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24h團攜手戰略合伙人走進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2020-11-07 24h團

10月23日,24h團攜手戰略合作夥伴曼譯健康一起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交流、學習。

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座「存、讀、寫」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2011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批覆,依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組建、運營,主要存儲管理我國特有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

在科普專家的帶領下,24h團一行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展廳、測序平臺、大數據平臺實驗室等區域,進一步了解了國家基因庫「三庫平臺」功能建設以及基因科技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情況。


基因庫主要由三庫兩平臺構成。

三庫為:一、幹庫,即基因信息資料庫,基因、蛋白、分子等各組生物信息數據。二、溼庫,即多樣生物樣本和物種遺傳資源庫。三、活庫,即生物活體庫,動植物微生物海洋資源等。

兩平臺是數位化平臺和合成編緝平臺。目的是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以具備對生物資源的存、讀、懂、寫、用能力,構建檢測管理認證等基礎應用體系,促進基因科學在精準醫療、海洋開發、微生物應用等方面前沿探索與產業轉化,促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一進入國家基因庫,映入眼帘的是一隻巨大的猛獁象模型,這裡是多功能科普展廳。在專家的介紹之下,細胞的神奇奧秘一層層揭開 —— 一頭存活於幾萬年前的滅絕生物,科學家通過基因和幹細胞技術能夠重新提取並獲得胚胎細胞,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未來還有可能產生奇蹟,將其復活。

來到國家基因庫核心實驗室——測試中心,這裡有數百臺基因測序儀同時運轉,用於物種多樣性和疾病檢測,把基因信息從生命化的一個形態轉變為計算機數位化信息。

目前已裝備一系列國產基因測序儀,其數據產出能力全球領先,達到24Pb/年,相當於一年24萬人全基因組的產出規模。全部使用國產化測序儀的數位化平臺,對我國生物遺傳資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數位化平臺


數據和儲存機房,也就是三大庫中的「生物信息資料庫」,主要是將測試中心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現已具備90Pb數據存儲能力、691萬億次/秒計算能力。

且已獲得信息安全ISO27001認證、中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頒發的可信雲認證,為數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生物信息資料庫



基因細胞能存放多久?在生物樣本資源庫參觀過程中專家解答了我們的困惑。一般來說,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也越久。例如,在-4℃作中期保藏,一般的植物種子大概可保存10年~15年;或者在-18℃作永久保藏,大約可保存50年~100年。

而對於人體幹細胞有著更高標準的存儲要求,必須在-150℃至-196℃超低溫氣象液氮中保存,保證未來在健康需要時能完好使用。

提取的免疫細胞將在超低溫氣象液氮中存儲


3.創建文明城市的意義?

最後來到了室外展區,24h團一行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室外特色的珍稀動植物,包括火烈鳥、蕨類植物等。這裡是三庫中的「活體庫」,用於提取珍稀動物細胞研究樣本以及觀察繁殖數據等。

生物活體庫

離別之際,國家基因庫專家表示,所有人的基因存儲都是有意義的,任何人的基因差異超過了千分之一,細微的差別造就了不同的個體,為自己儲存一份細胞基因,也是為未來健康儲存了一份希望種子。


