝土厚度宜0.3~0.5m;保證上層混凝土施工至任何部位時其下層混凝土不得初凝。
4)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工藝和和混凝土測溫方法措施、測溫傳感器元件埋設數量位置符合得到監理審核批准的《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混凝土養護最少時間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4.9條的要求;
混凝土養護質量標準: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大於65℃,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大於15℃,養護用水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於15℃;
混凝土拆模時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大於15℃,混凝土內部開始降溫前不得拆模。
5)混凝土試件強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施工前檢查混凝土的原材料儲量是否滿足混凝土一次連續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拌制、運輸、和施工能力是否能保證混凝土連續快速施工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採用全斷面分層法連續、快速施工時,每層混凝土厚度宜0.3~0.5m;保證上層混凝土施工至任何部位時其下層混凝土不得初凝;
3)結構物應每一施工段混凝土應一次灌注完畢,不應設置施工縫;
4)施工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如設計圖紙沒有明確時施工縫應設在遠離剪力最大截面處。
3 暗挖工程
⑴ 測量控制:
① 監理工作項目:
檢查、籤認施工單位控制測量網測量成果書;
見證施工單位進洞測量,檢查、籤認施工單位進洞放樣測量報驗單;
② 質量標準:
測量精度符合鐵路測量技術規範的要求。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洞內導線測量:見證由地表控制網點到洞身裡至少兩個控制點的測量,並對測量成果進行覆核,確認合格後籤認測量成果書;
由豎井施工隧道:測量監理工程師對豎井聯繫測量的地面近井導線、地下近井導線測量實施旁站,對測量成果進行平行覆核計算,確認合格後籤認測量成果書。
⑵ 開挖支護:
① 監理工作項目:
1) 開挖工法控制符合設計;
2) 隧道開挖:
開挖施工,開挖斷面測量,開挖質量檢查驗收;開挖段地質測繪(監理見證);
3) 超前支護及初期支護:
超前小導管、鋼管棚、錨杆、鋼筋網片、鋼架成品檢查驗收;
超前支護小導管/管噴安裝、注漿(監理見證),初噴混凝土,錨杆施工(監理見證),掛網施工(監理見證),鋼架安裝(監理見證);
復噴混凝土、試件製作(監理見證),監理檢查驗收籤認;
試件檢測(監理見證),監理最終驗收籤認。
② 質量標準:
1) 開挖:
隧道開挖斷面中線、高程必須符合設計(高程應留足變形量);
控制開挖工法,確保圍巖開挖邊界平整圓順,無欠挖,超挖數量在控制範圍內;
隧道每一開挖循環用斷面儀掃描,繪出斷面圖與設計斷面核對;
開挖段地質測繪,判斷圍巖穩定性。
2) 超前支護:
a) 小導管:
小導管所用原材料的品種、規格和加工的成品質量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小導管縱向搭接長度、尾端支撐鋼架連接方法符合設計要求;
小導管注漿的漿液配比和注漿壓力符合設計要求;
小導管安裝質量符合以下要求:孔口距不大於50mm;孔深不得小於設計值;方向角偏差不大於2度。
b) 鋼管棚:
管棚所用的鋼管品種、規格(外徑、壁厚)和加工的成品質量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管棚縱向搭接長度、尾端支撐鋼架/導向牆連接方法符合設計要求;
管棚注漿的漿液配比和注漿壓力符合設計要求;
管棚安裝質量符合以下要求:孔口距不大於50mm;孔深不得大於50mm;方向角偏差不大於1度;
管棚任何截面處不得浸入開挖限界內。
3) 初期支護:
a) 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藝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噴混應溼噴;
b) 初噴混凝土:
初噴混凝土厚度不小於保護層厚度,一般不小於30mm;
c) 錨杆:
錨杆的材料品種、規格和成品的長度,直徑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錨杆孔距偏差不大於150mm;孔深大於錨杆長100mm以上;
錨杆注漿要使水泥砂漿飽滿、密實;
錨杆與結構面正交;安裝錨杆墊板(150*150*6mm),鋼墊板與初噴混凝土面密貼;
d) 掛網:
網片搭接1~2網孔;前端掌子面預留1~2網空作循環間搭接之用;網片焊在錨杆端頭上;網片的鋼筋品種、規格和布置間距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e) 鋼架:
加工鋼架的鋼材品種、規格、型號符合設計,鋼架加工成品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鋼架安裝質量:
鋼架安裝間距不大於100mm;鋼架所在平面垂直隧道中心,鋼架腳底部無虛渣,安裝鋼架底座鎖腳錨杆和焊接鋼架間連接鋼筋規格、數量符合設計圖紙要求;鋼架與初噴混凝土間每隔2m用混凝土預製塊填塞,鋼架與初噴混凝土間隙用混凝土充填密實。
f) 復噴混凝土:
