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馬在黑暗的中世紀能保留下來許多古羅馬遺址?

2020-12-05 六舍魚哥

首先是因為羅馬度過了中世紀最好的時光。自從三世紀的危機以來,羅馬已經從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大都市變成了只有大約3萬人的城市(人口有時甚至比3萬人更少)。市中心也從中心的古羅馬廣場周圍轉移到了臺伯河對岸的梵蒂岡地區。羅馬進入六十世紀的時候,人口為100,000人,但是到了570年,由於戰爭、圍困和饑荒,羅馬人口已經下降到了30,000人。

直到最近一段時間,羅馬的人口數量仍然很少:在中世紀的後半段羅馬人口開始有所增長之後,羅馬教皇與阿維尼翁(Avignone)教皇之間的衝突使人口再次下降約一萬人。到了十七世紀,羅馬的人口約為12萬,牧民會將他們的牛群帶到古羅馬廣場或體育館內的牧場。1871年,薩瓦省(Savoia)將羅馬選為義大利的首都,而此時羅馬的人口僅為21.2萬,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羅馬的人口也沒有超過1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羅馬以及在義大利其他大多數城市中,羅馬廢墟並沒有被摧毀,而是被從中抽取了石頭和建築材料來建造新的房屋。如果您看體育館的任何照片,您會發現它看起來是歪斜的,因為其外牆的整個部分都被拆除了(畢竟它們已經成型並很方便使用了!)。這是在整個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發生的事情,在盧卡(Lucca)尤為明顯,廣場安菲塔特羅廣場(Anfiteatro)周圍的建築物剝去了羅馬的兩棲劇院,留下了一個與被毀的兩棲劇院完全相同的形狀和大小的空白空間。

米蘭的羅馬馬戲團仍然只有少數元素可見,其餘的已被用作其他建築物的地基或被拆除以重新使用其石頭。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米蘭,那裡的大部分羅馬建築都被吞噬了。米蘭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古羅馬的首都,並且在古代後期,它已經發展成為比羅馬大得多的城市。伴隨著米蘭在其歷史上經歷的入侵、破壞和重建的循環,導致了大部分羅馬建築被抽出建築材料去建造其他新建築。

羅馬的聖瑪麗亞教堂的左門顯示出大量重複使用的羅馬石。

但是,由於羅馬是一個更大的城市,擁有更大的羅馬建築,並且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的大部分歷史中,其規模都比米蘭小得多,儘管重新使用了許多古老的石頭和建築 ,無法將它們全部(或幾乎全部)消耗掉,並留有大量的古蹟供探索,最後在文藝復興時期重新發現,然後在19世紀和20世紀再次作為旅遊景點重新發現。

