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論壇丨未來生存可行性報告:太空旅行與星際探險

2020-12-06 百度百科

麥可·納賈爾,《液態重力》,2013。圖片由藝術家及BANK/Mabsociety提供。

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遙望了千年的浪漫星球印上了人的足印。

1977年,旅行者號踏上星際旅途,2013年,它孤獨地滑出了太陽系。同年,嫦娥三號搭載玉兔1號降落月球,玉兔2號於2018年降落月背,成為月背唯一一個人類探測器。

你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天問一號已經在去往火星的路途中飛過1000多萬公裡……

曹斐,《永不消逝的電波》,作品與Acute Art聯合製作,2020,虛擬實境。圖片由藝術家、Acute Art、維他命藝術空間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在近期UCCA正在展出的「非物質 / 再物質: 計算機藝術簡史」中,我們可以看見兩件有關星際幻想以及跨越古今人類生存狀況的作品:裡奧·維拉瑞爾的《漂浮星體》與藝術家楊泳梁的《夜遊記II》。在《漂浮星體》中,我們可以看見單色光序列在屏幕間有節奏地律動,變換出各種抽象圖案和不可預知的軌跡,作品採用了三聯畫的形式,也試圖反映在如今這個被屏幕包圍、令人沉浸其中的數字時代,人類對於有規律但也充滿隨機性的宇宙星體運行的無盡幻想。而藝術家楊泳梁的《夜遊記II》則以宋代峰巒疊嶂的山水風格為藍本,通過數字影像構築起一幅動態的長卷。藝術家畫面的展開和移動一如我們觀看傳統山水畫的方式,而當城市變成當代社會的新景觀,當樓群成為現代人棲居其中的新的「山水」,藉助中國古代繪畫的形式,作品試圖引發人們對當今社會現狀的反思。

「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0。

這兩件作品可視化了有關於人類在浩瀚宇宙之中的生存疑惑:是什麼驅使人類對於宇宙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劉慈欣曾經將地球比作「狹小的地下室」,在他看來,人類的文明如果要長久存續,必須離開地球的襁褓,去往星空深處。這,是否是人類未來生存的必經之路?

費亦寧與官承翰,《早餐與人工藝術》(靜幀),2019,雙頻4K影像,彩色有聲,8分51秒。

線上直播預告

2020年11月13日,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在UCCA上海新空間UCCA Edge展開第一期想像力論壇。本次論壇我們邀請到了不同行業背景的意見領袖:藝術家曹斐、藝術家費亦寧、星際榮耀副總裁霍甲、科幻作家江波、藝術家麥可·納賈爾、以及建築師馬巖松就人類未來的生存可行性的第一個議題進行探討:如果地球最終將走向滅亡,人類究竟如何自處?星際移民是否成為人類保存文明的唯一途徑?人類是否是眾多宇宙智慧族群之中的渺小一支?在不可預見的未來,人類的居所將演變為何種面貌……

請接收這份來自未來的可行性報告。

此刻,一艘代際飛船即將起飛,你會上船嗎?

麥可·納賈爾,《沿軌道上升》,2016。圖片由藝術家及BANK/Mabsociety提供。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作為UCCA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將獨家發布這場藝術上的交流盛宴,我們將與國內各領域前沿的學者、科學家、科幻作者、藝術家、企業家,共同發布三則關於人類未來生存的可行性報告。

想像力論壇

未來生存可行性報告:

太空旅行與星際探險

時間

2020.11.13(周五)

