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昨晚10時(12月2日22時),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面鑽取、表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同時開展了多項科學探測任務。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員 任俊傑:整個月面採樣過程比我們預期的要順利,首先還是按照計劃完成了鑽取採樣,開展了月面採樣。在整個表取採樣過程中,我們完成了12次採樣,就把我們表取採樣的容器,可以說裝滿了,提前完成了採樣任務。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為確保月球樣品在返回地球過程中,保持真空密閉以及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進行了密封封裝。
目前探測器各系統狀態正常,進入到月面起飛的準備工作中。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員 任俊傑:昨天晚上我們還進行了月塵的測量,月塵沉積的速率,它的帶電荷特性,同時還也進行了月壤礦物光譜分析儀的科學探測。 現在大家正在用相機對著上組合體(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進行全面的一個觀察和檢查,同時進行月面起飛上升的一些準備工作。
月面採樣過程順利 採樣效率超出預期
剛才專家也介紹到,嫦娥五號探測器月面採樣過程比預期更加順利,那麼具體操作情況如何呢?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朱舜傑:這裡是我們的第一個採樣點。這是一個搖臂鏟,現在是一個打開的狀態,然後通過它的一個收攏,把月面的月壤收集到我們的搖臂鏟內部,把土舀上去了。然後伸縮鏟,伸出來,就把它採集到的樣品封住了。然後通過機械臂向上的一個抬升,將採集到的樣品轉移到初級封裝的容器。
本來的計劃是要做15次,但是因為昨天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工作確實比較順利,每次採集到的土都比較多,所以在採集完12次之後,我們就發現就初級封裝容器的罐子已經基本上滿了。
專家介紹,採樣效率超出預期,一方面原因是機械臂在控制上相對精準,幾乎每一次都可以「鏟滿」樣品,同時操作流程也非常順暢,最快的只需要5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一次採樣。此外,著陸區月壤相對鬆軟、樣品也較為豐富,也幫助採樣更加順利地進行。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朱舜傑:因為我們在地面的工作做得非常的充分和紮實,我們預想的非常多困難的工況,就相當於在準備考試期間都做特別難的題,然後真正走上考場的時候,可能覺得就更加的自信,更加的輕鬆、更加的遊刃有餘。
儘管已經順利完成月面採樣,嫦娥五號後續任務依然繁重。目前,科研團隊已經進入到月面起飛前的準備工作。月面起飛成功後,還面臨著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以及後續38萬公裡的回家路。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朱舜傑:月面的採樣封裝工作的一個順利完成,也意味著嫦娥五號任務完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第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完成月面起飛,然後再把我們的樣品平安地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