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也就是世界老虎日的時候,一則消息讓全國觀眾都頗為關注,即:我國野生東北虎僅有27頭,這裡面需要說一下的是,這已經是我國野生數量最多的老虎了,此外,新疆虎早已絕跡,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而孟加拉虎、印支虎在我國的分布也十分有限。
若時間往前推移個100年左右,那個時候我國的老虎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全世界9種老虎,我國就佔了5種,是全世界最多老虎亞種的國家,沒有之一。
東北虎
最近只要是提到老虎相關的話題,總會有朋友留言問我,當初(也就是50年代的時候)湖南的「百虎圍村」是不是真的?還是說這只是一個故事?「百虎圍村」在喜歡老虎這種大貓的圈子裡面是非常知名的一個事件,而我也老早就聽過這個傳說了,只不過年代已經非常久遠了,又沒有留下多少相關證據,所以這件事情到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謎團。
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大肆開墾荒地種植作物,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了野生動物生存空間被壓縮,而棲息地喪失了的野豬等食草動物,把目光盯向了人們的莊稼,開始大規模闖入農田糟蹋莊稼,於是人們為了保護莊稼,開始號召獵手大規模清除野豬等野獸,採取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陷阱、獵槍、毒藥之外,還動用了炸藥等殺傷力比較大的東西,導致野豬等食草類動物數量急劇下滑。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種動物在其生態系統中,都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食草動物由於被人們捕殺數量銳減,而山林中的老虎則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於是紛紛出山,開始捕食牲畜以及人類,於是人們又像對付野豬一樣,把矛頭對準了老虎,一場大規模的「除虎害」行動開始了,而「百虎圍村」就發生在此時。說是1957年,湖南雪峰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莊裡面,遭到了上百隻老虎的圍困。
華南虎
當時所有的牲畜都跑回家,緊接著村子就被陸陸續續趕來的老虎包圍住,不管人們怎麼敲鑼打鼓,老虎們就是不離去,即便是點燃火堆它們也不害怕,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虎越來越多,最終達到了上百隻,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個晝夜,開始只是圍著,最後老虎才把村裡的牲畜洗劫一空,並且把一個不小心走出門的小女孩叼走了才算完事。據說這上百隻的老虎是由一頭虎王率領著的。
人虎衝突最激烈的地方
「百虎圍村」事件之所以讓人摸不清真假,就是因為它妙就妙在發生的時代,剛好是人虎衝突最為嚴重的那幾年,而且是發生在人虎衝突最激烈的地區之一,說是真的,但是這個傳說裡面又有太多的破綻,比如我們都知道「一山難容二虎」,要上百隻老虎團結在一起,實在是難以服眾,而且這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是大事件,為何到如今卻沒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說它是假的,卻也講的頭頭是道,實在叫人捉摸不透。
我國曾經擁有5個老虎亞種,分別是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以及新疆虎,那麼「百虎圍村」的老虎是哪種老虎呢?我們首先來看下東北虎,不管是曾經還是現在,東北虎只分布在東北一帶,而新疆虎生活在新疆塔裡木盆地一帶,孟加拉虎僅分布在西南一角,印度支那虎只在雲南省,只有華南虎曾經遍布中國大部分地區,所以在湖南裡面出現的老虎,一定是華南虎。
1956年打虎隊合影
上個世紀50年代,是「人虎」衝突最為激烈的年代,當時人們大肆砍伐森林、開墾土地,導致老虎棲息地嚴重喪失,缺乏食物與生存空間的老虎,開始不斷進犯人類生活區域,於是遭到了報復性的殺害,單單是湖南一個省份,最高峰時就擁有上千支打虎隊,直到1964年最後一支大虎隊解散,浩浩蕩蕩打了10多年,華南虎被消滅殆盡,如今已經成了只能在人工飼養下才能存活的大貓。
猛獸之殤的是與非,很多時候我們從生物多樣性以及老虎的保護意義層面出發,對華南虎的這種遭遇感到惋惜,可轉念一想,當時老虎可是吃人吃家畜的害獸,如果不加以控制除掉的話,就會有更多的村民外出務農的時候被吃掉,小孩也不敢到村莊外面去玩耍,放養牲畜的時候也要提心弔膽,對於當時並不富裕的人們來說,一頭牛實在是太珍貴了,所以從這方面去理解的話,一切又變得那麼情有可原。
回歸到「百虎圍村」這件事情來,從「人虎」衝突最激烈的年代與地區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件事情最巧妙之處就是時間地點掐的十分準,所以給人一種十分逼真的感覺,其實仔細想想,這個故事還是漏洞百出的,或許是存在有那麼幾隻老虎襲擊村莊的事件發生,比如當時四川的一頭華南虎,吃掉了好幾個人,但這個故事一定是經過人們誇張潤色後流傳開來的。
