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領域,中國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從2G的全面落後發展到4G的齊頭並進,而未來將會是5G的時代,中國顯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說這話的是一位天才少年。他15歲上大學,19歲加入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這一年,他研究的極化碼技術成為5G標準;21歲讀博,他所在團隊的方案成為5G行業標準;22歲時,他成為中國5G的核心技術研發者, 讓中國的5G計劃提前一年投入商用,他的3項技術專利對歐美企業築起堅固的技術壁壘。
1997年,申怡飛出生在河北邯鄲的一個普通家庭裡。中國大多數父母擁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申怡飛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同樣對申怡飛寄予厚望,希望兒子以後能成為「人中之龍」,所以在申怡飛還很小的時候,就傾心對其進行培養,注重開發他的大腦、鍛鍊他的能力。
1歲時,父母經常帶他到家附近的叢臺公園賞魚,很快申怡飛就能分辨出魚的顏色和種類;2歲時,開始學數數,並表現出較強的數學天賦;3歲時,認識英文字母和很多漢字,會背很多首古詩;4歲開始自己看書,珠心算達到小學三年級水平;
5歲讀小學一年級,開始看《紅樓夢》兒童版;6歲讀完《四大名著》,能熟記電視劇情節和其中人物;7歲學電子琴、圍棋,進入10歲以上才能學習的速記班;8歲學習二胡,能熟練演奏七級曲目(最高十級);9歲參加素描班和合唱團,擅長益智遊戲;10歲時多次榮獲全國競賽一等獎;11歲考入邯鄲一中少年班;14歲時,讀高二的申怡飛提前參加高考,被全國三大「少年班」之一的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錄取。
在東南大學,一向處於順境中的申怡飛遇到了挫折,差點一蹶不振。
2012年,年僅15歲的申怡飛考入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大學裡相對自由,不再有父母和老師的約束,由於申怡飛年紀小、玩心重,很快就經不住誘惑,開始放飛自我,邊玩邊學,成績只能排中上等。到了大二,隨著課程學習的深入和科目的增多,申怡飛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大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竟然有2門成績不及格!
醒目的成績單猶如冬天裡的一盆冷水,一下子把申怡飛澆醒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僅跌落神壇,而且已經落後很多了!在學生會結識的學霸學姐梁霄給了他很多鼓勵,讓他開始反思自己:一路順風順水的環境,掩蓋了自己性格中的不足。要克服不足,變得自律、自主起來才行。
這是一次質的轉變!從此之後,申怡飛奮發圖強,暗下決心一定要重回巔峰!他認真對待每一次課、每天在圖書館自習到晚上10點、給學弟學妹輔導功課時鞏固和查漏自己的知識點;就這樣廢寢忘食、專心致志地突擊學習,申怡飛的成績終於有了起色。
2014年暑假,在江蘇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他和學姐梁霄、學長吳迪緊密合作,獲得當年江蘇省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項一等獎,極大地提升了自信。隨後,申怡飛再接再厲,在大三的期末考試中,以「19門課程平均分94分、8門課程取得滿分績點(96分以上)」的優異成績,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申怡飛成為吳健雄學院歷史上第一個取得年級第一的少年生。2016年大學畢業時,申怡飛榮獲東南大學「最具影響力畢業生」的稱號。
大四時,申怡飛已經開始了碩士階段的課題研究,師從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被譽為「中國4G掌門人」的尤肖虎教授。後來,申怡飛毛遂自薦,加入尤肖虎教授的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了5G關鍵技術極化碼的研究。
剛開始,極化碼平臺運行一組數據,需要2秒鐘的時間,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申怡飛決心改良,他把實驗室當成了宿舍,不分晝夜地研究,終於在一個學期後,新的極化碼平臺1秒鐘可以運行20萬組數據,領跑全球同行!2016年中國主推的極化碼方案順利入選5G技術標準。
申怡飛的3項技術專利對歐美企業築起堅固的技術壁壘,助力中國5G提前一年開始投入商用,讓西方國家很少有地感到驚慌!2019年,在申怡飛21歲的時候,其團隊所主導的方案,被寫入5G行業標準。
申怡飛說,「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中國晶片自主智慧財產權就是我的歷史際遇"。
申怡飛在課餘時間還積極參與支教和志願活動:曾在內蒙古準格爾旗支教,還參加首屆江蘇發展大會並擔任VIP志願者。西部教育的落後使他深感任重道遠,在江蘇發展大會上,中科院院士姚建銓的鼓勵和指導讓他信心倍增,更清楚了前進的方向。
支教和志願者經歷,讓他深切感受到當代年輕人肩負的責任,意識到新時代的青年除了獨善其身,還應有家國情懷。應該奮力拼搏,努力向上,用畢生所學報效祖國才是人生價值之所在!
在湖南衛視播出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新青年耀青春》的舞臺上,申怡飛陳述了自己的經歷,並高聲表達:「5G時代,將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它會將每一個智能設備連接起來構建智能社會,更會將每一個青年連接起來,締造科技強國!用中國芯打造中國速度,青春的我們,就是改變的力量!」
申怡飛代表中國新一代的科研力量,更代表了中國新一代具有家國情懷的青少年!有此人才,中國幸甚,願更多像申怡飛這樣的人才湧現出來!
「眉山劍客」陳平教授曾說:「中國高端人才流失,是一個讓我們非常痛心的問題!」好在,情勢似乎在發生逆轉,近兩天,寧南山老師發表一個觀點:近幾年,中美形勢巨變,清華北大畢業生留在國內的越來越多,在國外的優秀人才也迎來了難得一遇的回國潮!
前行的路依舊任重道遠,但也許,我們所處的當下,此消彼長,就是人才流向的一個轉折點!你說認為呢?請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