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傳統兵器大觀:除了刀矛匕首,還有弓箭飛石

2021-01-09 冷兵器研究所

彝族作為西南地區生存了三千多年的一支少數民族土著,其體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銅膚色。其民族起源也始終是一個無法破解的謎團。這點略過不提。特介紹彝人先民武裝如下:彝族矛材質分為木矛、竹矛、金屬矛三種。木矛是將堅實富有彈性的樅木等一頭削尖,然後在火上薰烤淬硬而成,長者7米,短者2~3米左右;竹矛由一種生長在高山的多節竹,其材質非常堅實,富有彈性,將一頭削尖後,也是火上薰烤而成,長者7米,短者2~3米左右。

▲清代彝人鐵質長矛,全長56釐米左右

▲民國年間身穿皮甲手持長矛的彝人

彝人用金屬矛的長度差異較大,一般全長2米左右,長的可達3.5米,短的只有1.2米左右。矛頭全長15~65釐米,多為30釐米左右。矛頭可分為三部分:一是尖銳的頭部,此部分短的只有10釐米,長的可達半米,甚至更長。形狀有的呈四稜形;有的呈扁平三角形,從中線起脊(單面或雙面),成無脊;二是細長的中部圓柱形,套有粳(突起的部分),大部分製成圓球形或多邊球形。有的無粳。三是圓錐管狀中空的矛套,以便將矛頭套箍在矛柄上,套箍上多有一至二個小孔,以便用鐵釘將矛頭與矛柄固定。其使用方法為刺殺或投擲。

▲彝刀

▲銀質纏絲刀柄

▲皮革髹漆刀鞘

▲民國年間手揮彝刀身穿皮甲的老彝人

彝人稱長刀為「名出以莫」(彝語)。彝人長刀為單手刀,刀柄全長12~15釐米,柄首為直徑4~5釐米的硬木或獸骨、獸角,上下裝配圓形金屬蓋片,多鏨刻各種花紋。其單手持握的莖部全長8~10釐米。莖部所用材料為木質,大多以皮革包裹,也有的還在皮莖上包銀皮或銅片或用銀絲纏繞。刀莖有3~4個竹節狀的起伏,以便握持和加大摩擦力,避免脫手。

刀身刃長多在55~75釐米(也有總長近半米的短刀)。刀顎是用4~5釐米銅片包裹刀體;或用2~3釐米的舌狀銅片從刀體兩面伸出,多刻有紋飾。刀寬3~3.5釐米,刀面多呈現流水花紋。單面或雙面開刃,刀背厚度一般是0.5釐米左右。刀鞘的製作材料為木材、皮革、金屬等。鞘頭用銀、銅或獸皮作鞘口箍,防止其崩裂。鞘身大多呈長橢圓形,用結實的硬木襯裡,外包皮革或牛腸,並髹黑色或棕色漆。鞘尾多用皮質或銅套,保護刀鞘觸地避免崩裂,鞘身還開兩個孔洞,用於系穿背帶。

▲民國彝人長刀和皮革髹漆刀鞘

彝人在短兵相接對砍時,單用或與盾牌配合使用。因為刀身較重,在劈砍時非常有力,刺戳功能較弱。彝人長刀與漢族用刀差別是:刀柄無護手、刀柄較短、無血槽、刀鞘無提梁,以兩孔繫繩。

彝人匕首是指刀尖至刀首全長在35釐米之間的刀,彝語稱為「多木惹」。該匕首刀身呈魚肚形,即在刀身中部刀背和刀刃皆向外曲凸呈弧形,刀背中部弧部最大,刀刃略呈弧形,刀體肥厚,刀尖極為銳利,刀刃打磨很鋒利,刀體兩側多鏨刻花紋。刀柄較短,持久耐操。刀首多為銅質圓形箍。有的呈圓球形或梯形。莖部短小不足以容下全手抓握,根據手柄形狀,多用硬木、牛角、獸骨,以薄片相貼,鑽孔用鐵釘固定鉚固在刀柄兩側。民國期間刀莖部多用金屬鋁,並嵌紅綠塑料裝飾。

