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發生了哪些變化?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04 浙報融媒體

2018-04-21 19:1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晨輝

「我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我的身體不但沒有造成影響,還讓我有了更好的生活習慣,我想通過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捐獻造血幹細胞,於己無害,於人有利,希望有更多熱心人能加入進來。」4月21日下午,在寧波鎮海舉行的省紅十字公益之星表彰座談會上,來自溫州的捐獻者金豪率先講述了自己捐獻後的經歷。

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已經開展15年,已有400多位捐獻者,他們挽救了一位位病重患者,給一戶戶家庭帶來希望。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公眾對造血幹細胞捐獻還存有一些誤區:是不是要抽骨髓?會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有沒有可能影響生育?是不是醫生很少會去捐獻?……一個個問題,至今還困擾著很多人。

4月21日下午,我省捐獻造血幹細胞的58位捐獻者,齊聚寧波鎮海,接受省紅十字會「紅十字公益之星」榮譽表彰,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大家的疑慮,宣傳大愛行為。

要抽骨髓?過程類似於獻成分血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在問我,捐獻造血幹細胞是不是要抽骨髓,我想讓更多人知道,真的不是抽骨髓,其實和獻成分血差不多。」來自雲和縣白龍山街道的吳偉忠說,去年6月,他瞞著妻子來到杭州獻了造血幹細胞,救治一位廣東的白血病患者,也成了雲和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剛開始,吳偉忠也以為是要抽骨髓,然而整個捐獻過程下來,他覺得除了前期的高分配對、體檢、和打動員針時間比較長之外,捐獻過程和獻成分血類似。

吳偉忠說,他的妻子知道他去獻造血幹細胞後,還和他賭了好幾天氣。「不過她看我的身體恢復挺快的,不僅原諒了我,現在也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並說服了我們周圍好幾個人一起加入中華骨髓庫。」

來自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姚敏剛剛成為我省第4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回憶起一個多月前的捐獻,他說,等待的時間比較長,在打動員針的過程中,會有些肌肉酸痛等不適反應,但這種反應並沒有一些人說得那麼誇張,大多數人都可以忍受。

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餘杭捐獻者黃鋼鋒說,由於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又稱中華骨髓庫等原因,相當多的人都誤以為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抽骨髓,他現在每天都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希望更多人能夠消除這一誤解。

而對於醫生很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說法,座談會現場,眾多醫務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動予以回復。截至今年今年3月31日,全省401位捐獻者中,醫務工作者76人。「作為醫生,我們掌握更多專業的知識,我們自己帶頭捐獻,會起到更好的社會效果。」來自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徐盛傑說。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會傷身體?捐獻後甚至身體更棒

「現在,老是有人問我身體怎麼樣了,剛捐獻完那幾天,家裡人甚至還會半夜起來看看我是不是正常,我想說,我的身體棒棒的。」來自瑞安的捐獻者黃驥說,捐獻完沒幾天,他就去上班了,根本看不出有什麼影響。

捐獻完造血幹細胞後多久會恢復,曾兩次成功捐獻的黃鋼鋒也對全省近百位捐獻者進行了調查,基本一周到半個月都會恢復,沒有發現誰有後遺症。

因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成網紅的富陽捐獻者許艾菲坦言,當時也曾有親友擔心,作為未婚女孩的她,捐獻會不會影響她以後結婚生孩子。「富陽區紅十字會用一個身邊的例子打消了我的疑惑,之前一位女性捐獻者,沒多久就生了二胎。」

而對於很多捐獻者來說,因為捐獻前需要一個比較良好的身體狀態,他們會戒掉吸菸、熬夜等壞習慣,同時加強鍛鍊,很多捐獻者把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下來,讓身體越來越好。

「我現在每天要打3個小時籃球,別看我30多了,體能和力量比20出頭的小年輕好。」來自寧波杭州灣新區的捐獻者王德光笑著說。

有何心願?希望受捐者健康快樂

由於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受捐者,互相不能認識,但最讓捐獻者們牽掛的,還是那些受捐的患者。

「我的造血幹細胞捐給了另一個人,我和他(她)之間,就有了一種緣,我很想知道,對方身體恢復得怎麼樣了,有沒有其他我可以幫助他(她)的地方。」來自舟山普陀捐獻者李盛姿的一席話,也反映了很多捐獻者的心聲。

「我經常會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問我的身體情況,其實我想說的是,我的身體非常好,但我更希望受捐者同樣也能身體好起來。」來自建德的張華說,希望能夠通過合適的方式,了解受捐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

捐獻者在捐獻過程中,相關的體檢、住宿費用由受捐者承擔,多位捐獻者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減輕對方的經濟壓力。「我也接觸過一些血液病患者家屬,他們經濟壓力都很大,我們捐獻是付出愛心,不要求回報,住宿餐飲等費用,能不能儘量地幫患者節省。」許艾菲說。