噴2~3遍,將初支噴混施工至設計標準;平均厚度大於設計值;檢查點數的80﹪及以上大於設計值;最小厚度不小於設計值的2/3;
噴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實,無裂紋、脫落、漏噴、露筋、空鼓和滲漏水,無外露鋼筋、錨桿頭;
《隧道工程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第6.2.12條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100mm(用自動斷面儀檢測斷面輪廓);《施工技術指南》7.2.8條:用2m長靠尺檢查,平整度偏差容許值:側壁50mm,拱部70mm;11.3.6條:矢度小於1/6;
一天(24d)強度大於10Mpa(貫入法/拔出法試驗),28d強度(大板切割法)。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 管棚的接頭:相鄰管棚的接頭最少錯開3m以上,管棚接頭應採用套接頭;
管棚;
2) 因隧道注漿機械設備的適用性還不能滿足注漿工序質量的需求,所以小導管和管棚注漿質量是隧道施工最為薄弱的環節,小導管、管棚的注漿工序必須監理全程見證;
3) 控制初期支護施工工藝及工序符合《隧道工程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要求,不接受不進行初噴的不正確的工藝;
4) 通過監理見證來保證錨杆數量和錨杆的施工質量、鋼架安裝間距。
⑶ 防水層:
① 監理工作項目:
防水板安裝基面檢查驗收;
防水板材質檢測(監理見證試驗),防水板材質檢查、驗收籤認;
防水板安裝檢查、驗收;
② 質量標準:
1) 防水板安裝基面:
用斷面儀測量複查:不容許有侵限,;檢查監控量測成果:圍巖變形收斂已穩定;
基面處理:尺量檢查,無尖銳屋物, 基面平整度小於1/ 6(矢跨比), 基面乾燥無滴水(否則進行注漿處理)。
2) 防水板材質質量:
EVA高分子樹脂(自粘)防水卷材和其墊襯層350g/m2無紡布的質量符合區間隧道結構防水通用圖(莞惠城際通用施SD-TY-01)的要求。
3) 防水板安裝質量:
在噴射混凝土砂漿找平層上先安設水泥釘,頂部間距為0.4*0.4m,側牆0.6*0.6m;梅花形布置,將帶吊繩的卷材襯墊層350g/m2無紡布緊湊安裝到隧道噴混表面上,然後將帶有0.7mm自粘層的厚度0.8mmEVA高分子樹脂黏貼在無紡布上;
EVA高分子樹脂(自粘)防水卷材長邊、短邊搭接寬度大於100mm;搭接縫黏貼牢固,不滲水;再在搭接縫處採用配套的雙面自粘性膠條封縫。自粘性膠條厚度為1.2mm,寬度不小於80mm,要求膠條封縫嚴密、平順、不得隆起。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監理應認證檢查EVA高分子樹脂(自粘)防水卷材無破洞、裂縫,接縫處有無滲漏水的地方。
⑷ 二襯:
A) 模板(模架、臺車)、支架:
① 監理工作項目:
模板質量檢查、模板、支架驗收籤認;
② 質量標準:
1) 模板(模架、臺車)、支架安裝穩固牢靠,能承受施工所有可能發生的荷載;在荷載作用下支架沉陷滿足要求,支架模板的任何部位、構建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滿足施工技術指南要求;模板接縫嚴密;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塗刷隔離劑;
2) 模板長度、高度、寬度的尺寸偏差≤10mm,頂面高程偏差≤20mm,模板的兩相鄰板表面高低差≤1mm,模板表面平整度用1米靠尺檢查≤1mm;
3) 模板中心軸線與設計的隧道中線偏差不大於10mm;
4) 模板表面塗刷隔離劑;
5) 設置模板位置變形監控設施、設備;
6) 模板臺車的預埋件安裝位置偏差不大於10mm。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 用鋼尺抽檢模板安裝位置和重要的部位尺寸偏差是否滿足驗收標準要求;抽檢模板的兩相鄰板表面高低差、用1m靠尺檢查模板表面平整度,查看模板表面塗刷的隔離劑;
2) 檢查模板位置變形監控設施、設備的安設是否符合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B) 鋼筋
① 監理工作項目:
抽檢鋼筋製作質量;
按照設計圖紙檢查鋼筋安裝;
驗收鋼筋,籤認鋼筋驗收鋼筋檢驗批驗收記錄、鋼筋檢查證。
② 質量標準
1) 製作鋼筋,其鋼筋品種、型號、規格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2) 製作鋼筋如有某型號鋼筋有連接接頭,接頭數量在"同一截面"不得超過同型號鋼筋總數的50﹪;接頭位置應設置在直線段上,且距彎曲點的長度大於10d以上;
3) 鋼筋製作尺寸、彎制樣式符合設計圖紙;
4) 同一排主力鋼筋的間距偏差:不大於10mm;
兩排鋼架的排距間距偏差不大於5mm;
主力鋼筋位置較設計圖紙的偏差不大於10mm;
5) 鋼箍的間距偏差:不大於10mm;
6) 鋼筋保護層墊塊質量必須符合耐久性混凝土的技術條件,側面的鋼筋墊塊數量不應少於4個/m2。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 檢查、驗收各種型號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布置間距是否符合設計圖紙;
2) 重點抽檢用鋼尺抽檢各型號鋼筋布置間距、鋼筋接頭焊接質量;
3) 抽檢鋼筋保護層墊塊質量和布置數量;
C) 混凝土工程
① 監理工作項目:
1) 審核混凝土用材料的出廠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審核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符合設計圖紙耐久性要求;
