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隱藏著大量秘密,科學家表示它並不普通

2020-10-04 宇宙及宇宙外讀者

我們的銀河系非常廣闊,這裡有千億顆恆星,說到恆星我們的太陽也是其中一顆,對於人類來說太陽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們的認知中恆星是產生生命的基礎組成,一切都要建立在恆星的體系中,所以我們的科學家才會在各個星系中尋找類地行星

恆星的最終命運到底是怎麼樣的?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星球整個演化過程是非常漫長的,都需要幾百億年時間,雖然這個時間非常漫長,但是它們都是有終結的一天,比如說恆星也是這樣的,當恆星到了末期以後,核聚變就會慢慢的減弱,恆星就會發生改變,恆星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會演化成白矮星,有一小部分會變成黑洞和中子星。

白矮星到底是什麼樣的星球?

說到白矮星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恆星,恆星是一顆不斷燃燒的大火球,其實它內部正在發生核聚變,這是一種粒子的反應,一個星球想要有這種核聚變反應,就需要非常大的體積和引力,所以說恆星一般都非常大,同時引力也非常大,往往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是恆星,當恆星到了末期以後,它的引力就會減少,那麼恆星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當它的核聚變停止以後,那麼恆星就會變成白矮星。

剛剛形成的白矮星其實也是一種發光發熱的星球,它會慢慢的冷卻,這個時間要幾十億年的時間甚至是更長時間,當白矮星完全熄滅以後,它就會變成黑暗星,這就是一種特別的白矮星。

白矮星對於人類的意義?

我們的科學家對於白矮星投入了更多精力,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白矮星的星系中,也有可能誕生出生命,甚至機率還要更大,因此白矮星的熱量和能量相對於恆星都會減少很多,原本非常惡劣的星球就會發生改變,那麼在幾億年的演變中,有一些星球就會誕生出生命了,而且宇宙中的白矮星特別多,這也是人類另一個觀測和研究方向。

我們如何找到一顆白矮星?

