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高打的彩食鮮,如何在永輝超市成為隕石?

2020-12-08 投資觀察網

對上市公司來說,會做加法並不難,難的是做減法,更難的是選擇合適時機做減法。永輝超市(601933)就是資本市場將「加減法」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上市公司。2011年成立的永輝投資,為彩食鮮的前身。

上市之初,永輝超市就憑藉生鮮佔比超過50%的特色獲得資本市場青睞。2012年永輝超市就開始試水資本籌劃,人人樂的投資是永輝超市為資本市場交的「第一筆學費」,之後的永輝超市就一路開掛,中百集團(000759)、朗源股份(300175)、光明食品、金楓酒業(600616)……產業鏈條上遊知名企業與永輝超市形成「緊密生態圈」—資本融於業務,業務助推資本,之後牛奶國際、京東、騰訊等戰略投資者成為永輝超市的「續航電源」。

和訊網此前相關報導如下:

永輝超市:注入資產評估升值11倍 聯營企業5年投資額全打水漂

永輝超市:子公司三年虧損16億 折價7成轉讓給張軒寧侵犯中小股東權益

永輝超市:永輝雲創4.49億應收款師出無門 兩白酒聯營企業冰火兩重天

彩食鮮做什麼?

按照永輝超市最初規劃,彩食鮮是作為肉類、蔬果等多個品類統一的自有品牌。之後,永輝超市計劃與韓國CJ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聯合引進「中央廚房」模式,開發加工食材。

彩食鮮作為永輝超市旗下的食材中央管理中心品牌,也是永輝創新的生鮮加工產品、食品及關聯性產品供應鏈,目前已在福建、重慶、北京、安徽、江蘇、四川建立生鮮加工廠。

彩食鮮是永輝超市生鮮標準化、精細化與品牌化的渠道;企業購則是永輝超市B2B2C的載體,實現其產品的線上銷售。

彩食鮮是永輝超市B2B2C的載體,也是幾年前的市場熱點之一。

彩食鮮的主營業務分彩食鮮與企業購。永輝超市利用永輝雲創與彩食鮮進行科技轉型布局,只是,隨著資本熱點的消失,這兩家虧損的主體也被暫時退出上市公司,只是退出後,永輝超市都無一例外的進行高額輸血支持。

按照彩食鮮對外投資情況,主要分為供應鏈管理與食品加工企業,其中供應鏈管理企業居多。

一句話概括彩食鮮的主營,永輝超市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商。

2017年—彩食鮮三處齊落地,多家券商研報高度評價

2017年5月18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分別投資5,000萬元在合肥和崑山市設立全資「彩食鮮」中央加工子公司;投資10億元在四川彭州建設「四川永輝供應鏈現代產業園」,包括購置項目用地300畝並投資1億元設立四川「彩食鮮」。

2017年5月18日,廣發證券(000776)發布即研究報告稱,彩食鮮三地落子,供應鏈服務升級,雲商創新發力,指出「彩食鮮」項目為永輝與韓國CJ合作建設的創新項目,16年已先後落地重慶、北京和福建工廠。項目定位B2B2C中央大廚房,對生鮮食材進行檢測、清洗、切割、包裝等預處理,實現生鮮產品的標準化和品牌化,進一步優化生鮮供應鏈,體系內外輸出標準化食材半成品,搶佔生鮮B2B供應市場。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也指出,永輝超市大力推進彩食鮮,B2B業務前景可期。報告指出,彩食鮮是公司向上遊供應商進軍的嘗試,B2B 業務盈利前景可期。此次永輝加碼彩食鮮業務布局,通過B2B對接政府、企事業單位,客戶端體量進一步擴大,需求相對穩定,助力其在生鮮領域形成品牌優勢,進一步對下遊客戶形成一定的價格優勢,而生鮮加工毛利率較直接經營生鮮更高,能夠有效提升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市場獲利空間更大。

此時的彩食鮮,還是資本追捧的熱點。

據永輝超市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彩食鮮實現主營收入 10 億元,覆蓋 438 家門店,面向餐飲+醫藥+監獄+教育+電力+銀行等拓展 300 家企業的大宗業務;企業購實現B2B2C,截止2017年底共拓展145個單位。

