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把血常規的血倒進了生化管,結果......

2021-01-20 護士網

來源:檢驗醫學網  作者:黃波 央金 王芝宇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檢驗科(轉載已獲授權)


1.1見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低醛固酮血症及應用氨苯喋啶、去氧安體舒通等都可造成鉀的排出量減少而引起鉀的升高。高鉀飲食、口服或注射含鉀液過多也能使血鉀增高。另外,溶血、擠壓傷、組織缺氧、胰島素缺乏、毛地黃中毒均可使血鉀升高。
2.1通過胃腸道丟失鉀過多,如嘔吐腹瀉,胃腸引流。尿內排出的鉀過多,如醛固酮增多症,服用利尿劑。另外鹼中毒、低鉀飲食、心功能不全、輸入無鉀液體,也可造成血鉀降低。
1.住院患者男、56歲、診斷腸梗阻,於11:05採血在7600-020E測試電解質,該方法為離子選擇電極法。測試結果K:12.36 mmol/L。1.立即與臨床溝通,重新採血送檢,14:04分收到樣本,14:21分審發報告如下:EDTA-K2的抗凝原理是螯合鈣離子,所以鈣離子檢測會降低;EDTA-K2含有大量鉀離子,故血鉀檢測結果會明顯升高。一般遇到血鉀極高,血鈣極低的檢測結果,基本可以懷疑是EDTA-K2汙染所致,不僅對電解質檢測有影響,對酶類檢測也會有很大影響。此次血樣標本,鉀非常高,鈣幾乎做不出來,打電話給臨床,問了抽血護士,否認抽血有問題。重抽之後正常,後來深究是抽錯管子,怕挨批評,直接倒進生化管,導致的上述現象,EDTA-K2汙染的樣本鉀往往>14±2mmol/L,而鈣不超過0.5mmol/L。2.標本應及時分離血清,時間過長,紅細胞內鉀外逸,使結果偏高;3.輸入葡萄糖液後所取標本常可能使結果偏低,因K+可隨葡萄糖進入細胞內。



