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話看懂永輝創始人兩兄弟之爭:做到家業務還是做超級物種?要幹...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永輝超市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根據半年報信息,永輝超市上半年營收505.16億元,同比增長22.68%。值得注意的是,永輝的線上營收同比增長242.93%,佔總收入10%左右,這意味著永輝的到家業務有望成為其新的增長曲線。

有意思的是,永輝到家業務有所發展,但是其歷程卻可以牽扯到永輝創始人兩兄弟張軒松和張軒寧兩年前震蕩永輝的一場「大鬧」上。

左張軒松,右張軒寧

01

第一句話

天時地利人不和,永輝到家業務也要迅速發展

永輝超市的生鮮是出了名的,其線下門店在與眾多超市大玩家的競爭中,正是靠著生鮮品類上的優勢立足了腳跟。目前永輝的連鎖超市數量已經達到了938家,線下門店也是其業務收入的主力。

既然線下是主力,為何永輝要投入資源來拓展到家業務?

永輝超市(Bravo)

首先要說一下什麼是到家業務,到家業務是指客戶線上下單,商家送貨上門的業務形式。對於很多「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又稱網絡世代、網際網路世代)」的年輕人來說,到家業務無疑比到菜市場買菜更有吸引力,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到家也確實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方式,所以到家業務的市場相當廣闊。

而生鮮的到家業務則比一般商品的到家業務要求更高,因為其對冷鏈物流體系有較高的要求。而生鮮恰恰是永輝的強項,眾多的門店,以及自己的供應鏈和冷鏈物流建設,都讓永輝具備開展到家業務的條件。不過目前到家業務市場競爭已經比較激烈,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以及一眾生鮮電商企業都擠的頭破血流。

永輝有了天時,有了地利,卻沒有人和。因為創始人兩兄弟張軒松和張軒寧在新業務發展上的觀點大有分歧。但即便如此,永輝的到家業務也初步實現了不錯的發展。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永輝的會員數已經達到3,28萬,報告期月活772萬,線上銷售額 45.61億元,佔主營收入比 9.71%。日均單量 17.9 萬單,1-6 月平均復購率為 45.63%。

02

第二句話

永輝新業態門店快速發展,背後卻是雲創業務被「趕出家門」

永輝的到家業務,除了物流體系的支持以外,也離不開門店的支持。永輝生活的到家業務已覆蓋了852家門店。門店是永輝超市的命脈,據永輝半年報信息,截至2020年中旬,永輝已經發展了938家連鎖超市及458家mini店。

其實永輝的門店不只是這兩種類型,永輝還有超級物種、永輝生活等類型的門店。要說永輝的門店劃分,就得說一下永輝的業務板塊。

永輝設有雲超、雲創、雲商、雲金四大業務板塊。其中雲超業務是永輝的大店連鎖超市,這類超市的面積一般在5000平甚至10000平以上,這塊業務也是永輝的主力業務。雲創是永輝的創新業務,其中就包含超級物種(生鮮餐飲+零售+體驗式消費的零售新店態)、永輝生活(小店態)、永輝mini店(小店態,300-1000平米)以及永輝生活APP。雲商是永輝的B2B2C項目「彩食鮮」。雲金則是永輝的金融業務。

值得一說的是永輝的雲創業務,因為這塊業務實在是經歷是太多坎坷,甚至在2018年12月4日,通過將永輝對雲創的20%股權轉讓給張軒寧,將雲創剝離了永輝上市公司體系,不再在永輝報表中體現。有意思的是,永輝的創始人兄弟張軒松和張軒寧,也是在2018年12月4日,因為巨大分歧解除了曾經籤訂的一致行動人協議,並且導致董事會重組。

其實這根本不是巧合,因為永輝創始人兩兄弟的分歧就在雲創上。雲創是永輝創新業務的試驗場,而張軒松和張軒寧永輝的第二增長曲線上的看法並不一致。張軒松認為應該發展到家業務,而張軒寧認為應該發展以超級物種為代表的餐飲+生鮮+零售的新店態。可當時以超級物種和永輝生活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雲創已經大幅虧損,對股價也造成了影響。

