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蓮都有7位院士進「家」啦

2020-09-10 麗水抽屜

物理學家、天體力學家、雷達專家

......

7位院士專家與蓮都牽手

為了啥?

|會議現場|

科技點燃夢想,創新引領發展,人才成就未來。9月9日,蓮都區委人才辦、蓮都區科協赴南京邀請院士進家,來自南京大學、中國林產化工研究所等單位的7位院士專家正式進駐「畫鄉蓮都·院士之家」。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永超參加活動。

跟著小布

到現場去看看吧

7位院士專家進「家」

邢定鈺、張淑儀等院士

與蓮都區籤訂了院士進家備忘錄

正式入駐

「畫鄉蓮都·院士之家」

|籤訂現場|

這些院士專家

每位都大有來頭

快和小布一起來認識他們

宋湛謙

宋湛謙,林業工程與林產化學加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林產化學加工研究和工程化開發工作,是我國松脂化學利用及其工程化開發的開拓者之一。

張淑儀

張淑儀,聲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超聲物理和光聲科學研究工作,主持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臺光聲光譜儀、掃描光電顯微鏡和雷射掃描顯微鏡等一系列設備。

孫義燧

孫義燧,天體力學家,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曾任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非線性科學中的若干前沿問題」項目首席科學家。 主要從事天體力學和非線性動力學研究。

都有為

都有為,地層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志留系分會主席。從事早、中古生代腕足動物系統分類、群落生態和生物地理及相關地層學研究,多次作全球腕足動物地理學總結,提出晚奧陶世全球主要受溫度控制的三大生物地理域,劃分出晚志留世「中澳腕足動物地理區」。

邢定鈺

邢定鈺,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常委,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籌)主任,「量子調控」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項目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在電子輸運理論、低維受限的量子系統和超導理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有創新意義的工作。

鄭有炓

鄭有炓,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物理專家,現任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事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構材料與器件研究。在鍺矽、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研究中,發展了生長鍺矽、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材料的光輻射加熱方法和新技術。

賁德

賁德,雷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14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科技委副主任。賁德長期從事雷達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工作。20世紀80年代初,擔任研製機載脈衝都卜勒(PD)火控雷達的總設計師。

在座談會現場

蓮都與院士專家

對本次進駐「畫鄉蓮都·院士之家」

進行了友好交流

依託「院士之家」助推校地人才交流互動

|會議現場|

近年來,蓮都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市區出臺了高含金量的人才科技新政。此次與院士們籤訂「院士進家備忘錄」,將為蓮都在學術研究、技術交流和成果轉化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平臺,希望依託「院士之家」創建撬動更優人才服務,有力助推校地之間的人才交流互動、創新資源共享,進一步推動「畫鄉蓮都·院士之家」實體化運作和實質性進展。現場,不少院士也紛紛表示,進家之後將加強合作交流,共同助力蓮都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發展。

|中國林場化工研究所 宋湛謙院士|

「畫鄉·蓮都院士之家」

未來能起到什麼作用

和小布一起來了解

↓↓↓

「畫鄉·蓮都院士之家」

小布了解到,「院士之家」是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升級版,是院士創新的聯合體、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建家」的目的是集聚院士高端智力,打造創新聯合體,面向未來產業布局,面向主導產業,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高端人才資源、產業要素和科技金融要素的高度融合,從而助推產業升級、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蓮都區開展院士之家建設工作,將為院士及其團隊提供優良的學術交流、科研創新和休假療養場所

重視「院士之家」

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為蓮都發展

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拜訪宋湛謙院士|

當前,蓮都正處於轉型發展關鍵時期,人才的作用不可忽視。「畫鄉蓮都·院士之家」將為院士們營造更加寬鬆、充滿活力的學術氛圍,也將更好地凝聚院士們的智力資源,為蓮都乃至麗水、浙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下一步,蓮都將根據院士之家建設要求,主動拉高標杆,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推進和服務保障兩項機制,全力將其打造成溫馨之家、特色之家、共享之家和品質之家。