彩食鮮退出合併報表,3家券商研報建議增持/買入

2018年11月26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對彩食鮮前身—永輝投資增資擴股,永輝超市持股比例由100%降為35%。同時引進高瓴舜盈、紅杉彬盛、遊達等投資人,其中遊達為員工股權激勵代持20%,並未實繳。

遊達所代持未來用於股權激勵20%股份,永輝超市持股35%,二者合計持股比例55%,至於員工股權激勵設置為20%而不是其他,或與永輝超市控股權處理有關。一方面永輝超市直接持股低於50%方便退出合併財務報表,避免持續拖累業績;另一方面利用員工股權激勵代持,有助於穩定公司的控股權。

隨即,廣發證券、安信證券及光大證券(601788)發布研究報告,指出B2B業務已初具規模,獨立發展增厚公司當期利潤;永輝超市處於高速拓展期,新開門店數量顯著提升,虧損的永輝投資不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將減少對淨利潤的拖累。

對比前面提及彩食鮮業務點評,是永輝超市B2B的延伸,半成品毛利率更高;而一年後對於彩食鮮退出合併報表的解讀,則是B2B業務已出具規模,退出報表為減少對淨利潤的拖累。

高舉高打的彩食鮮,如何在永輝超市成為隕石

2015年6月30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為順應現代生鮮發展趨勢,同意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永輝投資有限公司在重慶市沙坪垻區西永物流園全資設立「重慶彩食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 2,000 萬元。

2015年,彩食鮮首次出現在永輝超市年報。年報稱,為建設以中央廚房為核心的食品工業體系,推進商品標準化和產業化,公司在重慶獨資建立了第一家中央廚房重慶彩食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據永輝超市年報,彩食鮮項目計劃投資6,000萬元,2015年在建工程3,110.85萬元。

2016年3月,彩食鮮重慶工廠正式投產,8月北京工廠投產,福建工廠進入全面改造,福州彩食鮮按進度有序推進。2016年重慶彩食鮮在建工程增加額為194.42萬元。

對於2017年經營計劃,提出探索 BtoBtoC 的加盟商業新模式大力建設「彩食鮮」中央大廚房。

2017年,彩食鮮主營收入10億元,在重慶、北京、福建、四川、安徽 5處建立永輝生鮮中央工廠,覆蓋438家門店;面向餐飲+醫藥+監獄+教育+電力+銀行等拓展300家企業的大宗業務;企業購:開通 APP 微信商城,實現 B2B2C,共拓展業務145個單位。

福建彩食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新裝、整改在建工程投資額3,036萬元,計劃總投資額8,000萬元;北京彩食鮮工廠裝修費整體預算11,000萬元,當期投資額6,505萬元。

同期,永輝超市孫公司—福建彩食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以現金420萬元投資福州頤玖叄叄豆製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2%。

對於2018年彩食鮮的發展計劃,永輝超市年報如此規劃:2018年計劃新增拓展工廠4-6家(河南、河北、貴 州、陝西、杭州、廣東)。

2017年,彩食鮮在永輝超市的地位達到歷史新高。

2018年,永輝超市年報指出,對彩食鮮板塊進行梳理、整合,藉助資本力量成立合資公司,2019年度不再控股。2018年,彩食鮮主營收入24億元,在重慶、北京、福建、四川、安徽、江蘇6處建立永輝生鮮中央工廠,覆蓋405家超市門店;面向餐飲+醫藥+銀行等拓展 400家企業的大宗業務;企業購:開通 APP 微信商城,實現 B2B2C,截止 2018 年共拓展業務585個單位;同時,彩食鮮為262 家企業單位提供福利團購服務。

2018年,江蘇彩食鮮在建工程投資額534.37萬元。

彩食鮮憑什麼盈利?