因此雲創剝離給張軒寧,後者成為雲創大股東,頗有一種張軒松認為「要幹你自己幹」的意思。

永輝超級物種

03

第三句話

都是小店態,永輝生活做輸了,永輝mini店為何卻瘋狂拓張?本質上是服務於到家業務

2019年4月15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副總裁張豪因工作安排原因,已遞交辭呈,同時,執行副總裁李國提名,永輝超市現擬聘任彭華生為公司副總裁,承擔雲超二區的經營目標達成責任。張豪曾為永輝超市負責人,大供應鏈事業部的第一負責人,調動後其負責永輝生活業態經營以及雲創供應鏈的全面管理,而彭華生則是雲創創始人之一。也就是說,雲超和雲創的負責人對調了。

隨後,雲創的永輝mini店開始迅速發展,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之下,永輝mini店和永輝生活雖然都是小店態,但是定位差別非常明顯:永輝mini的一大意義在於永輝的到家業務,永輝生活則僅僅是小店態,不支持到家業務。

永輝mini店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到家業務需要足夠多的倉庫和門店支持,只有店足夠多,並且離社區足夠近,才能夠滿足生鮮到家業務要快的要求,也能減輕物流體系負擔。僅僅有雲超的大型超市,遠遠難以覆蓋到家業務的需求,因此mini店的定位除了彌補社區小店態的缺失以外,還承擔了為到家業務提供支持的重要作用。

在這樣的定位之下,永輝mini店需要更加準確的選址和店態。而永輝生活既沒有跑通線上,也沒有跑通線上,原本預計到2018年底拓展至1000家,但是永輝生活的門店拓展現在幾乎停滯。

永輝生活

04

第四句話

雲創「回家」,不管到家業務贏沒贏,合夥開公司才是第一位!

從現在來看,超級物種「輸了」,永輝生活「輸了」,但是永輝mini店或者說到家業務贏了嗎?討論這個問題為時尚早,因為永輝mini店當前還在虧損。據永輝半年報信息,永輝mini 店2020年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14.51億元,新開門店 16 家,閉店卻達到了88 家,截止報告期末有mini店458家,經營面積 20.54 萬㎡。

而永輝官方自己也承認,永輝還在跑通模式的階段。

有意思的是,今年7月31日,永輝又從張軒寧手上把雲創的20%股份收購回來了,雲創重新納入永輝上市公司體系,不過似乎還並沒有傳出兩兄弟重新籤訂一致行動人協議的消息。不知道這是意味著創始人兩兄弟之間握手言和,還意味著兩人之間勝負已分呢?

只能說,不管永輝的到家業務算不算做成,未來能不能做成,公司總是要發展的,不應因為創始人的分歧而分崩離析。雲創的正式回歸,也意味著永輝將更加著力於到家業務,將其作為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來發展,而永輝兩兄弟之爭,也是該停停了。

撰寫:謙啟諮詢團隊

編輯、排版、校對:小謙

主編:陳勇

出處:謙啟管理評論

謙啟專注於企業人才協同管理,包括四方面內容:分工協同、目標協同、激勵協同、成長協同,幫助企業更好地用好人才資源,更好地實現中長期發展。謙啟深諳中國民企的特點,注重諮詢項目的可實操性,並一如既往地保持嚴謹、踏實的諮詢風格,與企業共同成長!

謙啟在諮詢項目之餘,還定期舉辦方案班、線下研討會,與企業交流組織變革、目標管理、人才激勵方面的知識成果和企業案例,歡迎參加!

