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從地理標誌中獲益

2021-01-11 新華社新媒體

湖南省桑植縣的農民在茶園裡採摘白茶。新華社記者張丹 攝

新華社長沙12月25日電 桑植縣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因獨特的柱狀山峰和險峻的懸崖而著稱。電影《阿凡達》中的很多電腦特效都是模仿這裡的景色。擁有47萬人口、28個民族的桑植縣曾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當地人大多選擇離開農村到大城市務工掙錢。只有少數人留在村子裡靠種玉米或土豆為生。

自1995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直在資助該縣的扶貧項目。扶貧工作的亮點之一就是通過地理標誌運用來增加當地人的收入。

地理標誌是鑑別原產於一個地區或一地點的產品的標誌。地理標誌也是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可以將其視為一種產品的質量保證。擁有地理標誌的產品比同類產品更有競爭力。

國知局專家經過研究發現,桑植縣的地理標誌資源豐富,而白茶就是其中一個。

桑植縣水源充沛,氣候溫潤,自然條件很適宜種植白茶。白茶是當地白族的一種傳統茶飲,其歷史可追溯到元朝。

白茶起初並未引起太多市場關注。2012年之前,該縣的茶園面積不足2萬畝。茶葉沒有名氣,銷售量低,企業不賺錢,農民積極性不高。2017年,國知局開始協助當地的茶葉公司申請地理標誌。兩年後,「桑植白茶」成為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農產品。

從那以後,桑植白茶產業發展迅速,工廠增加,產量提高。現在全縣白茶的種植面積超過7.9萬畝。2019年,從事茶葉加工的企業有46家,產值達到2.28億元。

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茶葉生產和銷售,標準化的生產過程降低了生產成本。桑植縣縣長趙雲海說,全縣約3.5萬人因從事白茶產業而脫貧。

桑植縣的村民在粽葉廠挑揀粽葉。新華社記者張丹 攝

李豔萍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她丈夫因車禍癱瘓,她留在家中照顧丈夫。她家成為村裡的貧困戶,完全依靠政府的援助生活。

今年3月,因為白茶產業擴大,李豔萍被當地一家白茶公司聘用,負責篩選茶葉。這項工作讓她每月可獲得4000元收入,而且有充足時間照看16歲的孩子和臥床不起的丈夫。

李豔萍說:「我很開心能有這份工作。我終於可以靠自己的勞動來改善生活了。」

「桑植白茶」的成功也在粽葉上得到驗證。粽葉是指用來包粽子的葉片,也常在壽司等食品中作為裝飾使用。

在國知局的協助下,當地的康華公司於今年8月申請獲得了「康華粽葉」的馳名商標。縣政府的數據顯示,全縣約有4萬名農民從事粽葉生產,包括一些殘疾人。粽葉產業帶動了1.2萬貧困人口脫貧。

桑植縣是中國運用地理標誌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國知局副局長甘紹寧在11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以來,該局在貧困地區開展實施21個國家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項目,超過60萬人受益。

時鵬是2017年由國知局委派到桑植縣倉關峪村的扶貧幹部。三年時光,他看到越來越多的村民擺脫貧窮,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他說,地理標誌將為中國的鄉村振興作出更多貢獻。(參與採寫袁全、張丹、全曉書、阮周圍)