▲銅質環尾柄彝人匕首

▲民國年間的鋁質刀柄彝人匕首

彝人匕首的使用一是防身,由於小巧輕便,適合隨身攜帶,用於近戰肉搏時的刺殺;二是用於獵物的開膛破皮、肢解剔骨;三是生活宰殺家畜和削切用具;四是裝飾品,成年男人必備,體現佩帶者的英武;五是據傳為闢邪克煞的武器。彝人自古崇拜銅,傳說中的彝族英雄支格阿爾就是用銅器降妖伏魔,打敗了雷電的襲擊,所以認為銅有避雷、避邪。故有通體用銅打制的彝人匕首作為避災的護身符。在野外飲水時,先將銅刀放入水中劃下以驅避害人的水鬼。

▲民國年間的彝人藤甲弓箭手

常見的彝弓長1~1.4米左右。其所製作的弓分兩種:一為單體弓,弓臂是用單根的韌木或竹材彎曲而成,即「弦木為弧」。二是複合弓,弓臂以硬木、竹、角、絲、筋等製作而成。弓臂中部多為扁圓,寬3釐米,從中間到兩端漸細,弓梢有刻槽,方便安裝牛筋弓弦。也有的弓材用上好巖桑木製作而成。綁好牛筋弓弦後並往弓身髹黑漆或棕漆。

箭全長近半米。箭頭多稜形或扁平。有的箭頭有倒刺,箭杆多為竹子製作而成,取材方便,中空以利插入箭頭。箭杆尾部開槽勒弦,槽口下方用麻絲纏固。箭筒長約半米左右,多為竹筒製作,箭筒上方開一個孔洞,用於存取箭支,有的箭筒有穿背帶的小孔,或筒外繞繩索,以利攜帶。

此外,彝人還精於投石,常用拳頭大的石子作為他們的投擲武器,幼年時起從小訓練。後來中原黑火藥技術傳入彝地,擂石升級成葫蘆飛雷,即用空心葫蘆殼內灌入黑火藥,加入石塊金屬碎片提高殺傷力。其在葫蘆頸裡塞入火草作為引火物,就是導火線。這種火草是當地一種野生植物,人們把葉背上的一層白色皮綿剝下曬乾,揉成綿絨,然後投入木炭熱灰中,炮製成為一點即燃的火草。

