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土壤微生物,這篇文章講透徹了!

2020-12-06 騰訊網

土壤也有生命,微生物正是土壤生命的體現者。

所謂土壤微生物,主要指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的總稱,它們是土壤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細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土壤生物肥力的核心,也是土壤生命的重要「調控者」。

說了這麼多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那麼,它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具體起著怎樣的作用,又是怎樣起作用的呢?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1、形成土壤結構

作為土壤的活躍組成分,土壤微生物的區系組成、生物量及其生命活動對土壤的形成和發育有密切關係。

有活性的土壤是由固態的土壤、液態的水和氣態的空氣共同組成的,單純的土壤顆粒和化肥所構成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土壤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以及分泌的有機酸等有助於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團粒結構,最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2、分解有機質

作物的殘根敗葉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只有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爛分解,釋放出營養元素,供作物利用,並形成腐殖質,改善土壤的結構和耕性。

3、分解礦物質

土壤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物質的溶解。

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以利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尿素的分解利用也離不開土壤微生物。

4、固氮作用

氮氣佔空氣組成的4/5,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某些微生物可藉助其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能夠利用的固定態氮化物。

5、調節植物生長

土壤微生物與植物根部營養有密切關係。

植物根際微生物以及與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和真菌等能為植物直接提供氮素、磷素和其他礦質元素的營養以及有機酸、胺基酸、維生素、生長素等各種有機營養,促進植物的生長。

6、防治土傳病害

土壤中存在一些抗生性微生物,他們能夠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繁殖,防治土傳病原菌對作物的危害。

土壤微生物的缺失

中國是農業大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育了22%的人口,這其中化肥的作用功不可沒。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農業生產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常年重複連作和不合理的使用化肥農藥也產生了諸多問題。

由於化學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長期累積、殘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營養轉化,導致土壤有機質下降、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地力衰竭。

同時誘發了土壤裡的各種汙染,譬如農藥殘留、化肥成分殘留、各種重金屬等等,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

