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闡釋生物為何需要睡眠

2021-02-08 日本頻道

原標題:日科學家闡釋生物為何需要睡眠

  科技日報東京2月20日電 (記者陳超)最近,日本東京大學池谷裕二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睡眠中大腦海馬神經電路冷卻的機制。該研究闡釋了控制腦電路功能的睡眠的作用,明確解答了生物為何需要睡眠這一根源性問題。

  人們很早就知道海馬體與學習和記憶有關,但由於神經細胞的數量有限,腦內記憶的信息很快就會飽和。由此科學家長期以來猜測,海馬體具有某種「冷卻」機制。

  研究小組發現,海馬體發出的稱為「尖波漣漪」(sharp wave ripple,SWR)的腦波,可以減弱睡眠時突觸的聯繫程度。即WSR在保證必要信息的同時,減弱不必要的突觸聯繫,以確保存儲容量。此外,妨礙睡眠中的SWR,可充分再現睡眠不足的狀態,因此可認為睡眠的目的之一是「產生SWR使大腦電路冷卻」。

  一般認為,自閉症譜系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是由於睡眠中發生SWR紊亂、腦電路高度興奮所致。由於睡眠中SWR腦電路不能冷卻會引發多種精神症狀,研究小組正在確立該類疾病的驗證和治療方法。同樣在老年人腦中也出現有SWR生產低下和腦電路過度興奮問題。現實生活中一部分老年人出現自閉頻譜系症狀及精神分裂症狀等。研究小組今後也將積極探索如何恢復這些老年性症狀。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