與永輝雲創不同,彩食鮮並無線下獨立的運載主體,除了用於加工的中央工廠,其業務實質是依附於永輝超市的供應鏈管理公司。

與彩食鮮業務類似的,是蜀海(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蜀海供應鏈」)。

2015年,永輝超市通過子公司永輝雲創耗資1,000萬元投資蜀海(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18.75%,2017年因海底撈注資,永輝超市持股比例稀釋至9.375%。

蜀海供應鏈,海底撈控股,為海底撈提供整體供應鏈託管運用服務,永輝超市與其也有相應關聯交易,其中2018年倉儲業務交易額2,386萬元,商品採購額164萬元,合計關聯交易2,550萬元,相比永輝超市的布局數量與採購額,可謂九牛一毛。2017年永輝超市接受蜀海供應鏈服務,交易額591萬元,2016年倉儲服務與服務費合計337萬元。

永輝超市通過曾經子公司永輝雲創投資蜀海供應鏈,或與海底撈龐大的食材採購有關,相關公開資料並未顯示海底撈與永輝超市之間的相關交易。

據永輝超市公開資料,和訊網推算蜀海供應鏈2015年—2018年淨利潤情況如下:

據2017年永輝超市年報,2017年7月,上海樂達海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向蜀海供應鏈投資5,000萬元,承諾促使四川海底撈將其物流板塊資產(淨資產應不低於人民幣 4.5 億元)置入蜀海供應鏈。   年報雖並未透露物流板塊資產注入時間,但距離承諾已過去30個月,預計部分資產或已注入。

有了海底撈龐大業務支撐的蜀海供應鏈,尚且近幾年淨利潤持續為負,目前主要依託永輝超市關聯交易及注資輸血的彩食鮮,又如何獨善其身?

實際上,彩食鮮一直依託永輝超市得以發展其供應鏈管理服務。

2018年,北京彩食鮮與福建彩食鮮營業收入與淨利潤情況如下:

2019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對彩食鮮及其子公司採購商品金額為44,915萬元,永輝超市出售商品給彩食鮮合計22,845萬元,為彩食鮮提供勞務金額104萬元。當期,永輝超市對彩食鮮尚有4,103萬元應收帳款。   2019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對彩食鮮投資收益為-3,568.22萬元,依次推算彩食鮮期間淨利潤為-10,194.91萬元(以永輝超市實際持股比例35%推算—遊達未實繳,永輝超市淨利潤或按照實繳資本佔比43.75%計算,因而淨利潤計算或有一定出入,特此說明)。

2017年彩食鮮主營收入10億元,2018年彩食鮮主營收入24億元,2019年上半年,彩食鮮收入未知,淨利潤-10,195萬元(以上數據均出自永輝超市年報及半年報投資收益推算)。

