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謂的「氣」是指什麼?值得一看的「氣」的生成運行和功能分類!

2021-01-09 中醫邴飛虹

中醫認為,氣、血、津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臟腑、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及功能表達。

在中醫中,氣是個重要名詞,應用廣而內涵足。氣,是中國的古人對自然界一切現象本原的高度概括,"氣者,人之根本也",在中醫中,通常"氣"有幾層含義,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另一種是指氣的本身,以及組織、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氣的生成

中醫認為氣的生成來自三個方面,其一稟受於父母,藏於腎中的精氣,這種是先天的;其二是化生於飲食中水谷精微之氣,依賴於人體脾胃運化,從飲食中攝取運化而成的,是後來精氣;其三是由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氣,經由肺而吸入體內;所以先天遺傳身體狀況是否良好,精氣是否充沛,後天飲食是否豐富營養,體內臟腑功能是否協調正常都與"氣"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氣的運動與運動形式

中醫認為人體之中的氣,始終處在有序而不斷的運動循環之中,行遍全身,無所不在,並完成人體中的各種生理功能。氣的運動稱之為"氣機",其運動的形式可歸為升、降、出、入這四種。人體內的各處均是氣的升、降、出、入場所,生理功能也是通過氣的運動加以表達。例如:肺呼吸,呼為"出",吸為"入";飲食入胃,胃初步消化後再入小腸進一步消化,此為胃氣主"降"的體現;而水谷精微由脾運化,而上輸至肺後再送達全身,這就是脾氣主"升"的意思表達。人體中臟腑組織的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因此"氣"的運動形式上也各有側重,比如肝氣主升,膽氣主降等。

如果"氣"的運動發生異常而失去協調平衡,比如出入紊亂、升降失調,就會影響到人體各部分的功能活動,則會發生"氣滯"、"氣逆"、"氣閉"、"氣陷"等症;

三、氣的生理功能

中醫將"氣"的主要功能概括為六個方面

1、溫煦作用:氣屬陽,性溫,可溫煦人體而維持人體體溫,而經絡、臟腑、人體組織與津、血的正常功能活動,都須氣的溫煦作用為保證;

2、氣化作用:氣的運動可促體內物質產生各種變化,稱為氣化,人體精、氣、津液、血、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都是氣的運動之下促進產生的;

3、推動作用:氣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臟腑、組織、器官、經絡等的生理活動有推動作用,是人體生命活動推動的基本保證;

4、託舉作用:氣在人體內有託舉維繫各臟腑器官正常位置的作用;

5、防禦作用:氣散於人體肌膚表面,可防禦外邪的作用,氣弱則防禦弱,易生病;

6、固攝作用:氣可固攝約束體內血液、津液、精等液態物質,按正常路徑有序運行循環與分泌排洩,以保證其在體內發揮正常生理作用;

這裡將氣的生理功能從不同的側面進行了簡介,事實上此六個作用之間是相互協調相互統一的,以保證總體功能。

四、氣的分類

中醫將人體內的氣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

1、元氣:人體中最本原的氣,也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最原始動力,又稱為"原氣"、"真氣"。中醫認為以腎所藏的先天之精為基礎,元氣在後天過程需要水谷精氣的維護與補充,以保證其充沛。

2、宗氣:積於胸中之氣,又稱為"大氣",而胸中則稱為"氣海"。是由肺吸入自然清氣,與脾轉輸而至的水谷精微之氣結合而成的,是人體後天所生的氣之宗,體內各處的氣都因此得到補充與維繫。宗氣的主要功能有兩點,其一是走息道以司人體呼吸、發聲與語言;其二是入貫心脈以化血行血,營養溫煦全身。

3、營氣:又稱為"榮氣",源於宗氣,入貫心脈與血並行而遍布周身,與血關係密切,有"營血"的說法。營氣主要是化生血液,營養全身,推動血液運行。營氣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水谷精微之氣,所以營氣以營養作用為主;

4、衛氣:衛氣源於宗氣,運行於脈之外,遍布於皮膚、肌肉、胸腹等處,主要功能有三點,其一是外溫肌膚、內暖臟腑,其二是調節腠理,司汗孔開合,其三是抵禦外邪入侵人體;