相關焦點

  • 論地理標誌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
    此外,發展地理標誌產業有利於傳承和發展區域特色農業農村文化。中國自古以來生產的特色農產品非常豐富,各地地方志均有記載,梳理、開發地理標誌文化資源,可以從品牌實現、產業發展、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多個維度去實現對當地特色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保護與運用。地理標誌的發展前景筆者認為,要將地理標誌的相關文化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
  • 飛蠅遷徙農民獲益
    飛蠅遷徙農民獲益 2019-06-18 中國科學報 馮維維 【字體:大 中 小】   「兩種最常見的食蚜蠅對農民的益處是巨大的。」Chapman和同事在6月13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的報告中說。也許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估計,在一個普通的麥田裡,飛蠅的幼蟲吃掉了約20%的蚜蟲,那裡共約有6萬億隻蚜蟲。「這些數字讓我吃驚。」Chapman說。  研究小組發現,與許多傳粉昆蟲不同,這兩種遷徙飛蠅的種群似乎比較穩定。「這樣的消息真是太好了。」
  • 從馬鈴薯之鄉到中國茶海: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走進威寧、湄潭
    7月23日,記者跟隨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一行在結束貴陽的集中宣講後,乘車5個小時,來到了素有"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美譽的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土豆洋芋馬鈴薯,其實都是洋芋。很多人知道威寧,也是因為"威寧洋芋"這件地理標誌商標。
  • 歐盟地理標誌保護
    這種基於原產地的命名保護最初起源於20世紀早期法國的葡萄酒釀造業,後來逐漸成為一種與地理標誌相關的產權保護制度,為世界各國所認可。 地理標誌中的「產地」可以是一個村莊或城鎮,也可以是地區或國家。 關於地理標誌區域的劃分,也是挺有意思的。
  •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東江魚
    水體如此之大,水質如此之好,在全國的江河湖泊中極為罕見,是湖南省重要的戰略水源地。東江湖水好,更養育了一湖好魚。這裡有包括翹嘴紅鮊、虹鱒魚、鱘魚等名貴魚種在內的魚類資源78種。2014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東江魚」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魚緣  東江,屬耒水上遊,先後匯集5公裡以上河流11條,5公裡以下河流95條。
  • 蘭溪楊梅亮相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
    >近日,蘭溪作為浙江省代表縣市,帶著蘭溪楊梅,與全國其它七個縣市一起,亮相第六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進一步提升蘭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省眾多農產品中脫穎而出,登上全國舞臺,蘭溪楊梅憑藉的是不凡實力。
  • 黃河鯉魚躍龍門 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詩經》中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詩句,黃河鯉魚被譽為食之上品,其肌肉中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還含有3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鐵、銅、鋅及大量的鈣、鎂、磷等。  「村裡的4000畝黃河鯉魚終於可以賣上好價錢了。」8月4日,聽說黃河鯉魚有了「身份證」,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石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海廣興奮地說。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一張互惠互利的「國際通行證」
    今年9月14日,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籤署。「長期以來,中國和歐盟在智慧財產權領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中歐雙方在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領域開展了大量深入、務實的合作,取得了積極、豐碩的成果。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的籤署,是中歐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的又一個裡程碑,充分顯示了中歐雙方對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中國保護包括地理標誌在內的智慧財產權的堅定決心。」
  • 中國與希臘籤署地理標誌合作協議,百種產品列入清單受保護
    當地時間11月24日,歐洲理事會通過了一項關於歐盟和中國就雙方100種產品的地理標誌(GIs)合作與保護協議的決定。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貿易理事會主席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這是歐盟首次與中國籤署地理標誌相互保護協定。未來,在中國市場上,這些有該地理標誌的歐洲產品將比沒有該地理標誌所示的原產地同類產品受到更好的保護,也將有助於歐洲加強對中國的出口貿易,並加強其在中國的市場地位。
  • 走遍中國發現地標:三大植物性農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瀘西除蟲菊
    地理標誌文化:瀘西除蟲菊走遍中國發現地標:瀘西除蟲菊瀘西除蟲菊為雲南省瀘西縣的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又稱白花除蟲菊,芳香頭狀花序研磨成粉末,可構成殺蟲劑的活性成分,稱為除蟲菊精或除蟲菊。
  • 地理標誌商標近似性判斷的審理思路|拍案說法
    根據平陽縣茶葉產業協會提交的溫州市委農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中國(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浙江綠茶博覽會組委會、中國茶葉學會等組織頒發的各類榮譽證書,結合相關新聞報導,可以證明「平陽黃湯」商標經過長期使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 警惕地理標誌保護重蹈馳名商標的覆轍
    這裡所謂的「原產地地理標誌」官方標誌,顯然並不是《商標法》規定的地理標誌本身,而應該是指《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2005年)中的「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和《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管理辦法》(2007年)中的「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
  • 肇慶的這三種特產美食,都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你吃過哪幾種?
    考古發現表明,距今14萬年左右,肇慶已有人類活動;距今1萬年左右,這裡已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從漢代到清代,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的樓閣式的磚砌寶塔德慶三元塔被當今古建築界列為中國「古塔四絕」之—。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肇慶的特產。
  • 地理標誌保護申報需要提交哪些申報材料
    地理標誌保護申報需要提交哪些申報材料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對於保護我國民族精品和文化遺產,提高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的附加值和在國外的知名度,扶植和培育民族品牌,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地理標誌產品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一、什麼是地理標誌產品?
  • 鹽亭梓江鱖魚成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記者昨(11)日從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第一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鹽亭縣梓江鱖魚養殖協會申報的「梓江鱖魚」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這意味著「梓江鱖魚」獲得地理標誌登記。至此,全市已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6個。鹽亭梓江鱖魚俗稱「母豬殼」。
  •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薏米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浦城有4000多年的薏米種植歷史,在光緒年間便是皇家貢品。浦城屬丘陵高寒地帶,高山坡地,生態環境好,無汙染的全生態水源灌溉的土地。
  • 引領川茶品牌鑄輝煌 ——蒙頂山茶地理標誌發展之路
    在2017年舉行的世界地理標誌大會上,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萬鵬龍以《蒙頂山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品牌發展之路》作主旨演講,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介紹蒙頂山茶品牌的成長曆程。中美地標研討會與會者曾專程到雅安市名山區考察,對蒙頂山茶地理標誌引領茶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讚嘆不已。
  • [市場監管局]天水市積極推進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
    為加強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監督管理,積極推廣使用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提高公眾對地理標誌的認知度,8月以來,天水市市場監管局紮實開展了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本次新版專用標誌更換工作,涉及我市16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5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及12家地標標誌使用企業。
  • 越南地理「極點」標誌碑
    3143米番西邦峰標誌碑。今天,大象君介紹探險愛好者絕不能錯過的5塊地理標誌碑雙角 Mũi Đôi ——越南最東端雙角是越南的最東端,也是越南S型國土上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地方。雙角位於越南慶和省萬寧縣萬青鄉(xã Vạn Thạnh, huyện Vạn Ninh, tỉnh Khánh Hòa),是許多遊客進行超越自我之旅的選擇。
  • 2020年青海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推進會召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和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推進全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切實發揮地理標誌區域公用品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近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2020年全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