相關焦點

  • 生物為何需要睡眠
    點擊藍色字,關注「有料有趣又專業」的科普期刊《百科知識》 生物需要睡眠似乎是天經地義的
  • 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
    研究所位於東京以北一小時車程的筑波大學,受到日本政府與其他機構的資助。所長柳澤正史(Masashi Yanagisawa)建立了一個研究睡眠基本生物學機制的地方,而不像平常的機構一樣,致力於探究睡眠問題的成因與解決方案。
  • 水母揭生物睡眠的奧秘 無腦無脊椎生物也需睡眠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24日報導,最近,一項針對沉睡海底的原始水母的研究告一段落,科學家在揭開生物睡眠奧秘的道路上取得新的進展。該研究表明,睡眠非常重要, 即使是沒有大腦的生物也需要它。仙女水母屬(Cassiopea)是生活在海底的無腦、無脊椎生物。
  •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會不會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即將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2020.08.08 20:00甘雨本文,仍然是政治邏輯學專題。未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生命狀態、生活方式,即冬眠。這種情況跟「冬眠」極為雷同,但在這個引發騷動事件的10多年後,讓人聯想到「人類只要開啟某個模式也有可能冬眠」的新聞出現,那就是從老鼠身上找到了「睡眠開關」。五、人類冬眠的可行性之三,日本科學家已經找到動物的睡眠開關。
  • 生物必須有大腦才會需要睡眠嗎?
    Nath正在利用秀麗隱杆線蟲研究睡眠,但是每當他在研究會議上展示他的研究時,其他科學家卻對這種簡單動物會睡覺的想法嗤之以鼻。這不禁讓Nath思考:動物的神經系統要多簡單才會失去睡覺的能力?Nath的熱情很快感染了他的朋友、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生Michael Abrams與Claire Bedbrook。
  • Science:科學家揭示快眼動睡眠發生的分子機理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0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快眼動睡眠(REM睡眠),即哺乳動物夢境發生時的夜間生理活動,研究快速眼動睡眠一直讓眾多科學家們非常著迷
  • 為什麼螞蟻之類的生物不需要睡眠呢?
    人和動物都需要靠食物來補充身體營養,需要靠睡眠來恢復體力,曾有人調侃說人在一天之中,一半是醒著一半是睡著,而我們所見到的各種動物,它們也是血肉之軀,也同樣有睡眠的需求。只是為什麼螞蟻之類的生物不需要睡眠呢?
  • 睡眠與覺醒——神奇的生物密碼
    每一種多細胞動物都有睡眠與覺醒的晝夜節律。如果被剝奪了睡眠,我們會感到難受。為什麼像人類這樣活躍的動物需要花上其生命中1/3的時間睡覺呢,為什麼嬰兒的睡眠和成年人有如此的不同?這是新手父母們常常提出的疑問,因為這樣的不同,常引起他們的焦慮,讀一讀《生物心理學》,我們可以從觀察自然的有趣角度開啟對動物和人類睡眠的探索。
  • 憑著研究睡眠這回事兒 這仨科學家拿了諾貝爾獎
    ▲本次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名科學家在頒獎詞中,寫著「以表彰他們在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理方面的貢獻。」用通俗的話說,他們三位深入鑽研了我們的生物鐘,並且闡釋了它的內在原理。他們的發現闡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如何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使其與地球的旋轉保持同步。
  • 科學家闡釋安德遜跳蛛八隻眼的獨特視覺
    科學家闡釋跳蛛的獨特視覺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糾結於跳蛛微小的神經系統如何掌控如此複雜的感知及捕獵行為。對安德遜氏跳蛛(Hasarius adansoni)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終於抓住了最關鍵的一環——一種與眾不同的深度知覺形式。  與所有的跳蛛一樣,安德遜跳蛛生有8隻眼睛。其中有4隻在頭部上方密集排列,包括兩隻大大的主眼和兩隻較小的側眼,而長在蛛「臉」正中的兩隻大眼具有最銳利的視覺。
  •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人類冬眠可能成真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 人類冬眠可能成真>日本科學家在老鼠身上發現被稱為Q神經的睡眠開關,只要經過強烈刺激,老鼠身體就會變冷進入類似冬眠狀態,未來如果能讓人類成功冬眠,有機會廣泛應用在醫學及太空旅行方面。
  • 這種生物沒有大腦,卻需要每天睡覺!
    作者 | 卡麥拉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水螅是一種小型無腦生物,然而研究人員稱水螅存在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這似乎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即人類大腦需要通過睡眠才能正常工作,但事實證明,一些生物的睡眠並不一定是為了滿足大腦,睡眠機制或許比大腦組織進化更早。
  • 為什麼螞蟻之類的生物不需要睡眠呢?專家:可能會用命換
    關於「熬夜」這個話題一直頻頻成為熱門話題,一個是休息時間不夠,睡眠質量不高,晚上睡不著……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症狀。確實,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熬夜,另一方面,越來越緊張的工作壓力,層出不窮的娛樂方式,「安安穩穩的睡一覺」也不像以前那麼簡單了。儘管有這麼多人喜歡熬夜,但這並不代表它是正確的。
  • 睡眠科學家:平躺是最好的睡姿
    毫無疑問,睡眠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僅僅睡得時間充足是不夠的,睡眠時間還要與身體的晝夜節律(生物鐘)相協調。如果睡眠與生物鐘不一致,那我們醒來時就會感覺昏沉,在白天很難集中注意力。但是即使你認為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做對了,按時上床睡覺,睡足了八個小時,那麼你醒來的時候還有可能很疲憊和煩躁。根據睡眠專家的說法,這可能是你的睡姿不對。
  • 為什麼螞蟻之類的生物不需要睡眠呢?專家:拿命換來的
    大家都知道,睡眠對一個人來說真是太重要了,一個成年人正常睡眠要保證在7個小時以上,才能夠重新恢復精力,保證第二天的工作順利完成。如果長時間的熬夜,缺乏睡眠,十分容易引起許多疾病,甚至是猝死,所以睡覺是恢復生命體力一種最重要的方式。但是為什麼螞蟻之類的生物不需要睡眠呢?
  • 長期失眠,談談日本nmn9000能改善睡眠嗎?
    長期失 眠,日本nmn9000能改 善睡眠嗎,nmn 日本哪裡買,把我欠的覺睡回來!而睡眠不好,則會導致生物鐘紊亂,那麼生物鐘到底是啥?生物鐘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指不同生物體內各種隨時間變化而做周期性變化的生理生化活動。
  • 為何1000名頂級科學家皈依中國?日本國寶級科學家道出真相
    1074位世界頂級科學家皈依我國據統計,從2018年以來,已經有1074名頂級海外科學家到我國進行科研工作,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日本。從日本外務省的數據來看,長居中國展開科研的日本頂尖科學家同比上漲25%,他們在我國各大高校、研究院,成為我國科研事業發展的得力助手。
  • 睡眠不足竟會讓人短命!科學家發現睡眠剝奪會導致...
    2020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睡眠不足的最初症狀大家都很熟悉,包括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怒等,很少會有人經歷長時間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後果,包括方向迷失、偏執甚至產生幻覺等。
  • 日本興起睡眠生意 睡眠儀器與健康食品獲益匪淺
    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9月25日電 (劉戈)日本頻道綜合日本《健康產業速報》報導,日本正興起一股有助於改善睡眠的市場新動向。 2012年,健康儀器製造商歐姆龍、百利達開始銷售能測量睡眠狀態的睡眠儀,目前正加大力度向商機無限的家用和業務用兩大市場邁進。而最近,日本市場上正陸陸續續上市能記錄吃飯、運動、睡眠狀態的「生命記錄」(LifeLog)商品。 在日本,自己的睡眠狀態「可視化」,保證高質量睡眠的意識日益高漲。
  •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為何會引發「猝死」?
    那麼,氧化物堆積在腸道為何能引發人「猝死」?該研究與以往熬夜致死原因的認知有何不同?為何主動清除動物腸道內的氧化物,即使長期熬夜,其壽命也和保持正常作息的動物沒有差異?睡眠不足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會引起哪些疾病?該研究是否會對治療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危害有所幫助?為此,記者採訪了國內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