中醫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氣",但都在這四大類之中,有的以表達氣的功能所定義的,如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有的則表達氣的物質性,如水氣,谷氣等。

相關焦點

  • 中醫解惑:關於人體之「氣」的分類與含義問題
    氣的分類氣的分類方法大體有兩個:第一,按氣的分布部位;第二,按氣的來源。前者如《類經·疾病類》所說:「氣在陽分即陽氣,在陰即陰氣,在表曰衛氣,在裡曰營氣,在脾曰充氣,在胃曰胃氣,在上焦曰宗氣,在中焦曰中氣,在下焦曰元陰元陽之氣。」
  • 中國的宇宙源起學說:精氣學說|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究竟所指為何
    一、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的概念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範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如《管子.內業》中所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只是在中醫中二者的含義才有了較大區別,下面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對二者分別加以討論。
  • 乳腺癌是被氣出來的……
    這四種氣生不得生一次毀一次乳腺乳腺癌的病情高發,超過一半來自情緒的負能量。因為,一生氣,氣就走乳腺和子宮,意味著毒素將從這兩個器官行走,將會導致這兩個器官的毒素增加,一個人的抵抗力低的時候就非常容易患癌症。
  • 常言: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 這個「氣」到底是什麼?
    這些交換的實現,都需要氣的作用。中醫上所講的氣,是人體內很強的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的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在通常情況下,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氣卻是我們人體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的同時維繫人體的生命進程。「氣」是我們人體非常複雜的物質。我們人體的氣分為五大類,分別是人氣(正氣)、元氣、宗氣、營氣、衛氣。
  • 中醫講:氣血乃人體之本,那「氣」和「血」哪個更重要呢?
    氣是動力,血是養分,血在氣的推動下,運行各處,人體才有營養支撐。氣是虛的,血是實的。氣存於臟腑之間,充塞身體各處,無形卻又無處不在,血是可見的,經由血管通達身體各處。沒有了氣血,人就好像是空的,沒有了支撐,也就容易得病。氣為陽,血為陰,對應男女。
  • 氣是人體和生命的精微物質,有先和後天之分,構成複雜,作用重大
    氣虛體質是我們人群當中經常見到的一種體質,氣虛體質人群的分布非常廣,不分年齡大小、性別男女和職業種類。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表現。氣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我們常說,人活一口氣,那麼氣到底是什麼?氣是怎樣來的?氣又有什麼作用呢?
  • 中醫氣血中『血』的相關概念是什麼?深入淺出的講解非常易懂!
    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血與氣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是血生成運行的動力,血是氣的載體與物質基礎,氣以推動溫熙為主,血以滋潤營養為生,氣血相隨,"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兩者關係密切而統一。
  • 氣論,氣的產生和運用,宣夜說
    後來又演變為「與」、「氣」,表明氣既有水平移動,又有上下移動。古代按部首查字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載:「氣,雲氣也。」「雲,象雲迴轉形。」說明氣的概念最初產生於對雲的觀察。從飄雲到風,氣的意義擴大了。風吹樹,只見樹動不見風,風是氣。氣從此而有了易動和無形兩個特性。接著,人們又把看不到原因而有明顯變化的現象當作起作用的結果,如四季寒暑變化,稱為天氣的變化。動植物日益生長也是氣的作用。如此等等。
  • 「電氣」中的「氣」究竟是什麼氣?大多數人看完才恍然大悟
