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質量效率動力發生深刻變革

2021-01-20 中國政府網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對廣東工作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明確要求。

走在前列的動力何來?全面深化改革。

日前召開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會議指出,要增強改革定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的「關鍵一招」,持續向深化改革開放要動力要空間,要效益要質量。同期,又接連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等高規格大會。

近日發布的廣東經濟「一季報」顯示,GDP保持中高速(7%)增長,服務業比重提升1.2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增長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4%……一系列數據表明,廣東經濟質量效率動力正發生深刻變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穩步提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廣東上下正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

質量變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就在全省部署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活動聚焦9個重大課題,找準新時代廣東發展新起點。

謀定而動,廣東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把著力點放在製造業上,大力培育新動能,堅決破除無效供給,大力降低製造業成本,不斷增強經濟質量優勢。

深化科技創新改革、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體制機制、主體功能區配套制度改革、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頻頻出招,推動著經濟運行產生積極變化。

今日驅車「走馬」南粵大地,到處都是將改革引向深入、進行到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故事。

在佛山,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改革,製造業企業從「要我治汙」向「我要治汙」轉變,助推廣東製造「綠色轉型升級」;在河源,推進強區放權改革打造新區運行新機制,激活欠發達地區發展動力,江東新區稅收收入同比增長90.5%,重點項目投資同比增長70.9%……

一季度經濟數據充分說明:廣東經濟結構正在持續優化。

——三次產業結構為3.7:41.3:55.0,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

——先進位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5.1%和29.9%,同比提高1.6個和0.9個百分點。

——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4.6%,佔進出口總額的48.0%,比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說,廣東注重轉型升級,發展好新動能,努力落實「四個走在全國前列」重要要求,有利於把廣東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範區」。

效率變革成效顯著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檢驗經濟是否為高質量發展固然有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但根本量尺必然是,經濟體量變化的背後,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是否有相應提升。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廣東接連發力實體經濟,密集出臺多項政策舉措,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去年8月、12月,廣東接連出臺實體經濟「十條」與外資「十條」,目前,還在醞釀出臺金融「十條」。三大「十條」含金量十足,旨在全力改善營商環境,從根本上提升效率。

受益於系列政策利好,廣東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穩步提升。

一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保持增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149.27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利潤1647.17億元,同比增長5.5%。

以工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平穩運行,受益於廣東去年推出「實體經濟十條」等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一系列舉措。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各類新政為企業降低2600多億元成本,實打實的政策舉措為廣大企業雪中送炭,大大提振實業資本發展信心。

小河有水大河滿。一季度,廣東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08.12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3.7%,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八成。廣東經濟增長效益成色十足。

動力變革愈發強勁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他還指出,要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

新舊動能能否加快轉換,關鍵要看在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在產業政策的引導下,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生產力能否加快成長,取代並超越舊的生產力。

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51.8%、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81.8%,集成電路產量增長17.0%;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0.8%,佔工業投資比重提高7.6個百分點。

數據背後,鮮活的樣本在生機勃勃的南粵大地隨處可見。

深圳南山區的科技園裡,機器人公司優必選的工程師正在調試雙足機器人Walker,這款機器人今年1月在CES(美國電子消費展)上首次亮相。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周劍表示,廣東正湧現一大批前沿性、引領性的戰略新興企業,這離不開各級政府提供的肥沃創新土壤。

3月底到4月初,廣東接連舉辦中國超高清視頻(4K)產業發展大會、2018中國(廣東)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大會兩場聚焦數字經濟的高規格論壇,體現廣東布局數字經濟的前瞻與決心。不僅如此,在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和強力推動下,今年以來連續部署了以4K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以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以廣深科創走廊為載體的高技術產業。

「廣東將舉全省之力,努力建設數字經濟強省、網絡強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塗高坤表示,未來將實施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工程。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大數據及相關產業產值規模達6000億元。

