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 Market)是一家全球最貴的超市,肯定會有人問:超市能有多貴?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在英國富人區的全食超市,土豆7歐元(合人民幣50多)一公斤,草莓210元4顆,一株空氣植物70美元。。。如果你想把工資一頓飯花光,午餐可以試試491美元7盎司(不到2兩)的辣金槍魚卷
與「天天低價」的沃爾瑪相比,全食超市走了另一個極端「天天高價」。全食銷售的有機食品、天然食品及其他一些美食的價格會比普通食品高40%至175%,全食一度被冠以「全薪光」(Whole Paycheck)的稱呼,以形容其價格之高。然而,雖然賣的如此之貴,排隊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雖然全食一直強調自己不是為小圈子做生意,不是為了精英們,而是想改變世界。但是幾乎它的所有超市都開在富人區,因為富人們更願意為健康買單。在美國,精英階層是不會去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的,下班後他們會去Whole Foods買點東西回家,或者就直接在那裡的吃點有機沙拉。穿著沒用過殺真菌劑和殺蟲劑的棉花做的有機棉T恤,既裝逼,又健康。
2013年,全食銷售額達到129億美元,在《財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32位。現在共有375家門店,員工6萬多名。業界人士稱它為「零售業創新的最後一個樣板」。
那麼到底什麼是這家風靡歐美的原因呢?
貨物評級迎合階層等級
全食一項獨特的標準是對貨物評級,一方面可以將貨物品質直觀地呈現給消費者,給予他們知情權,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中產階層內心的優越感。
在生鮮蔬果方面,全食超市有一套評級體系,把農場分為「好」、「更好」、「最好」三個等級。至於未達到這三個等級的產品,這裡也可能會賣,但都會有一個顯眼的標籤「未評級」(unrated),以便消費者參考。對食品安全較重視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完全避開未評級的產品。
全食的每個直營店都單獨成立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店內的所有商品進行安全監管和評估,比如肉類產品,一共有6個評估級別,評級1為最基本級別,5+為最高級別。
1的標準包含不可以有抗生素,沒有籠子、在非擁擠的環境下飼養,當供應商達到5或者5+時,產品質量和健康程度就非常高了。對於家用清潔劑,全食也有自己的ECO-SCALE評分體系。從壞到好分為紅、橙、黃、綠四個等級,紅色等級不能上架。
高端的價格背後有著美麗的故事
人們喜歡美食,喜歡逛街購物,但是很多人都討厭逛食品店,覺得是像洗衣服一樣很煩人的家務事。全食的店面用藝術長廊才會用的燈光、古典音樂、優雅的環境把逛食品店變成了看演出一樣輕鬆快樂的事。
全食燈光的設計偏暖色,這樣蔬菜水果顏色特別飽和,色澤、味道、質地、光澤讓人流口水,人們會完全服從於食慾而忘記了略顯昂貴的價格。
每件食品都有一個故事,儘量繪聲繪色地渲染食品,當你停下來的時候,很快吸引你的注意力,就是要達到讓人一看到就"哇"的一聲尖叫的效果。」 比如說擺在冰床上的一塊雞肉的履歷是這樣的:「羅西是一隻生活在有機農場的雞,被送進屠宰場後,變成擺放在Whole Foods裡的袋裝雞肉。它的一生在訂製雞舍中度過,它的雞舍通風、地面鋪有乾淨的穀物,它生前不是悠閒地啄食玉米粒,就是在院子散步。和多數市售家禽不同,羅西從沒用過抗生素或生長激素。」
因此,羅西的肉每磅3.29美元,是普通的兩倍多。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健康、高端的理念傳達給消費者。
允許獨立創新,逼格也要花式
食品零售商往往會嘗試最廉價最能產生效果的方式經營,全食超市則完全不同。全食食品超市一直在追求做到最好,這意味著需要不斷的嘗試。而且,全食食品超市可以快速的創新,因為他們的權力較為分散。
這與沃爾瑪等連鎖超市集中採購、統一配送是不一樣的。出於降低成本與追求規模經濟效應的目的,統一採購與統一配送是連鎖經營企業最為常見的策略,但全食超市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儘管這可能增加管理成本,但也提升了顧客價值。
就是充分授權,給員工足夠的自由度。地區經理可以根據當地風格自行設計新店,可以根據當地消費偏好自行採購,每個店的領導層可以迎合當地口味自主決定10%的庫存,以至於「任何時候,每家店鋪都會有20%到50%的商品不會與其他連鎖店重複」。還可以根據當地的競爭情況來定價。
允許商店層面的創新和試驗,地區經理可以根據當地風格自行設計新店,它的一家連鎖店的經理大衛·亞伯索爾德說:「我被授權可以像打理自己的商店一樣經營這裡。」
本文轉載來自:變革家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