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近日在5G信道編碼領域的極化碼(Polar Code)技術上取得最新突破。靜止和移動場景、短包和長包場景的外場測試增益穩定性能優異,與高頻毫米波頻段上的組合測試實現了高達27Gbps的業務速率。測試表明,利用極化碼這種編碼技術可以同時滿足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高速率、低時延和多連接的5G三大類應用需求。
5G要實現的10Gbps甚至20Gbps的峰值速率、千億的連接、1毫秒的時延能力,必須以革命性的基礎技術創新來提升網絡性能。高效信道編碼技術以儘可能小的業務開銷增加信息傳輸的可靠性,信道編碼效率的提升將直接影響到頻譜效率的改善。構造可達到信道容量或者可逼近信道容量的信道編碼方法,及可實用的線性複雜度的解碼算法一直是信道編碼技術研究的目標。
極化碼作為目前唯一可理論證明達到香農極限,並且具有可實用的線性複雜度編解碼能力的信道編碼技術,成為下一代通信系統5G中信道編碼方案的強有力候選者。極化碼構造的核心是通過「信道極化」的處理,在編碼側,採用編碼的方法使各個子信道呈現出不同的可靠性,當碼長持續增加時,一部分信道將趨向於容量接近於1的完美信道(無誤碼),另一部分信道趨向於容量接近於0的純噪聲信道,選擇在容量接近於1的信道上直接傳輸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在解碼側,極化後的信道可用簡單的逐次幹擾抵消解碼的方法,以較低的實現複雜度獲得與最大自然解碼相近的性能。
華為在中國IMT-2020 (5G)推進組5G第一階段外場的信道編碼實際測試中,測試了極化碼在靜止和移動場景下的性能,通過極化編碼的使用和解碼算法的動態選擇,同時實現了短包(大連接物聯網場景)和長包(高速移動場景,如自動駕駛等低時延要求)場景中穩定的性能增益,使現有的蜂窩網絡的頻譜效率提升10%,還與毫米波結合達到27Gbps的速率,實測結果證明極化碼可以同時滿足ITU的超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三大類應用場景需求。
(原標題:Polar Code(極化碼))
本文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