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受華大基因邀請,曼譯健康(EMO)攜手戰略合伙人一行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交流、學習。
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座「存、讀、寫」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2011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批覆,依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組建、運營,主要存儲管理我國特有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
在科普專家的帶領下,EMO一行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展廳、測序平臺、大數據平臺實驗室等區域,進一步了解了國家基因庫「三庫倆平臺」功能建設以及基因科技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情況。
一進入國家基因庫,映入眼帘的是一隻巨大的猛獁象模型,這裡是多功能科普展廳。在專家的介紹之下,細胞的神奇奧秘一層層揭開 —— 一頭存活於幾萬年前的滅絕生物,科學家通過基因和幹細胞技術能夠重新提取並獲得胚胎細胞,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未來還有可能產生奇蹟,將其復活。
來到國家基因庫核心實驗室——測試中心,這裡有數百臺基因測序儀同時運轉,用於物種多樣性和疾病檢測,把基因信息從生命化的一個形態轉變為計算機數位化信息。
目前已裝備一系列國產基因測序儀,其數據產出能力全球領先,達到24Pb/年,相當於一年24萬人全基因組的產出規模。全部使用國產化測序儀的數位化平臺,對我國生物遺傳資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和儲存機房,也就是三大庫中的「生物信息資料庫」,主要是將測試中心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現已具備90Pb數據存儲能力、691萬億次/秒計算能力。且已獲得信息安全ISO27001認證、中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頒發的可信雲認證,為數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基因細胞能存放多久?在生物樣本資源庫參觀過程中講師解答了我們的困惑。一般來說,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也越久。例如,在-4℃作中期保藏,一般的植物種子大概可保存10年~15年;或者在-18℃作永久保藏,大約可保存50年~100年。
而對於人體幹細胞有著更高標準的存儲要求,必須在-150℃至-196℃超低溫氣象液氮中保存,保證未來在健康需要時能完好使用。
最後來到了室外展區,EMO一行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室外特色的珍稀動植物,包括火烈鳥、蕨類植物等。這裡是三庫中的「活體庫」,用於提取珍稀動物細胞研究樣本以及觀察繁殖數據等。
有別於世界上其他三大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不僅僅只用於科學研究,還是一個面向社會大眾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的服務平臺。離別之際,國家基因庫講師表示,所有人的基因存儲都是有意義的,任何人的基因差異超過了千分之一,細微的差別造就了不同的個體,為自己儲存一份細胞基因,也是為未來健康儲存了一份希望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