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5G核心技術科學家只有22歲 申怡飛助力Polar Code 極化碼...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中國的5G核心技術科學家只有22歲 申怡飛助力Polar Code 極化碼達成超低通信時延

搜狐IT 發表於 2019-08-20 09:11:23

編碼和調製是無線通信技術中最核心最深奧的部分,被譽為通信技術的皇冠,體現著一個國家通信科學基礎理論的整體實力——這也是華為主推的極化碼入選5G標準為什麼會引發業界內外輿論廣泛關注的原因。

Polar Code(極化碼)並非華為的發明成果,但這個由土耳其人Erdal Arikan在2008年提出的信道編碼新方向,此後有著無數中國科學家為之夜以繼、埋頭耕耘,申怡飛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帶來突出貢獻的中國5G核心技術科學家今年也只有22歲。

15歲時,申怡飛參加高考並考入全國三大「少年班」之一的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學習信息科學與工程,19門專業課程全部在90分以上,成為吳健雄學院自2004年成立以來唯一獲得年級第一的少年生。(2016年11月,關於5G標準制定的3GPP RAN1 第87次在美國舉行。11月17日凌晨一點,5G短碼方案討論終於揭曉了結果:中國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以壓倒性的投票優勢,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不過在10月召開的第86次會議上,5G長碼方案的談論中,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以幾票之差惜敗於老對手美國高通主推的LDPC碼)

申怡飛所學習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歸屬於ICT產業。在中美競爭7個產業賽道裡,ICT產業是最重要的產業,也是當代工業的底層技術,這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如此忌憚華為的高速成長,也能解釋我國如果在這一技術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意義多麼重大。

18歲時,申怡飛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被保送至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就讀研究生。他進入有「中國4G技術掌門人」之稱的尤肖虎教授的門下進行研究,進入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攻5G技術中最重要的極化碼技術。

申怡飛被分配到的研究課題是搭建一個基於通用處理器的高效化平臺。經過整整一學期的研究後,他的高效極化碼平臺,從兩秒計算一組數據進化到了只需一秒鐘就能計算20萬組數據,速度領跑全球課題組。2016年,經過通信界最頂尖的協會IEEE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選後,申怡飛獲得了最佳學生論文獎。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要知道,通信中最大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時延問題。而在5G的很多未來應用場景中,比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控制,都對通信的時延做出了很高的要求。

Polar Code 極化碼對比高通力推的LDPC碼的最大優勢,就是超低的通信時延,這也是申怡飛團隊研究成果的價值所在。

目前,申怡飛團隊的極化碼方案正式被寫入5G行業標準。同時,他受理髮明的3項專利對歐美企業築起技術壁壘,這也間接促使中國5G商用提前一年落地。

我們常說中國的通信網絡發展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並跑、5G引領」,這背後的淵源是,3G時代中國自主研發了TD-SCDMA技術,但沒法高通的CDMA技術相提並論;4G時代,中國的TD-LTE技術有了一定突破,但其中的核心長碼編碼Turbo碼和短碼咬尾卷積碼,仍舊不是中國原創。

