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怡飛|河北神童進國家實驗室,由國家培養,助5G提前一年商用

2020-09-05 明鑑洞察

「在通信領域,中國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從2G的全面落後發展到4G的齊頭並進,而未來將會是5G的時代,中國顯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說這話的是一位天才少年。他15歲上大學,19歲加入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這一年,他研究的極化碼技術成為5G標準;21歲讀博,他所在團隊的方案成為5G行業標準;22歲時,他成為中國5G的核心技術研發者, 讓中國的5G計劃提前一年投入商用,他的3項技術專利對歐美企業築起堅固的技術壁壘。

父母培養出神童

1997年,申怡飛出生在河北邯鄲的一個普通家庭裡。中國大多數父母擁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申怡飛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同樣對申怡飛寄予厚望,希望兒子以後能成為「人中之龍」,所以在申怡飛還很小的時候,就傾心對其進行培養,注重開發他的大腦、鍛鍊他的能力

1歲時,父母經常帶他到家附近的叢臺公園賞魚,很快申怡飛就能分辨出魚的顏色和種類;2歲時,開始學數數,並表現出較強的數學天賦;3歲時,認識英文字母和很多漢字,會背很多首古詩;4歲開始自己看書,珠心算達到小學三年級水平;

5歲讀小學一年級,開始看《紅樓夢》兒童版;6歲讀完《四大名著》,能熟記電視劇情節和其中人物;7歲學電子琴、圍棋,進入10歲以上才能學習的速記班;8歲學習二胡,能熟練演奏七級曲目(最高十級);9歲參加素描班和合唱團,擅長益智遊戲;10歲時多次榮獲全國競賽一等獎;11歲考入邯鄲一中少年班;14歲時,讀高二的申怡飛提前參加高考,被全國三大「少年班」之一的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錄取。

在東南大學,一向處於順境中的申怡飛遇到了挫折,差點一蹶不振。

跌落神壇,在學姐的幫助下重回巔峰

2012年,年僅15歲的申怡飛考入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大學裡相對自由,不再有父母和老師的約束,由於申怡飛年紀小、玩心重,很快就經不住誘惑,開始放飛自我,邊玩邊學,成績只能排中上等。到了大二,隨著課程學習的深入和科目的增多,申怡飛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大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竟然有2門成績不及格!

醒目的成績單猶如冬天裡的一盆冷水,一下子把申怡飛澆醒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僅跌落神壇,而且已經落後很多了!在學生會結識的學霸學姐梁霄給了他很多鼓勵,讓他開始反思自己:一路順風順水的環境,掩蓋了自己性格中的不足。要克服不足,變得自律、自主起來才行。

這是一次質的轉變!從此之後,申怡飛奮發圖強,暗下決心一定要重回巔峰!他認真對待每一次課、每天在圖書館自習到晚上10點、給學弟學妹輔導功課時鞏固和查漏自己的知識點;就這樣廢寢忘食、專心致志地突擊學習,申怡飛的成績終於有了起色。

2014年暑假,在江蘇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他和學姐梁霄、學長吳迪緊密合作,獲得當年江蘇省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項一等獎,極大地提升了自信。隨後,申怡飛再接再厲,在大三的期末考試中,以「19門課程平均分94分、8門課程取得滿分績點(96分以上)」的優異成績,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申怡飛成為吳健雄學院歷史上第一個取得年級第一的少年生。2016年大學畢業時,申怡飛榮獲東南大學「最具影響力畢業生」的稱號。


毛遂自薦,為國效力,助力5G提前一年投入商用

大四時,申怡飛已經開始了碩士階段的課題研究,師從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被譽為「中國4G掌門人」的尤肖虎教授。後來,申怡飛毛遂自薦,加入尤肖虎教授的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了5G關鍵技術極化碼的研究。

剛開始,極化碼平臺運行一組數據,需要2秒鐘的時間,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申怡飛決心改良,他把實驗室當成了宿舍,不分晝夜地研究,終於在一個學期後,新的極化碼平臺1秒鐘可以運行20萬組數據,領跑全球同行!2016年中國主推的極化碼方案順利入選5G技術標準

申怡飛的3項技術專利對歐美企業築起堅固的技術壁壘助力中國5G提前一年開始投入商用,讓西方國家很少有地感到驚慌!2019年,在申怡飛21歲的時候,其團隊所主導的方案,被寫入5G行業標準

申怡飛說,「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中國晶片自主智慧財產權就是我的歷史際遇"。

結束語

申怡飛在課餘時間還積極參與支教和志願活動:曾在內蒙古準格爾旗支教,還參加首屆江蘇發展大會並擔任VIP志願者。西部教育的落後使他深感任重道遠,在江蘇發展大會上,中科院院士姚建銓的鼓勵和指導讓他信心倍增,更清楚了前進的方向。

支教和志願者經歷,讓他深切感受到當代年輕人肩負的責任,意識到新時代的青年除了獨善其身,還應有家國情懷。應該奮力拼搏,努力向上,用畢生所學報效祖國才是人生價值之所在!

