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食品安全熱點十:三文魚標準之爭 專家:虹鱒魚是淡水魚列為...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v.cen.ce.cn/video_info/2019-1-4/1546574089280.json,553,450

圖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上海海洋大學原校長潘迎捷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張相成/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日訊(記者 劉瀟瀟 韓肖) 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從2018年8月起,有關「淡水虹鱒是否屬於三文魚」的爭議便備受關注,進而引發有關三文魚標準的討論,對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上海海洋大學原校長潘迎捷教授表示,將虹鱒魚列為三文魚是不合適的,但淡水魚類並非一定有寄生蟲,只要做好相關的檢驗檢疫工作,其風險是可控的。他建議,虹鱒魚行業應在充分調查研究與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補充團隊標準,使之達到相對完善。

  淡水虹鱒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魚引熱議

  2018年8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虹鱒歸為三文魚的範疇。這一標準發布引發了關於「淡水虹鱒魚在市場上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魚」的熱議。9月,中消協表態,不能讓團體標準成為企業共謀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工具。至此,關於「三文魚身份問題討論」瞬間升級為「三文魚標準之爭」並迅速白熱化。

  中國經濟網輿情研究所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共監測到相關紙媒報導387條,新聞網站文章6096篇,移動端文章數 3708篇,微信公眾號文章5411篇,微博原發、轉發7.1萬條,論壇發帖1092條。

  從輿情話題趨勢圖可以看出,從2018年5月一篇記者調查文章指出市場上三分之一來自青藏高原的「三文魚」是紅鱒起,引起輿論關注。8月,「《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將輿情引向新的高潮。

  從事件地域聲量排行圖可以看出,上海、北京、青海、廣東、山東等地區相關輿情熱度較高。

  專家解讀:將虹鱒列為三文魚不合適 顯示行業不自信

  據了解,「三文魚」一詞源於對英文「salmon」的中文翻譯,最初是粵語(最早是由港澳地區人們)對salmon的一種中譯,而這種中譯並非是對所有salmon的中譯,而主要是指從挪威進口的大西洋鮭的中譯。

  潘教授表示,「三文魚」是需要海淡水之間進行洄遊的種類或種群,而鱒魚是指定居在淡水中並沒有跨鹽度洄遊的定居型種群,在英文中也有明確的區分。由此可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虹鱒列為三文魚,顯然是不合適的。

  「一般而言,海水養殖的魚類相對淡水寄生蟲較少,對人體的危害較小,但並不是說生食這些淡水魚類就一定風險較大,主要取決於具體的養殖環境和工藝。」他指出,露天養殖的淡水魚類並非一定會有人魚共患病的寄生蟲,我國新疆、青海等地也沒有類似的報導。只要做好相關的檢驗檢疫工作,其風險應是可控的,而且這些地區的養殖水環境質量本身是非常優異的,使得養殖的虹鱒品質也非常好。

  由於市場供求關係和不同地區人們對鮭、鱒魚特殊的口感要求差異,而對鮭、鱒魚產生了不同的市場評價,因此,在不少消費者看來,虹鱒比三文魚低端,認為用較低端的虹鱒替代高端的三文魚,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

  「其實虹鱒魚在營養價值上與大西洋鮭魚差別並不大;國際上,將鮭、鱒魚類平等對待也是一種普遍現象。」 潘教授表示,國內引入虹鱒養殖的時間較長,但消費者對虹鱒並不了解,造成人們普遍對虹鱒的評價不高,企業不敢亮出虹鱒的名稱,反而借用三文魚的名字,顯示虹鱒行業對虹鱒魚的不自信,消費者也因此會誤認為虹鱒魚的品質一定不好。

  專家建議:行業應建立自信 修訂補充標準達到相對完善

  潘教授表示,我國三倍體虹鱒養殖規模與規範比較完善,魚的品質也比較好,已經取得可喜的成果。虹鱒行業應建立並推廣國產虹鱒品牌的信心,引導消費者採用生食以外的醃製、燻制與熟制等虹鱒魚的加工消費方式,降低食用安全風險,提高國內外消費者對國產虹鱒的消費認可度,從而帶動虹鱒養殖、加工業的規模化發展。

