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託福110+的大佬還是GRE320+的學霸,剛到美國總會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在餐館點菜。記憶中的所有詞彙仿佛全部失去了用武之地,瞬間打回英語小白的原形,然後用起了萬能點菜詞彙。
領帆聽過不少同學吐槽,初來乍到最怕面對的就是快餐店SUBWAY的服務員,從麵包選哪種一直問到四五種醬料挑一個,每往下進行一步都是對詞彙和聽力的全新挑戰。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常見餐館的菜單,不求同學們看完都背下來,起碼可以點菜不靠運氣,降低一些踩雷的機率!
快餐店
首先介紹的還是類似Subway這樣的快餐店,這將是同學們經常會去的餐館。工作日的中午或是趕著上課沒時間好好吃飯的時候,diy三明治、diy比薩店總是很好的選擇,對於當地人來說也是如此。但正如我們提到的,面對琳琅滿目的配料站,同學們能認識的,大多只有大類的名字。
/Subway bread types
一般來說,白麵包就是細糧做的的,味道和口感都好一點,全麥麵包和其他的都應該是粗糧,口感稍微差一點,但是裡面富含纖維,對身體好。這是在國外點三明治的第一步,你得告訴對方要哪種麵包為底。
選完六種麵包後就需要選大小,這個並不難聽懂,6-inch和1 foot long(=12 inch, 前者的兩倍)兩種,特別是foot long,很好理解。一般同學們吃個小的就可以填飽肚子了。除了大家熟悉的黃瓜、玉米、培根等,還有一些沒有背過的詞彙,這裡一併列出~
配菜
salami - 薩拉米香腸
ham - 火腿(薄切)
pepperoni - 義大利辣肉腸
italian sausage - 意式肉腸粒
avocado - 新鮮牛油果
artichoke - 洋薊
arugula - 芝麻菜
basil - 羅勒/九層塔
配料
american cheese - 美國奶酪
mozzarella - 馬蘇裡拉
Parmesan - 帕瑪森乾酪
ricotta - 乳清奶酪
feta cheese - 羊奶乾酪
Sriracha - 一種東南亞辣醬「美國老乾媽」
ranch - 田園沙拉醬
teriyaki - 日式照燒醬
balsamic - 油醋汁
pesto - 松子羅勒醬
墨西哥餐
由於墨西哥裔佔據了美國移民的很大一部分,在美國墨西哥食物也非常常見。但對於留學生們來說,如果說diy快餐已經很難,那麼墨西哥餐也許是噩夢難度了——菜單上的單詞長得都不太像英文。但據同學們反應,在各種漢堡和意面的輪番轟炸下,墨西哥餐分量大,香料足,用來變換口味刺激味蕾十分不錯。
主食
Burrito - 墨西哥卷餅,類似kfc的老北京雞肉卷
crispy/soft corn/flour taco - 手掌大小的玉米面/白麵餅,配料放中間後摺疊,託著吃。有酥脆版和柔軟版選擇
Salads - 沙拉
豆類/米類
White Rice - 白米
Brown Rice - 糙米
Black Beans - 黑豆
Pinto Beans - 花豆
肉/蔬菜類
Steak – 小塊牛排
Carnitas – 豬肉絲,墨西哥經典肉類
Barbacoa - 燉出來的燒烤味牛肉,口感軟
Chorizo – 豬肉和雞肉的混合,會做得更焦一些
Sofritas – 素食主義的肉,碎豆腐和辣椒製成
Fajita Veggies - 炒洋蔥和三色彩椒,佐以鹽和牛至~是墨西哥的經典菜餚
配料
Queso – 牛奶和起司拌出來的醬
salsa - 墨西哥餐中常見蘸料,基於番茄和辣椒製成
Sour Cream – 酸奶油,美國人很喜歡的醬料,但是中國人最好先嘗嘗看
Guacamole – 牛油果搗醬,添加番茄和鹽,健康好吃,但要額外收費
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與中餐的口味更接近,很多同學也會選擇偶爾用日料改善一下飲食。但刺身、壽司、照燒雞肉、鰻魚飯等等的英語又該怎麼說呢?如果平日裡看一些動漫或者經常吃日料的話,這也許難不倒你——日料菜單基本是注音版的日文。比如:
teriyaki - 照燒
Miso Soup - 味增湯
Kaitenzushi - 迴轉壽司
Sashimi - 刺身
Ramen - 拉麵
Hanjuku - 溫泉蛋
……
只要拼一拼,大概率還是可以讀出來的!
中餐
是的,你沒有看錯,畢竟經過長期的本土化,面對純英文的中餐菜單同學們也許很難看懂,舉兩個例子:
mu shu 木須
起源於北方木須肉,通常會配盤卷餅(pancake),大部分時候會是墨西哥卷餅。雖然口味和配菜上參差不齊,但基本都會有木耳絲,胡蘿蔔絲,和白菜絲。mu shu在美式中餐裡延伸為一種炒菜形式,不拘泥於豬肉絲,還會有牛肉絲,雞肉絲,蝦仁,或純素。
kung pao 宮保
看到宮保,無須多言,大家勢必想到宮保雞丁。和mu shu一樣,kung pao也成為了一種綜合的炒菜形式,菜單上會出現其他各種肉類或素食的宮保版。
此外還有lo mein(撈麵)、chow mein(炒麵)、shumai(燒賣)等帶點廣味兒的音譯菜。畢竟相隔萬裡,中餐很多也經過了多年的改良,很難吃到跟國內一模一樣的中餐口味,但能解不少思鄉之愁。
希望在異鄉的你不會因為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因為不了解這道菜是什麼,而不敢嘗試,而錯失一道美味的佳餚,大膽地去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