在湖南衛視播出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新青年耀青春》的舞臺上,申怡飛陳述了自己的經歷,並高聲表達:「5G時代,將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它會將每一個智能設備連接起來構建智能社會,更會將每一個青年連接起來,締造科技強國!用中國芯打造中國速度,青春的我們,就是改變的力量!」

申怡飛代表中國新一代的科研力量,更代表了中國新一代具有家國情懷的青少年!有此人才,中國幸甚,願更多像申怡飛這樣的人才湧現出來!

補充:關於人才

「眉山劍客」陳平教授曾說:「中國高端人才流失,是一個讓我們非常痛心的問題!」好在,情勢似乎在發生逆轉,近兩天,寧南山老師發表一個觀點:近幾年,中美形勢巨變,清華北大畢業生留在國內的越來越多,在國外的優秀人才也迎來了難得一遇的回國潮!

前行的路依舊任重道遠,但也許,我們所處的當下,此消彼長,就是人才流向的一個轉折點!你說認為呢?請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我國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引言:當今社會,國家的發展強大已經由本國的科技創新力來決定,如美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他們擁有世界最強的軍事力量和尖端科技,所以長時間以來國際秩序是由他們主導的。對於每個國家而言,高端人才一直是創造力的源泉,每個國家都在極力爭取優秀人才在自己國家發展。
  • 我國22歲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引言: 當今社會,國家的發展強大已經由本國的科技創新力來決定,如美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他們擁有世界最強的軍事力量和尖端科技,所以長時間以來國際秩序是由他們主導的。對於每個國家而言,高端人才一直是創造力的源泉,每個國家都在極力爭取優秀人才在自己國家發展。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河南8歲小孩有「特殊天賦」,被招進特種部隊,由國家全力培養
    不過相對於聰明,神童就比較不一樣了,神童往往是聰明並且早早展露出自己才能的人。他們通常會因為在某一方面特別出色而被發現培養。在我國,有一位小神童,他的名字叫做何雪豪。在他五歲就獲得過世界大獎,八歲那年,他還被國家特招入伍,他擁有過人的計算能力,被譽為人腦計算機。
  • 中國天才科學家,21歲讀博士,是5G技術「最小」開發者
    正是因為基礎教育的普及,大量的人才才能夠被發現,在這些人才裡面,神童是最為特殊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神童。這位可謂是中國的天才科學家,在21歲的時候就已經就讀於博士了,同時也是5G技術「最小」的開發者,他就是申怡飛。
  • 15歲考上東南大學,21歲讀博士,5G核心技術的研發者
    而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則乘著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技術時代的快車,搶先掌控並佔有了大量資源。如今,在以5G技術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國終於能迎頭趕上,重新站到歷史的船頭。這個團隊中,年僅21歲的博士生申怡飛,因為他豐碩的科研成果和年輕得令人吃驚的面孔,成功地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河北:新增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總數達到12家
    省部共建華北作物改良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河北農業大學建設,設立作物優異種質發掘利用、作物抗逆性研究及應用、作物生產高效調控等三個研究方向,開展深入系統研究,在作物遺傳資源、抗逆生理、生長調控、系統改良領域,構建科學研究實驗平臺和原始創新基地,引領支撐華北區域作物資源創新、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
  • 他是國家重點培養的物理神童,曾立志報國,如今娶美國妻子入美籍
    但逐漸從清朝開始,我國不僅不能吸引外國人來學習,反而我國本土的學者要硬著頭皮往外走,有些是為了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為祖國做貢獻,但有些卻背信棄義,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而背信棄義的這位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國家重點培養的神童——尹希。
  • 中國的5G核心技術科學家只有22歲 申怡飛助力Polar Code 極化碼...
    申怡飛助力Polar Code 極化碼達成超低通信時延 搜狐IT 發表於 2019-08-20 09:11:23 編碼和調製是無線通信技術中最核心最深奧的部分,被譽為通信技術的皇冠,體現著一個國家通信科學基礎理論的整體實力
  • 神童13歲沒進校門考進河北科大 如今考上北航大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智力並不比大家強多少,也不是天才,是父親深沉的愛和細緻入微的超前教育將我打造成了神童。父親的教育有一些缺陷,但也有很多學校教育所沒有的優點。他沒有做錯什麼,我對他充滿感激。尤其是到了大三大四,我懂事了,這種感激就越強烈。」 「由於小時候很少接觸社會,所以剛入學時給老師同學們添了很多麻煩。
  • 紅外探物 矢志不渝|重點實驗室巡禮
    依託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技物所)建設的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支始終瞄準國家使命性任務和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在紅外物理應用基礎領域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團隊。「立足國際前沿、瞄準國家需求,打造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科學研究創新基地、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解決國家『有和無』的基地。」