捐獻者們都表示,今後將繼續積極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等各項志願活動,利用自身捐獻的經歷,做好社會宣傳工作,讓周圍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和參與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讓這項充滿大愛與陽光的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陶競在聽取"紅十字公益之星''的交流座談後,代表紅十字會向大家表示感謝。她希望下一步,省造血幹細胞捐獻管理中心和各級紅十字會,繼續做好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褒獎政策的落實,宣傳動員全社會來關心關注捐獻工作,優化捐獻者服務,推動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山市一共有3624人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截至目前,中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達39例,其中本地戶籍有20例。國慶假期後,我市獻血人數開始增加,獻血量逐漸上升,有不少市民在獻血的同時詢問如何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就市民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了詳細解讀。
  • 造血幹細胞捐獻方法
    造血幹細胞捐獻問答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l-2 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我省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青海省紅十字會的消息,我省已成功捐獻40例造血幹細胞,4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用愛和奉獻點亮了血液病患者的人生路。  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是保護人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業。2004年,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青海省分庫成立,第一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案例發生在2008年。
  • 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95後」
    2014年,他在安徽理工大學就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新華網 徐梅攝今年9月,衛立強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當他得知消息後,立即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並與家人溝通,為採集幹細胞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
    向文韜聽後,開心地笑了。據了解,向文韜是衡東縣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8歲的向文韜是黨員、退役軍人、紅十字志願者。2017年8月,他在無償獻血時,志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去年8月,向文韜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的求助電話,有一名外省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他與患者初配(低分辨配型)成功,問他是否願意捐獻?那時向文韜正在備考公務員,時間緊。但救人要緊,向文韜二話沒說答應了。「救人一命,就算放棄公務員考試,也值得!」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我沒那麼偉大,只是想努力讓自己的光照亮更多的人,其實造血幹細胞捐贈不是那麼恐怖的事情,對身體的影響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我希望能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投入到捐贈造血幹細胞這一公益事業上來。」捐獻完成後,陸科錦說道。
  • 「95後」醫護人員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南寧雲—南寧晚報訊(記者韋薇)日前,在柳州一家醫院血液科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餘女士成功捐獻了 200 毫升左右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給遠在千裡之外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生活的希望。她也成為全國第 9578 例、廣西第 345 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縣衛生健康局、縣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我國每年有400多萬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白血病而言,全國每年新增4萬餘人,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他們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期盼著、等待著,許多病人因缺乏相匹配的造血幹細胞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須知
    年齡在18-45歲的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三、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時間。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後,就意味對患者的鄭重承諾。他們一旦需要,就要堅守承諾。但要實現無償捐獻,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平時,我就留意各種渠道上講解的造血幹細胞知識和移植動態,根據專家的指導建議,有針對性地、堅持鍛鍊身體,以備配型成功後,隨時就能捐獻。
  •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
    熱點一:什麼是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來源於骨髓,是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一類細胞。它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熱點二: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
  •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到底有無損害?
    嘉興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牛紅梅介紹,現在如果配型成功,並體檢合格,那麼捐獻過程是這樣的:捐獻者需要在捐獻前的4至5天注射動員劑,將身體中原先「儲存」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血液中;在捐獻時,捐獻者一側手臂抽出的血液經過分離,取出造血幹細胞後,將其餘血液回輸到另一側手臂。整個捐獻過程約需三小時,捐獻者在休養兩三天後可以出院。
  • 青海省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11月19日,記者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青海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11月9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杭州女生流水帳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種一般人不會有,而且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我要好好的做一個總結」。  16日下午,網友@許小了個豹的微博,獲得超過12萬點讚,另外還包括人民日報等「大V」在內的4萬次轉發。  杭州28歲女生許艾菲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經歷:「四天八針,兩個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讓她獲得「最美小姐姐」稱號。
  • 杭州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希望更多人加入捐獻隊伍
    杭州「最美小姐姐」許艾菲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走紅網絡  杭州女生流水帳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種一般人不會有,而且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我要好好的做一個總結」。2009年的時候,我在流動獻血車上,看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宣傳冊,對過去一些錯誤的認識進行了糾正,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做。  新京報:糾正了哪些錯誤認識?  許艾菲:很多人對於捐獻過程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認為是在骨頭上穿刺打針,其實不是。
  • 青海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中國新聞網 舉報   中新網西寧11月19日電 (孫睿)記者19日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青海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日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目前,還沒有觀察到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的嚴重副作用,也沒有遠期副作用。身強體壯的年輕捐獻者,往往沒有任何不適。僅個別人會出現輕微的不適,比如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有的會出現低熱,出皮疹等,這些不適停藥一、兩天後即可消失。對人體的健康不會造成根本性傷害,也不會留下不良後遺症。3. 捐獻幹細胞後,對自身身體會有損傷嗎?
  • 「90後」奶爸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5月14日, 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陳蘇騏 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 光榮地成為
  • 你最關心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相關問題!
    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突破500例,市紅會在抖音發布了六條相關內容,許多人看到之後,紛紛留言詢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大家關心的問題吧!關注「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選擇——「我要入庫」——「個人申請與查詢」進行信息填寫,等待工作人員電話聯繫核對信息後,收取口腔拭子採集盒,按步驟完成,將拭子盒寄回即可(快遞費用無需個人支付哦!)。二、血樣檢測入庫。在獻血站,可以具體諮詢血站的醫生護士,留取血樣檢測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