高科技人才的進駐

將會為蓮都未來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期待更好的蓮都來源:蓮都發布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所學校出過7位院士!來咱龍崗啦,明年開始招生~~
    廣東實驗中學深圳來啦該校位於龍崗明年將提供2100個高中學位近日,「省實深圳」官方微信發布了廣東實驗中學建校以來,培養了七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鍾南山院士的母校,學校開設了「鍾南山科學人才培養班」。
  • 浙江山海協作「結新果」:蓮都山水借義烏市場走向世界
    1月12日上午,蓮都—義烏山海協作項目蓮都大廈開工儀式在義烏市金融商務區舉行,這標誌著浙江省投資最大、建築面積最大的山海協作科創飛地項目正式開工。  作為山海協作平臺,蓮都大廈項目將充分結合義烏與蓮都兩地優勢,引導雙方企業開展多領域產業合作,形成創新研發銷售在義烏、生產製造落地在麗水的協同產業鏈;並通過義烏這個國際化城市,助力蓮都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充分發揮資源和僑商等優勢
  • 國網蓮都供電公司踐行「三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日前,國網蓮都供電公司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來到麗水雙達閥門製造有限公司,對客戶用電設備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排查,並結合用電情況,幫助企業制定夏季用電方案。「非常感謝供電部門一直以來對我們的幫助和支持,有了這麼好的供電服務,我們企業發展的信心更足了。」雙達閥門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
  • 金融機構也在蓮都「金融市場」擺攤 進行最後一英裡的企業融資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時候,在蓮都舉行的"金融市場"給她帶來了希望。「市場」上的信用產品——抵押電子貸款,不僅利率低、額度高、審批快,而且具有「借還」的優勢,所以她立即申請與金融機構對接,並獲得了870萬元的信貸,成功解決了企業問題。 從今年5月開始,聯都將每月為不同領域的企業提供一次「金融市場」採購活動。蓮都有很多中小企業,很多企業在疫情下都有融資需求。
  • 海南省新增33家院士創新平臺
    中新社海口11月7日電 (記者 尹海明)2020年度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授牌儀式7日在海口舉行,新獲批的33家院士創新平臺正式掛牌。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從2016年啟動以來,已認定5批次145家院士創新平臺(含此次授牌),柔性引進院士百餘名和院士團隊成員近400名。
  • 「院士島」來了!「甌越院士之家」落戶七都
    「甌越院士之家」落戶七都 2019/10/24 11:08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6163
  • 海南新獲批33家院士創新平臺
    海口網11月7日消息(記者陳捷 攝影報導)2020年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授牌儀式7日在海口舉行,新獲批的33家院士創新平臺正式掛牌。陳捷 攝據介紹,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從2016年啟動以來,已認定5批次145家院士創新平臺(含此次授牌),柔性引進院士百餘名和院士團隊成員近400名。截至目前,共申請專利3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為海南省科技創新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
  • 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的科研堅守
    牽頭建成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179家,先後柔性引進院士71人,各類科技專家670名……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人才是支撐。《進擊!乘風破浪科技人》本期將視線聚焦到三位科技前沿的泰鬥級人物,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樂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對抗專家張錫祥,探尋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從「蓉」出發,在「蓉」築夢的科研堅守。
  • 今天,又有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走進仙居,對接推動綠色農業產業發展!
    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50餘位專家、博士來仙居參會,共同探討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探索未來農業綠色發展之路,助力台州現代農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仙氣、有仙水、有仙果、有仙蘊,是中國山水畫城市,被譽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 美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增選了87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其中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包括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師獲得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
  • 14位北鬥院士9位出自武漢 我國三代北鬥系統均有湖北力量
    武漢光谷是國內最早的北鬥產業基地之一,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等全國北鬥領域14位兩院院士,有9位在武漢,是目前擁有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最多的地區。42所高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產生了一系列北鬥科技成果。以劉經南為代表的武漢多位院士及科研人員,都曾先後服務過我國三代北鬥衛星系統建設。1993年,武漢大學校園裡便建設了國際衛星跟蹤站。
  • 快看蓮都這10位村支書上任後在忙啥?
    > 2020-12-07 16: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策劃 暴妮妮 樊穎 視頻製作 共享聯盟蓮都站
  • 7位中科院院士疾呼:保護「發現之地」兵馬司9號院
    中科院院士謝學錦說。他的父親謝家榮是中國地質調查所創始人之一。日前,地質博物館舉辦了「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兵馬司9號專題展」。在會展上,7位中科院院士向市政府人民建議徵集辦提出建議,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對兵馬司9號院的保護工作。
  • 史上最全整理:大數據揭秘55位陝西院士
    2、院士的平均年齡有多大?55位陝西兩院院士,有7位已經去世,分別是中科院學部委員楊鍾健、段學復、高鴻和高景德,中科院院士田在藝,中國工程院院士雷廷權和徐乾清。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0位。除了已經去世的中科院學部委員高鴻,剩下的14位院士,分布於陝西的12家單位,包括5所大學和8所科研機構。其中在西安交通大學工作的院士最多,有3人,分別是鄭南寧、何雅玲和徐宗本。其餘11家單位都只擁有1位陝西院士。
  •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徐冠華、戚發韌、李建成等11位院士出席年會,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就衛星導航定位和北鬥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今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在高端論壇環節,大會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譚述森、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科學家曹衝等北鬥領域諸多知名院士、專家及企業家,分享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最新成果。
  • 鄧子新院士、武維華院士獲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和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獲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北京同仁醫院院長、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長王寧利和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復旦大學皮膚病研究所所長張學軍獲談家楨臨床醫學獎;溫州大學校長李校堃教授獲談家楨生命科學產業化獎;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紅、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令強
  • 好消息!好消息!
    剛到新年長沙人就迎來2個好消息關於黃花機場和長株潭車站壹黃花機場擴容啦記者2日從長沙黃花機場獲悉,機場航班時刻容量標準調整事宜正式獲得批覆。資料圖片同時,機場持續提升保障能力,通過優化航線布局和飛行程序,來提升空管運行效率;以機坪管制移交、恢復T1和新增停機位,來提升飛行區保障能力;此外,在新技術應用提升航班正常性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力求為機場發展尋找新的方向。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截至目前,全球共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工程科學、社會和經濟學等十大領域。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