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也有生命,微生物正是土壤生命的體現者。
所謂土壤微生物,主要指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的總稱,它們是土壤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細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土壤生物肥力的核心,也是土壤生命的重要「調控者」。
說了這麼多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那麼,它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具體起著怎樣的作用,又是怎樣起作用的呢?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1、形成土壤結構
作為土壤的活躍組成分,土壤微生物的區系組成、生物量及其生命活動對土壤的形成和發育有密切關係。
有活性的土壤是由固態的土壤、液態的水和氣態的空氣共同組成的,單純的土壤顆粒和化肥所構成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土壤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以及分泌的有機酸等有助於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團粒結構,最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土壤。
2、分解有機質
作物的殘根敗葉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只有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爛分解,釋放出營養元素,供作物利用,並形成腐殖質,改善土壤的結構和耕性。
3、分解礦物質
土壤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物質的溶解。
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以利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尿素的分解利用也離不開土壤微生物。
4、固氮作用
氮氣佔空氣組成的4/5,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某些微生物可藉助其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能夠利用的固定態氮化物。
5、調節植物生長
土壤微生物與植物根部營養有密切關係。
植物根際微生物以及與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和真菌等能為植物直接提供氮素、磷素和其他礦質元素的營養以及有機酸、胺基酸、維生素、生長素等各種有機營養,促進植物的生長。
6、防治土傳病害
土壤中存在一些抗生性微生物,他們能夠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繁殖,防治土傳病原菌對作物的危害。
土壤微生物的缺失
中國是農業大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育了22%的人口,這其中化肥的作用功不可沒。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農業生產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常年重複連作和不合理的使用化肥農藥也產生了諸多問題。
由於化學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長期累積、殘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營養轉化,導致土壤有機質下降、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地力衰竭。
同時誘發了土壤裡的各種汙染,譬如農藥殘留、化肥成分殘留、各種重金屬等等,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
土壤中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作物的根系生長不好,繼而影響作物品質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