14:00-16:00

預約直播

相關焦點

  • 星際旅行狂想曲:飛出外太空 我們該怎樣做?
    當他們意識到那些點綴在黑夜幕布上的亮片是和地球一樣的天體時,就開始了不斷的遐想與思考:怎樣才能擺脫地球的引力,穿越那無窮無盡、黑暗空蕩的星際空間,跨越數以萬億計公裡的遙遠距離,到達另一個星體、甚至另一個文明世界?  日前,美國科學家和科幻小說家們熱烈討論了與星際旅行相關的熱門話題,提出了許多看似荒誕的想法。有研究者預言:這項探險終將成功。因為從理論上講,這項任務並不違背任何自然定律。
  • 科學家和小說家熱議「星際旅行」 諸多想法荒誕
    當他們意識到那些點綴在黑夜幕布上的亮片是和地球一樣的天體時,就開始了不斷的遐想與思考:怎樣才能擺脫地球的引力,穿越那無窮無盡、黑暗空蕩的星際空間,跨越數以萬億計公裡的遙遠距離,到達另一個星體、甚至另一個文明世界?  日前,美國科學家和科幻小說家們熱烈討論了與星際旅行相關的熱門話題,提出了許多看似荒誕的想法。有研究者預言:這項探險終將成功。因為從理論上講,這項任務並不違背任何自然定律。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我的世界星際探險首次更新!全新異星BOSS來襲 生存更具挑戰
    一直以來我的世界太空主題就是無數MC玩家夢寐以求的更新方向,而這一次在中國版我的世界測試服中首次更新了星際探險,相比於天啟之境星際探險的玩法和難度又有何不同呢?這一期我們就從這兩個方向入手,來看看星際探險究竟有何魅力令老MC玩家都愛不釋手!
  • 星際太空旅行是可行的!只不過還要等很久很久……
    星際太空旅行是可行的! 星際太空旅行是每個那麼問題來了:隨著我們的火箭和太空探測器越來越先進,我們能指望殖民其他星球嗎?如果說這個夢想太遙遠的話,我們能不能至少向外星球發射太空探測器,讓它們告訴我們它們看到了什麼?星際旅行和探索在技術上其實是可能的,它並沒有違反任何物理定律,但這不代表它很容易,也不意味著我們在有生之年能夠實現星際旅行,更別說在這個世紀了。星際旅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 揭秘脈衝星導航:星際旅行的太空燈塔
    飛行在茫茫太空中的太空飛行器是如何「認路」的?未來人類的星際之旅又將怎樣開啟?讓我們一起揭開脈衝星導航的神秘面紗——   探尋星光閃耀的「太空燈塔」  ■鍾海榮 張乃千 張家皓  未來,脈衝星導航將在深空探測、星際飛行和空間科學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是人類遨遊太空的「引路人」。
  • NASA 研究太空城市,人類星際旅行能否實現?
    星際旅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和永恆的話題,很多科幻電影也描述了人類實現星際旅行後的種種壯麗畫面和離奇的故事。但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星際旅行,還需要面臨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以及人力和物力。而且高速飛行在太空中與星際塵埃和小行星發生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力絕對不亞於核彈,速度越快面臨的困難也就越大。能源方面,大家可以查一下『代達羅斯計劃』,這是著名的實現聚變星際飛船概念,載質量54000噸、速度可達到12.2%光速的無人星際探測器。不過這只是核聚變引擎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工程設計。
  • 530萬地心探險,4個億太空旅行,有錢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拋開旅行的安全問題不說,其費用也讓普通人望而生畏——你需要為這趟旅程支付75萬美元(約530萬人民幣)。探險活動預計在今年5月份正式啟動,需要出海半年,首先3名參與者會和其它技術人員、科學家們一起乘坐科考船號前往北太平洋西部的海域,船上會攜帶專門的載人深潛器。
  • 脈衝星導航:星際旅行的太空燈塔
    未來人類的星際之旅又將怎樣開啟?未來,脈衝星導航將在深空探測、星際飛行和空間科學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是人類遨遊太空的「引路人」。一旦脈衝星導航得到應用,將解決現有地面導航方式精度不足問題,更好地服務於未來星際航行和深空探測,具有重要的戰略研究價值。「天文時鐘」指引太空旅行現有的導航方式是利用飛船向地球發回無線電信號,根據信號到達地面時間推算出飛船的具體運動位置。
  •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比如最近讀到的《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算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在銀河宇宙中的探險故事:達爾文號宇宙飛船載著人類和機器人太空人沿獵戶座旋臂跳躍飛行,環遊考察銀河系,他們將尋找和接觸外星文明,研究外星生命進化,為人類星際聯盟開發宇宙積累原始資料。
