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50萬輛不是夢

2020-11-25 蓋世汽車網

馬斯克說:這是特斯拉歷史上表現最好一個季度。

21日美股盤後,特斯拉(Tesla)公布2020年第三季財報,實現連續5個季度盈利,營收及每股盈餘均優於預期,有望首度交出全年獲利的成績單。在財報利多激勵下,特斯拉股價盤後勁揚逾3%。

「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來支持產品路線圖、長期產能擴張計劃和其他開支。」這句話既體現了特斯拉邁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底氣。連續5個季度盈利的背後,是特斯拉領先的技術優勢、持續提升的生產能力和產品服務體驗,而提高全球產量的承諾,則表明了馬斯克(Elon Musk)推動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的野心和努力。

財報重點

收入

特斯拉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39%,主要受車輛交付大幅增長及其他業務增長帶動實現。與此同時,汽車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產品結構繼續從Model S和Model X轉向更為平價的Model 3和Model Y。

 

汽車交付量(輛)

盈利

第三季度營業利潤提高至創紀錄水平8.09億美元,實現了9.2%營業利潤率。正向的利潤影響包括:強勁的產量、更好的固定成本吸收和持續的成本降低。 

儘管依據2018年CEO激勵計劃,特斯拉支付了因達成股價和公司估值顯著增長,以及實現新的利潤裡程碑而觸發的2.9億美元股票激勵,依舊實現了這樣的利潤水平。

淨利潤(單位:10億美元)

現金

Q3季度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環比增長59億美元,達145億美元。主要受最近50億美元融資(融資每股平均價格為449美元)和14億美元自由現金流推動,並因運營資本信貸額度的減少而部分抵消。

由於應付帳款周轉天數高於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收入增長帶來更多的運營資金的增加。應付帳款和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在2020年第三季度均繼續呈下降趨勢。

 

 

運營現金流(單位:10億美元)

自由現金流(單位:10億美元)

車輛生產能力

加州弗裡蒙特工廠

特斯拉最近已將Model 3/Model Y的產能增加到每年50萬輛。為此,重啟了第二個塗裝車間,安裝了世界上最大的壓鑄機,並升級了Model Y總裝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生產將達到滿負荷。

 

中國上海工廠

Model 3產能已增加到每年25萬臺。將Model 3的價格降至政府補貼後人民幣24.99萬元,成為中國價格最低的高端中型轎車,得益於更低成本的電池和採購本地化水平的提高。基於成本和基礎價格的變化,最近在Model 3工廠增加了第三個生產班次。

上海超級工廠——Model Y工廠(近景),Model 3工廠(遠景)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工廠

柏林超級工廠的建設繼續快速推進。廠房正在建造中,設備將在未來幾周開始進場。同時,柏林工廠團隊也在繼續擴張,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生產。

柏林超級工廠——Model Y工廠建設

核心技術 

自動輔助駕駛&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 

的自動輔助駕駛團隊一直專注於神經網絡和控制算法的基礎架構重寫。這一重寫能夠將剩餘的駕駛功能釋放出來。10月,將重寫的第一個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軟體更新——城市道路,發送到數量有限的早期體驗計劃客戶。隨著繼續收集數據,這個系統將變得更加強大。

特斯拉的神經網絡如何理解交叉路口

車輛軟體

新的軟體功能自第三季度開始推出。為了讓產品更安全以避免未授權訪問,引入了通過智慧型手機實現兩步驗證的功能。此外,還有許多其他更新:改進了主動懸架舒適性,更新了Powerwall對車輛的充電協調性,並增加了自動車窗關閉功能和手套箱密碼訪問。

Model Y全輪驅動版的客戶現在可以購買2000美元的軟體升級,將0-60英裡/小時的加速性能提高到4.3秒。 

電池和動力總成 

9月22日,特斯拉電池日,介紹了將每kWh(千瓦時)電池組的成本降低56%的方法,使未來生產25000美元的可盈利車型成為可能,這是對標同級別燃油車成本的關鍵。此外,由於電池製造流程更簡單,與目前的生產流程相比,電池容量每GWh的資本支出將下降69%。 

產品

目前,特斯拉正在上海、柏林和得州超級工廠打造Model Y的生產能力,並將按計劃於2021年開始各地交付。特斯拉Semi半掛卡車也將從2021年開始交付。將持續在路線圖規劃的產品上加大投入。