彩食鮮退出合併報表之前,永輝超市協同高瓴高瓴舜盈、紅杉彬盛對彩食鮮增資9.5億元,其中永輝超市出資3億元。

未來,依靠永輝超市起家中央大廚房供應鏈的彩食鮮,如何開拓永輝超市之外的業務,又如何實現盈利,都是碩大的問號。

從星星到隕石,有時候近在咫尺。

相關焦點

  • 福建省市場監管媒體開放日走進永輝彩食鮮 中央工廠打造全鏈條食品...
    在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新路辦公大樓,一行人聽取了行政執法支隊二樓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的工作創新亮點,隨後就保障食藥安全話題圍繞政府監管、企業負責、行業自律、媒體監督、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等方面開展了座談會議。會後,一行人走進永輝超市中央工廠——彩食鮮,近距離見證食品安全。
  • 永輝超級物種-傳統線下超市的新零售逆襲
    永輝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線下零售巨頭,目前旗下有雲超、雲創、雲商和雲金4大業務板塊。包括永輝會員店、永輝生活APP,以及兩者融合後產生的永輝超級物種。2017年12月入股超級物種後,騰訊在永輝繼續加碼。2018年1月29日,騰訊入股雲創科技,持股15%,成為第二大股東。雲商即B2B2C業務,通過全球貿易+物流+彩食鮮,為永輝及國內其他B端客戶提供生鮮食材。
  • 被「親爹」送走的永輝雲創,重回永輝超市,但主角已不是超級物種
    被「親爹」送出去的永輝雲創,又回家了。7月31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近日與永輝雲創實控人張軒寧籤訂《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以3.8億元從張軒寧手中回購了永輝雲創20%股權,永輝超市將持有永輝雲創股權 46.6%,為永輝雲創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重新擁有永輝雲創的管理權和經營權後,將成為永輝雲創的控股股東。
  • 永輝超市斥資近4億買下永輝雲創20%股權 超級物種重歸旗下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8月1日報導永輝超市日前發布公告,宣布張軒寧以3.8億元的價格向公司轉讓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永輝雲創」,超級物種的運營實體)2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張軒寧持有永輝雲創股權由34.4%降至14.4%,成為永輝雲創第三大股東,不再是永輝雲創的實際控制人。
  • 永輝超市北京靛廠路店如何做到客流爆棚
    【編者按】:一個超市經營的好壞,盈利的多少都與客流量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本次筆者利用周六的時間(11月22日)針對永輝超市的客流量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找到永輝超市客流量高的原因所在。  永輝超市北京靛廠路店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附近,周圍有物美、沃爾瑪等大型超市。
  • 虧損達10億,永輝超市捨棄「超級物種」
    永輝創始人之一張軒寧轉讓完成後,張軒寧持有永輝雲創股權比例由9.6%增到29.6%,成為永輝雲創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對永輝雲創原持股比例從46.6%,下降為26.6%,為第二大股東,但不再有控制權。被「拋棄」的超級物種據了解,永輝雲創成立於2015年6月,由張軒寧一手打造,主要負責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的業務運營,包括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等。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零售旗下一員,超級物種曾被業界寄予厚望,認為它將成為盒馬鮮生的強勁對手。超級物種是什麼?
  • 永輝超級物種首店關閉,「生鮮新物種超市」們難過盈利關
    投稿來源:時代財經這些「生鮮新物種超市」們即使背靠騰訊、阿里、美團等巨頭也難過盈利大考,放緩開店或關店調整估計將成常態。即使是有騰訊這樣的「流量大戶」加持,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超市)旗下的生鮮食材體驗店「超級物種」也沒能逃過關店的命運。
  • 永輝超級物種盒馬接連關店,mini店試跑2.0模式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開開關關實屬正常。不過值得復盤和探究的是,這一次,盒馬、永輝、樸樸們,下半場該如何破局?01疫情期意外訂單爆棚禍福相依。今年的2月成為生鮮新零售的集體爆發。這場特殊的疫情,讓許多購物中心、餐飲、影院等實體店受到嚴重衝擊,但關係著柴米油鹽醬醋的「新零售」到家業務,憑藉著無接觸配送的優勢,意外成了全民香餑餑。
  • 福建永輝超市所售鱸魚檢出孔雀石綠