▲彝人三叉鏜

三叉鏜也是彝人常用武器,一般全長2.3米左右,為三股叉。中股叉最為直長帶刃,銳利如劍刺,全長約35~60釐米。兩側股叉為彎股,如半月形,後粗前尖,鏜套為中空圓椎形鐵箍,套木柄叉把。叉把尾端還有長約15釐米的稜狀鐵鑽護柄。三叉鏜因為鋒刃面寬而多叉,防禦面較大,可以鎖拿敵人兵器,還可抵擋敵人兵器的進攻,這長柄重兵器長而重故殺傷力大,多為力大身高者彝人使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刀槍弓劍:臺灣高山族人有哪些兵器?
    其長短兵器,昔時均用長矛、標槍、長刀、短刀及錘、斧等器;射遠器則用弓箭及擲遠之標槍。百餘年來,初得漢人之火繩槍銃,後復獲新式槍炮,射擊極精,佔據其地之日人常為所窘。其戰術亦頗令人棘手,蓋高山族人巧於布置障礙以阻敵軍之逼近,或以竹釘插路,或鋪毒草於路,更於崖上推落巨石以擊敵軍,其住屋鄰近之高地則暗置炮火突發襲敵,其戰士則藏身叢林崖隙之中發槍、發箭或突出以白刃襲敵,敵人頗為所苦。
  • 弓弩稱霸,刀劍爭鋒|古代兵器進化史,打鐵漢子有話說
    但是最終贏下戰爭靠的還是兵器。在秦統一六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但是其祭祀形式和意義仍被保存,直到鐵器的普及,青銅器才真正意義上的成為祭祀專用品。↑ 秦始皇泗水撈鼎 ↑古代打仗除了講究戰術、戰略、天時地利人和等,最重要的還是冷兵相接的肉搏戰。
  • 彝族傳統有哪些節慶?傳統的婚姻禮儀有哪些?
    彝族的禮俗內容豐富多彩,囊括了人們從生到死的全過程。作為禮俗民族,彝族有哪些傳統的人生禮俗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一講吧!法國著名人類學家阿諾爾德·范熱內普是研究禮儀的代表性人物,他認為首先應將禮儀分為感應性禮儀兩類,「感應性」和「感染性」的概念源於對弗雷澤「交感巫術」和「接觸巫術」概念的比較。
  • 全球最奇特匕首:第1流行了100年,第2用外星材料打造,最毒
    導語:全球最怪異匕首:第1影響了一個世紀,美國人最愛用匕首在十八般冷兵器中,是一款比較精美強悍的類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小,還有方便攜帶,通常基本的長度都在10-30釐米之間,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它可以當作一款藝術品也可以當作是殺敵的武器,通常這種隱蔽性很強的武器
  • 玄鐵重劍一分為四,除了倚天劍和屠龍刀,還有另外兩樣寶貝
    無論是歷史名將還是武俠英雄,能夠馳騁戰場或者獨步武林的,手上都有一把稱心如意的兵器,例如呂布的方天畫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金庸筆下武俠之中的第一神劍,此兵器原屬獨孤求敗,後被楊過所得,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它就是跟隨楊過闖蕩江湖多年的玄鐵重劍。
  • 彝族的傳統繪畫,藝術水平極高,畢摩繪畫內容最豐富
    彝族繪畫所用材料有自製的毛筆,自製的松煙墨、硃砂等礦物顏料。繪畫的平面有紙、木料表面、紡織物及巖壁或牆壁等。根據繪畫面的不同,彝族傳統繪畫可分為巖畫、壁畫、漆畫和紙畫等。代表性的彝族巖畫有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的石林巖畫,紅河州彌勒縣上價格村的老虎山巖畫,彌勒縣高甸村紅石巖巖畫,彌勒縣獨家村金子坡巖畫,丘北縣獅子山巖畫,丘北縣黑箐龍巖畫,丘北縣普格巖畫,昆明宜良縣九鄉巖刻,元江縣它克巖畫,漾濞縣巖畫,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碗廠鄉博什瓦黑巖畫,等等。這些巖畫或古樸,或簡潔,反映了歷史上彝族先民在這些地方的活動情況。
  • 龍泉寶劍|會偽裝的「心機婊」,這些兵器看似文雅,實則暗藏殺機
    偽裝兵器,就是將兵器偽裝得不像兵器,看著並不可怕,讓人掉以輕心,持兵器者可趁人不防之時,突然出手將其殺掉。中國的偽裝兵器多用於防身,而日本的偽裝兵器多用於行刺,看似文雅,但卻極為陰險恐怖。 笛刀。出現於16世紀的日本,長30.5釐米,重250克。外形看似竹笛,事實上是殺人利刃。
  • 古代三十六種兵器中,那一種兵器可以排第一?不是刀也不是劍
    專家稱:戰國時期的強弩射程,是AK47步槍的兩倍 春秋戰國時期,七雄爭霸,那時候最好用的兵器當屬弓弩了。在世界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挖掘現場,我們也能夠發現很多弓弩。近期,考古人員驚喜地發現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弓弩,特別是這個弓弩上「檠」的發現滿足了我們對這個東西的好奇心。
  • 走近彝族 認識彝俗
    一、認識彝族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彝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國外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和美國、英國、法國還有一些分布在,雲南周邊國家,緬甸、越南、寮國。