上海超級工廠——Model Y衝壓車間

上海超級工廠——Model Y焊裝車間

上海超級工廠——Model Y塗裝車間

德克薩斯州超級工廠 

產量

特斯拉稱有能力在今年生產和交付50萬輛汽車。雖然實現這一目標變得更加困難,但目標不變。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取決於Model Y和上海工廠產量的季度環比增長,以及物流和交付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現金流

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來支持產品路線圖、長期產能擴張計劃和其他開支。

盈利性

在過去的12個月裡,特斯拉實現了6.3%的營業利潤率。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營業利潤率將持續增長,隨著產能擴張和持續本地化進程,最終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加速成長

可以看到,特斯拉Q3的車輛交付量、盈利和自由現金流均創紀錄,並在營收、淨利潤等關鍵業績指標大都取得了兩位數、甚至是翻倍的增長。

這意味著特斯拉的高速增長遠沒有結束,而且隨著特斯拉全球產能進一步擴大,其下一階段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正如馬斯克所說,「按照每年翻倍的增長速度,我們一定會達到兩千萬輛,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年都將取代1%的燃油車。」

特斯拉近期將弗裡蒙特工廠的Model 3 和Model Y產能提高到每年50萬輛,三大洲三座新工廠建設按計劃持續推進。同時,上海超級工廠增加了第三個生產班次,也已達到每年25萬輛的生產能力。

但特斯拉在全球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快速提升的產能意味著銷量也將進一步增長,此外,特斯拉通過廣泛使用大型鑄造設備和全新設計思路,減少車身零件,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有助於特斯拉快速擴充生產規模。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強調,「我們要製造製造機器的機器」。

特斯拉對汽車產業的顛覆,不只體現在產品上,也體現在對傳統汽車製造的顛覆與革新上。馬斯克說,所有的交通工具最後都將實現自動駕駛。

特斯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團隊一直專注於神經網絡和控制算法的基礎架構重寫,這一重寫能夠將剩餘的駕駛特性釋放出來。在10月份,特斯拉已將重寫的第一個FSD軟體更新——城市道路,重寫後的FSD,擁有了對深度和複雜路口的感知能力,這大大增強了FSD在城市道路的表現。

馬斯克承諾這一版本將在幾周內儘快測試,並爭取年底前推送,意味著特斯拉即將邁進高階的完全自動駕駛。

FSD影響的是特斯拉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它的價值遠高於當前幾億美元的淨利潤或十幾萬的交付量,它的目標是顛覆整個交通行業,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中國推力

根據乘聯會數據,中國產Model 3七至九月銷量基本持平,第三季度總銷量約34100輛。

上海超級工廠25萬年產能的達成,對特斯拉全球業務來說是重大利好,在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同時,還能將產品提供給歐洲消費者。

10月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啟動對歐洲市場的整車出口業務,代表著國產Model 3的品質得到了歐洲市場的認可。可以說,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中國乃至全球業務,都有著巨大支撐作用,同時也為中國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Model 3的電池和採購本地化水平的提高,顯示出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有希望超越先進國家的可能。《日經新聞》報導稱,在中國政府強力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當下,特斯拉「百分之百中國造」不無可能,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取得青睞的原因不只是低價,而是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促使他們自己掌握核心技術。

此外,儘管中美之間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特斯拉仍在中國擴張。「中國政府對該行業的支持、創新的本土企業以及客戶對新技術的接受,使中國成為智能電動汽車的最佳市場,」特斯拉稱,將擴大在中國的汽車生產、充電和銷售網絡。

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特斯拉第四季交車數將可達約165000輛,有望再創單季新高紀錄。

衝刺50萬輛

自2003年成立以來,特斯拉每年均處於虧損狀態,但今年可望首度寫下全年獲利表現。 

2020年第三季度在許多層面上都是一個創紀錄的季度。而特斯拉也在越來越專注於下一階段的增長。特斯拉將對產品和工廠實施更激進的架構改變,改善製造成本和效率。同時也在擴展生產製造範圍,在更多領域實現自產自供。特別是電池日宣布的自主生產電池計劃,未來將幫助特斯拉實現快速擴張。 

馬斯克9月曾表示,2020年的產品交付量將比去年成長30%-40%,達到477750至514500輛。首席財務長Zachary Kirkhorn在這次財報會議重申,維持全年銷售50萬輛目標不變。 

反觀資本市場,特斯拉的股價今年迄今已飆升逾400%。身為特斯拉的長期股東,美國億萬富豪、特斯拉大股東Ron Baron表示,他對特斯拉的前景相當看好,深信市值將能達到2兆美元,「相信特斯拉未來幾年的汽車銷量將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我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要達到2兆美元的市值還有5倍的路要走。」 