相關焦點

  • 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
    古代的歐洲之前經由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個帝國的統治後,在4世紀末羅馬分為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帝國定都舊都羅馬,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期間羅馬經歷了日耳曼人的入侵。歐洲傲視群雄的羅馬帝國敗於當時他們看來的野蠻民族日耳曼人,從此,西羅馬帝國覆滅,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 中世紀早期的羅馬,以及城市圍攻戰
    我們了解的中世紀晚期的武器要更多一些,這是由於有更多關於它們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描述,同時也保留相當多的當時的技術設計圖。另外一個問題是還有大量的關於圍城戰的文學性描寫,有些非常詳盡。但是作者往往都對技術細節知之不詳。這些作者一般為修道士,且大部分缺少對於現實戰爭的真正體驗。因此,對於武器使用的內容的描述往往是不嚴謹的,且作者對於某一特定武器的具體技術經常是無法確定的。
  • 蠻族滅亡西羅馬帝國後 羅馬法在中世紀歐洲是怎樣延續的
    羅馬法是指古羅馬國家從形成到滅亡整個歷史時期全部法律的總稱。它既包括自公元前8世紀羅馬國家產生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個時期的法律,又包括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即東羅馬帝國)的法律。在這些地區所流行的羅馬法律原則,主要來自狄奧多西法典與保羅的《判例集》,當戰爭的喧囂歸於平息後,有關羅馬法的記憶以及羅馬法的一些術語和規則殘留了下來,在5世紀末6世紀初,甚至還出現了幾部由日耳曼王國彙編的羅馬法典:東哥特王國的《告諭》,勃艮第王國的《勃艮第羅馬法》和西哥特王國的《西哥特羅馬法》等。
  • 「黑暗的中世紀」這種說法為何是不對的?
    「黑暗的中世紀」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然而,這種說法最初來自於啟蒙哲人的概括。中世紀真的有那麼「黑暗」嗎?為何啟蒙哲人會認為中世紀是「黑暗」的? 研究中世紀歷史的德國歷史學家約翰內斯·弗裡德認為,中世紀遠沒有啟蒙哲人所說的那麼愚昧無知。其實,中世紀早已蘊含著現代文明的能量。
  • 穿越電影看古羅馬發明
    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志華曾經在他撰寫的《外國古建築二十講》中寫道:古羅馬建築是世界建築史上最光輝的一章,說它是奇蹟也不會過分。在古羅馬的傑出建築中,你看不到教堂,宮殿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神廟、浴場、劇場和角鬥場這些公共建築。
  • 永恆之城,羅馬,體會生命的永恆
    母狼哺嬰著名的「母狼乳嬰」故事記載了有關創建羅馬古城的傳說。並且羅馬是世界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沉澱了數千年歷史遺蹟,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它建在臺泊河之間的7座山岡上,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古羅馬遺蹟規模宏大,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 天花在古羅馬爆發,兩位君主皆死於該病,更有500多萬羅馬人死亡
    根據這一段文字的敘述,咱們也可以想像當時這場鼠疫的可怕程度,甚至當時雅典城裡的狗都得了病,吃人屍體的動物也都死了,幾乎沒什麼人能健全地活下來。咱們要說的第二個,就發生在古羅馬。史書描述,這場瘟疫的症狀是: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壞疽、發膿等等。
  • 語言學歷史回顧上|古希臘、古羅馬與中世紀語法
    希望本小白能和大家一起進步鴨!爭取早日走上語言學的不歸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王口頭禪是不是太多~~)。話不多說,乾貨獻上!為什麼能用單一的數學來描述它們?02古希臘時期的語言研究對語言學的研究同樣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
  • 古羅馬的廣場由購物中心、市民中心和宗教場所組成
    在古羅馬,廣場是集購物中心、市民中心和宗教場所為一體的地方。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這麼說呢?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有所收穫。它們曾是萬眾矚目的公共場所,裝飾華美,規模宏大,從鬥獸場往前,經過皇家廣場街,古羅馬廣場即在你的左邊。進去之前,你可租用一個語音嚮導;或者花上3.50跟隨參加每日中午12點半的英語講解。英語講解在 Santa Maria nova廣場入口處始發。古羅馬廣場形成於900多年的時光流逝,在所有廣場中不僅最為古老也最為知名。
  • 古羅馬水泥為何能堅挺千年:原因真是太神奇