白矮星的形成其實非常壯觀,要知道當恆星到最後的時候,超新星爆發就會形成衝擊波,大量的物質被噴射出來,這些物質就會形成星雲,所以說一般星雲附近都有白矮星的存在,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特徵來找到它們了,而星雲中又會誕生出恆星,這就是一個輪迴的過程,也是宇宙非常神奇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巨型白矮星是怎麼來的?科學家發現了真相!
    近日,科學家們研究了一顆名為WDJ0551+4135的白矮星,它距離地球約150光年。歐洲航天局的蓋亞望遠鏡最近的發現表明,這個物體可能是一顆異常巨大的白矮星。為了了解更多關於這顆不尋常的死星的信息,科學家們用來自加那利群島的威廉赫歇爾望遠鏡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 科學家為何要一直計算圓周率,它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很多科學家們也將搞清楚圓周率,當作了自己畢生的事業和追求,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揭開圓周率的真相,那麼,為何圓周率令很多科學家和愛好者如此痴迷?它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從古至今,無數的科學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計算出圓周率,一直到1965年,英國數學家約翰在他出版的一本數學專著裡,第一次表明,圓周率是無窮盡的,不過,當時很多數學家都不以為然,一直到70年之後,科學家們通過量子力學的計算,發現了相同的圓周率計算公式,也發現了圓周率無窮盡的秘密。
  • 首顆大氣99.9%為氧氣的白矮星「現身」挑戰現有恆星理論
    【每日科技網】  巴西和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獨一無二的白矮星,其大氣層99.9%為氧氣,而絕大多數白矮星的大氣層由氫和氦等輕元素構成。它是已知第一顆大氣層幾乎為純氧的恆星,挑戰了現有的恆星演化理論,或將有助科學家們更透徹地洞悉恆星進化的秘密。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行星正圍繞一顆白矮星運轉的跡象。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  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
  • 馬裡亞納海溝隱藏著什麼秘密?
    在地球上,馬裡亞納海溝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區域,該海溝最深處可以達到11千米,完全是地球上最黑暗,最惡劣的生態環境區域之一,但是對於馬裡亞納海溝來說,隱藏著不少秘密是大家熱議最多的,同時也是地質學家們不斷探索研究最多的區域。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下面有什麼神秘事件。
  • 旋轉是它的標誌,光芒是它的特徵,想揭開它的秘密卻並不容易
    星雲一直是宇宙中較為獨特的存在,它一般由一顆年老的恆星所噴發的物質組成。至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許多星雲,它們形狀各異,都有著其獨特性。這其中,有一片獨特的星雲進入了科學家的視線,與發現的其它星雲不同,它是一片螺旋星雲,類似我們身處的銀河系,中心也有一塊特別亮的突起。
  • 科學家發現一顆純氧白矮星,若太陽熄滅,它或可成為人類新的希望
    但太陽不是一直都能保持「年輕」的,據科學家分析,太陽雖然還擁有50億年的壽命,但在15億年後,太陽內部的反應就會變得不穩定,而太陽的變化也將導致地球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如果有一天人類徹底地失去了太陽,人類要到哪裡去尋找「第二太陽」呢?科學家認為這顆不起眼的白矮星將會是人類最後的希望。
  • 科學家的藝術館|罕見的白矮星和身旁行星
    Kornmesser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為它的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它的軀體變成一個比鑽石還硬的巨大晶體——黑矮星(理論上估計未來將會出現的天體)。這個時間通常要長達200億年,之後就是它徹底的死亡。
  • 科學家發現第一個圍繞白矮星的巨型行星
    研究人員首次使用ESO的超大望遠鏡發現了與白矮星相關的巨型行星的證據。該行星在近距離內繞著熾熱的白矮星(類似太陽的恆星殘骸)繞行,導致其大氣層被剝奪並在恆星周圍形成氣體盤。這個獨特的系統暗示了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在不久的將來會是什麼樣子。
  • 地球隱藏的4大秘密,每一個都關乎人類命運,科學家也無解!
    地球隱藏的4大秘密,每一個都關乎人類命運,科學家也無解!從小時候上學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知道了一個道理,知識改變命運,所以努力學習,希望考一個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地球隱藏的4大秘密,每一個都關乎人類命運,科學家也無解!地球有了46億年的歷史,期間經歷5次物種大滅絕,令人膽戰心驚,很多人的內心都非常懼怕第六次大滅絕的到來,或許受傷害的就是人類。可以說地球一直主宰著人類的命運,人類未來命運會走向何方,還是一個未知數。科學家在研究的同時,發現地球的四大秘密,每一個都關乎著人類的命運,那麼究竟有哪些呢?
  • 白矮星異常爆炸,提前變成超新星,「真兇」卻是它的伴星
    恆星演化分為兩種結果,大質量的恆星會在最後發生超新星爆炸,大量的物質變成星雲狀,而核心將會變成中子星,質量特別大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也可能會形成黑洞。而宇宙中大多數的恆星都是質量比較小的恆星,這些恆星擁有悠久的壽命,而且在最後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會慢慢演化成黑矮星,靜靜的藏身於深空中。
  • 飛行員意外發現野外洞穴,深不可測,科學家:可能隱藏了許多秘密
    飛行員意外發現野外洞穴,深不可測,科學家:可能隱藏了許多秘密雖然人類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人,但是在地球上依舊存在著很多現象,是我們沒有發現的,這些現象有些是自然景觀,也有一些是人為打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很好地隱藏自己的痕跡,不讓人類輕易找到,甚至還能躲過衛星的監測。
  • 宇宙中的「普通物質」被發現,但它並不普通,沒有它宇宙不復存在
    研究者表示,在宇宙中,普通物質只佔據4.9%,不過,人類對於普通物質的了解,僅有60%,這意味著,普通物質也並不「普通」,它們雖然佔比很低,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40%的普通物質,稱作「重子」,雖然它們也會釋放信號,但是卻非常微弱,導致科學家們很難探測到。
  • 和地球一樣大卻重幾百倍,細說宇宙中神奇的白矮星
    科學家們本來是不知道有白矮星這種物體,但是人們觀測了天狼星之後,卻發現了這條隱藏的線索。它實在是太小太暗了,難怪之前的科學家只能判斷出它在哪裡,卻看不到他,于是之前的天狼星被稱為天狼星a,它的夥伴就被稱為天狼星b。科學家們還驚奇的發現,天狼星b很白,因此推測它的溫度一定很高。為什麼不用溫度計測量呢?你可以回想一下鐵礦被加熱的過程,隨著加熱的時間增加,鐵塊的溫度從低升到高,鐵礦的顏色從暗紅色到紅色,再加熱就會變成白色。
  • 科學研究表明,白矮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基礎
    幾乎所有關於生命的討論都是基於碳的,每當科學家找到一顆系外行星,都要通過光譜分析它有沒有碳元素,並根據液態水是否存在來推測生命的可能性。我們無法得知其它生命形式是怎樣的,但根據我們在地球上的經驗,生命需要極其複雜的化學物質,而大量的碳是唯一的選擇。我們身體的五分之一都是由碳組成的,但是你知道嗎,這些碳基本上都來自於白矮星。也就是說,白矮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基礎。
  • 地球上的鋰元素和白矮星?科學家發現兩者似乎有關係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太陽系和銀河系中的鋰似乎白矮星有所關聯,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鋰元素大部分來自一種叫白矮星的恆星爆炸於是研究小組研究了白矮星的物質。白矮星(WD)是一顆恆星的殘骸,是一顆已經停止聚變的恆星,只在儲存了熱能的光線下發光。一個白矮星的質量通常和我們的太陽差不多,但它的體積和地球的相似。
  • 科學家們觀測到,一顆白矮星正在「瘋狂」的,吸收紅巨星的能量!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科學家們觀測到,一顆白矮星正在「瘋狂」的,吸收紅巨星的能量。相信對於一些比較喜歡天文的朋友來說,觀測天上的星星大家應該都是非常喜歡的,在近期小編了解到有科學家們發現,距離地球有2萬光年的一個鄰近星系小麥哲倫星雲當中,有一顆恆星爆發了明亮的x射線。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和探索,得出結果這種輻射的來源是一顆白矮星,然而這顆白矮星的增長速度可以說是非常的快,超越了很多普通的白矮星的成長速度。那麼什麼是白矮星呢?
  • 為了回答宇宙學鋰問題:科學家測量了白矮星系裡的鋰元素
    北卡羅來納大學UNC教堂山分校領導的研究最近發表在《科學》期刊在線版上,科學家首次在白矮星遺骸中發現並測量了難以找到的鋰元素。儘管鋰在地球上有許多用途,既能製造電池,又能調節神經中樞、穩定情緒,但科學家對「大爆炸」後鋰元素豐度的理論預言和實際不符,這種差異被稱為「宇宙學鋰問題」。UNC、蒙特婁大學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發現可為鋰元素的測量提供了新手段。
  • 科學家:月球不願公之於眾的背面,竟隱藏著決定人類存亡的秘密
    科學家猜測,大約42億年前,一顆小行星衝撞了地球,才形成了月球。自此之後,月球一直陪伴在地球的身邊。對於地球來說,月球是至關重要的。若是有一天,月球突然消失於地球的身邊。科學家表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有可能絕種。有關於月球的猜測,人類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比如月球是不是不是一顆普通的行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