首先最大的破綻就是要集結這麼上百隻的老虎,需要多長時間呢?我們按照一隻老虎需要70平方公裡的森林作為生存空間,湖南是華南虎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那麼這個空間就算少一點,大約是50平方公裡,按照計算100隻老虎計算,則需要5000平方公裡,這麼大範圍內的猛虎全都往一個方向趕,想想都覺得不大可能。
其次便是老虎只圍而不攻這個現象太扯了,根據老虎的習性,在飢餓狀態下見到牛、豬等牲畜的時候肯定會瘋狂捕獵的。當然,「百虎圍村」這個故事最大的破綻則來源於老虎的習性。
老虎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華南虎的棲息地多是山林,由於山林不比草原獸群那麼集中,所以能夠滿足一頭華南虎的生存空間大約是50-100平方公裡左右,老虎常年單獨行動,只有在繁殖季節的時候雌雄才會生活在一起,等到雌虎懷孕時,雄虎就會離開,不會參與育幼等,所以對於雄虎來說,對幼崽幾乎是沒有任何情感的,有時候見到了還會咬殺掉,但這種事不是覺對的。
每一隻華南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領地,它們領地意識很強,只要有別的虎來進犯,難免會發生一場爭鬥,「一山不容二虎」也正是說明了這種現象。
雌虎與雌虎的領地沒有交集,而雄虎的領地大約會囊括3-5頭雌虎,雄虎與雄虎的領地也沒有交集,一旦有進犯,幾乎都是殊死搏鬥,一方面要捍衛自己的領地,另外一方面也是要清除競爭者。所以相對於雌虎來說,雄虎間的打鬥更加頻繁。
除了人工飼養的老虎之外,野生的老虎幾乎不可能群居,即便是雄虎與雌虎以及幼崽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也不過4-5隻左右的小群體,因為等到老虎幼崽長大時,必然會「離家出走」建立起自己的領地。
一般來說,「離家出走」的時間點是在出生之後的2-3年,這個時間是小老虎性成熟的時候,也是它們獨自生活的時候。雌虎會在母親周圍就近建立起自己的生存空間,而雄虎則會儘量遠離出生地,這是老虎們自我避免近親繁殖的一種方式。
中國豺
從「百虎圍村」這個故事的邏輯性以及華南虎的習性分析,不難看出,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可以說是非常低的,低到我們能夠直接認為這是一個杜撰的故事,因為老虎不是一般的牛羊等群居的動物,即便是當時在國內赫赫有名的豺狗(也就是豺,一種外形長得像狗又像狐狸的犬科動物),幾乎也不會做出這種超具智慧性的舉動來。
老虎是獨居的動物,虎王也並不會像狼王一樣率領眾成員,所以能率領百虎的虎王是不存在的。
華南虎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老虎,主要生活區域是華南地區,另外華東、華中、西南一帶也有大量分布,甚至在晉南、豫西一帶也曾發現過,華南虎從遍布中國大部分地區,到如今的野外滅絕,也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或許從下面的一些數字可以更加清晰的知道華南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瀕臨滅絕的:
19世紀末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見到華南虎的蹤跡;
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的時候,依舊很常見,但是在隨後的短短十幾年時間裡面,華南虎數量銳減,單單是湖南省在1952-1953年間就捕殺了170隻華南虎;
到了60年代的時候,廣東仍能夠獵殺到20隻華南虎;
到了70年代的時候,各地捕虎數量銳減,估計全國野生個體數量在40-80隻;
到80年代初期的時候,我國華南虎野生數量已經下降到2位數了,樂觀估計也只有30-80隻;
到了90年代初,根據權威調查估算結果,我國野生華南虎僅剩20-30隻了。
如今所有的華南虎都生活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我國開始人工繁殖華南虎是在60年代初期的時候,當時貴州的貴陽黔靈公園引進了從貴州清鎮捕獲的雄性華南虎,分別與兩隻雌虎交配,並產生後代,標誌著我國華南虎人工繁殖的開始,截止到2010年的時候,全國已經有十幾家動物園在繁殖華南虎了。
但是如今的華南虎普遍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基因多樣性銳減,因為所有的華南虎幾乎都是近親繁殖的結果。
多年來我國為華南虎的繁殖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其中最佳的做法應該就是建立華南虎譜系,因為目前的華南虎都是分散於全國各地飼養,建立譜系,各繁育基地相互交換老虎進行交配繁殖,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近親繁殖,這對與華南虎來說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
關注是喜歡,讚賞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