  •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無數的科幻愛好者們,用自己的想像力,為我們構建了心目中宇宙的樣子,比如有名的《三體》,比如最近讀到的《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星際探險》作者叫造夢師,當然是筆名,也許是受了《盜夢空間》的啟發?看了作者的背景,標籤是「作家」「心理諮詢師」,還寫過詩歌,經歷也是非常豐富了。
  • 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當然,本光谷未來教育營地使用運營的價值還表現在,優化我市中小學課程結構,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政策與制度的創新。2.1.4 是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有效推動途徑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源泉。
  • 我的世界:新模式星際探險好玩嗎,怎麼玩,3分鐘學會如何生存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內容,就是移動端才更新的單人模式新內容,用一句話概括是,我的世界:新版本中的星際探險怎樣,怎麼玩,幾分鐘學會如何生存。換句話說,我的世界:新模式星際探險好玩嗎,怎麼玩,3分鐘學會如何生存。大家好!我是遊戲玩不厭,有時瞎扯淡的遊戲H星!
  • 太空旅行離我們還有多遠?亞軌道距離為零,地球軌道還得幾年
    此後,多個國家陸續發展載人航天工程,500多名航天員和7名非航天員職業的普通人先後進入太空。人類已經被證明能夠在外太空生存,但太空旅行的挑戰與機遇一直是並存的。利用太空旅遊的收益可以為發展航天產業提供資金,太空旅遊所積累的技術也可以為地球人類未來星際移民奠定基礎。
  • 2020年開啟「太空旅行」元年,看看哪家公司最熱門?
    2020年開啟了「太空旅行」元年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是世界上第一家從事太空旅遊服務的私營企業,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成功將付費私人旅客送往太空的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美國的維吉尼亞州阿林頓市,在俄羅斯莫斯科還有一個辦事處。
  • 太空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科幻/冒險】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在線觀看
    博覽影視電影分享每天分享電影資源,我們在這裡等你【星際穿越
  • 《星際公民》曝全新視頻 太空牛、太空鯨重磅亮相!
    近日,《星際公民》的開發商Cloud Imperium Games公布了遊戲的全新視頻,展示了宇宙生物太空牛(Space Cows)和太空鯨(Space Whales)。一起來看看吧!
  • 太空旅行離我們還有多遠?亞軌道距離為零,地球軌道還需幾年|鈦媒體...
    太空旅行的挑戰與機遇半個多世紀前的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乘坐載人飛船繞地球飛行,實現了人類飛出地球大氣層的歷史性突破。此後,多個國家陸續發展載人航天工程,500多名航天員和7名非航天員職業的普通人先後進入太空。人類已經被證明能夠在外太空生存,但太空旅行的挑戰與機遇一直是並存的。
  • 星際飛船SN5原型在第一次試飛成功 太空旅行近啦
    SpaceX 首次飛行了其星際飛船殖民化太空船的全尺寸原型。8月4日下午,星際飛船SN5測試車在南德克薩斯Boca Chica村附近的SpaceX發射場上空飛行了約40秒,進行了一次小跳躍,最終可能是邁向人類探索火星的一大步。「火星看起來真實,」 馬斯克在今天的試飛之後不久發推文。
  • 埃隆·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 太空旅行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含視頻)
    人類已經被證明能夠在外太空生存,但太空旅行的挑戰與機遇一直並存。受到空間高真空、強輻射、極端溫度、微重力等因素影響,載人飛行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畢竟人命關天。太空旅行到底靠不靠譜呢?個人方面,一個好身體是必須的。渴望成為第一批進入太空旅客的維珍航空老闆理察·布蘭森說,「如果你真想享受進入太空的過程,身體越健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