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是人體和生命的精微物質,有先和後天之分,構成複雜,作用重大

2021-01-15 東方生命花園

氣虛體質是我們人群當中經常見到的一種體質,氣虛體質人群的分布非常廣,不分年齡大小、性別男女和職業種類。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表現。氣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我們常說,人活一口氣,那麼氣到底是什麼?氣是怎樣來的?氣又有什麼作用呢?

氣虛體質

一,我們的氣是從哪裡來的?

氣的來源有兩個,第一來源於先天。第二來源於後天。來源於先天的是稟受於父母的精氣。也就是先天之精氣。來源於後天的包括水谷之精氣和自然之清氣。是人出生以後獲得的。所以稱為後天之精氣。

先天之精氣是通過腎主生殖作用,由父母之生殖之精相結合而形成胚胎。所以先天之精氣是構成生命形體的原始物質。

後天的精氣是在出生之後,一是通過脾胃的運化作用,從水谷中吸收的營養物質。二是通過肺的呼吸作用,從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氣。谷氣和清氣也都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在腎、脾胃、肺等臟腑的作用下,將父母之精氣,水谷之精氣、自然之清氣結合而成為人體之氣。也就是說,人體之氣生成的基本條件,一是腎、脾胃、肺等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第二是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吸入自然之清氣等物質來源充足。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或者物質來源不足,都能影響氣的生成。

我們的體內之氣

二,我們的氣到底是什麼?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說千萬不要做手術,做手術可能會傷了元氣。那么元氣是什麼呢?根據氣的生成過程、氣的來源和氣的分布部位以及功能特點,氣有許多不同的名稱。這裡主要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以及臟腑之氣、經絡之氣。

元氣是形成人體的原始之氣,又是人體中的根本之氣。元氣來源於先天,又吸收五穀之氣培養,藏在腎中 ,循行全身。

宗氣,是後天的根本之氣,積聚於胸中,所以又叫「羶中」。宗氣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脾吸收傳輸而來的水谷之精氣在胸中相結合而生成。宗氣在胸,貫注於心肺,出於心而走血脈,與心臟跳動、心血運行以及肢體運動有關。出於肺而走呼吸道,與呼吸、言語和聲音有關。

營氣,行於脈中,具有營養作用,又叫榮氣。主要是脾胃運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氣與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氣結合。運行於脈內,通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循行於全身,貫穿五臟六腑,偏於內臟。營氣可以化生血液,稱為「營血」,營氣在脈中循行於全身,對全身各組織器官發揮營養作用。

全身的氣

衛氣,衛氣循行於脈外,具有保衛作用。其生成方式與營氣相同。營氣循行於脈內而衛氣循行於脈外。衛氣具有溫養、調節、防禦的作用。

所以我們常說「人活一口氣」,我們這口氣,就是由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等組成的氣系統。

三,我們這口氣的作用

人活著的這口氣,就是我們生命的基礎。氣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第一,氣具有推動作用。氣作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具有激發和推動作用。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各臟腑器官的生理活動、血液運行、津液的輸布和排洩都起著激發和推動作用。

氣是一種精微物質輸布全身

第二,氣具有溫煦作用。氣能產生熱量,溫暖機體。人體的體溫正常,周身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才能正常,血液和津液的運行才能正常。這都需要氣的溫煦作用。

第三,氣具有防禦作用。氣可以保衛肌膚,抵禦邪氣。保衛全身肌表,防禦外邪入侵,與邪氣作鬥爭。「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氣具有固攝作用。氣能夠對體內的液態物質固定護衛,統領攝製。能固攝血液,防止溢出脈外。固攝汗液尿液,使其節制排出。固攝唾液、胃腸液,防止喪失。固攝精液,防止妄洩。固攝內臟,保持恆定位置。

氣是一種精微物質輸布全身,作用重要

第五,氣的營養作用。氣是具有營養作用的精微物質,遍布於全身各組織器官之中,為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提供必需的營養。

第六,氣具有氣化作用。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氣化作用貫穿於人的一生。人體精、氣、血、津液等物質的各自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的各種變化是氣化的結果。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所產生的變化也是氣化的結果。

所以人體的氣化運動是永恆的,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沒有氣化,就沒有生命。

關注體質養生,關注身體健康,這裡是邯鄲雲養生。通過這篇文章的介紹,但願您能對人活一口氣的這口氣,能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了解。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健健康康的好身體。