相關焦點

  • 護士把血常規的血倒進了生化管,結果……
    護士把血常規的血倒進了生化管,結果…… 2020-09-13 0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檢驗科錯了嗎?
    今天列舉一些案例,一起探討下那些謎之操作導致的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現象。1兒童,男,13歲,臨床診斷:腹痛。生化結果:隨機血糖13.0mmol/L,餘基本正常。複查血糖亦是如此。當時自己首先想到的是同側輸液採血,於是電聯臨床,採血護士表示,確定輸液前抽血。
  • 血細胞形態學檢查在血常規檢查中的應用
    血常規檢驗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檢測項目,能夠檢測血液中的多項指標,醫生通過對相關指標的分析,能夠對疾病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血常規檢查的具體指標多是一些臨床常用的敏感指標,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能夠反應細胞分類、計數等方面的情況,為血液疾病以及相關疾病臨床診斷提供參考價值。
  • 血常規檢查結果你也可以看懂!
    血常規報告基本上是去醫院看病必查的項目了,面對報告單上各種各樣的項目和上上下下的箭頭,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呢?讓我們一起快速解讀一下吧。血常規檢查包括三大系統:白細胞系統、紅細胞系統、血小板系統。
  •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主要有三個指標,手把手教你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抽取外周靜脈血,費用大概是二十幾塊錢,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出結果。在教大家看血常規的結果之前,先教大家怎麼看化驗單。下面是一張血常規的化驗單,有五列,大家關注第一列和第三列,第一列是項目名稱,我們來看第一列第一行,白細胞計數,然後看第三列,可以得出,白細胞計數的結果為6.9,然後跳到最後一列參考值,白細胞計數的正常值範圍為4-10,6.9在這個範圍內,所以,白細胞計數是正常的。
  • 血常規檢查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很多人認為血常規=所有抽血的檢查,包括肝功、血脂、血糖等等,而血常規主要是用來看有沒有血液病,其他的沒必要,甚至認為血常規檢查做了沒多大用處,浪費錢還浪費血。但實際上,血常規主要關注血液裡面細胞的各種變化,不僅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與血液相關的疾病,更多的是幫助醫生診斷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細胞變化。比如,感冒了到底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通過血常規檢查就能很快找到原因,醫生才能對症下藥。
  • 血常規檢查的意義是什麼?化驗單結果顯示正常,能排除哪些疾病?
    怎麼又查血常規?好在價格不貴,不然這麼頻繁查誰負擔得起啊?」小敏拿著醫生剛開的單子和閨蜜抱怨著,其實不僅僅是小敏一人會抱怨會疑惑,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怎麼血常規查的次數這麼頻繁?血常規到底有什麼用?血常規就是一項很常見的檢查,幾乎每一種疾病都要查一下,外行人看血常規單子就是「天書」,醫生則能通過單子看出你身上是否患有疾病。如果你的化驗結果正常,恭喜你首先你排除了這些疾病。
  • 明明一管血可以多個指標,為什麼要抽好幾管血,不會導致貧血嗎?
    經常有患者提問,醫生呀,聽說一管血可以查很多指標,為什麼一次要抽那麼多管的血,這樣天天抽血,不會貧血吧!一管血確實可以檢測多項指標,現在的檢測技術很先進,只需要一管血液,可以查好幾十個指標。例如抽血查生化全套,只需要一管血,可以查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幾十個指標。但是,抽血查生化的血液,不能用來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腫瘤指標、B肝或者愛滋病等指標,這些項目,需要另外來抽血,採用不同的採血管,裡面添加的抗凝劑或者其他製劑是不一樣的。
  • 民警突發腦溢血忍痛走到醫院 卻倒在護士妻子眼前
    青山民警靖長興工作中突發腦溢血,忍痛走到醫院自救,卻——  倒在醫院門口,倒在護士妻子眼前  「我不相信這是真的……感覺做了一場噩夢。石紅霞的丈夫靖長興是青山公安分局政治處民警,12月12日下午2點半在工作崗位上突發腦溢血,自行到醫院治療時,倒在醫院大門口,倒在了聞訊跑出來救他的妻子眼前……  白天機關上班,晚上社區巡邏  青山區廠前青馨小區是個偏遠的拆遷還建小區,面積大,警力少,人員結構、社會治安情況複雜。全市啟動萬名警察進社區工作後,靖長興主動要求下派到這裡工作。
  • 神奇的血常規檢查,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血常規檢查可查出身體多種問題很多人認為血常規=所有抽血的檢查,包括肝功、血脂、血糖等等,而血常規主要是用來看有沒有血液病,其他的沒必要,甚至認為血常規檢查做了沒多大用處,浪費錢還浪費血。但實際上,血常規主要關注血液裡面細胞的各種變化,不僅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與血液相關的疾病,更多的是幫助醫生診斷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細胞變化。比如,感冒了到底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通過血常規檢查就能很快找到原因,醫生才能對症下藥。
  • 血常規能檢查出愛滋病嗎 要注意這些事項
    愛滋病的檢測常見的是實驗室酶聯法和化學發光法,以及個體可以快速知道結果的免疫層析法。其中個體快速準確無痛的操作方法,可以選擇瑪諾生物的愛衛口腔檢測試劑。血常規檢查方法血常規檢查是用針刺法採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經稀釋後滴入特製的計算盤上,再置於顯微鏡下計算血細胞數目,通過觀察這些細胞的數量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
  • 哪些情況下血常規需要進行塗片鏡檢?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工作效率高,操作簡便,可以快速得出結果,而有些時候我們難免會遇到血液標本不合格或患者病理因素導致的檢驗結果出現誤差的情況,此時我們通常會對異常結果進行複查或二次診斷,對標本進行血液細胞形態血鏡下檢查。哪些情況需要進行鏡檢?1. 血液病患者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過高或過低;2.
  • 血常規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在醫院,有一項檢查就是種神奇的存在——不管是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咳嗽、喉嚨痛、發燒、頭昏、肚子痛、腰痛、腳痛……都需要做,這項檢查就是「血常規檢查」。但實際上,很多人並不了解為什麼要做血常規檢查,也看不懂報告,看到報告裡有升降的箭頭,就開始亂懷疑。那血常規檢查到底如何看呢?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小亮看著自己的體檢報告上的結果,心裡一驚。  醫生看了眼報告,告訴他三個月後再來複查,即便如此,小亮仍然心裡有個疙瘩。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3分鐘教您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到底血常規是查什麼的
    現在我們感冒了去醫院,醫生總是告訴我們:取驗個血吧。排隊驗血等半天,拿著化驗單小心翼翼地遞給醫生,沒想到醫生拿著就看幾眼,感覺被糊弄了,瞬間就有點後悔查血常規的感覺。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再也不抱怨。
  • 血液科主任教你讀懂血常規
    去醫院看病,血常規檢查往往是最基礎的操作。但不少患者拿到血常規檢查報告單後很疑惑:這麼多數值,到底應該看哪個?「↑」「↓」是什麼意思?血液主要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常規檢查的重點是查看血細胞部分;而血細胞是由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
  • 醫生教你看懂血常規報告
    血常規報告拿到手了該怎麼看?報告上這麼多箭頭,情況是不是很嚴重?相信每個去醫院就診的病人心裡總會有這樣的「三連問」。日前,記者就帶著疑問採訪了嘉興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曉珺,請專家手把手教大家看懂血常規報告。  為什麼醫生總叫人驗血?  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咳嗽、發燒或者肚疼腹瀉去醫院,醫生總是會說「先去驗個血」。
  • 去醫院醫生就要檢查的項目——「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去到醫院都會查一大項檢查——血常規。每次去看醫生,有醫生詢問完病症之後,啥都沒說就開了一張血常規化驗申請單說:先做個血常規。
  • 化療後必須監測血常規
    每次治療結束快要出院時,醫生總會叮囑,化療後每周都要複查一次血常規,了解有沒有「骨髓抑制」。朱阿姨不解,這個「骨髓抑制」是什麼病呢?   林麗珠,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主任委員  幾個月前,58歲的朱阿姨查出了卵巢癌,開始接受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