相關焦點

  • 永輝超級物種首開2000平米大店 到家業務尋突破
    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表示,布局兩年以來,超級物種整個業態模式定位已經更明確,即要做品質生鮮食材體驗店,卡位優質生鮮食材賽道。與之前門店相比,BFC店的面積相對較大,陳列空間足,能給消費者更多選擇,創造更強的體驗感,參與感。
  • 永輝超級物種,走到了十字路口?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張軒寧、張軒松兩兄弟在超級物種未來的發展規劃上,意見是有分歧的,張軒寧主導的超級物種偏向於「餐飲+超市+APP」的模式,而張軒松曾提到他認為應該將重心放到「到家」上,並表示未來超級物種要轉型,要壓縮以餐飲為主體的經營模式,加包裝商品,重點推「到家」業務。一個要做餐飲,一個要做到家。
  • 全國首家超級物種品牌體驗店亮相 首次與永輝到家融合
    全國首家超級物種品牌體驗店亮相 首次與永輝到家融合來源:聯商網2019-05-28 11:23聯商網消息:近日,全國第一家超級物種品牌體驗店在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正式亮相,首次將超級物種+永輝到家業態融合。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告訴《聯商網》:「到家融合門店,是永輝雲創針對市場做出的最新嘗試之一,待業務跑通和驗證,目前運營效果較好。
  • 永輝2019年新增205家店 永輝生活、超級物種陷入「關店」風波
    永輝旗下雲創板塊則傳出了關店消息,其中永輝生活被曝在廈門、合肥關店約40家,超級物種(需求面積:300-800平方米)也關閉了上海、北京、廣州3家門店。幾經波折,永輝最終還是取消該計劃,意味著其入主中百集團長達6年的股權之爭畫上了句號。   3月中旬,有媒體報導永輝有意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永輝馬上回應:「有過初步溝通,但無實質性商業洽談」,儘管如此,永輝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的消息也不斷傳出。最終結果是,麥德龍被物美納入囊中。
  • 首次嘗試大店模式 永輝旗下新零售超級物種逆行
    在盒馬鮮生積極嘗試小業態時,永輝超級物種則一反常態地落地了一家大店。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永輝旗下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在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的新店與過去相比面積大幅擴大,SKU數量增多,同時首次融合了到家配送的「衛星倉」模式。大店的落地透露出超級物種正開展新一輪的摸索和調改,而新零售模式也遠未定型。
  • 超級物種關店,新零售有多少坑?
    近日,永輝超市旗下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宣布關店,這是該品牌在上海開設的首家門店。超級物種運營方永輝雲創(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方面稱,此次關店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的正常營運調整。公開資料顯示,超級物種是永輝超市探索新零售的先頭部隊,門店融合了「高端超市+生鮮餐飲+O2O」多種業態。
  • 被「親爹」送走的永輝雲創,重回永輝超市,但主角已不是超級物種
    永輝雲創曾承擔永輝在新零售上的探索,主要包含三塊業務:永輝生活APP、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店。截至2020 年 5 月 31 日,永輝雲創擁有永輝生活店 177 家,超級物種 54 家,永輝到家倉 46 個。
  • 永輝超市斥資近4億買下永輝雲創20%股權 超級物種重歸旗下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8月1日報導永輝超市日前發布公告,宣布張軒寧以3.8億元的價格向公司轉讓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永輝雲創」,超級物種的運營實體)2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張軒寧持有永輝雲創股權由34.4%降至14.4%,成為永輝雲創第三大股東,不再是永輝雲創的實際控制人。
  • 永輝超級物種首店關閉,「生鮮新物種超市」們難過盈利關
    7月4日,超級物種關閉了其上海市五角場萬達門店,這是超級物種自2017年1月開店以來首次面臨關店問題。業界傳言永輝超市將開啟關店之路,甚至傳內部有「不盈利就關店」的通牒。對此,「超級物種」運營方永輝雲創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上述門店的變化是永輝超市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考慮的正常營運調整,超級物種同時也在布局新店,不存在「不盈利就關店」的說法。
  • 超級物種門店再調整,永輝新零售現拐點
    雖然超級物種回復稱關店為「主動調整」,但仍有分析認為,永輝的強項在於其傳統超市業態,對比來看,目前旗下超級物種、永輝到家等新零售業務則表現並不突出。永輝超市在2018年12月4日晚間發布的系列公告顯示,公司於12月4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公司擬將永輝雲創20%的股權,以3.9億元轉讓給張軒寧。張軒寧系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永輝超市副董事長、董事,系永輝超市實際控制人張軒松一致行動人,雙方為兄弟。