2) 檢查、驗收混凝土施工結合面處理是否符合《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
3) 查證混凝土拌合站隨混凝土罐車發出的《混凝土發料單》,內容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編號、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混凝土設計強度、混凝土數量,混凝土發出時間等;
4) 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和易性滿足施工需要,見證施工單位做混凝土坍落度、含氣量、入模溫度檢測;
5) 旁站混凝土施工全過程:內容有:混凝土快速連續施工,以滿足上層混凝土任何施工處其底層混凝土不得初凝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方法符合《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6) 旁站混凝土試件製作組數;
7) 監理工程師第一次籤認《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
8) 見證施工單位對承臺混凝土試件強度的自檢試驗;
9) 監理工程師第二次(最終)籤認《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
② 質量標準
1) 混凝土的原材料:
水泥的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1條;
礦物摻和料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2條;
細骨料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2條;
粗骨料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4條;
外加劑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5條;
拌制混凝土用水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2.6條;
2)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配置成的混凝土必須滿足設計圖紙要求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指標和施工工藝性能要求;具體內容詳見《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3.1、第6.3.2、6.3.3和6.3.4條的內容;
3)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原料水泥、礦物摻和料、粗細骨料、外加劑和拌制用水的每盤稱量偏差≤1﹪;
拌制混凝土的實測坍落度與設計值偏差不宜大於20mm;
施工時每50m3或每工作班測試混凝土坍落度、含氣量一次,入模溫度三次;
夏天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高於氣溫且不宜超過30℃;
施工工藝符合得到監理審核批准的《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混凝土採用全斷面分層法連續、快速施工,每層混凝土厚度宜0.3~0.5m;保證上層混凝土施工至任何部位時其下層混凝土不得初凝。
4) 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工藝和和混凝土測溫方法措施、測溫傳感器元件埋設數量位置符合得到監理審核批准的《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混凝土養護最少時間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第6.4.9條的要求;
混凝土養護質量標準: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大於65℃,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大於15℃,養護用水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於15℃;
混凝土拆模時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大於15℃,混凝土內部開始降溫前不得拆模。
5) 混凝土試件強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 施工前檢查混凝土的原材料儲量是否滿足混凝土一次連續施工的需要;
2) 混凝土拌制、運輸、和施工能力是否能保證混凝土連續快速施工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採用全斷面分層法連續、快速施工時,每層混凝土厚度宜0.3~0.5m;保證上層混凝土施工至任何部位時其下層混凝土不得初凝。
3) 每一環二襯混凝土應一次灌注完畢,不應設置施工縫;
4) 施工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如設計圖紙沒有明確時施工縫應設在遠離剪力最大截面處;
5) 二襯混凝土厚度:不得小於設計值, 查《探地雷達檢測報告》,二襯混凝土表面:無任何滲漏水漬;
D) 混凝土施工縫和沉降縫
① 監理工作項目:
檢查、驗收施工縫、沉降縫防水設施安裝質量
② 質量標準
1)橫向施工縫:間距8~12m;