辦公室內景

外景

相關焦點

  • 曼譯健康攜手戰略合伙人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2020年10月23日,受華大基因邀請,曼譯健康(EMO)攜手戰略合伙人一行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交流、學習。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座「存、讀、寫」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2011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批覆,依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組建、運營,主要存儲管理我國特有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
  • 寶安區科技人才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聽取科普講師介紹在以「生態、低碳、環保」理念打造的國家基因庫中,科技人才與孩子們一行在華大基因學院科普講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神秘的以對海量生物資源的存、讀、寫能力為基礎搭建起的參觀先進存儲設備在室外展區,科技人才與孩子們參觀了國家基因庫室外特色動植物,包括火烈鳥、大天鵝、蕨類植物等。
  • 深圳中行組織黨員參觀深圳國家基因庫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精神指引,以及中行「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戰略目標,深圳中行金融機構部組織黨團員到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旨在提高員工科學認知和創新意識,促進身心發展,助力健康中國。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師生走進珠江鋼琴集團參觀學習
    10月24日,我院2019級PTMBA5班50餘名同學在周延風教授、申文果副教授的帶領下,走進珠江鋼琴集團增城國家產業示範基地參觀學習,近距離了解中國民族鋼琴品牌的營銷戰略和品牌發展,進一步加深對營銷管理課程的理解與掌握。
  • 「青年講師團」走進太原生態工程、48中、杏嶺實驗、彩虹雙語...
    太原生態工程學校12月8日,「緊跟黨走 逐夢青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分享會暨「青年講師團」宣講活動走進太原生態工程學校,參加本次宣講活動的有學校校長助理王治文、學生處主任劉傑、副主任喬旭飛、團委副書記、學生處副主任白洋、各班班主任和200多名學生,大家共同聆聽了3位青年講師的深情講述。
  • 2020金新農年度大事件回顧
    2020年,公司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探索輕資產+合伙人養殖模式,動工新建及租賃養殖場15個,迅速提升了公司養殖規模。;2020年12月4日,廣昌縣縣委書記許愛軍蒞臨金新農就廣昌生豬養殖項目推進進行調研;2020年12月14日,2020第十七屆畜牧飼料科技與經濟高層論壇執行主席、飼料經濟學會秘書長董志玲同與會的農業農村營養發展研究所、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等行業專家,牧原集團、挑戰集團、上海新農等企業代表,農財寶典、農牧前沿、飼料工業媒體記者等近百名嘉賓共同走進金新農參觀並舉行座談交流
  • 國家基因庫正式啟用
    9月22日拍攝的國家基因庫開業儀式。當日,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國家基因庫正式啟用。據介紹,國家基因庫初步建成「三庫兩平臺」的業務結構和功能,「三庫」由多樣性生物樣本和物種遺傳資源庫、生物信息資料庫和生物活體庫組成,「兩平臺」為數位化平臺、合成與編輯平臺。
  • 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將建
    11月26日,北大與國家文物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建設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通過真實文物展現中華文明歷史進程。基因庫選址北大昌平新校區,建成後將對公眾開放。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之下,北大也將與各地考古所、博物館等聯繫,從各地收集相關標本,對資料庫進行完善。數量龐大的文物如何分類?張海透露,計劃按照傳統的斷代史來分,從中國遠古人類時期一直延續到明清階段,同時每個時段的重要文物還要按照材質來分類,「一方面是按照能夠講述中華文明史的角度去對它們進行歸類,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學科研究和教學的需求。」
  • 梅州日報社特約記者、通訊員採風團走進大埔銀江鎮
    村民們在文化廣場上打球鍛鍊身體,到歷史文化展廳參觀了解村史村情……好一幅鄉村畫卷惹人醉。  趁此冬景,日前,梅州日報社組織各縣(市、區)特約記者、2019年度優秀通訊員,前往銀江鎮坑口村銀江金花小鎮長壽珍品展銷中心、銀村銀龍農耕文化園、明新村南樹窩等地採風,用文字和鏡頭記錄大埔縣新農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亮點。
  • 世界最大綜合基因庫 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運行
    9月22日報導,當日,這個基因庫正式啟動運行。 深圳國家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主任:基因資源已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基因資源目前已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如精準醫學很大程度上依賴對基因解讀的結果。未來精準醫學方面的發展和競爭,一定程度上是基因資源的獲得與解析。 在國家基因庫建成前,我國每年產出的大量基因數據都存在國際三大資料庫——NCBI、EBI、DDBJ中,在基因數據已成為戰略資源的現在,國內不能保存我國獨特的基因數據,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 探秘怡亞通「平臺+合伙人」與綜合商業戰略構想
    及時升級戰略  從2017年國務院開始提出加強供應鏈建設開始,及至中美貿易摩擦,供應鏈已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後,國家更是提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工作要求。  而怡亞通已經快人一步,早早做好了戰略布局。
  • 「青春不遠行,建功新時代」 | 哈爾濱新區攜手深哈青年講師團走進哈爾濱商業大學
    12月10日,由哈爾濱新區青年人才聯盟、共青團哈爾濱市松北區委員會、哈爾濱新區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院聯合主辦的「青春不遠行,建功新時代」2020年深哈青年講師團示範性宣講走進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院
  • 漳縣商務局一行前來我中心參觀學習
    7月13日,漳縣商務局副局長晉翔、商務局辦公室主任孟德元、電商辦主任王鵬及漳縣電商服務站點合伙人一行前來渭源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參觀學習,在中心負責人孫文博的陪同下,重點參觀並了解了渭源電商中心、清源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裕豐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點的主要職能及作用。
  • 攜手提供更多高品質醫療健康服務!今天,成都與四川大學專題研究...
    7月31日,成都市與四川大學圍繞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開展專題研究,以更好地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鳳朝,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市委副書記朱志宏出席。
  • ...其已與星巴克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將攜手開展戰略投資,在新生代...
    其中,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該公司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此前,紅杉中國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其已與星巴克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將攜手開展戰略投資,在新生代餐飲和零售科技方面進行商業合作。*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黃興國率團在臺灣嘉義彰化臺中新竹等地參觀訪問
    10日至11日,天津市長黃興國率天津市參訪團在臺灣嘉義、彰化、臺中、新竹等地參觀訪問,進一步深化兩岸親情,推動與臺灣在文化旅遊、醫療衛生、城市規劃等領域的務實合作。10日下午,參訪團冒著高溫來到嘉義縣身心障礙者聯合會及殘障人庇護工廠,受到熱烈歡迎。黃興國等高興地和著音樂節拍與殘障人和志工們唱起了《阿里山的姑娘》。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15戶家庭 講述海洋...
    這裡先後出過6位院士;擁有浙江省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以及自然資源部系統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和三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學院。本周三,海洋二所聯合都市快報共同發起邀請,全城徵集15戶親子家庭走進科學實驗室,活動剛一上線,僅兩小時就有200餘戶家庭報名。
  • 深圳國家基因庫與GISAID戰略合作
    昨天,深圳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圍繞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病毒的基因數據管理、共享、分析等展開全面合作,促進病毒數據的全球共享。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2008年建立的GISAID,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數據平臺。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15戶家庭 講述海洋奧秘
    這裡先後出過6位院士;擁有浙江省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以及自然資源部系統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和三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學院。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杭州親子家庭 講述海洋奧秘
    這裡先後出過6位院士;擁有浙江省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以及自然資源部系統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和三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