  • 虧損達10億,永輝超市捨棄「超級物種」
    同時永輝超市還發布公告,稱系兄弟關係、同為永輝超市創始人的張軒松和張軒寧籤署協議,雙方自即日起解除一致行動關係,後續雙方將依照自身意願獨立行使股東及董事的權利和義務。但是永輝方表示,張氏兄弟並非分家,而是分工。兩人都還是永輝的大股東。一致行動人不解除,張軒寧就不能接管雲創,因此解除實際行動人協議也是履行必要的程序。
  • 永輝超級物種-傳統線下超市的新零售逆襲
    關鍵詞:永輝 超級物種 生鮮 供應鏈 合伙人制度 賽馬字數:2553,建議閱讀時間:8-10分鐘說到中國本土連鎖超市品牌,永輝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和它的創始人一樣低調,但是,卻是線下實體超市在新零售探索中,阿里和騰訊都不敢忽視的存在。
  • 盒馬VS超級物種=技術VS人性?
    作為新零售第一樣本,盒馬的模仿者眾,簡單梳理下大致就包括天虹的sp@ce、百聯的RISO系食、步步高的鮮食演義、蘇寧蘇鮮生、美團小象生鮮、京東7FRESH及永輝的超級物種等,要說當中最受業界關注的是誰?非永輝的超級物種莫屬,因此,對於二者的比較是件頗有意思的事。
  • 超級物種被剔除永輝報表,還能與盒馬鮮生叫板嗎?
    近日,永輝超市(601933)一連發布多條公告,不僅要出售超級物種的運營主體——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雲創)20%股權,將它剔除了上市公司合併報表;還斥資35億元入股萬達商管,聚焦傳統商超業務。
  • 京東相關人員牽線騰訊公司入股永輝超級物種
    【PConline資訊】12月11日晚間,永輝超市發布公告,騰訊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5%股份,有關股份轉讓的具體細節將由雙方進一步磋商並籤署正式股份轉讓協議確定。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為京東相關人員牽線推進,騰訊在電商領域再落一子,聯手京東對抗阿里新零售。同時,京東生鮮和永輝超級物種同時在開拓2B端業務。
  • 永輝新業態超級物種在福州開業 為何要推出?
    聯商網消息:永輝誕生16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革自己的命。想當年與永輝同步的各地諸侯至今還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轉悠,永輝卻在全國攻城略地而鮮遇勁敵,靠的也是自我突破。伴隨著1月1日永輝新業態—超級物種在大本營福州的成功開業,這已是永輝繼紅標店、綠標店、精標店、會員店之後的第五個業態。超級物種的誕生是永輝16年來不斷孵化與進化的產物。
  •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如何顛覆自己?|新零售核心公司觀察④
    盒馬鮮生固然在超市+餐飲的新業態中樹立了新零售的標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更多還是依賴於阿里引流與優化賦能,並不具備普遍意義,也不是任何新零售玩家都可以嘗試的。 超級物種:從側重餐飲到發展「到家」可以嘗試與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一較高下的,似乎也只有騰訊陣營的超級物種了。
  • 超級物種關店 新零售填坑?
    不過這家超級物種顯然未能更好地實現盈利目標。對於首店關閉原因,永輝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近期上海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的門店變化,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考慮的正常營運調整。超級物種目前仍在陸續布局新店以滿足更多用戶對優質生鮮食材的需求。僅在6月,超級物種就開出了上海青浦店、寧波中體店等新店。在2019年上半年,超級物種已經新開了門店十餘家,並拓展了福州、深圳等機場新場景的門店。
  • 超級物種能幫永輝實現超級飛躍嗎?
    近年來,隨著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的崛起,一批傳統零售超市也跟著走上了模式變革之路,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筆者去年曾走訪過福建、浙江等地的多家永輝超級物種店,在此談點個人的粗淺體會:第一,永輝的超級物種確實體現了超市+餐飲+三公裡宅配的新零售基本套路,跟它主流的永輝超市業態相比有著明顯的市場定位差別。第二,超級物種面積不大,果蔬、水產的品類並不豐富,價格也不便宜,使其沒有海量品類、超大面積的賣場超市場景感帶來的普羅大眾淘便宜、買買買的購物感。
  • 超級物種:虧損10億後接連關店!騰訊阿里新零售戰役怎麼樣了?
    永輝的生鮮新零售之路遇到了生存拐點,現行運營的超級物種何去何從? 來源丨海西商界(ID:haixishangjie)原創作者丨大瓜又一家超級物種關門了。9月20日,有記者發現北京中駿世界城的永輝超級物種關店了。據了解,超級物種聚焦「高端超市+餐飲+O2O」,是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永輝超市的轉型之作。