    福建省部分超市查出少數農產品使用禁藥、農殘超標、防腐劑超標等問題,上市公司永輝超市、新華都均上「黑榜」。&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近期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31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包括調味品、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蔬菜製品等。共抽檢食品1169批次,其中49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
  • 永輝2019年新增205家店 永輝生活、超級物種陷入「關店」風波
    剝離雲創「包袱」後,永輝開店重回正軌,2019年開店數量大幅增加——全年開店167家,並吸納了38家百佳超市門店。與此同時,永輝還大力發展小業態,僅前3季度就開出500餘家mini店!此外,永輝還不斷拓展線上獲客渠道,如與餓了麼達成深度合作、入駐騰訊智慧零售小程序和上線永輝買菜APP!
  • 四句話看懂永輝創始人兩兄弟之爭:做到家業務還是做超級物種?要幹...
    近日,永輝超市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根據半年報信息,永輝超市上半年營收505.16億元,同比增長22.68%。值得注意的是,永輝的線上營收同比增長242.93%,佔總收入10%左右,這意味著永輝的到家業務有望成為其新的增長曲線。
  • 白犀牛聯合永輝超市,推出零售無人配送
    白犀牛無人車成立於2019年4月,由前百度自動駕駛團隊成員朱磊創立。此次永輝超市和白犀牛的合作,是無人配送車第一次進入大型連鎖商超的配送體系,出現在周邊居民日常生活中。白犀牛無人配送車於9月15日正式投入永輝超市安亭新鎮店運營,逐步補充配送運力,自10月2日開始,用戶從「永輝生活APP」下單的配送訂單,已經全部交由白犀牛無人車進行配送服務。
  • 永輝迎來第1000家店 超級物種北京中關村店今日亮相
    聯商網消息:8月17日,超級物種北京中關村店正式開業,這也是永輝在全國布局的第1000家門店。作為國內增速最快的零售科技企業,從2000年永輝首家生鮮超市在福州開業以來,過去18年,永輝一直持續保持高速發展,當前的永輝已成為擁有雲超、雲創、雲商、雲金、雲計算五大業務曲線的服務零售行業的科技企業。
  • 超級物種被剔除永輝報表,還能與盒馬鮮生叫板嗎?
    ↑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表示,剝離雲創業務是因為該部分業務的持續虧損嚴重影響永輝超市整體業績,與此前公司董事會的設想不同,也不符合上市公司整體股東的利益。對於入股萬達商管,永輝超市方面沒有回應。雲創的持續虧損讓公眾關注起同類新零售商超的經營情況。據最新公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11月30日,盒馬鮮生開出100家門店。
  • 零售巨鱷永輝超市成食品安全黑榜常客:擠壓供應商利潤「埋雷...
    高速擴張下永輝超市業績飆漲,作為在全國擁有近千家門店、市值近千億的零售巨頭,卻屢屢成為食品安全監管黑名單的常客,暴露了其採購體系管理混亂,業內人士指出,更深層原因是其為了發展,擠壓供應商利潤的經營理念所致。  今年來22批次食品被檢出不合格  近年來永輝超市開啟了加速開店擴張模式。
  • 永輝新業態超級物種在福州開業 為何要推出?
    聯商網消息:永輝誕生16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革自己的命。想當年與永輝同步的各地諸侯至今還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轉悠,永輝卻在全國攻城略地而鮮遇勁敵,靠的也是自我突破。還原最真實的三文魚,讓更多人享用到健康高品質的餐品。永輝負責人介紹,去年東泰禾的鮭魚工坊開業45天就售出1000頭三文魚整魚的銷量神話,這一回超級物種店的鮭魚工坊,能否刷新泰禾店的記錄,絕對值得拭目以待。
  • 斬獲2018零售創新TOP榜 超級物種、永輝超市創新性獲業界認可
    11月27-28日,由36氪主辦的WISE2018新商業年度盛會在北京舉行,現場發布了36氪《零售老闆內參》評選的《2018零售創新TOP榜》,超級物種和永輝超市雙雙上榜,永輝也成為一家兩種業態同時上榜的公司。
  • 永輝超級物種,走到了十字路口?
    超級物種,由永輝超市的子公司「永輝雲創」於2017年1月1日推出。超級物種採用的是「高端超市+生鮮餐飲+O2O」混合業態。不難看出,超級物種就是由原始的超市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新興業態。但這個超級物種,究竟有什麼不同?
  • 從概念引領到陪跑:超級物種永輝與盒馬集體迷途
    早在2018年提出mini店的永輝也開啟了以大店帶小店的形式,實現點連成片的戰略布局。一直以來,生鮮電商的故事並沒有其他行業運用「網際網路+」思維轉型來的那麼順利,不管是侯毅吶喊盒馬mini將是生鮮電商的終極模式,還是永輝超市剝離永輝雲創,打造永輝mini店,這些變革的背後,其實略顯悲壯。
  • 京東相關人員牽線騰訊公司入股永輝超級物種
    2017年被業內視為「新零售元年」,在新零售賽道上,繼阿里巴巴推出盒馬鮮生後,永輝超市也於今年1月1日推出被稱為高級物種的「高端超市+生鮮餐飲」新業態。此前外界的目光一直聚焦於阿里和京東的過招,前者的入場手法多為投資入股形式,後者則採用大面積開店形式,相比之下,騰訊似乎游離於新零售之外。此次在京東牽線下,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阿里與騰訊將在線下零售布局上迎來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