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譯健康攜手戰略合伙人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2021-01-15 曼譯健康

2020年10月23日,受華大基因邀請,曼譯健康(EMO)攜手戰略合伙人一行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交流、學習。

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座「存、讀、寫」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2011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批覆,依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組建、運營,主要存儲管理我國特有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

EMO核心高層

在科普專家的帶領下,EMO一行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展廳、測序平臺、大數據平臺實驗室等區域,進一步了解了國家基因庫「三庫倆平臺」功能建設以及基因科技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情況。

一進入國家基因庫,映入眼帘的是一隻巨大的猛獁象模型,這裡是多功能科普展廳。在專家的介紹之下,細胞的神奇奧秘一層層揭開 —— 一頭存活於幾萬年前的滅絕生物,科學家通過基因和幹細胞技術能夠重新提取並獲得胚胎細胞,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未來還有可能產生奇蹟,將其復活。

猛獁象模型

來到國家基因庫核心實驗室——測試中心,這裡有數百臺基因測序儀同時運轉,用於物種多樣性和疾病檢測,把基因信息從生命化的一個形態轉變為計算機數位化信息。

目前已裝備一系列國產基因測序儀,其數據產出能力全球領先,達到24Pb/年,相當於一年24萬人全基因組的產出規模。全部使用國產化測序儀的數位化平臺,對我國生物遺傳資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數位化平臺

數據和儲存機房,也就是三大庫中的「生物信息資料庫」,主要是將測試中心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現已具備90Pb數據存儲能力、691萬億次/秒計算能力。且已獲得信息安全ISO27001認證、中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頒發的可信雲認證,為數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生物信息資料庫

基因細胞能存放多久?在生物樣本資源庫參觀過程中講師解答了我們的困惑。一般來說,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也越久。例如,在-4℃作中期保藏,一般的植物種子大概可保存10年~15年;或者在-18℃作永久保藏,大約可保存50年~100年。

而對於人體幹細胞有著更高標準的存儲要求,必須在-150℃至-196℃超低溫氣象液氮中保存,保證未來在健康需要時能完好使用。

超低溫氣象液氮氣-存儲免疫細胞

最後來到了室外展區,EMO一行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室外特色的珍稀動植物,包括火烈鳥、蕨類植物等。這裡是三庫中的「活體庫」,用於提取珍稀動物細胞研究樣本以及觀察繁殖數據等。

生物活體庫

有別於世界上其他三大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不僅僅只用於科學研究,還是一個面向社會大眾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的服務平臺。離別之際,國家基因庫講師表示,所有人的基因存儲都是有意義的,任何人的基因差異超過了千分之一,細微的差別造就了不同的個體,為自己儲存一份細胞基因,也是為未來健康儲存了一份希望種子。