  同時,他認為,團體標準把虹鱒列為三文魚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沒有充分調研分析,匆促發布標準,引發不必要的市場波動。為了國產虹鱒養殖業的發展,讓更多國人品嘗到美味的國產虹鱒,對於標準中存在的問題,應在充分調查研究與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補充達到相對完善。

  此外,他也指出,《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雖然初衷旨在鼓勵國產虹鱒養殖業的發展,但顯然沒有充分考慮到我國消費者對三文魚的特殊喜好,引起如此大的爭議也不足為奇。但要真正振興虹鱒養殖業,除了提升行業技術外,讓消費者了解養殖現狀以及虹鱒的正確消費方式等,更需要諸多媒體的支持。因此,媒體對於此項標準的發布應理性對待,科學報導。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國產虹鱒被列為三文魚 虹鱒和三文魚有什麼區別
    國外三文魚供應商Marine Harvest公司的三文魚養殖手冊(2018年)中對三文魚的定義中也表示,三文魚是鮭科魚類中某些種的通用名,包括大西洋鮭、鱒魚等,養殖和野生捕撈以及來源於海水和淡水的也在定義範圍內。魚類和水產養殖分析公司Kontali Analyze AS在2007年全球主要三文魚市場分析報告中,把養殖和野生的大西洋鮭、太平洋鮭、 鱒魚和銀鮭列為三文魚產品。
  • 說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還有寄生蟲!
    原來,新聞來源於一條微博在這份報導中提到:在青海省共和縣龍羊峽水庫,有我國目前海拔最高,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現在,青藏高原上的三文魚,承包了國內三文魚市場上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我們所認知的三文魚,基本都是大西洋鮭魚,深海水魚,原來並不是!!那麼,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
  •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你以為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 挪威奧勒松水族館裡的大西洋鮭(S. salar)海魚可以做刺身,是因為合法進口的海魚都是符合要求急凍後保鮮運輸,而且還有檢驗檢疫部門把關,自然更安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度冷凍15個小時,或是零下20度冷凍7天后才能食用,而歐盟的標準則是在零下20度冷凍超過24小時。
  • 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能生吃嗎?關於它的討論都在這裡了
    同時,中國水產與流通加工協會也在5月25日跟進澄清,也稱「規範化養殖的三文魚較野生三文魚更安全可控」、「三文魚既可以在淡水中養殖,也可在海水中養殖」、「虹鱒是三文魚的一種」。但爭議仍在繼續,多位業內科普專家也紛紛發文釋疑解惑,認為「三文魚」不包括虹鱒魚,淡水三文魚不適合生吃等。爭議1: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
  • 虹鱒魚是可以生吃嗎 如何區分虹鱒魚和三文魚
    龍羊峽水庫養殖場虹鱒魚可以生吃嗎1.青藏高原養殖的「三文魚」是虹鱒魚虹鱒魚終身生活在低溫淡水中,我們所說的三文魚都是海水魚,因此淡水養殖的虹鱒魚,絕對不能叫做「淡水三文魚」三文魚3.虹鱒魚不能生食,淡水魚不能生吃淡水魚蝦通常不能生食,他們體內攜帶多種寄生蟲,生吃淡水魚或多或少都有感染寄生蟲的危險。
  • 這些食品安全熱點的真相你都知道嗎
    2019年1月3日星期四,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準時召開,食品圈的大咖雲集,重點盤點和解讀2018年那些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  熱點1  咖啡真的致癌嗎?  編者短評:其實防癌的證據更多哦。
  • "三文魚之爭"三問:養殖的"三文魚"可以生吃嗎?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就此採訪相關行業協會、專家,還原「三文魚」真相。青藏高原的「三文魚」是什麼?三文魚究竟是什麼魚?青藏高原的「三文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表示,三文魚是英文「salmon」的音譯,在國外,「三文魚」原指大西洋鮭魚,特別是挪威、智利、蘇格蘭、法羅群島等地的大西洋鮭魚,後來把太平洋鮭魚的一些品種也叫做三文魚。
  • 烹製好的虹鱒魚與三文魚看起來一樣 連日料大廚都難以分清 市民們...
    烹製好的虹鱒魚與三文魚看起來一樣 連日料大廚都難以分清 市民們表示無法區分2018-08-24 09:0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每日商報        瀏覽量: 4578 次 我要評論
  •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生食三文魚安全嗎?
    表面上看這只是名分之爭,背後卻是民眾關注的生食魚類是否安全的問題。業內人士介紹,進口冰鮮三文魚保質期只有15天,超過這個期限,生吃就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寧波有超市建議顧客,冰鮮三文魚柳買回家後烹飪再食用。寄生蟲病專家則表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生吃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 虹鱒魚和三文魚的區別是什麼 它屬於三文魚但差別很多