水平施工縫:根據施工組織安排設置,但底板、頂板不得設置縱向施工縫;
側向水平縫根據施組約定設置;
2) 環向施工縫和豎向施工縫採用緩膨脹型止水膠,規格尺寸15*8mm;外設防水卷材加強層(按預鋪法施工),寬度為500mm;
側牆水平施工縫可選用鋼板橡膠(丁基橡膠)膩子止水條,寬200mm,厚50mm,鋼板厚1.0mm;或採用緩膨脹型止水膠,規格尺寸15*8mm;外設防水卷材加強層,寬度為500mm;
防水卷材加強層:應選擇與主體機構外包防水層相同材料;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 施工縫:將水泥浮漿和雜物清洗乾淨,鋪水泥砂漿(過去厚20mm)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後及時澆築混凝土;
2) 中埋式止水條:
遇水膨脹止水膠:將擠出的膠條黏貼在縫表面上,膠條應連續,施工後要確認膠體與基面間無空隙,安裝後必須保護好成品;
3) 鋼板橡膠膩子止水條:鋼板兩側設有預留孔,孔的間距250mm(兩側錯開布置),用鐵絲固定在鋼筋上;
4) 控制鋼板橡膠膩子止水條扎施工縫、沉降縫的埋設位置:必須二分之一埋設在已經澆築的混凝土上,另二分之一預留在以後混凝土施工中;
⑸ 監控量測
① 監控量測工作項目及要求:
1) 暗挖隧道施工的監控量測項目、頻率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一般要包括:
2) 測點埋設和初始讀數要求
測點埋設要求埋設件和埋設方法規範、標準,不得有隨意性;
地表下沉量測斷面應與洞內淨空水平收斂及拱頂下沉量測斷面布置在同一斷面上;
地表橫斷面方向量測的測點間距應取2~5m;同一斷面內應取7~11點;
地表量測應在開挖工作面前h+H處開始,直至襯砌封閉下沉停止為止;
測點安裝應能保證在開挖後12小時(最遲不超過24小時)內`和在下一循環開挖前測到初讀數;
洞內量測斷面間距和測點數安排
地表下沉量測斷面間距安排
3) 量測頻率和變形管理等級
量測頻率要求
註:表中B 未隧道開挖寬度;
H:隧道埋置深度
h: 隧道開挖高度
變形管理等級
③ 監理工作內容
1) 監理分站專門安排專職監理工程師負責暗挖隧道的監控量測監理工作;
2) 監理分站站長負責審核批准《****工點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監理分站負責監控量測的監理工程師必須檢查施工單位的《****工點監控量測實施方案》落實情況,對施工單位的監控量測工作總量進行10﹪的見證,並將檢查情況記入監理日記;如施工單位沒有認真落實到位,則監理分站應發監理指令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
3) 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准的《****工點監控量測實施方案》開展監控量測工作;施工單位應每周星期六18:00前向監理分站提報一周內的《監控量測周報》。如發現基監控數據變化異常或達到預警、報警值是應立即向監理分站、監理站作口頭和文字彙報。
4) 監理分站應建立施工單位報送的各地下工程工點的《監控量測周報》臺帳,臺帳格式可參考附表內容;
監理分站應對施工單位各施工工點的監控量測工作的外業和內業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如檢查時發現施工單位監控量測工作不到位、或有編造虛假數據不正當行為,應立即發出監理指令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5) 各監理分站站長應檢查、督促測量監理工程師做好這項監理工作,如發現問題立即採取措施糾正;
⑹ 超前地質預測預報
① 超前地質預測預報項目:
1) 常規地質法:
隧道開挖後及時由地質工程師查看掌子面地質,巖性、產狀、節理裂隙,和地質構造等,及時描繪地質圖,通過與設計圖紙的對比,提供地質情況預報,地質所描圖應歸入竣工文件裡。
2) 物理勘探法:
建議採用地質雷達探測法。主要是能判斷地層斷層破碎帶,費用較低。
3) 鑽探法:
建議只採用探孔。用普通YT-28鑽機成孔,孔深5m,平均6~10平方米一個探孔,鑽孔縱向重疊長度不小於1米;主要作用是判斷前方地質巖性、節理、裂隙狀況和地下水發育情況;
②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1) 監理分站專門安排專職監理工程師負責暗挖隧道的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監理工作;
2) 監理分站站長負責審核批准《****工點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實施方案》;
監理分站負責監控量測的監理工程師必須檢查施工單位的《****工點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實施方案》落實情況,對施工單位的監控量測工作總量進行10﹪的見證,並將檢查情況記入監理日記;如施工單位沒有認真落實到位,則監理分站應發監理指令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
3) 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准的《****工點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實施方案》開展地質預測預報工作;施工單位應每周星期六18:00前向監理分站提報一周內的《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周報》。如發現地質變化異常應立即向監理分站作口頭和文字彙報,並將預測預報結果報設計單位和業主,進行隧道變更設計手續;
