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g Pharma 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年會上發布有關腫瘤系統生物學和線粒體代謝的主要研究結果
芝加哥2012年4月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波士頓製藥公司 Berg Pharma 今天在第103屆美國癌症研究學會 (AACR) 年會上發布了有關癌細胞代謝主要觀點的新數據。該公司在會上共發表了五項演講,主要涉及腫瘤血管生成相關的內皮細胞生物學、進行癌症治療所需的癌細胞線粒體流、Berg 正在研發的領先腫瘤藥物 BPM 31510 與吉西他濱合用的療效以及 Interrogative Biology® 在腫瘤系統生物學中的用途。BPM 31510 目前正處於治療難治性晚期頑固腫瘤的第一階段試驗,該公司計劃今年啟動將該技術作為鱗狀細胞癌局部給藥的第三階段試驗。
(圖標: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20404/CL82745LOGO )
兒童記憶研究中心 (Children's Memorial Research Center) 藥物開發中心、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主管 Seth Corey(醫學博士)將該系統生物療法稱為「當今醫學界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他表示:「鑑於我們對腫瘤異質性和複雜性的了解,該系統療法及其所針對的癌症代謝可共同確保實現更有效的療法。」
研發團隊採用了 Interrogative Biology® 發現平臺,該平臺使用不可知論方法進行生物建模,疾病相關幹擾和微環境的系統模式都遵守 AI-Bayesian 算法。從輸出結果還能得出反映病理壓點的疾病常規節點特徵,這些特徵會被用來識別和證實生物標記和治療靶點以加速藥物開發過程。科學事務總監 Vivek Vishnudas 說:「採用 Berg Interrogative Biology® 技術平臺的這一新方法將成為非典型激酶的關鍵發現工具並推動癌症病理生理學的進步。」
Berg Pharma 一直致力於從試驗轉為臨床實踐的研究工作,並側重了解線粒體代謝過程中的變化和調節異常(如瓦氏效應、氧化、壓力和炎症)如何導致疾病顯型,如癌症、糖尿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Berg Pharma 聯合創始人、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Niven R. Narain 表示:「Berg 已經準備好利用尖端技術和從我們平臺上得出的新發現來應對這些疾病加重過程中帶來的挑戰,從而將收集到的生物情報轉變為可行療法與精確診斷。」
該平臺的核心原理涉及多組學數據整合,包括激酶活性譜、磷酸蛋白質組變化以及蛋白質表達的整體變化(在利用貝葉斯定理算法得出上述分子實體之間的因果交互推論之後)。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 Ranga Sarangarajan 表示:「經過這些網絡生物學方法的公正識別和確認,我們已經實現了一系列針對由線粒體代謝變化引起的疾病的有效療法。」
Berg Pharma 簡介
Berg Diagnostics 是一家總部位于波士頓的分子診斷公司,也是 Berg Biosystems 和 Berg Diagnostics 的母公司。該公司研究重點在於了解新陳代謝變化如何導致疾病發作。該公司已經發表了有關新陳代謝控制因素方面的重要觀點,即沃伯格假說中的根本要素。該公司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新陳代謝疾病方面擁有多個早期技術,這些技術完善了其癌症和預防化學毒性的晚期臨床試驗。利用這一將生物學結果轉變為可行療法和強大的生物標記庫的發現平臺,Berg Pharma 勢必將實現其打造更健康未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