    在近日虹鱒魚已經被歸入三文魚的行列,這種魚雖然味道也比較鮮美,人們吃的也比較多,但是虹鱒魚和正統三文魚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價格   基本上最貴的挪威三文魚的市場價在80-100元/斤,而國內養殖的虹鱒價格在30元/斤。
  • 「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
    澎湃新聞記者撥打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電話,反映龍羊峽旗艦店內隱去「虹鱒魚」字樣的情況。工作人員說,需要將網購的下單截圖和實物照片發送給一個QQ號。投訴得到受理以後,會轉到當地相關監管局。澎湃新聞記者把同樣的問題反映給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管處,工作人員問,「你能確定它不是三文魚嗎?」
  • 三文魚團標制定方稱海水淡水寄生蟲風險一樣:海魚不鹹人不淡
    8月21日下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召集上海市人大代表、消保委委員、消費者代表、專家、企業以及團體標準的起草方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多方面召開了「三文魚」定義之爭公開討論會,這是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首次參與此類討論會公開回應對該協會日前所發布標準的種種質疑。
  • 虹鱒被列三文魚 寄生蟲滅殺法和海水產品一樣?
    隨著《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發布,有關虹鱒魚、三文魚的話題引發了廣泛討論,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於8月21日下午就此舉行公開討論會。包括團體標準的起草方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內,上海市人大代表、消保委委員、消費者代表、專家、行業代表性企業都參加了討論會。
  •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2016-11-08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瀏覽量: 1726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11月7日,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林國清教授級高工接受福建電視臺採訪,就目前市場上有商販用虹鱒魚代替進口的三文魚
  • 虹鱒魚是淡水魚嗎 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
    三文魚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魚類,這種魚肉質鮮美一般會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之上,而虹鱒魚和三文魚差不多,這種魚的營養功效也很高。   鱒魚屬於淡水魚,生活於水深0至200米。棲息水質清澈且低水溫的淡水,需要和緩到快速的流動,溶氧量高的水域繁殖,在春天產卵,不遠離海洋,5至6月時洄遊至海洋,通常接近底部覓食。
  • 這種三文魚別生吃 其實是虹鱒魚!
    青藏高原上養殖三文魚?近日,一個磨破嘴皮子的老生常談,不適合生吃的、經常被商家暗搓搓叫做「淡水三文魚」的虹鱒魚,竟然被某媒體大大方方地說成「三文魚」。  漂亮的虹鱒魚  「彎鼻子」的大馬哈魚屬  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鮭科大馬哈魚屬(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魚類
  • 哪種淡水魚最好吃?老漁民:這5種魚最好,可惜懂得人不多
    後來流入多個國家,大部分地區都將它列為入侵物種。多年以後,這種魚自己也想不到,竟然在我國被稱為「淡水之王」,也有的親切地把它封為「水中人參」!每一年的銷量令人咂舌,單是在上海就要吃掉數十萬條。它的學名是虹鱒魚,可能有的人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說到三文魚,就無人不知曉了!
  • 龍羊峽三文魚非我們理解的三文魚 背後是450億...
    "民以食為天,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讓我們心有餘悸,不過此前小編一直覺得和自己無關,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反正做什麼的不吃什麼,閉眼吃只管一個器官享受就是了。但最近鬧出的真假三文魚事件,真是讓小編覺得被騙的好苦,這些聰(piàn)明(zi)的商入正是中國這個時代的縮影。
  • 《生食三文魚》標準發布,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
    《生食三文魚》標準發布,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2018-08-13 23: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流加協會        瀏覽量: 3020 次 我要評論 同時,為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標準對產品標籤作出明確要求,預包裝產品的標籤應符合GB&nbsp7718&nbsp的要求,營養標籤應符合GB&nbsp28050的要求,並標註原料魚產地以及種名,讓消費者清楚原料魚來自哪裡,並知曉產品的商品名及種名。同時標準還對產品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安全衛生指標等做了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