4) 監理分站應建立施工單位報送的各地下工程工點的《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工作檯帳》臺帳;
監理分站應對施工單位各施工工點的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工作的外業和內業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如檢查時發現施工單位預測預報工作不到位、或有編造虛假數據不正當行為,應立即發出監理指令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5) 各監理分站站長應檢查、督促測量監理工程師做好這項監理工作,如發現問題立即採取措施糾正;
4 盾構施工隧道
⑴ 管片
① 監理工作項目:
管片生產廠檢查驗收;
管片模具檢查、驗收;
管片原材料檢查驗收、鋼筋製作,鋼筋檢查驗收、管片混凝土施工、試件製作(監理見證),管片養護(監理檢查),管片混凝土試件檢測(監理見證),管片成品質量檢查驗收、籤認;
② 質量標準
1) 管片生產線:
管片生產線布置符合工藝要求;
生產管片的模具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穩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滿足管片成品的尺寸和形狀要求;
管片的鋼筋製作:鋼筋品種、規格數量符合設計圖紙要求;鋼筋製作質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墊塊安裝數量、鋼筋安裝質量符合《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
鋼筋骨架長、寬、高偏差為+5、-10mm;主筋間距、內外層鋼筋排距偏差5mm;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偏差+5、-1mm;
2) 管片質量:
製作管片的原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齊全,質量符合《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管片生產標識內容(管片型號、管片編號、模具編號、生產日期、生產產家)齊全;
管片結構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結構性能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
管片強度和抗滲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管片外表不存在露筋、孔洞、疏鬆、夾渣、有害裂紋、缺稜掉角、飛邊等缺陷;
管片外表尺寸偏差:寬度、弧、弦長偏差不大於0.4mm,內腔高度偏差+2、-1mm;
每生產200環管片進行水平拼裝檢驗一次;檢驗偏差為:
所有接縫間隙小於2mm;成環內徑偏差小於2mm;外徑偏差+6、-2mm;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重點監控檢查驗收製作管片的原材料,確保管片原材料質量合格;
及時對管片鋼筋骨架檢查驗收,未驗收的鋼筋骨架不容許使用;
監控管片混凝土施工質量,見證混凝土試件製作、檢測試驗;
⑵ 盾構安裝
① 監理工作項目:
盾構基座施工(監理見證),盾構機安裝(監理見證),負環管片安裝;
盾構機試調,盾構機現場始發前驗收;
② 質量標準
1) 安裝盾構基座和反力架時,要確保盾構掘進方向符合隧道設計軸線。
2) 由於臨時管片(負環管片)的真圓度直接影響盾構掘進時管片拼裝精度,因此安裝臨時管片時,必須保證其真圓度,並採取措施防止其受力後旋轉、徑向位移與開口部位(臨時管片安裝時通常不形成封閉環,在其上部預留運輸通道)變形。
3) 盾構機安裝姿態計算數據精度符合以下要求:
橫向、豎向偏差:不大於1mm;
俯仰角、盾構中心軸線方位角偏差:不大於1分(度、分、秒制)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盾構機安裝完畢後,施工單位應組織專家評審會和四方會議對盾構機安裝進行檢查評審、驗收,並形成專家評審會和驗收會的紀要;
未經專家評審會和四方會議驗收的盾構機不得投入隧道施工;
⑶ 盾構掘進
① 監理工作項目:
盾構機始發(監理見證),
盾構機掘進(監理見證),管片/防水設施安裝(監理見證),襯砌環壁後注漿,襯砌環中心高程測量(監理見證),襯砌環檢查、驗收;
盾構接收(監理見證)
② 質量標準
1) 管片拼裝質量驗收標準:
管片拼裝完畢後不得有內外貫穿的裂紋和寬度大於0.2mm的裂紋及混凝土剝落現象;
管片間所有接縫防水密封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缺損,粘結應牢固、平整、防水墊圈不遺漏;
管片間連接螺栓質量及擰緊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管片拼裝容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如下表:
管片拼裝對隧道軸線和高程控制,其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如下表:
2) 壁後注漿及防水
注漿壓力、充填係數(與地層類別有關)大小、注漿速度和注漿漿液類型選擇、配合比等根據施工工藝試驗成果來決定;
注漿孔注漿結束應做防水處理;
③ 監理工作注意事項
增加見證施工單位對管片拼裝位置、標高測量的頻率;
嚴加對管片安裝對隧道軸線和高程偏差控制,確保隧道位置標高符合設計;
見證管片安裝時防水結構施工工序,確保隧道防水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