特斯拉市值上升凸顯出投資者對電動車前景的信心,但Roth Capital Partners的分析師Craig Irwin卻認為,特斯拉的領先優勢可能很快會縮小,「該公司估值仍非常之高,就像在真空環境下運營,不過競爭對手也在努力追趕上來,到2024年底將有超過400款電動車上路,出現對其極具威脅的競爭。」

特斯拉

相關焦點

  • 歐美冷 中國熱 特斯拉50萬輛年銷夢靠誰支撐
    為實現50萬輛年銷量目標,特斯拉不僅在加快提升Model 3(參數丨圖片)車型零部件的本土化率,即將推出的國產Model Y也在與時間賽跑。 中國市場地位凸顯 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和歐洲市場均為特斯拉貢獻超過10萬輛的銷量,在特斯拉的交付量中佔比都不小。如今,兩個市場接連遇冷也讓特斯拉今年全球50萬輛的銷量目標充滿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市場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銷量增長點。
  • 數讀沃爾沃成都工廠50萬輛 10萬輛出口40萬輛內銷
    汽勢Auto-First|賽江南 4月15日,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迎來第50萬輛整車下線 沃爾沃成都工廠總經理Ulf Andersson 表示,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輛在成都工廠製造的沃爾沃汽車出口到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作為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將產品出口至歐美成熟市場的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汽車「中國製造,全球品質」已得到全球廣泛認可,迄今已出口至全球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
  • 比亞迪質量無可挑剔,漢EV走出了一條和特拉斯不一樣的路
    隨著能源緊張和環保新需求,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趨勢,國內外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中,比亞迪和特拉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翹楚,隨著特拉斯進入國內,很多人都說「狼來了」,但通過特拉斯進入國內市場的表現和比亞迪新推的爆款車型,讓人們看到了比亞迪在中國市場上不可撼動的地位,比亞迪質量早已深入人心。
  • 【國際快訊】法拉第未來將通過合併上市;特斯拉今年產量或達50萬輛...
    特斯拉今年產量或達50萬輛10月7日,馬斯克在特斯拉一封內部郵件中表示,特斯拉2020年的產能有可能達到50萬輛。馬斯克稱:「請採取任何你能想到的措施來提高產量(同時提高質量)。」據報導,新車將在Rivian位於伊利諾州的Normal工廠生產,到2022年產量將達1萬輛。
  • 馬斯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最終有望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
    近日,據外媒報導稱,馬斯克在2020年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透露,上海超級工廠最終有望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特斯拉2020年度的股東大會,是在當地時間9月22日,也就是周二舉行的,在股東大會之前,他們舉行了電池日活動。
  • 年銷超50萬輛,連續5年領跑轎車市場,朗逸靠的不是運氣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紅海市場,上汽大眾朗逸家族已經連續五年獲得銷量冠軍,去年銷量突破53萬輛,比第二名高出一大截。很明顯,朗逸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朗逸的成功不是靠運氣說起來,學生時代的競爭還是比社會上的競爭小太多了。
  • 小車模大成績,CTE中國玩具展展商多美一年賣出1500萬輛
    今年是日本多美玩具公司旗下品牌多美卡誕生50周年。時至今日,多美卡已上市1050種不同類型的汽車玩具,累計銷量約達6億7000萬輛,在日本玩具車模市場獨佔鰲頭。為此,中玩協全媒體中心採訪了多美玩具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水劍鋒部長,請他分享了多美卡如何憑藉產品開發策略突破創業初期歐美品牌的壟斷,成為日本「國民」車模品牌的成功經驗。
  • 人大代表談治霾 讓全省900萬輛車用異辛烷汽油
    「晚上去西湖走了半個多小時,第二天就覺得喉嚨不是很舒服」,他說,這幾天,杭州的PM值比較高,霧霾天氣越來越常見了。「可見,需要像五水共治一樣,花大力氣治理霧霾」,他如此建議,「現在,治水政府是相當重視了,明確了分管領導,撥出了專項資金。那麼治理霧霾呢?能不能也有個牽頭機構,也明確投入力量,也制定治理時間表?」
  • 一錘定音: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年淨增80萬輛
