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面對美國威逼利誘,聲稱:從沒想過留在美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也是多少科學家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但凡是能夠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科學家,都為我國科學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1994年中國首批科工程院院士,基本上都擁有留美背景,但他們為了祖國的發展,堅決要回到祖國。小編就為大家說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我國的核材料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了不少高精尖人才,他就是李恆德。
李恆德生於1921年,河南洛陽人。李恆德的家庭背景,在當時與大部分家庭相比還算可以,屬於貧寒的小職員家庭。儘管物質上比較匱乏,可李恆德在精神上非常富裕,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從這個角度來說,貧寒的小職員家庭無疑是非常偉大的:怎麼也沒想到會為中國培養出一個工程院院士。李恆德天賦異稟,剛滿五歲的時候就上了小學。然而,當李恆德上到五年級的時候,「九一八事變」爆發了。由此,李恆德的學業與國家命運緊緊相扣。
1938年,李恆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西北工學院。據悉,西北工學院的陣容極其豪華,由當時的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北洋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組成,匯聚了當時中國最頂尖的學術力量,堪稱翻版「西南聯大」。僅僅焦作工學院,就分離出了中國礦業大學和河南理工大學。李恆德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抱著科學救國的崇高理想,順利的完成了學業。
1946年,李恆德考入美國匹茲堡卡尼基理工學院冶金系。1948年,李恆德學成畢業,獲取碩士學位,後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李恆德在科研上取得驕人的成績,獲得美國海軍分配的原子能材料研究任務。當時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國內解放戰爭如火如荼,即將取得全國性勝利。美國原本不允許中國留學生在美求職,可是在麥卡錫主義作祟下,開始想方設法將中國留學生留下。
美國為了阻止中國留學生回國想了各種辦法,一路圍追堵截,錢學森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李恆德面對美國的威逼利誘,根本不為所動,一再聲稱:從沒想過留在美國!1950年冬,美國移民局更是對李恆德進行了慘無人道達8小時的疲勞審訊,李恆德依舊沒有屈服。一直到1951年,美國移民局嚴厲警告李恆德:「也許你能有一千條路可以逃出美國,我勸你一條也不要試。」
儘管美國移民局咄咄逼人,可是李恆德依舊堅持回國。為此,李恆德拿出了河南人的血性: 「即使關進監牢,我也必須同美國鬥一鬥!」經過多年的鬥爭, 李恆德終於在1955年回到了祖國。回國後,李恆德創辦了清華大學核材料專業,為外國培養了大量人才。1994年,李恆德成為中國首批工程院院士。2019年5月,李恆德走完了98年風雨人生。李恆德去世後在八寶山舉辦告別儀式,哀榮極盛。
(本文由神都網原創,謝絕轉載。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