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和朋友、同事一起去吃飯。點菜時,當別人都說隨便,這時決策權交給你了。
你點貴了,顯得尷尬;點便宜了,顯得掉價;點得不好吃,又顯得自己很沒品味,還掃了大家吃飯的興致,有時候辛苦點了,還被別人反對,說你點的不怎麼樣。
那在酒桌上點菜,大家都說「隨便」的時候,如何點才最正確呢?
我們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聽別人說話,你不能光聽表面,你還要去聽對方更深層次的含義。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就是別人說「隨便」,並不是真的「隨便」,而是告訴你:他們想要的不是選擇權,而是決定權。
領導說「隨便」,那就是因為領導覺得這是一件小事,不想動自己的腦子,就讓下屬去做就好了,自己只決定點還是不點就行。就好像你向領導請教問題時,最好要向領導提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朋友們、同事們說「隨便」,往往是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害怕自己點了大家不喜歡吃的,而被大家埋怨。
所以,遇到這種點菜,大家都說「隨便」的時候,你應該遵循「4大順序,3大注意」的點菜原則。
首先,是4大順序:
第一步,高聲叫來服務員,詢問:「你們這有什麼特色菜?」,之後,服務員當著全席報出ABCDEF數個選項。
此時,若坐主位的領導長輩們插話:「A不錯!」,點A;若無人插話,進入第二步。
第二步,對應服務員報出的ABCDEF選項,自己斟酌或進一步詢問服務員(可以問這裡邊哪個賣得最好,哪個是甜口的等等),選出兩到三個,向主位的領導或長輩詢問:「領導/長輩,我覺得這個A還有B啊C啊挺不錯的,您覺得呢?」。
此時,若坐主位的領導長輩們說:「A不錯!」,那你點A;若對方回答:「隨便!都行!」,那你就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繼續縮小範圍,對著主位併兼顧所有人說:「那就點這個A了啊。」此時,若坐主位的領導長輩們說:「都行都行,那你就點A;
若有人異議,那就將A換成後來提意見的那個人點的,然後再詢問大家有沒有意見,如果有異議,就再換,如果無異議,那第一道菜就算是點完了。
第四步,重複以上一到三步,將剩餘的菜點完。
到最後記得要點主食,如果大家一致說先別點主食了,則先不要點。點主食也是遵循第一到第三步的順序。
牢記三句話:知情權在全席;選擇權在你;決定權在主位。
然後,是3大注意:
第一注意:要看人下菜碟
要注意大家能不能吃辣,有什麼忌口,喜歡吃什麼口味等等。有女性或者小孩子,就點幾個甜品,比如藍莓土豆泥、松仁玉米等等。
第二注意:要看人定標準
這裡指的是點菜的價位,你點菜的檔次高了,客人嘴上會說「就隨便吃頓飯,別上這些硬菜」,但他內心很高興,有一種被高規格接待的滿足感。相反,對方就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但如果是別人請客,你點的價格高了,超過主家預算了,那也不太好。
北京有句老話叫「蓋帽了」。「蓋帽」的原意,來源於「點菜」。北京人請客吃飯,由主人點第一道菜,出於對客人的來頭和尊敬程度,會從菜單裡點一道比較貴、上檔次的菜品,然後再請客人依次點菜。
懂規矩的客人點菜,價格不能超過第一道菜的價格,這就叫「點菜封頂」(蓋帽了),否則,客人有宰人之嫌,主人會不高興的。
第三注意:要看人定數量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點菜都要「成雙」,切記不要點3道菜,或7道菜,這兩個數字都是祭祀用的,非常不吉利。
要根據客人多少、飯量大小、男女比例來確定菜品的數量。比如,8個人就點「四涼八熱」十二道菜;如果10個人,就要點「八涼十熱」十八道菜。
好了朋友,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看完之後您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我們下一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