新舊動能轉換有序推進,支柱行業提供有力支撐,廣東經濟正朝著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記者 黃應來 蘇力 彭琳 郭家軒 實習生 封聰穎)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研究
    但在動力變革進程中,依然面臨著以要素投入為主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需求動力有待進一步挖掘、產業總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等突出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亟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切實推動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
  • 經濟學家研討新時代中國轉型發展路徑: 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大...
    (原標題:經濟學家研討新時代中國轉型發展路徑: 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
  • 上海如何加快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個變革,代表委員建言——提升現代...
    原標題:壯大新動能,提升現代經濟的「質」  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大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期間強調,要在增強創新策源能力等三個方面下功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 賈晉京:質量是相對於數量而言的,中國經濟未來該如何「質變」?
    來源:人大重陽在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的背景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面臨著新形勢、新使命和新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高質量發展在2020年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形勢。
  • 加速動力轉換,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切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進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質量變革——推進現有產業向高質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質量變革,就是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而全面提高社會經濟各領域、各層面的素質。
  • 經濟大家談|深刻認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內涵
    從國際大局看,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
  • 年度策劃|詞說廣東2020:動力轉換
    2020年11月,一份全國各地區域創新能力的綜合榜單——《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在京發布,廣東再次領跑全國。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4年位居全國首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一周三場盛會,廣東告訴世界什麼?丨經濟粵評
    並非巧合的是,都與數字經濟、網際網路、製造業關係密切:  11月25日,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在深圳舉行;  11月26日,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開幕;  同日,2020廣東省製造業發展年會上發布《2020年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
  • 向結構性改革要新動力新優勢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經濟結構性改革,明確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 數字經濟時代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增長動力
    我個人有個觀點,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背景下,整個經濟社會運行模式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途徑,可能正在出現新的變化,完全沉浸在以往的宏觀經濟架構及既有的研究思路方法,可能無法很好地分析考察新經濟、新模式。下面我將我測算的數字經濟結果展示一下,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在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以及提升增長動力方面,還有哪些潛力可挖。
  • 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一)正向效應次貸危機對廣東的正向效應主要是給廣東經濟發展模式一個深刻的警示,同時也為廣東發展模式創新提供良好的機遇。1.客觀上促進廣東產品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當前對外貿易條件的變化,對廣東而言,既是嚴峻考驗,也是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機遇。廣東應藉助這次危機重估「出口創匯」戰略。
  • 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加快轉換
    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呈現健康發展,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增強。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的要求,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金融風險防控穩妥果斷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
  • 羅貞禮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三個基本屬性
    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積極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行業變革體系,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行業變革屬性主要表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管理變革、治理變革五大類,其中,質量變革是主體,效率變革是主線,動力變革是基礎,管理變革是條件,治理變革是保障,且多維變革之間具有聯動性。質量變革。
  • 四川達州搶抓機遇 在新一輪發展變革中推動文旅經濟量質齊升
    在現場觀摩中,特別有兩點出乎她的預料,秦巴海洋世界設計建設、展陳內容超出預料;《龍潭秘境》大型山體光影實景演繹秀超出預料,以山水畫卷為背景,以時間節氣為脈絡,以龍鳳文化為主線,以民俗風情為本底,講述了唯美動人的龍潭河傳說,場面盛大、氣勢恢宏,讓人印象深刻、記憶猶新。
  • 陳雷剛:廣東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哲學意蘊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情和廣東省情的內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當前國內、國際環境也正在深刻變化,要使主觀世界更好地與客觀世界相符合,就必須準確把握現階段國內國際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基於對國內國際環境的研判,黨中央作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首先,這一戰略部署是應對逆全球化趨勢的必然選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逆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
  • 深刻認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內涵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是要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
  • 工業網際網路給連接器行業帶來的深刻變革
    《國際線纜與連接》記者採訪了多家連接器企業,看看工業網際網路對連接器行業帶來了什麼改變,連接器又如何為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注入動力。工業4.0推動全球工業體系加速往智能化、數位化發展,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數位化轉型中心舞臺的一部分。同時,今年政府也將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基建的七大產業之一,這一舉動正在新一輪的工業升級的潮流。
  •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成果亮眼動力十足 從RCEP看新型經濟全球化
    世界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加速了這一趨勢。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公平和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等矛盾更加突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考題格外嚴峻。所幸,仍有陽光穿破烏雲。2020年11月15日,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了。
  • 2014.12: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及其轉換
    進入「十二五」(2011—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動力出現一定衰減,新生動力加快孕育成長,新舊動力正處在轉變之中。主要表現在:一是需求動力由投資出口帶動逐步向消費帶動轉變,二是供給動力由要素規模擴張帶動向質量提升帶動轉變,三是產業動力由工業帶動向服務業帶動轉變,四是區域動力由東部帶動向協同發展轉變。
  • 廣東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 智庫聯動建言獻策
    隨後他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的廣東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的講話內容,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些問題與在座學者進行交流。他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省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體現黨中央對廣東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也說明廣東省有實力、有能力走在全國前列,實現廣東「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既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