  • 「匕首」名稱的來歷,古代的匕其實是勺子
    作者:匠人工坊匕首是一種短小的刺砍兩用兵器,其實就是比較短小的短劍。它為什麼被稱作「匕首」呢?匕首的「首」,本意是頭,用在刀劍上指的就是劍柄的頂端。古代人認為匕首的頂端像一個勺子柄。「匕」就是勺子的意思,所以叫「匕首」。
  • 兒童玩具怎成「兵器總動員」? 弓弩玩具品類繁多
    在孩子身邊,還有哪些這種堪比「兵器」的玩具?《法制日報》記者連日來進行了深入調查。  □ 本報記者 趙麗  玩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啟蒙教育作用。不過,有些玩具並不像外表那麼「純良」,它們的質量優劣和安全性能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 五彩涼山 | 彝族文化的瑰寶——涼山彝族漆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漆器彝族漆器發展至今>從日月星辰高山流水等紋飾圖案到生活中的餐具沙場上的鎧甲等匯聚了彝人的生活積累和智慧結晶歷經千百年漆器不僅是彝人生活必須品還成了人們爭相收藏的藝術品彝族漆器發展至今大約有一千七百餘年
  • 古埃及竟用太空隕鐵製作匕首?那我國有用隕鐵製作的刀劍嗎?
    1925年,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在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陪葬品裡發現了兩把匕首。 其中一把匕首是黃金做的,還有一把是鐵製的。鐵製匕首的把手由黃金製成,把手頂端鑲著水晶。
  • 除了護法神哪吒,道教還有哪些神仙也是三頭六臂?
    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來打。」哪吒在道教是一位護法神,也是統領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被道教尊奉為「中壇元帥」。像大家熟悉的真武大帝、玉皇大帝等神仙,都是由道教將核心信仰的「道」人格化而來,他們的神仙形象與普通人相似,這樣可以方便親近民眾,更好地弘揚道法。
  • 世界上最毒匕首:第3材料最獨特,第2最強悍,一刀放倒大公象
    沒錯確實這些冷兵器比較佔主流位置,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一把雖短小但是卻很有殺傷力的冷兵器,那就是匕首。今天就將為大家帶來3種最獨特的匕首。1. 莎拉維爾匕首:這把刀從外形上來看是一把很漂亮的匕首,就連名字也是非常的動聽,它叫莎拉維爾。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它卻代表著嫉妒、貪婪。
  • 彝族的創世史詩––梅葛
    流傳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鹽豐等縣。梅葛,是彝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口頭文學的總稱,其內容包羅萬象,幾乎反映了彝族人民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的全貌,被視為彝家的「根譜」、彝族的「百科全書」、長篇敘事史詩。
  • 世界4大頂級匕首:第1全身透明用玻璃製成,第2是手術刀鼻祖
    導語:世界4大頂級匕首:第1全身透明用玻璃製成,第2是手術刀鼻祖匕首是大夥比較喜歡的冷兵器之一,也是現代軍隊使用的冷兵器中的一種,匕首的特點非常突出,比如易攜帶、威力大、隱藏性好等特點,隨著科技的進步,鑄造出來的匕首更加先進且全面,符合民用也符合軍用,有些更是用特別的材料製成,給人非常大的視覺衝擊
  • 《山海經》記載后羿射日,是用弓箭才能抵抗威力巨大的太陽神嗎?
    《山海經》記載后羿射日,是用弓箭才能抵抗威力巨大的太陽神嗎?作為古時代的著作,山海經衝中包含了各領域的豐富信息。其中關於遠古時代的大戰,以及這些戰爭中使用的兵器,也有很多記載。后羿射日是用弓箭才能抵抗威力巨大的太陽神嗎?因此《山海經·海內經》中說,帝俊賜給羿「彤弓素矰」,於是「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海外南經)記載:「界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為什麼羿能殺掉鑿齒?因為「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日戈」。看來鑿齒部落習慣使用皮盾與手戈(這種戈只有一點一米長便於砍殺。
  • 彝族北鬥星月曆法譯註
    由於彝族居住地區大多數都較為分散,受長期封閉的影響,而創造了各地的區域文化,也長期保留著各自的曆法、風俗以及記事方法。至今,在楚雄州境內祿豐、元謀、武定三縣結合部,大範圍山區相鄰的彝族居住村寨,還流傳著這部瀕臨消亡的彝族天文曆法——《彝族北鬥星星月曆法》。一、彝族北鬥星月曆法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