相關焦點

  • 大事件|24h團攜手戰略合伙人走進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10月23日,24h團攜手戰略合作夥伴曼譯健康一起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交流、學習。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座「存、讀、寫」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2011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批覆,依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組建、運營,主要存儲管理我國特有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
  • 曼譯健康攜手華大基因,為「細胞健康管理」注入新活力
    2020年10月16日,曼譯健康與深圳華大基因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細胞+基因"健康管理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 寶安區科技人才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陳晶)11月25日,由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局主辦,深圳市寶安區科技館承辦的2018年寶安區科技人才服務系列活動第七期在國家基因庫舉行。
  • 深圳中行組織黨員參觀深圳國家基因庫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精神指引,以及中行「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戰略目標,深圳中行金融機構部組織黨團員到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旨在提高員工科學認知和創新意識,促進身心發展,助力健康中國。
  • 世界最大綜合基因庫 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運行
    9月22日報導,當日,這個基因庫正式啟動運行。 深圳國家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主任:基因資源已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基因資源目前已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如精準醫學很大程度上依賴對基因解讀的結果。未來精準醫學方面的發展和競爭,一定程度上是基因資源的獲得與解析。 在國家基因庫建成前,我國每年產出的大量基因數據都存在國際三大資料庫——NCBI、EBI、DDBJ中,在基因數據已成為戰略資源的現在,國內不能保存我國獨特的基因數據,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師生走進珠江鋼琴集團參觀學習
    10月24日,我院2019級PTMBA5班50餘名同學在周延風教授、申文果副教授的帶領下,走進珠江鋼琴集團增城國家產業示範基地參觀學習,近距離了解中國民族鋼琴品牌的營銷戰略和品牌發展,進一步加深對營銷管理課程的理解與掌握。
  • 深圳國家基因庫與GISAID戰略合作
    昨天,深圳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圍繞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病毒的基因數據管理、共享、分析等展開全面合作,促進病毒數據的全球共享。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2008年建立的GISAID,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數據平臺。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曼為科技籤署戰略合作
    央廣網上海5月28日消息(記者周洪)2020年5月27日下午,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上海曼為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以細胞致文明」為主題的戰略籤約儀式——基於雙方在行業內的領導與優勢地位以及良好的合作意向,雙方同意建立戰略性夥伴關係,並就「白澤細胞人」 帶來的生命形態加入「分身計劃」的具體合作事宜達成共識,展開深度合作。
  • 國家基因庫正式啟用
    9月22日拍攝的國家基因庫開業儀式。當日,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國家基因庫正式啟用。據介紹,國家基因庫初步建成「三庫兩平臺」的業務結構和功能,「三庫」由多樣性生物樣本和物種遺傳資源庫、生物信息資料庫和生物活體庫組成,「兩平臺」為數位化平臺、合成與編輯平臺。
  • 參觀深航感受分享,走進深航學人才培養,如何預約參觀深圳航空?
    深圳邁迪爾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組織某知名醫療企業赴深航標杆企業學習行圓滿成功。股東為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國際全程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航空客、貨、郵運輸業務。截止2013年6月,深航共擁有波音737,空客320、319等各類型客貨機120多架,經營國內國際航線143條。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對外運營:系世界最大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未來,國家基因庫還將依照相關規則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在基因測序和基因育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位於觀音山腳下的國家基因庫。
  • 全球最大: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未來,國家基因庫還將依照相關規則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在基因測序和基因育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其已與星巴克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將攜手開展戰略投資,在新生代...
    【星巴克聯合紅杉中國成立投資公司】近日,星苒(上海)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經營範圍含創業投資、投資管理等,該公司共有兩大股東,分別為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中,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該公司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未來,國家基因庫還將依照相關規則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在基因測序和基因育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2016年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系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深圳國家基因庫成為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中國首個...
    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2008年建立的GISAID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數據平臺。中國在抗擊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甲型HI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COVID-19等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探秘怡亞通「平臺+合伙人」與綜合商業戰略構想
    21日在深圳召開的怡亞通「平臺+合伙人」大會上,不少人被這樣一組數據吸引---山東交運怡亞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怡亞通綜合商業合資公司)2019年8月投入運營,首月即盈利,2019年4個月完成業績規模13億元,疫情期間雖有影響,但仍月月盈利,截止目前業績規模近40億。
  • 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22日,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運營國家基因庫的資料庫統一檢索系統也將於同日正式開通運行,將公開發布癌症數據集成與整合分析平臺等多個資料庫,成為為國家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服務的公益性平臺。存生物資源樣本一千萬份國家基因庫坐落於被稱為深圳最後「桃花源」的大鵬半島,佔地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1.6萬平方米。
  • 國家基因庫參與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新聞—科學網
    國家基因庫參與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心室肌肥厚為突出特徵的原發性心肌病,患病率約為 1/500,是一種全球性疾病,也是青壯年運動員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數的肥厚型心肌病均由基因突變導致,MYBPC3基因突變是最為常見的遺傳突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胚胎中修復MYBPC3致病突變,為從根本上治癒該種家族性遺傳疾病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