    電燈泡讓夜晚變得不再漆黑,電動機讓汽車、高鐵的通行變得可能、讓炎熱的夏天因為有了空調而不再炙熱,試觀察我們的周邊,有90%的物品離開電都不能正常運行。自二十世紀電力化革命以來,電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電氣工程這個專業又和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黃帝內經 | 從甲流到非典,中醫是如何通過五運六氣,預測及治療瘟疫...
    但在國家對甲型H1N1的控制與防治過程中,中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讓很多人開始對中醫有了信心。而從治療甲型H1N1的病例中來看,中藥退燒的效果也確實不錯,基本上一付藥就能控制病情。 人在地球上生存這麼多年了,都是跟細菌、病毒和諧共處的,你活你的,我活我的。偶爾時運到了,戰鬥一下,然後又會相安無事。
  • 五運六氣與人體經絡的關係探討
    高水平的中醫師診病用藥時,一是根據個人體質(運氣造人時的季節、地理、氣候影響),二是根據當前氣候對個體的作用力,導致疾病產生的原因,這就是「天人合一」。中醫之所以被人攻擊為「不科學」,正是因為現代中醫脫離了「天」的科學基礎,只從「人」症而論疾病的結果。丟掉了生命信息的根本來源(體質因素和當前氣候)的辯證論治,就成了和西醫檢驗學對等的診療層次。
  • 氣:氣化萬物、虛實合一
    《鶡冠子·環流》:「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講的是北鬥(氣)化天下形成四季循環的S形之圓。    在甲骨文中,(神)正是以虛體之S形呈現出來。當遠古的虛體之靈和虛體之神在先秦被理性提升時,宗教性的靈和神就演進成了理性化的氣,神靈主宰的宇宙就成了理性化的氣的宇宙。
  • 遇上假中醫?號脈時間不到一分鐘,就是假的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自己遇上的,是不是裝模作樣的假中醫呢?在這裡,本訂閱號想告訴您,我們可以通過診脈時間的長短,來辨別一個中醫是不是在認真的號脈,是不是在妝模作樣的號脈,是不是真的掌握中醫診斷的精髓。您記住,如果診脈時間少於一分鐘,我們就要對其真偽,心存懷疑。為什麼這麼說呢?
  • 清華大學氣固反應領域研究的系統總結:《氣固反應原理》
    氣固反應可分為氣固催化反應與氣固非催化反應,前者主要是氣相發生化學變化,固相主要起催化作用。而氣固非催化反應中,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反應物逐漸消耗,並在固體反應物表面生成固體產物,這一類反應簡稱為氣固反應,本書(文)氣固反應均指氣固非催化反應。
  • 嗝氣(呃逆)與噯氣
    嗝氣(呃逆)與噯氣:嗝氣與噯氣是常見的兩種生理現象,因此不需處理。
  • 「科玄與道」程獻忠:五運六氣有著非同尋常的天學淵源
    編者按:一兩篇文章,未必能夠全面講清人體與中華古老天學之間的聯繫和規律;然而程獻忠覺士通過還立體河圖與平面洛書、五運經天真實圖等,進而系統揭示中醫理論奧秘的努力,卻是非常值得讚賞和尊敬的。如此這般嚴肅且求真的探索,希望能啟發更多同仁。編註:本文為程獻忠先生《華夏文明與天學淵源》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 胃脹氣怎麼辦快速解決 胃脹氣不消化怎麼辦
    胃脹氣怎麼辦快速解決中醫治療中醫在治療胃脹氣的時候效果很好,比西醫更好,並且中醫治療是從整體調理,而不是從表面症狀入手,像胃用中藥蜜漿,配合異麥芽低聚糖一起喝,效果好,且沒有副作用,是中醫治療胃脹的典範。
  • 什麼是發動機可燃混合氣?混合氣過稀、過濃又是怎麼回事?
    我們的愛車偶爾出現抖動、加速無力、冒黑煙等故障時,我們去修理廠檢查維修,修理工一般都會連上汽車診斷電腦,讀取發動機運行數據流,然後告訴我們,混合氣過稀了,或者混合氣過濃了,需要維修哪些部位,等等。對於汽車小白來說,肯定是一頭霧水:什麼是混合氣啊?這過稀、過濃又是怎麼回事啊?
  • 先看手,再看臉!
    古代醫家多強調肺主氣,司呼吸的功能,以及肺為水之上源,具有「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水液代謝的作用,而對於肺與血的關係也只是停留在肺朝百脈,助心行血上,而在《中醫肺十論》中張偉教授不僅指出肺不僅可以行血,肺為血髒,肺亦可生血,這是中醫學史上首次明晰了肺與血的關係,也是中醫學發展史上的又一突破。
  • 我們有多缺「氣」
    雖然發改委很快對這個消息闢謠了,但這個事兒還是值得說一說,因為這個國家趁火打劫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春節前,全國氣荒最嚴重的時候土庫曼就給我們來過一次。當時中石油內部發過一個《關於再次重申嚴格執行日制定計劃的通知》,寫道:「目前供氣形勢持續惡化,中亞管道已經開始間歇輸送運行,今日中亞來氣由1.2億方進一步降至0.7億方,中石油管網面臨崩盤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