土壤中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作物的根系生長不好,繼而影響作物品質和產量。

相關焦點

  • 《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高度評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測定方法
    國際著名土壤學期刊《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SBB)在2011年43卷5期「Citation Classics」欄目發表了由其主編Richard G..
  • 諾禾:諾禾2017微生物項目文章年度盛典
    截止到目前為止項目文章總計97篇,2017項目文章總計33篇。抗生素豬糞堆肥中添加銅對其銅抗性的研究不同比例豬糞與秸稈消化過程中抗生素和微生物變化生物炭可降低土壤和生菜中抗生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攜手諾禾致源連發3篇微生物多樣性文章城市汙水的測序揭示中國廣泛共有抗生素耐藥性基因https://doi.org/10.1186/s40168
  • 這些關於土壤的事實會讓你對它的重要性感到驚奇
    植物生長需要土壤。它們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也是如此。在這篇關於土壤的文章中找到一些有趣的事實。「從本質上講,所有的生命都依賴於土壤.沒有土壤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就沒有土壤;它們是共同進化而來的。」~ 查爾斯·凱洛格這句話非常有效地描述了土壤及其重要性。
  • 奇妙的土壤微生物
    (1)細菌:細菌適於中性及微酸性的生存條件。它通常分為兩類,一類稱自養細菌,它有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這個種群的作用是直接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平衡土壤的酸鹼度高低。另一類稱異養細菌,這一類細菌通常都是以和作物共生的狀態存在,對作物生長有直接促進作用,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具強大的固氮作用,產生明顯的增產效果。
  • 土壤微生物的奇妙「食譜」
    導遊X菌:人類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食物鏈的最高點,但很多人類卻並不了解自己腳下土壤裡的世界。土壤微生物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嗎?今天我們就跟隨土壤微生物界的導遊來看看土壤微生物們的生活方式吧!朋友們好,我是土壤微生物界的導遊X菌,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們土壤微生物的生活。和人類一樣,為了生存,同時也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我們就必須不斷的從外界環境中獲取所需的各種食物,從中獲得各種原料和能量,以便合成新的細胞和物質。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因此,16S rRNA基因測序與代謝組等多組學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單一組學研究的局限性,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疾病關係研究等方面取得眾多進展,顯示良好應用前景。本篇小鹿總結了16S+代謝組學的研究熱點方向,希望這6篇16S+代謝組學文章可以更好的助力您的科學研究。
  • 腐植酸與土壤微生物的「微妙關係」!
    土壤是有生命的,這個生命就是土壤微生物。大家知道,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營,是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天然培養基。腐植酸貫穿於土壤生命之中,是土壤的「生命核」。沒有腐植酸,土壤將失去活性。據此,理清「土壤—腐植酸—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對保護國土資源、促進土壤可持續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果園生草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嗎?這篇文章講的太全了
    在蘋果的栽培技術管理中,特別是土壤管理上,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果園管理採用生草制,土壤肥力本來就高,果園採取生草制,果園土壤十分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3%以上。農戶果園應該借鑑國外管理先進經驗,改變果園耕作方式,提高果園經濟效益,因此果園種草、生草十分必要。種草是果園土壤管理中的重大變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
  • 土壤微生物群組
    這也是傳統土壤微生物學研究的重點,這些研究主要圍繞元素轉化速率、養分利用率、與相關土壤酶活性及功能基因的關係等進行。(2)土壤微生物組是地球汙染物消納的淨化器,通過生物轉化深刻影響土壤中汙染物賦存的形態和歸宿,是土壤具有消納汙染物功能的關鍵。對於有機汙染物而言,通過微生物的代謝和共代謝過程,汙染物得以轉化或徹底分解礦化。
  • 細說土壤和土壤微生物
    同時,土壤還具備了各種微生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水分、空氣、酸鹼度、滲透壓和溫度等條件,為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間,可以說,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是最豐富的菌種資源庫。1克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1畝地耕層土壤中的微生物重量可達幾百斤到上千斤。
  • 土壤微生物固碳關鍵酶RubisCO酶活性提取
    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吳金水研究員領銜的農業生態過程方向研究團隊近日在土壤微生物固碳關鍵酶RubisCO酶活性提取與測定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以前有關RubisCO酶活性的研究均集中於植物或者純培養的細菌,關於土壤RubisCO酶活性研究還尚未見報導。
  • 茶樹連作障礙與土壤微生物群落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摘要】茶樹多年宿根連作後茶園土壤退化嚴重,茶葉產量和品質大幅下降,嚴重製約了我國茶葉的可持續生產。面對如何維持茶樹高產高質這一科學難題,連作障礙機制及其調控措施成為當前茶樹栽培中急待解決的科學問題。
  • 土壤厭氧氨氧化過程及其微生物機制
    圖1土壤氮轉化過程直到在廢水處理體系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生成氮氣的微生物過程,它被稱為厭氧氨氧化(Anammox)過程。NH4++ NO2-→ N2+2H2O參與厭氧氨氧化的菌稱為Anammox細菌(圖2),它是一種生長緩慢的厭氧微生物,它的倍增時間約為11天。
  • 這篇文章一次講明白
    有機肥和生物肥主要是對於改善土壤環境和提高作物養分利用效率有特殊重要作用。但是,近期通過粉絲對這方面的諮詢情況來看,很多人對生物菌肥的概念和使用不是很清楚,這樣就很難將肥效發揮到極致。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有關生物菌肥的一些知識。
  • 土壤鹽漬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這篇文章一看就懂!
    土壤鹽漬化通俗來講就是土壤底層的地下水,含有一部分的鹽分,當這些地下水上升到地表後,水肥被蒸發,而鹽分則留在了土壤中,隨著鹽分的逐漸增多,土壤就形成了鹽漬化。目前,我國的土壤鹽漬化現象還是挺嚴重的,而且分布較為廣泛,對於農作物種植區域影響極大。那麼為什麼土壤會鹽漬化?土壤鹽漬化該要如何處理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最新綜述
    但我們不僅對「微生物物種」概念仍缺乏共識,對微生物-微生物和動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知之甚少,儘管這些相互作用在驅動土壤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對全球變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類群分布模式的認識也十分匱乏,這限制了我們對全球變化背景下生態系統功能變化的預測能力。
  • 理解了土壤微生物,才叫懂得有機農業!
    微生物這個詞放在現在應該很多人都聽過,但當要問起其真正的內涵有多少人能解答?應該都是半知不解的狀態吧。詞是聽過,也知道它很重要,卻不知道它怎麼個重要法!其實這東西說難不難,像我們平常接觸最多的應該是這兩大類,人體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 土壤的生命核心是微生物
    所謂土壤微生物,主要指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的總稱,它們是土壤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細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土壤生物肥力的核心,也是土壤生命的重要「調控者」。
  • 茶園土壤微生物之VA菌根菌
    自從A.C.Tunstall等於本世紀初相繼發現了茶樹根系中菌根的存在後,泡囊叢枝狀菌根(VA菌根)的研究已成為茶園土壤微生物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 關於vA菌根在茶樹上的存在部位和種類以及增強茶樹吸磷能力方面的作用和途徑已有比較詳盡的綜述。
  • 土壤微生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有了這麼多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碳、氮、磷和鉀等元素才能不斷循環周轉,為地上植物的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但由於土壤微生物的個體十分小,其死亡後的殘留物常常被忽略。古詩言: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那麼微生物死亡後的殘留物是否也對土壤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