    2025年銷量超過500萬輛《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如果2025年汽車總銷量仍然保持在2500萬輛,20%就是500萬輛。同時,不少國家提出了力度非常大的車輛電動化目標,挪威提出到2025年新車銷售百分之百電動化,英國也提出2030年電動乘用車銷量佔比要達到50%以上。
  • 合併沃爾沃,吉利的全球夢要提前實現了!
    從吉利的步伐來看,李書福的最終目的是進擊全球市場,並不是滿足於中國市場,就算是做到了第一國產品牌,與合資車能平起平坐,但是如果不能進擊全球市場,這終究不是吉利想要的結果,收購沃爾沃,入股奔馳,入股蓮花,甚至一度被傳出吉利要收購阿斯頓馬丁,從這裡就能看出吉利的心在全球。
  • 解放3.2萬輛領跑 陝汽追重汽 江淮暴漲127% 9月重卡再破13萬輛
    「6連漲」 需求旺盛 9月重卡市場需求13.6萬輛,形成「6連漲」行情;前9月重卡銷量已超122萬輛,全年銷量勢必能超140萬輛。、17.9萬輛、17萬輛,均創下同期銷量歷史新高;7-9月,重卡市場再創同期銷量新高,銷量分別達到17.9萬輛、12.8萬輛、14萬輛,漲幅分別高達83.9%、74.7%、62.7%,形成「6連漲」好行情,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 中汽協:2020年汽車銷量2531萬輛,磷酸鐵鋰電池單月裝車量大增45%
    12月,國內生產的豪華車銷量完成28.4萬輛,同比增長24.6%。實際上,自4月以來,豪華車銷量一直保持較大幅度增長,維持在30萬輛左右。 圖片來源:中汽協 商用車方面,12月,商用車產銷50.9萬輛和45.6萬輛,環比下降1.8%和3.6%,同比增長2.3%和2.4%。
  • 新能源汽車首設安全目標:5年後起火事故率控制在0.5次/萬輛以內
    而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是,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頻繁自燃的現象,技術路線圖2.0首次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方面設定了目標: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於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
  •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電影定檔,50周年紀念作品意義非凡
    《哆啦A夢》已經陪伴大家50年,小時候坐在電視旁等待哆啦A夢的出現,那時不願意離開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每次和哆啦A夢有關的電影上映都會第一時間買票去觀看。《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導演專門邀請了日本人氣配音演員木村拓哉和渡邊直美參與配音中,主要還是動畫《哆啦A夢》的配音原班人馬,當然人物形象是不會有過多變化。中文配音演員陳美貞也為《哆啦A夢》做了視頻宣傳,或許大家對陳美貞不是那麼熟悉,這裡就來為大家稍微講述一下。
  • 8月重卡銷12.8萬輛!前八月110萬!解放增75%,陝汽81%,江淮146%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最新掌握的數據,2020年8月,我國重卡市場預計銷售各類車型達到12.8萬輛,環比下滑8%,同比增長75%。這個漲幅,意味著4、5、6、7、8月這五個月裡重卡銷量的月均漲幅達到了70%左右。12.8萬輛這個數據,也創造了重卡行業8月份銷量的新高,比上一個歷史記錄——2017年8月9.37萬輛的銷量水平多出了3.4萬輛。
  • 同樣的200萬輛,廣汽卻比往年多了點「血色」
    都說,產銷達200萬輛是個分水嶺。一汽大眾時隔多年用這道邊際線,牢牢抵禦住了上汽大眾的反撲。而和後者一樣,這道無形的高牆同樣阻擋了上汽通用重回巔峰的夙願。但與此同時,200萬輛的時代註腳,卻註定會為廣汽集團的過往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日系」不再是唯一亮點整個2020年,廣汽集團汽車產銷量都跨過200萬輛大關,分別達203.5萬輛和204.4萬輛。
  • 全球公認的「銷量王」,年銷超80萬輛,零百7秒,卻經常被人吐槽
    2018年全球銷量為82萬輛,無論外形和地球夢如何,這10萬輛車都將成為名噪一時的車型,儘管有許多嘲笑、輕蔑的看法,思域又如何?讓人憎恨,同時也是愛車的本田思域剛上市的時候,卡羅拉和朗逸就受到了強烈的抨擊,雖然用戶的要求不同,但也對銷量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許家印:一定能實現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目標
    「我堅信,在所有科學家和科研人員的努力拼搏下,我們一定能打造出享譽全世界的民族品牌,一定能實現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宏偉目標!」許家印表示。
  • 長安汽車2020年度銷量出爐:中國品牌150萬輛,藍鯨車型破90萬輛
    整個2020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大關,達到2003663輛、同比增長14%的成績。 這與長安「藍鯨家族」的強勢表現分不開,尤其是隨著藍鯨NE1.5T高壓直噴發動機量產上市,讓長安「藍鯨家族」車型矩陣更強大,以長安CS系列、UNI-T為代表的全年藍鯨家族銷量突破90萬輛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