如今,Polar碼取得勝利,各大外國的通信設備生產商在5G的通信設備中都會採用「華為的標準」,中國成了真正意義上通信基礎規則的「制定者」。

我們需要感謝華為讓國際知道了中國聲量,但更需要感謝像申怡飛這樣的幕後英雄,給了華為掌握話語權的底氣。

本文來自搜狐IT,本文作為轉載分享。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我國22歲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我國一直很注重教育,因為只有教育強國,才能帶來科技興國。 而我國投入大量資源到教育領域中,也總算有所收穫,我國湧現了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動了關鍵技術的發展,如今年22歲的申怡飛,他是我國5g技術的推動者之一,更是眾多研發員的一個。在這位少年的身上,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
  • 中國22歲科學家申怡飛3項專利技術領先歐美,成果足以改變世界
    申怡飛出生於1997年,是一個標準的90後,從小就智慧超群,出類拔萃,兩歲時就懂得識數,分別街道、汽車、商品等。4歲時申怡飛就開始自主讀書了,他記憶力驚人,學東西非常快,5歲就上了一年級,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 我國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我國一直很注重教育,因為只有教育強國,才能帶來科技興國。而我國投入大量資源到教育領域中,也總算有所收穫,我國湧現了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動了關鍵技術的發展,如今年22歲的申怡飛,他是我國5g技術的推動者之一,更是眾多研發員的一個。在這位少年的身上,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
  • 我國一位天才科學家,5G核心技術的研發者,年僅21歲成為博士
    近幾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迅速發展起來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極其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培養,一大批年輕的科學家出現在了我國的科技一線,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22歲的申怡飛就是其中之一。 像申怡飛這樣的年輕科學家的出現
  • 華為主推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到底是什麼
    自現代通信技術誕生以來,以更低的代價(信號功率、信號帶寬等)實現更可靠的通信一直是信息技術領域的核心課題。信道編碼技術是無線通信系統物理層最核心的基礎技術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使數位訊號能夠進行可靠的傳遞。
  • 中國22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的研發者,21歲讀博
    在近代社會中,由於中國長時間處於戰爭當中,因此,我國的發展水平相比於那些發達國家而言也有著一定的落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現如今,中國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也在一些高端人才的幫助之下得到了提升。在中國社會中,有這樣一位二十二歲的天才科學家,他十五歲就考入了名牌大學,而二十一歲時更是開始了博士的學習生涯。
  • 中國天才科學家,21歲讀博士,是5G技術「最小」開發者
    這位可謂是中國的天才科學家,在21歲的時候就已經就讀於博士了,同時也是5G技術「最小」的開發者,他就是申怡飛。所以在後面的學習生涯中,還在讀小學的申怡飛乾脆直接跳級到了初中,後面也用了同樣的方式來到了高中。最後在15歲那年,申怡飛直接參加了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進入到了東南大學去學習,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 15歲考上東南大學,21歲讀博士,5G核心技術的研發者
    申怡飛認識到,只是」會學」是不夠的,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才能始終保持對學術的熱情。就在這個時候,中國4G技術的「掌門人」尤肖虎教授,向申怡飛遞出了橄欖枝,讓申怡飛重新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尤肖虎教授門下學習時,申怡飛開始漸漸接觸到了5G技術的研發。跟隨尤肖虎教授的團隊,2016年,19歲的申怡飛成功獲得了全球頂級的學術獎項,IEEEDSP最佳學生論文獎;2018年,21歲的申怡飛繼續學業開始攻讀博士學位。
  • Polar Code(極化碼)
    (Polar Code)技術上取得最新突破。測試表明,利用極化碼這種編碼技術可以同時滿足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高速率、低時延和多連接的5G三大類應用需求。5G要實現的10Gbps甚至20Gbps的峰值速率、千億的連接、1毫秒的時延能力,必須以革命性的基礎技術創新來提升網絡性能。高效信道編碼技術以儘可能小的業務開銷增加信息傳輸的可靠性,信道編碼效率的提升將直接影響到頻譜效率的改善。
  • 申怡飛|河北神童進國家實驗室,由國家培養,助5G提前一年商用
    他15歲上大學,19歲加入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這一年,他研究的極化碼技術成為5G標準;21歲讀博,他所在團隊的方案成為5G行業標準;22歲時,他成為中國5G的核心技術研發者, 讓中國的5G計劃提前一年投入商用,他的3項技術專利對歐美企業築起堅固的技術壁壘。
  • 中國23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的研發者,21歲讀博
    要說現在什麼技術最牽動人心,那5G技術首當其衝。從最開始的5G建設,到如今5G網絡,5G幾乎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因為這項技術不單單代表了更便捷的生活水平,更是一項技術革命。所以但凡參與到5G建設的科學家,幾乎都是赫赫有名之輩,而申怡飛就參與其中。此時的他,不過22歲,所以他也被譽為5G技術"最年輕"的研發者。1997年,申怡飛出生於邯鄲。
  • 中國22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21歲成博士
    每一個參與到5G技術研發的科學家,都是名震海外的大佬級人物,申怡飛就是其中之一。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申怡飛出生於97年,是5G技術開發團隊裡最年輕的一員。申怡飛是邯鄲人,他少年得志,15歲就被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錄取。
  • 中國22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21歲便成了博士
    一百年前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梁啓超,曾說過一句讓人振聾發聵的話:「少年強則國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用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年輕一輩的翹楚則承載著我們國家在未來的發展希望。
  • 淺談極化碼與5G技術
    從2G到4G標準制定中,幾乎很少看到中國參與的身影,這使得中國的通訊企業不僅要繳納大量專利費,還因為技術不過硬,面臨艱難的市場競爭地位。隨著中國通信業的發展,漸漸掌握了一些核心技術,直到5G標準的來臨,中國有了翻身機會。
  • Polar碼當選5G短碼方案 5G核心技術標準中國參與制定!
    據了解5G 三大編碼候選技術的背後是真正的三國之戰:美國以高通領隊主推 LDPC,法國主推 Turbo2.0,以及中國主推的Polar code。,其也是通信技術核心的核心,體現著一個國家通信科學基礎理論的整體實力。
  • 5G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碼的淵源
    今天科技圈都在熱傳一則消息:華為在5G Polar Code(極化碼)中的聲明專利中佔據了49.5%,高居居第一位,排在其後的是愛立信,聲明專利數量佔總數的25.2%,其他的像高通、LG、因特爾等佔比只有個位數。那麼什麼是Polar Code呢?
  • 任正非對話「Polar碼之父」:科學家讓未來道路更加寬廣
    簡單地表示感謝後,Erdal Arikan說,「中國的科學家,以及中國的高校們在過去很多年做出了非常大的進步,在各個學科、各個科學領域和工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是我親眼目睹的。一些項目,包括我自己的一些課題在這個領域,中國的大學和中國的企業,像華為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此外,Erdal Arikan在現場還向任正非提了一個有意思的小問題,「如何評估中國的現狀?
  • 「極化碼之父」阿里坎:5G不只是4G的延伸,中國可以搶佔先機
    他就是 5G 極化碼(Polar Code)之父——埃爾達爾·阿里坎(Erdal Arikan)。2018 年 7 月,是阿里坎在中國的一個高光時刻。在華為深圳總部,任正非、梁華、徐直軍、郭平、胡厚崑等核心高管悉數到場,迎接阿里坎並為之頒獎。
  • 外媒評論:華為「極化碼」的前景還需觀望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福布斯》雜誌網站著名亞洲科技撰稿人本辛(Ben Sin)於7月27日發表評論,原標題:中國5G和華為的殺手鐧「極化碼」 竟來自一位土耳其教授。後者被認為是「turbo code」的邏輯後續,turbo code是3G網絡的關鍵促成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