  • 小學科 大作為|重點實驗室巡禮
    作為特定時間段和時間點的全球標準,「金釘子」的確立代表了一個國家地學研究的綜合實力,各國學者都希望儘可能多地在自己的國家確立這樣的國際標準,因此,「金釘子」的確立也存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的第一個「金釘子」是奧陶系達瑞威爾階的底界,於1997年確立在浙江省西部的常山縣黃泥塘剖面,是由實驗室研究員陳旭帶領國際研究團隊完成的。2003年,陳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逐「智」多謀|重點實驗室巡禮
    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時,也全面吸收了研究所的體制機制。除了國際評審制度,實驗室還堅持研究生輪轉制、年度考核制和雙導師制等。有延續,也有創新。「在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的一系列青年人才培養政策中,2016年起專設的青年創新激勵基金就在年輕人當中建立了很好的口碑。」仇子龍介紹說。
  • 見「微」知著 交叉引領|重點實驗室巡禮
    《自然》評價稱,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前沿基礎科學是應用技術的源頭,必須得有人去『佔山頭』,這是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的使命。」羅喜勝說。在人才梯隊培養中,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依託中國科大多學科的基礎教育優勢,鼓勵本科生開展「大學生研究計劃」,從本科階段就進入實驗室。獲教育部批准成立「少年班—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更是為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交叉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源頭活水。例如,出自少年班的中科院院士杜江峰的團隊中,有一半成員來自少年班。
  • 商用一年「5G大爆炸」奇點臨近
    2020年11月1日,5G正式商用一周年。一年來,經受疫情洗禮的中國5G建設,跑出了令世界讚嘆的「奇蹟」。在2020年這個特殊年份,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逐步形成,5G作為促進數位化轉型、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改變社會生活的「關鍵先生」,毫無疑問將在這波新基建、新消費、新動能的浪潮中,牢牢佔據「底座」位置。
  • 美國國家實驗室如何運營
    美國國家實驗室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興起於二戰前後,在美國國防、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發軔於曼哈頓工程,研製出了世界首枚原子彈。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為幫助判斷什麼是二戰時最有價值的三個技術開發項目(原子彈、低空爆炸信管和雷達)作出了貢獻。
  • 5G商用效果怎麼樣?看看這個國家的實際體驗吧
    之前,韓國以提前美國1小時的速度捷足先登成為全球第一個開通5G商用的國家。5G作為通信領域的一大進步,蘊藏著非常強大的潛力,筆者在韓國開通5G之後也一直緊跟著熱點消息。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5G在韓國國內的發展情況如何把。
  • 河南8歲小孩因「特異功能」,被招進特種部隊,由國家承擔學費
    8歲就被招進特種兵部隊 何雪豪這樣的優秀天才,很快就憑藉著出眾的能力,被中國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邀請去參加部隊的考試。不得不說,這不管是對何雪豪個人來說,還是國家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
  • 技術為本 為國解憂|重點實驗室巡禮
    我們實驗室成立後多次建言,發展我國獨立自主的衛星有效載荷。」環境光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物質院)院長劉建國回憶。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始終沒有施展拳腳的機會。2005年之後,時任環境光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文清多次帶領團隊爭取相關項目,也參與了幾次預研,但都沒有繼續下去。團隊並沒有氣餒,而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提前部署。
  • 河南8歲男孩身懷「特異功能」,被軍隊特招,將由國家全力培養!
    我發現有些綜藝節目上,會出現一些神童孩子,他們只要一看到題目,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計算出答案,有網友看完之後紛紛表示,「這是什麼高智商兒童!」,「這真的不是特異功能嗎?」那是因為這些孩子從小就接觸數學,同時還接受過相關的系統培訓,才會擁有在短時間內立刻計算出答案的能力,成為令人驚嘆的神童!如果沒有認真了解過珠心算,那麼你們一定不知道它有多麼的重要。  其實,珠心算可以通過長期有效的訓練而達到很高的水平,往往能夠掌握珠心算的都是國家爭著搶著要的天才孩童。下面,我要說一位在我國十分頂尖的珠心算天才何雪豪,他就是從小就被國家看重並決定培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