    ­  古羅馬的水泥居然能堅挺數千年,這讓不少科學家大呼不可思議,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據《美國礦物學家雜誌》報導稱,美國猶他大學科學家們認真分析了古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水泥建築,其之所以能夠保留數千年,主要還是海水的功勞。­  原來,古羅馬水泥在接觸海水後,海水會溶解火山灰中的一些成分,再在這些空隙中慢慢形成新的礦物如含鋁雪花鈣石。
  • 追溯愚人節的起源,古羅馬人和中世紀教會可能是創造者
    羅馬和「古怪」的節日。當然,再次追溯歷史,愚人節的起源肯定遠遠超過1957年。事實上,一些學者認為愚人節在古羅馬的節日於3月25 日落下帷幕。慶祝Cybele-Attis聯盟,這一天花在各種遊戲,不同的偽裝和嘲弄行為上,有時甚至延伸到嘲笑高級官員。現在應該指出的是,古羅馬人確實喜歡「古怪的」慶祝活動。
  • 「巨觀」鬥獸場,曾經歷史輝煌過,如今歷史的痕跡仍然保留
    來到義大利,羅馬肯定就是你必要的首選之地了。這片作為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就是這麼神奇,總是吸引著遊客過去。羅馬的地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鬥獸場了,相對比別的城市,這裡的人文氣息也很濃。
  • 英國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最著名景點卻是古羅馬建築?
    在巴斯眾多的歷史遺蹟中,既不是有著「西方明燈」的巴斯修道院,也不是氣勢恢宏、典雅壯觀的圓形廣場和皇家新月樓等,而是修建於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浴場博物館才是遊客們慕名而來的地方。巴斯是個溫泉城市,溫泉浴是巴斯民眾的一個生活習俗。大家都知道,古羅馬是把沐浴作為國家文化來進行推廣的,一是出於清潔的需要,更是出於社交的需要。
  •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
    雅典神廟遺址最負盛名的是羅馬。羅馬的建城史要晚於古希臘的雅典,據說是古希臘的城邦國家特洛伊的後人所建,羅馬人興起以後,建立起長期的世界霸權羅馬帝國,羅馬也因此而聞名遐邇「條條大路通羅馬」是人們對羅馬的讚美,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是西方的中心。
  • 中世紀音樂的概述
    15、16世紀一些崇拜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認為他們正處在古典文化「復興」的時期,因而將古羅馬消亡 到古代文化的復興這中間長達千年的歷史時期稱為「中間的世紀」(Middle Ages)。17世紀末德國歷史學家克利斯多弗·凱列爾在《通史》一書中,第一次將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個時期:古代、中世紀和近代。音樂史研究一般傾向於把 公元5世紀西羅馬滅亡到14、15世紀之交看成西方音樂的中世紀時期。
  • 神奇的發明玻璃:生於古埃及,發展於古羅馬,傳承創新於歐洲
    奧古斯都即位後結束了凱撒時代的三巨頭共同統治羅馬的情況,他將羅馬政權統一起來,全部收歸自己所有。也因此,他被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公元前31年,戰勝了安東尼的奧古斯都終於使戰爭結束。在他統治的43年裡,他建立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羅馬帝國,因此這一時期的古羅馬境內交通有了長足的發展。「條條大路通羅馬」就是用來形容這一時期的羅馬帝國的。
  • 歐洲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民族
    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歐洲的皇帝還需要教皇的加冕?羅馬帝國是怎麼消亡的?歐洲的皇室、宗教、百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十字軍東徵和文藝復興是如何發生的?如果你一頭霧水,不妨讀一下《極簡歐洲史》這本書,它將以非常輕鬆又清晰的方式告訴你所有的答案。《極簡歐洲史》作者是澳大利亞作家約翰·赫斯特。
  • 黑暗數個世紀的西方文明,為何能重新衝破黑暗?只因這五個因素
    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領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個王國,西歐文明從古羅馬文明進入「黑暗」的中世紀。公元6世紀到11世紀的這五百年間,西歐人以一種愚笨、野蠻的形象出現在當時的阿拉伯人眼中:那些人身材高大,性格粗暴,舉止粗俗,智力低下,……生活在最北方的人們特別的愚笨、粗魯和野蠻。
  • 羅馬的地區文化建築很有特點,街道和布局充滿歐洲中世紀的色彩
    羅馬許願池,別名幸福噴泉,內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了羅馬都樂於拿出一枚硬幣許願,所以每隔一兩天的時間,水池內累積的硬幣金額便可達數百歐元,這些錢通常由當地一家清潔公司全部打撈上來,其中的一半會被轉交給一家名叫博愛的羅馬天主教慈善機構。
  • 古羅馬城市遺址、納斯卡線巨貓……盤點今年最有趣的考古發現
    不挖掘就繪製出古羅馬城市遺址考古學家未使用任何挖掘工具,僅通過遠程遙感技術就繪製出掩埋地下的古代羅馬城市遺址,這座古城位於羅馬以北50公裡處,他們可以清晰探測到古城建築、紀念碑、通道和管道。此前考古學家曾對這座古城有所了解,從公元前241年被佔領後,一直到公元700年,都有相關的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