相關焦點

  • 中醫所謂的「氣」是指什麼?值得一看的「氣」的生成運行和功能分類!
    中醫認為,氣、血、津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臟腑、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及功能表達。在中醫中,氣是個重要名詞,應用廣而內涵足。氣,是中國的古人對自然界一切現象本原的高度概括,"氣者,人之根本也",在中醫中,通常"氣"有幾層含義,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另一種是指氣的本身,以及組織、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 中醫解惑:關於人體之「氣」的分類與含義問題
    由於按分布劃分的諸多氣,其來源不盡相同,所以後來大多數的醫書採用了按氣的來源作標準的劃分方法,將氣劃分為元氣(真氣)、宗氣、營氣、衛氣四類。因為這四種氣是最基本的氣,而「臟腑之氣」、「經絡之氣」又屬於人體元氣的一部分(元氣分布於某一臟腑、某一經絡,即為某一臟腑、某一經絡之氣),所以按氣的來源對髒象學說中的氣進行分類是比較合理的。
  • 為何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腎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腎臟的好壞影響著人體的方方面面,以下是根據所學所總結精即精華、精微,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和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質。腎所藏的精,按其來源可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 科學證實人體精微能量系統的存在
    就我們自身而言,除了看得見的身體,還客觀存在著看不見的精微能量系統,主要包括三條經脈Nadis和七個輪穴Chakras,他們構成了人體內精微能量運作的網絡系統,照管著人的身體、情緒、精神等層面。「輪穴」一詞由印度的詞彙Chakra翻譯而來,就是精微能量順時針像輪子一樣旋轉形成人體內的能量中心,故稱之為「輪穴」。
  • 探索生命的本源,什麼是人體的內能量和外能量?
    、靜態的太極圖代表的是什麼,是一種死物,也就是沒有生命的物體,那個陽魚和陰魚都是固定不動的,它表示是無生命物質的陰陽狀態,那有生命事物的陰陽是一種什麼狀態?陰和陽比例不一樣,相互纏繞的方法、轉動的速度、角度不同,這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同的生命體,其實各種各樣的物體都由這個陰和陽兩種基本能量構成。萬物之所有差別就是其內部陰和陽兩種能量的比例不一樣,這個像八卦一樣,不同的陰爻和陽爻的組合,就產生不同的卦象。
  • 氣在人體內的重要作用
    中醫學講的「氣」,是研究人體之氣的一個大概念。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與臟腑、精、血、津液之間關係極為密切,它們的運行是通過「氣」的推動實現的。「氣」與大自然之氣既有聯繫又有所不同。體內之氣又分為「陽氣」與「陰氣」,「陽氣」通常稱之為正氣,陰邪之氣是致病之氣。
  • 為什麼說氣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的生成和代謝,有賴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而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功,又必須依靠氣和血的作用。氣對人體的作用氣是指人體內活動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如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氣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推動作用:促進內臟的生理功能和精血、津液的生成及運行輸布。
  • 精採後天之氣,益補先天之炁
    >免疫愈療 LIFE & LOVE 精/採/後/天/之/氣 益/補/先/天/之/炁 前言 這個世界是一個顛倒的世界,人們捨本逐末追求物質,對生命靈性無知無覺。
  • 艾灸和氣血有什麼關係?神奇而又實用的養生常識
    氣血的重要性氣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對於養生卻有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科學上還無法解釋,但是卻有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了氣的存在和重要性。《黃帝內經》上說「人以天地之氣生」,氣源自先天和後天,是元氣和正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內灌臟腑,外濡腠理。氣具有推動作用、氣化作用、溫煦作用、防禦作用、固攝作用、營養作用。
  • 另類解讀神話之二十六:奧秘人體「優化」與「進化」
    是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中醫學理論認為,元氣來源於先天之精氣與後天之水谷精微。《難經》又稱「原氣」;《內經》雖無「元氣」或「原氣」之稱,但有「真氣」之說。元氣、原氣、真氣,三者的內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氣。元氣主要由腎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過三焦而流行於全身。
  • 善治病者重視調氣,善調氣者重視調暢肝膽和脾胃之氣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陰陽平衡、臟腑調和,是健康的標準。而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是氣機的運動,而氣機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故升降出入是氣機調暢的基礎,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故《黃帝內經》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 生命的形成,對「精、氣、神」的深度解析
    氣有彌散和聚合兩種運動方式,當氣處於彌散運動的時候,就呈「無形」的狀態;當氣從彌散的「無形」狀態演化為聚合的「有形」狀態時,宇宙及其萬物也就隨之發生。氣在生成演化宇宙萬物的同時,也分化為兩種屬性和作用完全相反但又相互生成演化宇宙萬物的同時,也分化為兩種屬性和作用完全相反但又相互關聯的陰氣和陽氣。自從宇宙間有了陽氣、陰氣的存在,才使生命及生命體的發生成為可能。
  • 氣功的「呼吸修煉」為什麼會有「重要之意義」和巨大之功效呢?
    小小的一個呼吸修煉,為什麼會有如此重要之意義和巨大之功效呢?天地之正氣,日月之精華,是人類後天及萬物生命活動的第一要素。人幾天不吃不喝尚可,而一刻不呼吸不成。辟穀者幾天、幾十天,甚至上百天不吃不喝(或進極少水果),身體機能、精神仍旺盛,照常勞作,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天地之正氣、日月之精華——宇宙之氣。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人體的組成     人體各個部分的協調作用,充分體現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人體是由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組成的。最小的單位是細胞,最大的是系統。     細胞: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體中結構和功能的最基本單位。就像是一棟建築物由許許多多的磚塊組成一樣,人體包含著大約100萬億的細胞。
  • 足陽明胃經:人體的後天之本!
    中醫講: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也就是說它們是人生下來活下去的根本保證,究其原因是因為中醫所說的脾胃具備了整個消化吸收功能,它能為人體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脾胃掌管著能量的吸收和分配,如果脾胃不好,人體的能量就會不足,從而就會導致很多器官運作代謝減慢,工作效率就會降低,或者乾脆臨時「停工」。
  • 中國的宇宙源起學說:精氣學說|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究竟所指為何
    (一)精的基本涵義精,又稱精氣,是一種充塞於宇宙之中的無形且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的物質。一般泛指為氣,在某些時候特指為氣的精純部分,構成人體的本源。精氣,首見於《周易·繫辭上》,到《管子》時,則有了對其的詳細描述,「一氣能變曰精」、」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等。精是一種極其精微的,能夠運動變化的物質,宇宙萬物包括人類自身皆是由其構成,故而在這個意義上宇宙萬物包括人類自身是一體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