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為田剛、唐孝炎、劉元方院士祝賀新春
在田剛院士家裡,章新勝副部長關切地詢問了田剛教授在北京的生活情況。隨後,就建設中的數學研究中心的發展定位、工作思路、工作重點、學生培養、目標前景等與田剛院士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圖中右為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左為田剛院士 田剛院士介紹了海外數學科學的發展狀況,他表示將不辜負國家和北大的重託,努力在國際範圍內調動教學資源,團結一批成就卓著的優秀教師,辦好北大數學研究中心。
-
田剛院士出席克雷數學研究大會 並做主旨報告
鑑於田剛院士在充實和驗證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和Thurston幾何化猜想工作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克雷數學研究所特別邀請田剛院士在這次數學研究大會上做大會主旨報告,田剛院士也是這次大會上唯一一位做主旨報告的華人數學家。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走進巴蜀中學 帶領學生領略...
11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來到巴蜀中學,為師生帶來一場專題講座——《走進數學》,帶領同學們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最近兩年,有5人被「北大數學英才班」錄取,其中,李金珉同學獲得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唯一滿分金牌。2020年巴蜀中學有10名同學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錄取。他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夯實基礎,成長為國之棟梁。
-
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剛出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據教育部官網2017年2月13日公布的文件顯示,教育部於2016年12月1日研究決定:任命田剛為北京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公開簡歷顯示,田剛1958年11月生於江蘇南京,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84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
北大副校長田剛院士蒞臨貴州師範大學暢談「數學有趣」
10月20日上午,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院士應邀到貴州師範大學作題為「數學有趣」的學術報告,報告在貴州師範大學花溪校區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數學科學學院師生及相關學院學生共500餘人齊聚一堂聆聽報告。報告由貴州師範大學校長助理盧琳璋教授主持。
-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走進重慶巴蜀中學 帶領學子領略數學獨特...
中國網11月23日訊 11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來到重慶巴蜀中學,為師生帶來一場專題講座——《走進數學》,帶領同學們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田剛院士是國際著名的微分幾何學家,在幾何學、偏微分方程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田剛院士以科學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為己任,積極推動國內數學科學研究。同時,巴蜀中學堅持「挖掘潛能,張揚個性」的辦學特色,歷來重視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巴蜀中學是北京大學「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最近兩年,有5人被「北大數學英才班」錄取,其中,李金珉同學獲得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唯一滿分金牌。
-
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當選中國數學會理事長
田剛院士 北京大學新聞網 圖據北京大學新聞網消息,2019年11月21-24日,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在廣東省佛山市召開。24日,中國數學會宣布選舉結果,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田剛院士當選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
田剛院士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發表
近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院士與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振雷教授合作的論文Regularity of Kaehler-Ricci flows on Fano manifolds在世界頂級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上發表。
-
北洋數學講堂丨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教授親切和藹,一句話就拉近了與天津大學師生的距離。10月13日氣溫驟降、秋雨淅瀝,而第八會議室內卻人頭攢動、一座難求。來自天津大學數學學院、精儀學院、智算學部、求是學部等多個院系百餘名師生慕名而來,聆聽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
田剛在北大開講龐加萊猜想 深受師生歡迎
而今年8月底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卻將功勞獎給了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到底是誰破解了龐加萊猜想呢?國際數學家大會幾何方面45分鐘學術報告遴選委員會的主席田剛昨天在北大開講,他認為中國數學家對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所做的補充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9月12日上午9點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講座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田剛在北大圖書館北配殿開講「龐加萊猜想的證明」。
-
數學家田剛院士到訪巴蜀中學—2020年北大數學學院人數最多的中學
榮幸之至——11月21日上午,田剛院士到訪巴蜀中學,作了題為《走進數學》的講座,帶領師生們一同漫步於數學世界,領略它的獨特魅力。△田剛院士一行蒞臨巴蜀△田剛院士與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黨委書記舒義海合影△田剛院士與巴蜀中學數學競賽教練團隊合影走進數學田剛院士以精彩的圖文、生動的語言
-
屠呦呦得諾獎中科院應該開心嗎?
更有人說中國有一千多名中科院院院士,為什麼就沒有人能夠得到諾貝爾獎?這些問題,隨著一位偉大的中國女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而得到了答案。對普通學者和科學家來說,屠呦呦給無數中國學者,帶來了希望,更帶來了信心。不過,諾貝爾獎為什麼會獎給屠呦呦,卻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
著名數學家田剛擔任首任院長
9月24日,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著名數學家田剛教授受聘為研究院首任院長。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講座教授。 他解決了一系列復幾何、幾何分析及數學物理中的重大問題。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完全解決了復曲面情形,並發現了該度量與幾何不變理論中穩定性的緊密聯繫。與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調理論的嚴格的數學基礎,特別是證明了量子上同調環的可結合性。
-
當代神農袁隆平,一個讓中國人吃飽的男人,為何卻進不了中科院?
提起袁隆平老先生,那咱們中國人都得豎大拇指,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解決了咱們中國人餓肚子的難題。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他的雜交水稻,或許很多人連肚子都還吃不飽,更遑論去其他的事情了。所以,袁隆平對於咱們國家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堪稱當代神農氏。這樣一位人物,理應享有最高的榮譽。
-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獲世界能源領域「諾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中科院外籍院士、該所所長王中林23日榮獲享有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埃尼獎(Eni Award),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該獎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菲爾茲獎等並稱為領域性最高獎項。
-
侯建國院士就任中科院院長
中國科學院官網最新信息顯示,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侯建國院士已就任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成為繼郭沫若、方毅、盧嘉錫、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禮之後中科院第七任院長。中科院官網截圖據中科院官網介紹,侯建國,男,漢族,1959 年 10 月生於福建省,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材料與結構、單分子物理與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共產黨員網公開資料顯示,侯建國 1978 — 1989 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獲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
中科院院士:中國人祖先是非洲現代人和早期智人
上海書展為科學家與公眾交流搭建了平臺,今天,由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主辦的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舉行,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復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為讀者介紹了「人類起源之爭」。對於非洲起源說和多地起源說這兩種學說,三位專家都認為,已有很強的證據表明,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
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這次會議還有一個特別的內容,就是為95歲的楊振寧先生祝壽,歡迎楊振寧先生恢復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無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 為楊振寧祝壽的30多位院士裡,不少都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常客」。趙忠賢院士在198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2013年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還曾兩次獲二等獎。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拿到更多諾獎?
,其實,中國人也是拿過諾貝爾獎的,我這裡說的中國人是指有中國國籍的人。屠呦呦沒有當選院士,卻拿了諾獎同在東亞,截止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有類似遭遇的還有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
-
北大數學學院質疑田剛「仨月領取百萬年薪」說法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江濤)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2日首次發表公開聲明,對包括聘請田剛等一些敏感問題進行澄清。 聲明中說,北大數學學院在注重培養和發現優秀人才的同時,堅持引進國際上具有一流學術水平的傑出人才,引進田剛是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